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

2023-03-29 6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8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教育改革

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

教育改革是以“教育现状的变化”为判定标准的,无论我们在理论上和思想上有多么美好的构想,如果不引起教育实际现状的变化,都不能称之为教育改革; 是以"有意义的转变"为标志的,也就是说,教育改革有着显见的具体效应或结果,意味着教育的最初状态与以后状态的明显不同;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学生的和谐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颈其实就是文凭这张薄纸,站的高一点来看,捅破这张薄纸,教育改革就会有很大收获。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中文名教育改革
外文名Education reform
形式高考中考考试制度及方式
第一次1905年
第二次1976年
第三次2014年

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0年如期实现“两基”目标,高等教育超常规迅猛发展;教育为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为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的大发展、大改革,使新旧矛盾相对集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成绩背后存在着一些隐患。”与科学发展观相比较,非科学发展的教育现象或倾向还很突出,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上都可以看到这种迹象。

具体来说,中国教育的非科学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考为本”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丧失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性,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难以真正落实到教育上来。 现在的教育是以考试为中心的,目中无人、不把人当人,已经成为现代考试制度的重要特点。考试的选拔功能,使中国的教育不断增加难度,学习的内容越来越艰深,大多数学生感觉学习困难,许多农村学生和他们的父母认为学习内容对于今后的生活根本没有用处,许多城市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也认为自己孩子学习的东西是一辈子派不上用场。一考定终身,一俊遮百丑,为了好的分数可以不择手段地竞争,学校的高低贵贱也是在考试分数面前排队。

2.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的指标远远大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一是教育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教育落后于东部教育。袁振国课题组的调查表明:东、西部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一项的差距,小学教育从1996年的3.5倍扩大到2002年的3.85倍,普通初中教育从1996年的3倍扩大到2002年的3.39倍,高中教育从1996年的2.8倍扩大到2002年的2.92倍。由于投入不足,中、西部教育在教育发展水平、“两基”普及、师资力量、校舍建设以及家庭教育支出等方面都落后于东部。2003年,上海小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是3715元,为贵州418元的8。89倍。 二是教育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从城乡对比来看,近年来全国预算教育经费约60%用于义务教育,其中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只有35%左右。教育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有的城市学校,宽带插口装到了每张课桌,有的农村学校,孩子还得沙地当纸树枝为笔;有的城市学校,铺着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不止一个,有的农村学校,连一个可供学生玩的篮球也拿不出;有的城市学校,投资动辄数亿元,有的农村学校,连粉笔也得一根根地数着用;有的城市学校,搁到欧美也堪称一流;有的农村学校,拿到非洲,恐怕也算差。三是教育的群体发展不平衡。社会的不同群体在教育上拥有完全不同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农村的女童、城市的外来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统的残疾、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从教育的内部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内部机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公立教育和民办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不够协调,各类教育间比例不合理。比如截止2001年底,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已达56274所,在校生923余万人,教师达42万,但相对于全国教育总规模来讲,所占比例还很小,如民办小学4846所,只占全国小学总数的1%;民办中学4571所,占全国中学总数的5.7%;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只有89所.而且,真正的民间资本并没有进入教育领域,假民办已经成为民间教育资本进入的一个重要障碍。此外,我国高等教育都力求向学术一条线上靠,研究型、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型、教学型大学以及培训型学院之间也缺乏合理层次结构。同时,我国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正规学历教育轻非正规非学历教育的情况比较突出。 二是在教育目标上发展不平衡,重成才轻成人。即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学生成名成家、成为某领域的专门之材,而忽视如何做人;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智能和情感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协调发展;赢利成了办学的重要目的,使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被异化成为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在教育的途径上,课堂教学成为唯一的教育教学途径,学生被严密的课堂时间隔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之外.在教育对象上,有望升学的“好学生”倍受关注,考试分数平平的成为“陪读生”,分数差的遭受歧视。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育面向所有的人、所有不同资质的学生,使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人文、知识和品德、智力与人格、个性和潜能、精神与文化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是落实和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是文科与理科发展不平衡,重视理科轻视甚至歧视文科已经成为影响人文精神的发展的直接原因。中学过早地文理分开,使大部分优秀的学生选择理科,选择文科往往是学不好理科的学生的无奈行为。因此,从高中开始,理科学生基本上不再学习历史、地理,不再阅读经典的文学名著,直接影响到他们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文科学生也从此告别自然科学,不再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他们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当然也会有非常直接的影响。这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概论

