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汉语汉字)

2023-03-28 5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9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汉语汉字

葭是一个汉字,读音是jiā,意思是指初生的芦苇,喻关系疏远的亲戚,《汉书·中山靖王传》和《文选·张衡·西京赋》中均有记载。

中文名
拼音jiā
部首
五笔ANHC
仓颉TRSE
郑码EXXX
笔顺一丨丨フ一丨一一フ一フ丶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基本信息

拼音: jiā xiá

部首:艹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五笔86:ANHC

五笔98:ANHC 仓颉:TRS

笔顺编号:1225 1211 5154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折、横、竖、横、横、横折、横、横撇、捺

四角号码:442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46D

详细字义

葭 jiā

〈名〉

1、初生的芦苇 

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汉书·中山靖王传》

沙洲葭苇。——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又如:葭草(初生的芦苇);葭蓬(芦苇与蓬草);葭灰(苇膜烧得的灰。常用来标志、预测节气);葭莩(原为芦苇里的白色薄膜,后常来指代:友谊;交情;亲戚;亲眷)

3、通“笳”。乐器名 

发引和,校鸣葭。——《文选·张衡·西京赋》

葭 xiá

〈名〉

通“葭”。荷叶 

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葭。——《尔雅》

《唐韵》古牙切,音嘉。《说文》苇之未秀者。《广韵》芦也。《尔雅·释草》葭,华。《注》卽今芦也。《诗·召南》彼茁者葭。

又葭莩,见莩字注。

又笛也。《谢灵运诗》鸣葭戾朱宫。《注》鸣笛引路也。

又水名。《汉书注》葭水在广平南和。

又通茄。《文注》杜挚《葭赋》。葭今作茄。

又《集韵》何加切,音遐。芙渠叶。本作蕸,或省。

又《唐韵古音》读姑。《司马相如·子虚赋》藏莨蒹葭,东蘠雕胡。

又《毛诗古音考》音蓑。《张衡·西京赋》齐栧女,纵棹歌。发引和,校鸣葭。--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Ą˥ 唐代读音 ga日语读音 ASHI韩语罗马 KA现代韩语 가

客家话  ga1  ha3  ga1  ga1  ga1  ga1  ga1粤语 gaa1潮州话 gia1

近代音 見母 家麻韻 平聲陰 家小空;中古音 見母 麻韻 平聲 嘉小韻 古牙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模部 ;王力系统:見母 魚部 ;

常用词语

衔葭

禹葭

蒹葭

葭萌

葭律

葭思

葭墙

葭菼

胡葭

附葭

吹葭

汀葭

葭苇

葭灰

葭管

鸣葭

兼葭

葭蕟

兼葭秋水

葭莩之亲

蒹葭伊人

蒹葭之思

蒹葭玉树

葭莩之情

葭的诗句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葭【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古牙切,音嘉。《說文》葦之未秀者。《廣韻》蘆也。《爾雅·釋草》葭,華。《註》卽今蘆也。《詩·召南》彼茁者葭。

又葭莩,見莩字註。

又笛也。《謝靈運詩》鳴葭戾朱宮。《註》鳴笛引路也。

又水名。《漢書註》葭水在廣平南和。

又通茄。《文註》杜摯《葭賦》。葭今作茄。

又《集韻》何加切,音遐。芙渠葉。本作蕸,或省。

又《唐韻古音》讀姑。《司馬相如·子虛賦》藏莨蒹葭,東蘠彫胡。

又《毛詩古音攷》音蓑。《張衡·西京賦》齊栧女,縱棹歌。發引和,校鳴葭。

说文解字

葭【卷一】【艸部】

葦之未秀者。从艸叚聲。古牙切

说文解字注

(葭)葦之未秀者。从艸。叚聲。古牙切。古音在五部。籒文作?。

参考资料

1.葭·汉典

2.葭·在线汉语字典

3.葭·汉语字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