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三民主义(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2023-03-30 6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6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旧三民主义

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组成。三民主义其实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种思考与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又对后来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是激励中国人复兴中华大力量。三民主义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中文名三民主义
倡导者孙中山

简介

旧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各种救国方案先后失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 美国、 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并用以指导了 辛亥革命的实践,还与孙中山的思想转变有关。(1894年上书 李鸿章失败)但未能真正给中国社会指明出路。

纲要

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3)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个 土地革命纲领。

旧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旧三民主义的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孙中山还以旧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

1.从新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变化看孙中山的复兴中国梦·中国法院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