在教育改革的研究文献中,有许多术语是交替使用的,我们经常见到的有:变革(change),改革(reform),革新(innovation),改进(improvement),革命(revolution)等。

从这一界定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首先,教育改革是以"教育现状的变化"为判定标准的,无论我们在理论上,思想上有多么美好的构想,如果不引起教育实际现状的变化,都不能称之为教育改革;

其次,教育改革是以"有意义的转变"为标志的,也就是说,教育改革有着显见的具体效应或结果,意味着教育的最初状态与以后状态的明显不同;

再次,教育变革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所表达的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变化与改变,而不必然地是一种进步或改进。换句话说,教育改革的结果可以是正向的(教育改进),也可以是负向的(教育退步)。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学生的和谐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颈其实就是文凭这张薄纸,站的高一点来看,捅破这张薄纸,教育改革就会有很大收获。

教育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都迈上一个新台阶。这对教育工作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任务是: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建国40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上千万人的教师队伍;办学的物质条件程度不同地有所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逐步展开;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百分之九十一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和在校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人数的比例,均已超过百分之五十,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局面。高等教育发展较快,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已达到376万人,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取得了明显效果。教育同科技、农业的统筹结合开始显示出生命力;涌现出一批尊师重教并取得较大成绩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广泛开展。我国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国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程度不同地脱离实际;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日益深化的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认真加以解决。

(3)40多年来,我国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初步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第一,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二,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第四、必须坚持教育的改革开放,努力改革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勇于创新,敢于试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第五,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第六,必须依靠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第七,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第八,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人才,走出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这些主要原则,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4)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为了完成党的十四大确定的90年代的要主任务,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国企业经济效益低、产品缺乏竞争能力的状况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改变,农业科学技术之所以得不到普遍推广,宝贵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之所以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人口增长之所以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素质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 面对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各级政府、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必须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紧迫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

1.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用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90年代,在保证必要的教育投入和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中城市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的要求,广大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 --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未升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普遍接受不同年限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得到必需的职业技术训练。 --高等学校培养的专门人才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教育质量、科学技术水平和办学效益有明显提高。 --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中的文盲率降到百分之五以下。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行业的分阶段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 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的发展战略。 --在教育事业发展上,不仅教育的规模要有较大发展,而且要把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结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 --在地区发展格局上,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末的教育发展水平,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教育。

3.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要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制度,确保义务教育法的贯彻执行。政府、社会、家长要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保证适龄儿童入学,制止学生的辍学。对招用学龄儿童和少年就业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坚决依法制裁。 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

4.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贯彻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种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到本世纪未,中心城市的行业和每个县,都应当办好一、两所示范性骨干学校或培训中心,同大量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相结合,形成职业技术教育的网络。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应以发展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对不能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应实行职业技术培训;各地要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后教育,对未升入高等学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普通中学也要分别不同情况,适当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都要主动适应当地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在政府的指导下,提倡联合办学,走产教结合的路子,更多地利用贷款发展校办产业,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逐步做到以厂(场)养校。 要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制度。优先录用经常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学生就业,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应在获得岗位资格证书后上岗。对未经培训已就业的,要进行岗前培训。

