绩效管理系统(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

2023-03-28 5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4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绩效管理系统

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就是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系统就如同为企业的各种管理系统搭建了一个管理平台,它是各种管理系统的纽带,透过它来验证各管理系统的运作效果。

中文名绩效管理系统
外文名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作用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
重要提示18个

发展历程

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绩效管理从最初侧重于结果管理逐步过渡到侧重于行为过程的管理,并最终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融为一体。

在20世纪初,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开发的投资回报模型(ROI)被应用于多部门公司的整合管理。到了20世纪中叶,多部门公司又把预算作为管理体系的核心。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公司财务体系的不断扩大,绩效管理开始把与股东价值相关的财务测量方法包括进来,从而产生了基于价值和经济附加值(EVA)的管理模式。

但是,在知识竞争的环境中,许多公司开始意识到即使最好的财务体系也无法涵盖绩效的全部动态特点,无法对行为或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样,在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便产生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该理论所强调的是应该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和管理。自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产生以后,公司便逐渐将它作为宣传口号和组织原则。各公司之间也开始竞相追逐国家质量奖,如美国的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品质奖(MalcolmBaldrige)、日本的戴明奖(DemingPrize)以及欧洲的EFOM奖。

建立基础

企业的管理系统包括三大核心系统即市埸系统(Marketing)、运营系统(Operation)、开发系统(productsdevelopment)。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umanresourcemanagement)、财务管理系统(Financilmanagement)和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technology)等起到支持核心系统运行的作用,衡量一个管理系统的效果一般从五个指标:质量(Quality正确做事)、速度(Speed做事较快)、灵活(Flexibility适时改变)、可靠(Dependability准时完成)、成本(Cost价格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是人,而绩效管理系统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支持系统,如何设计绩效管理系统呢?它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其它子系统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因此,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容是必要的,宏观上讲包括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structures)、工作设计(Taskdesign)、人力资源信息(ThetypeofHRI)、薪酬系统(Rewardsystem)、人员的挑选培训和发展(selection,traininganddevelopment)等五个子系统,由于这些子系统的运作产生了个人和团队绩效(performance)。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将绩效管理体系单独拿出来视为一个独立系统,设计绩效管理体系时才能够更加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才能真正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展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风采。

科学构建

绩效管理体系是雇主的一把管理利剑,用之需能先斩后奏,用之能与国家劳动法规相辅相成;不用之即用之,目的明确/公开/透明/公正是这个系统的主题,这一点设计者要切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VTS(Value-Thinking-System)即思想价值体系(注:笔者有专文论述了VTSHRE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当然企业的主人亦不例外,企业经营者的思想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体现,日积月累形成了企业主的语录小册子,企业员工人手一册,大会小会天天宣传便入脑根深蒂固了,上下齐心价值观一样,文化也便形成了。

因此,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要反映企业主的主要VTS,不然是行不通的。让企业主的VTS落地,高度浓缩加以提炼以其为管理系统的灵魂,再运用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法进行修正,成为科学的管理思想。这或许足以体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价值体现所在。

系统要素

绩效管理是依据主管与员工之间达成的协议来实施的一个动态的沟通过程。该协议对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绩效的衡量、双方的协同、障碍的排除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脱离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之所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甚至被考核双方私下里说成是“浪费时间”。“走形式”、“做样子”,主要原因就在于缺少员工的参与,缺少考核双方的持续动态的沟通。绩效管理的实质则在于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达到真正提高绩效、实现部门或企业目标,同时促使员工发展。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下几部分:

  • 绩效计划:即主管经理与员工合作,就员工下一年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各项任务的重要性等级和授权水平、绩效的衡量、经理提供的帮助、可能遇到的障碍及解决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许多人有这样的误解: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于绩效考核。
  • 实则不然——制订绩效计划才是最重要的。绩效计划的作用在于帮助员工找准路线,认清目标,具前瞻性,而孤立的绩效考核则是在绩效完成后进行评价和总结,具回顾性。

    2.动态、持续的绩效沟通:即经理与员工双方在计划实施的全年随时保持联系,全程追踪计划进展情况,及时排除遇到的障碍,必要时修订计划。这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灵魂与核心。

    3.绩效评价:纳入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则可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原因有二,一是在充分参与绩效计划和绩效沟通的基础上,员工们能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绩效管理不是和他们作对,而是为了齐心协力提高绩效,他们因此会少些戒备,多些坦率;二是考核不会出乎意料,因为在平时动态、持续的沟通中,员工们已就自己的业绩情况和经理基本达成共识,此次绩效考核只是对平时讨论的一个复核和总结。

    此时,经理已从“考核者”转变为“帮助者”和“伙伴”。考核面谈的目的是鼓励员工自我评价,运用数据、事实来证明。经理同样也可用数据、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绩效计划和绩效沟通认真执行,则考核时产生严重分歧的可能性很小。需注意的是,若采用等级评定考核法,则应对各等级的含义定出操作性的解释后再开始评价,否则只能制造矛盾、浪费时间。另外,不必在数字上过分斤斤计较,因为真正有助于提高绩效的不是绩效考核,而是绩效管理过程中沟通的质量和水平!

    4.绩效诊断与辅导:一旦发现绩效低下,最重要的就是找出原因。绩效不佳的因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个体因素,如能力与努力不够等;一类是组织或系统因素,如工作流程不合理、官僚主义严重等。绩效诊断应当先找出组织或系统因素,再考虑个体因素。员工是查找原因的重要渠道,但要努力创造一个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接纳环境,必须确保员工不会因为吐露实情而遭惩罚。一旦查出原因,经理和员工就需要齐心协力排除障碍,此时,经理充当了导师、帮助者的角色,称之为辅导。

    5.又回到起点——再计划:完成了上述过程之后,绩效管理的一轮工作就算结束了。

    有效实施

    如何顺利实施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建立在工作流程(Work-flow)、工作分析(Jobanalysis)、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Structures)等基础之上,因此,若这些基础未建立好,先从基本着手,不亦太着急,因为大家还未有什么是绩效管理为什么要做绩效管理,不搞绩效管理我们的工作不是很好,每年都有不少奖金啊,一搞绩效管理反而将人心变黄了,这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成为了众矢之的,不想出头都没办法。

    可以先作仅仅的绩效考核打分,不必搞什么BSC也不必设计KPI,一些地打分打分将分打到底,这是绩效考核的源泉,也是绩效管理的鼻祖。对于结果的运用,千万不要在员工原来的工资上打主意,企业需要重新拨出一笔绩效奖金进行做绩效考核,否则绩效考核就变成了企业主变着法儿克扣员工的工资,员工的抵触情绪在企业内部散发,象瘟疫一样令人防不胜防,毒害之深之广只有企业HR知道,只有人力资源业界的研究者最清楚,苦处只有企业主知道,埋怨最深的只有员工知道。

    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要想顺利得以实施,只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员工和企业主一起在绩效管理平台上共同合作才会成为现实。

    参考资料

    1.绩效管理系统·相似词查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