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头痛(妇科疾病)

2023-03-30 3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8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经行头痛

妇科疾病

每逢月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头痛,经净后头痛消失称为“经行头痛”。头痛严重者伴恶心呕吐等不适。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亦可见于更年期尚未绝经者。本病治疗后效果较好,对顽固性头痛者要排除头部器质性病变。

别名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就诊科室妇科
常见发病部位头颅
传染性
名称经行头痛

病因

气血虚弱

多因体虚脾胃素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气血虚弱,精血不足,经期血海溢泻,势必更虚,冲任失养。素体气血两虚或加上经行量多如崩,经后气血虚弱,血虚不能荣脑,脑窍失养而致头痛。

肝阳上亢

素喜抑郁易怒,若经行量多如注,肝失血养,肝经易郁,气机失畅,郁而化火,上扰脑络,而致头痛。肝上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

阴虚肝旺

经行量多,阴液不足,肝木偏亢而致。

痰瘀阻络

经血下行不畅,瘀血上扰于脑而致。如痰湿之体,挟痰浊上找于脑,痰瘀互结,亦致头痛。

症状

1、根据头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伴经量或多或少,经净后头痛自然消失。

2、头痛发生在经前、经期者多为实证,发生于经后者多为虚证。

并发症

恶心为最常见伴随症状,达一半以上,且常为中、重度恶心。恶心可先于头痛发作,也可于头痛发作中或发作后出现。近一半的患者出现呕吐,有些患者的经验是呕吐后发作即明显缓解。不少患者还可出现视物不清、畏光畏声及其他自主功能障碍,如尿频、排尿障碍、鼻塞、心慌、高血压、低血压、甚至可出现心律失常。发作累及脑干或小脑者可出现眩晕、共济失调、复视、听力下降、耳鸣、意识障碍等。

头痛缓解后可出现怠倦、昏昏欲睡。有的精疲力竭、饥饿感或厌食、多尿、头皮压痛、肌肉酸痛。也可出现精神心理改变,如烦躁、易怒、情绪低落、少语、少动等。

检查

经行头痛的检查主要是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如X片、CT、彩超等可以明确诊断的。应注意与外伤头痛(如脑震荡后遗症)、脑部肿瘤(垂体肿瘤)等鉴别,前者多有外伤病史,头痛与月经周期无关。后者头痛伴视力异常,严重者亦有恶心呕吐,闭经、溢乳。

诊断

诊断要点

1、根据头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伴经量或多或少,经净后头痛自然消失。

2、头痛发生在经前、经期者多为实证,发生于经后者多为虚证。

3、与外伤头痛(如脑震荡后遗症)、脑部肿瘤(垂体肿瘤)等鉴别,前者多有外伤病史,头痛与月经周期无关。后者头痛伴视力异常,严重者亦有恶心呕吐,闭经、溢乳。CT或核磁共振可予鉴别。

辨证分型

1、阴虚肝旺:经行前后头痛且胀,目赤多眵,颧红咽燥,烦躁胸痛,溲赤便秘,经多。苔黄,舌红且干,脉弦细而数。

2、气血虚弱:经行量多如崩,数日方止,而致头脑空痛,头目眩晕,胸闷气短,心悸心慌,面色苍白,唇爪苍白,纳少脘问。苔薄或薄腻,舌淡,脉细弱无力。

3、痰瘀阻络:经前或经行头目锥痛,或头额沉重胀痛,经行量多有块,腹痛拒按,平时带多黏腻。苔腻质暗,脉细弦或细滑。

4、肝阳上亢:经前或经行头痛头胀如裂,经行量多色红而黏稠,性急易怒,颜面潮红,日苦目赤,溲黄便秘,苔黄糙,舌红,脉弦。

治疗

分型治疗

1、阴虚肝旺治法:滋阴降火,平肝止痛。

知母、黄柏、生地、泽泻、山茱萸、丹皮、枸杞子、潼蒺藜、当归、石决明、(先煎)菊花、旱莲草加减:肝火旺盛者,加龙胆草、、生山栀、六一散(包煎),去黄柏、泽泻;口干少津者,加麦冬、沙参;经多者,加旱莲草、生地榆,去泽泻。

2、气血虚弱治法:养血补气,调经止痛。

方药:当归、大白芍、熟地、川芎、黄芪、阿胶、(烊冲)枸杞子、山羊角粉、分吞)石决明、(先煎)茯神、仙鹤草加减:头痛较甚者,加香白芷、煅龙齿洗煎);血虚生风头痛者,加水蛭、地龙、丹参;头痛目糊者,加菊花、枸杞子。

3、痰瘀阻络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方药:大川芎、赤芍、香白芷、桃仁、薏苡仁、当归、香附、陈皮、蔓荆子、天麻片、(分吞)制半夏、地龙干加减:头痛沉重者,加制南星、川朴、丹参,去当归;久痛不愈者,加全蝎6克,或全虫粉(分吞),去地龙于。

4、肝阳上亢治法:平肝泻火,潜阳止痛。

方药:龙胆草、生山栀、黄芩、柴胡、白蒺藜、车前子(包煎)当归、生地、泽泻、炙甘草加减:头痛较剧者,加生石决(先煎)、山羊角粉(分吞)、珍珠母(先煎);口干口苦者,加麦冬、石斛;便秘者,加全瓜篓(切)、柏子仁;有顽固性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枳实;伴抑郁不欢者,加佛手片、合欢皮、夜交藤。

简便方

1、黄芪、当归、红花、红枣,煎服,分2~3次饮服。用于血虚头痛。

2、童子鸡、天麻,加酒、姜、惠等佐料适量,隔水蒸,吃鸡与天麻片。用于血虚精亏头痛。

3、红花、天麻、红枣,用黄酒,将药浸没,2周后服,每日l~2次,每次15毫升。用于血瘀头痛。

其它疗法

1、耳穴埋藏取颞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用磁石埋藏。

2、体外:取合谷、太阳穴、风池等穴,用提插捻转法,中强度刺激以止痛。

在经行头痛发作初期,针刺的治疗效果显著,疼痛可立即得到缓解,其疗效与西药持平;待三个疗程结束,中药组、针刺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

预防

1、对顽固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尤其经净后持续头痛者应进一步检查,可作脑电图CT或核磁共振、眼底检查等,明确有否器质性病变。

2、情绪抑郁或急躁发怒都可诱发或加重本病,平素应调节情绪,乐观舒畅,促进肝的疏泄和调达功能,防止肝火或肝旺引起的头痛。

3、中医认为久痛属瘀,凡头痛病程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人络症状,如头痛如锥刺状,或头部阵发性胀痛如拆裂状,此时应用搜风剔络,化瘀止痛的虫类药如蜈蚣、全蝎等方能止痛,但虚证头痛者不宜使用。

饮食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经行头痛食疗

1、黄芪30克、当归12克、红花3克、红枣50克,煎服,分2~3次饮服。用于血虚头痛。

2、童子鸡1只、天麻15~20克,加酒、姜、惠等佐料适量,隔水蒸,吃鸡与天麻片。用于血虚精亏头痛。

3、红花10克、天麻30克、红枣30克,用黄酒500克,将药浸没,2周后服,每日l~2次,每次15毫升。用于血瘀头痛。

参考资料

1.中药与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观察·中国知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