5.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90年代,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要大力加强和发展地区性的专科教育。特别注重发展面向广大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专科教育,努力扩大研究生的培养数量。要基本稳定基础学科的规模,适当发展新兴和边缘学科,重点发展应用学科。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要认真贯彻国家对科学技术工作的方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面向经济建设,坚持同教学相结合。要根据不同条件,大力开展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咨询服务,兴办科技产业,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组织精干力量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发展高新技术任务。要有计划地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促进相关学科的科研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努力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6.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90年代,要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实际需要,积极发展。要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重点。重视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国家建立和完善岗位培训制度、证书制度、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继续教育制度。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积极办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面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抓紧扫除青壮年文盲,坚持标准。讲求实效,把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增加扫肓拨款,设立扫肓基金,并加强领导,把扫肓任务落实到乡、村。 成人学历教育要加强和普通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努力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注重提高质量。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各种成人教育机构。可以发给毕业生写实性学习证书;毕业生要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文凭考试或自学考试。要完善和发展自学考试制度,鼓励自学成才。

7.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中央和地方要逐步增加少数民族教育经费。对有特殊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要采取倾斜政策和措施。在国家安排的少数民族地区各项补助费及其他扶贫资金中,要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发展民族教育。对志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待遇,各地要制订优惠政策。认真组织和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各民族地区要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

8.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各级政府要把残疾人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采取单独举办残疾人学校或普通学校招收残疾人入学等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逐步增加特殊教育经费,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捐资助学。要对残疾人学校及其校办产业给予扶持和优惠。

9.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抓好教育卫生电视接收和播放网点的建设,到本世纪末,基本建成全国电教网络,覆盖大多数乡镇和边远地区。

10.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出国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国家要给予重视和信任。根据“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继续扩大派遣留学生;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在外留学人员的有关规定,支持留学人员在外学习研究,鼓励他们学成归来,或采用多种方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改革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和管理办法,加强我国高等学校同外国高等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与国外学校或专家联合培养人才、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改革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1)加大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重视高等教育而相对忽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投入远远大于初、中等教育,是若干年来我国教育的不平衡的最主要的表现。1996年我国学前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生均日常教育经费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分别是6%,12%,67%;而同年,韩国这一数据分别是17%、13%、6%,日本为17%,19%,14%。这种重心倒置的投入偏向与教育投入的实际效益形成反差,因为事实上基础教育投入效益最大。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和研究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理的“金字塔”比例结构,如我国2003年本科与专科录取比例是1:0.93,本科与研究生招生比是1:0.15,致使研究生在做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做专科生的事,专科生干中专生的活,而中级技工却紧缺,造成教育浪费。我们建议,要加快大学转制的力度,把相当一批公办大学转为民办,原来大学的经费在转制以后主要给基础教育的学校。

(2)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中国农村的义务教育总体水平比较落后,农民的子女不能接受优质教育,学习的内容严重与社会实际脱离,教师的水平比较低,教育的基本实施也不能得到保证。我们认为应该由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为主保障农村教育的基本经费,尤其是在财政非常困难的地区,县级财政是根本不可能解决当地教育所需要的基本费用的。

(3)取消文理分科,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我国大文科比例偏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大文科比例达60%以上,我国仅在33%左右,而现代社会第三产业(对应于大文科)发展迅速并成为国家产业结构由低向高转变的重要标志。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在全国使用的中学,几乎千篇一律地是理科学不下去的人在学习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热爱,而是无奈的选择。一个不重视社会科学的国家,一个文科学生没有地位的国家,是不可能在科学决策、人文精神方面取得真正的成就的。其实,儿童的许多才能是在大学以后才开始表现出来的,如钱伟长是大学二年级开始从文科转向理科发展的。太早的分科,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真正的自然科学家和真正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大师。文理分科,还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由于文理分科,理科知识开始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开始越来越大,因为这样才能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所有的理科学生都要开始学习那些他们一辈子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东西,少数学生就成为绝大多数学生陪同学习的对象。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文理分科,我们的自然科学发展就会落后,美国的中小学理科知识比我们简单得多,为什么他们的自然科学反而比我们发展得快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那些真正有理科才华的学生通过学习选修大学暑期课程等方法,让他们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在总体上,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人才数量不够,教育质量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2001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左右(1990年是6年左右),而世界一些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则约为:美国13.4年、爱尔兰11.7年、韩国12.3年、菲律宾9.4年。2000年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1990年为1422人)。为建设小康社会,2010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要求达到7000人以上,到2020年,达到13500人左右;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2003年我国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7%,刚接近1997年世界平均水平17.8%,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已达61.1%。20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98年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1998年,我国从事科研的人数,每万名劳动力中仅为8.4人,而同期日本为80人,美国为74人。这就要求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从宏观上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高考制度变革

第一,应该将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市立大学和民办大学进行分类的独立考试。建议国家集中力量办好10所一流国立高校,每省办好1—2所省属高校,有条件的地市办好1所市属大学;国立大学要面向全国公平招生,必须是全国统一的试卷或者的国立大学联考的试卷,严格按照分数录取,不允许有地区的分数差异。可以定向为边远地区培养人才,但是也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而且大学毕业后必须根据合同去边远地区工作一定时间。省属和市属大学可对本地区学生实行适度优惠入学政策。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采取国外社区大学凭高中毕业证书免试入学。民办学校则完全自主录取。所有学校必须把录取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第二,把考核学生和录取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大学。让大学依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而择优选才,有人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大学的权力太大,甚至会产生腐败,其实不必担心。大学总是需要自己的声誉和质量的,同时有监督的机制,我相信大学会比以前更加珍视质量。同时,我们不赞成各省和直辖市自己举行考试,因为各省市的分数缺乏可比性,也为录取的二重标准创造了条件。如果各省市一定要进行自己的高考,那么其分数应该只对自己所管理的学校有用,而不是全国通用。

第三,改变单一的分数决定方法,建立综合的招生评价体系。在高校招生选拔上,考试分数不应该是高考录取的惟一标准,应该探索在考试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科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从事公益活动与社会服务的记录。只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招生录取,逐步把大学录取标准多元化,才能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进行。同时,应该尽快制订实施方案,规范操作程序,为那些在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文学艺术、体育技能等方面已取得突出成就和具有公认的特殊才能的学生,开通免试升入高校深造的直通车。目前这种只为数理化奥赛开绿灯的做法应该尽快纠正。

第四,要建立各种学校之间的立交桥。应该尽快加强学校之间的学分互相承认和交换,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通过一定的鉴定程序,为优秀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条件。这样,如果省属大学的优秀学生可以到国家重点大学直接插班学习,市立大学的优秀学生可以到省属大学直接插班学习,参加高考的学生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一旦考进大学,也会奋发努力,不会象目前进大学就万事大吉混文凭了。

第五,增加考试的次数,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将考试中心变成真正的管理机构。

教育体制改革

1.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走出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奠定基础。教育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国家欢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友好人士捐资助学。在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国际合作办学。举办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资格的各类学校,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3.深化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 .--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由地方政府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实行统筹和管理。国家颁发基本学制、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学校人员编制标准、教师资格和教职工基本工资标准等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权确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确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确定教师职务限额和工资水平等。省以下各级政府的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城市教育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县、乡两级政府要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分级统筹管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统筹规划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燎原计划”与“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有机结合,落实科教兴农战略。要积极推进城市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城市教育管理的新体制。 --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员工办好学校。 --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业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引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探索出符合中小学特点的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形式。

4.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 --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立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要在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干部任免、经费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分别不同情况,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应负的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要重视和加强决策研究工作,建立有教育和社会各界专家参加的咨询、审议、评估等机构,对高等教育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和规划等提出出咨询建议,形成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进一步确立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直接管理一部分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在高等教育中起示范作用的骨干学校和少数行业性强、地方不便管理的学校。在中央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指导下,对地方举办的高等教育的领导和管理,责任和权力都交给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这个精神中央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决策权和包括对中央部门所属学校的统筹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充分论证、严格审议程序,自选解决办学经费,以及统筹中央和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的条件下,有权决定地方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设置高等学校,由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国家教委审批。 --在国家教委与中央业务部门的关系上,国家教委负责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服务。中央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的人才预测和规划,协助国家教委指导本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负责管理其所属学校,包括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决定所属学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经费筹措、学生就业等,随着中央业务部门职能的转变和政企分开,中央业务部门所属学校要面向社会,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分别不同情况,采取继续由中央部门办、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办、交给地方政府办、企业集团参与和管理等不同办法。目前先进行改革试点,逐步到位。

5.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改变全部按国家统一计划招生的体制,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在现阶段,国家仍要提出指导性的宏观调控的招生总量目标,并通过国家任务计划重点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基础学科、边远地区和某些艰苦行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在保证完成国家任务计划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收委托培养和自费生的比重,这部分调节性计划由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确定。 --改革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逐步实行收费制度。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设立贷学金,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学校均可设立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报考国家重点保证的、特殊的、条件艰苦的专业的学生给予奖励。 --改革高等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近期内,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学生原则上仍由国家负责在一定范围内安排就业,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落实毕业生就业方案,并逐步推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委托和定向培养的学生按合同就业;自费生自主择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与此相配套,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6.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通过试点,改进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生导师的审核办法,同时加强质量监督和评估制度。在培养教学、科研岗位所需人才的同时,大力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性人才。鼓励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采用多种形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期间,实行兼任教学、研究和管理等辅助工作的制度,其待遇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所兼工作的实绩,参照在职人员的水平,由学校确定。

7.改革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于不同层次和科类的学校,拨款标准和拨款方法应有所区别。改革按学生人数拨款的方法,逐步实行基金制,在国家和地方预算下达的教育经费之外,学校可依法筹集资金。

8.参照高等学校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精神,加快改革中专、技校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由地方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办法。通过联合办学和委托培养、自费等形式,使毕业生面向城乡多种所有制单位就业。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重大方针政策,由国家制定,地方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

9.积极推进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对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在分配上按照工作实绩拉开差距。改革的核心在于,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转换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

10.深化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同教育体制改革相配套。 --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考核录用制度,推行学历文凭、技术等级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扭转升学、文凭、职称对于教育运行的片面导向作用。逐步建立职业岗位资格考核机构,实施各种岗位的资格考试和资格证书制度。 --改革高等学校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制度。评定职称既要重视学术水平,又要重视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工作、技术推广应用的实绩。高等学校教师实行聘任制。中小学逐步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职务等级制度。 --动用劳动工资等政策杠杆,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大、中专学校毕业生的起点工资,用人部门可以按照实际水平和实际表现拉开档次。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到农村、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工作,各地要制定津贴和奖励政策。

11.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系统,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制订教育法律、法规,要注意综合配套,逐步完善。要抓紧草拟基本的教育法律、法规和当前急需的教育法律、法规,争取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地方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加快制定地方性的教育法规。

12.加强教育和发展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和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要积极开展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密切教育科研同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的联系,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改革试验。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今天,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实现了大众化的目标,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更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进入后大众化时代,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和质量等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开放的头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规模稳步扩大的一个时期。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我国普通高校从598所增加到1022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40万人增加到108万人,招生数量年平均增长率在9%左右。 但这个发展规模和速度,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人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此,1999年中国政府作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定。当年招生159.68万人,比上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由此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以平均每年1.54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比预定计划提前8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根据教育部2007年的统计,当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23%,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跃居世界之首。 高校扩招是中国高等教育影响社会发展的典型事件,它不仅拉动了当时的内需,间接推动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本身与时俱进地进行战略转型。 扩招加速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探索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1999年高校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改变办学体制,实行投入、经营、管理多元化,开展多种形式办学。 经过8年多的持续努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项改革覆盖面广,涉及到900多所高校,克服了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资源浪费的弊病。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扩招也推动了教育制度创新,带动高校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更加开放地面向社会办学。

全面提高高教质量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提前实现了大众化的发展目标,进入了后大众化时代,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乃至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为加快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我国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 1991年,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211工程”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被正式提及。1995年,《“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发布,“211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002年,“211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从2002年起实施。 “211工程”是一个以倾向性资金为保障实现重点办学、有选择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工程。截至“十五”规划末期,“211工程”共安排建设资金292.94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为87.55亿元。 “211工程”为随之深入推进的“985工程”奠定了重要和稳固的基础。为促进一流大学的创建,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重点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简称“985工程”。

与“211工程”不同,“985工程”是在前者努力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奋斗目标前进的具体行动纲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其核心的目标。其一期工程侧重学校的整体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二期则是“巩固一期建设成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 国家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增强了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科研实创新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获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突破性和对经济社会法制具有重大意义与推动作用的重大成果。 教育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为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的意见》,决定实施“质量工程”,这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面对的对象包含了所有高校,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质量普遍提高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并完善了相应的制度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评价和管理的经验。

改革与创新仍有较大的空间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需要多方面探索的,数量的发展只是其中一个指标。为了保证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的研究、试验和探索蓬勃地发展起来。一方面成立了相关行业组织,对诸如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布局调整、管理体制、办学自主权、教学评价、校企合作、社会力量办学、后勤社会化、科技创新、学术规范、招生分配制度、学籍学分制度、贫困生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制度等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探讨;另一方面逐步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走上依法、有序发展的轨道。

与此同时,高校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扩招的第一批学生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步入就业市场,扩招政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结构、功能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尤其近两三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降低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文化发展存在不均衡的原因,高等教育在东西部的发展、大中城市的发展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重点高校和一般院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致使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结构仍存在问题,发展状态不太理想,造成了教育资源新的紧张形势。

此外,由于规模的扩大和办学资源(包括教学、住宿、餐饮等硬件设施,以及师资、管理等软件资源)的紧缺和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质量的滑坡,培养的人才不达标。一些院校在大发展条件下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地方高校的扩招持续冲动难以遏制,导致了教育公平和效益的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质上体现了规模扩张的目的,高等教育在质量普遍提高方面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不过高等教育还面临结构的变化、布局的合理、质量的提高、评价的导向、制度的创新等一系列更深层的发展问题,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仍有较大的拓展和试验空间。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充满生机和活力,尽管未来的改革和创新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高等教育不会放慢发展的步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是历史赋予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教育改革的目的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学生的和谐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颈其实就是文凭这张薄纸,如果站的高一点来看,捅破这张薄纸,教育改革就会有很大收获——教育会很和谐,社会也会很和谐,千千万万的家长会减少很多烦恼,千千万万的学生也会增添更多的幸福。推进社会和谐,促进学生发展,增强国民素质。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教育改革2009年初,备受关注且牵动亿万人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中国政府网上启动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也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更是教育改革在困难与挑战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从文理分科到高考改革,从学生减负到教师保障,从取消择校到政府助学……纲要引发的每一种议论都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纲要将要回答的每一个问题都关系着孩子的前途未来。 我们正在研究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温家宝总理的一番话,道出纲要制订的初衷,更指明了改革前进的方向。

香港教育改革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主要是指香港主权移交之后,就教育政策及制度上之改革。

香港教育改革的讨论重点,主要集中在香港中学的教学语言政策、中小学结龙计划、杀校政策、引进副学士制度、大学学士课程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中学改为六年制、通识教育成为必修科目,以及将香港中学会考与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合并成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等。

香港政府自2000年10月起全面推行教育改革,涉及的层面由幼儿教育以至高等及持续教育,而整体的方向是推动均衡教育,并鼓励终身学习。

在改革措施方面,触动了多个范畴,其中包括课程、教学方法、入学制度和评核机制。此外,学校的权力和透明度亦受到更大的重视。

社会上大部分意见均赞成改革教育,唯同时认为政府在推行时的步伐过急,以致学生、教师和家长无所适从。

人才是香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为配合知识型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教育发展方面投放大量资源。在2003至04年的财政年度,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经常开支便达493亿港元,达全港总支出的一个很大百分比。

参考资料

1.申论模拟试卷(一)·中公教育

2.新中国60年教育改革发展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