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中国经济分区)

2023-04-19 6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5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中部地区

中国经济分区

中国中部地区,东接沿海,西接内陆,按自北向南排序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个相邻省份,截至2017年底,中部地区国土面积约102.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68亿人,生产总值约17.9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4.87万元。

中国中部经济区位于中国中部的区域,属于经济地理概念,不同于传统地理概念的“华中”、“华中地区”或“华中大区”,在2004年中国提出《中部崛起计划》以前,还没有特定的范围,属于泛指的概念;既可以指不沿边、不沿海靠近版图中部的省份,也可以理解为临近中原腹地的地区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基础上,区域范围仅包括华北地区的山西,华中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以及华东地区的安徽和江西六省。

200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2021年5月11日,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中,中部地区占25.83%,与2010年相比,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

中文名称 中部地区
外文名称 China Central
行政区类别 经济分区
所属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辖地区 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地理位置 中国中部
面积 102.6万平方公里
电话区号 0791(南昌)等
人口 36,745万(2012年)
政府驻地 太原 合肥 南昌 郑州 武汉 长沙
方言 赣语/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副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少林寺,太行山,滕王阁,婺源,黄鹤楼,岳阳楼
主要高校 武大郑大中科大湖南大学南大江财
机场 天河国际机场 新郑国际机场等
重点城市 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
火车站 郑州站 武昌站 长沙站等
主要城市 太原 合肥 南昌 郑州 武汉 长沙
车牌代码 赣(江西)等
中心城市 湖北省武汉市
国家战略 中部崛起
邮政区码 330000(南昌)等
经济发展 116,678亿元(2012年)

基本概况

区域: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中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6省。

中部六省简介

山西省

山西(Shanxi)以大部分位于太行山之西,吕梁山和黄河以东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全省纵长约682公里,东西宽约385公里,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共11个地级市。共计86个县、14个县级市和23个市辖区。全省总人口3593万人(2011年)。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名胜古迹历史名人众多。

河南省

河南,地处国之中央,黄河中下游,简称“豫”,因其所辖区域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省会郑州,为我国第四大经济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家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东与山东、安徽相邻,南连湖北,西接陕西,北与山西、河北结合,承东启西、联南望北。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诗词文化、功夫文化等博大精深;省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清明上河园、商丘古城、嵩山、云台山等闻名海内外。河南是中国经济大省,2011年GDP总量列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

安徽省

安徽省是中国东部拥江近海的内陆省份,简称“皖”,位于华东地区腹地,与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浙江相邻,省会合肥市。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初称江南左布政使司,驻地南京。1667年改为安徽布政使司,省名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坐拥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形成淮北、江淮、江南多元的地域、文化特征。

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东连安徽,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西靠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4位。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中)——武汉。宜昌市、襄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黄石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汉江自西北向东南,汇入长江,在湖北中部形成江汉平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gàn),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中国东南部。属江南地带,东临浙江、福建,南嵌广东,西连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自古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庐山、滕王阁、三清山、婺源、龙虎山、井冈山等闻名海内外。境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503.93万(2012年),由11个地级市组成,省会南昌市。

湖南省

湖南,位于江南长江中游地区,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大部分地域处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因湘江贯穿省域南北,又简称"湘"。据传,自古境内广植芙蓉,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有"芙蓉国"之称。湖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物产富饶,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省境依江畔湖,风景秀丽,是海内外闻名的休闲、旅游胜地。全省辖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湖南是中西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省区之一,尤其文化产业走在全国的前列。

中国中部经济地区概况

中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6个省、市、区。

山西省---煤炭大省,安徽省------淡水大省,江西省---有色金属大省,河南省----农业大省,湖北省---水电大省,湖南省---鱼米之乡。

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中部地区一度在东部大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夹缝”中处于“塌陷”境地。“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中部地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由下降转变为上升,“V”形反转的态势已经形成。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份,总人口3.61亿,占全国人口的28%,其中农村人口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2006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与2009年批准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为中部地区的“止跌回升”提供了强大动力.中部省份经济发展势头好,增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日前在武汉大学举办的中国中部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可云指出,中部地区经济占全国比重在“十五”时期明显下滑,但由于国家政策和产业转移等因素,这一占比在“十一五”时期明显上扬,这种格局变化就是中部地区的“V”形反转。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认为,今后中部地区应抓好“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即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强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为核心的重点区域开发,实现重点区域率先崛起,进而带动整个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交通

枢纽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郑州、武汉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合肥、太原、长沙、南昌、九江、赣州、上饶、蚌埠、芜湖、洛阳、商丘、宜昌、襄阳、岳阳、怀化。

铁路

中部地区是我国铁路重要的枢纽地区,郑州和武汉均为我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太原、大同、商丘、焦作、新乡、洛阳、南阳、信阳、合肥、蚌埠、阜阳、芜湖、宜昌、襄阳、南昌、九江、鹰潭、长沙、株洲、怀化等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公路

国家对中部地区确立了“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定位,其中“一个枢纽”就是要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在25日召开的中部论坛太原会议上说,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和政策、资金支持,中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普遍提高了中部地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标准,共安排中央投资1389.22亿元和24.87亿元,分别用于中部地区公路和水运建设。

截至2010年底,中部六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10.1万公里,较2005年增加17.2万公里,公路网结构日趋优化。骨架公路通道基本形成,其中国道主干线已于2007年底按标准提前建设完成,国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4481公里,占规划里程的81.4%。农民群众的基本交通出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六省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9.99%和99.66%,乡镇、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99.92%和93.79%。

水路

在水运方面,长江中游航道条件明显改善,加快了汉江、湘江、赣江等高等级航道建设速度。以主要港口为重点,形成了以武汉阳逻、九江港、南昌港、长沙霞凝、芜湖朱家桥等为代表的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港区。内河运输也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中部六省内河货运量达6.7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9.2亿吨,分别是2005年的2.9倍和1.8倍。

中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中部地区交通运输条件,为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夯实了基础,为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先导和保障条件。

翁孟勇表示,按照中部地区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下阶段将完善中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加快中部地区交通运输转型。要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提高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科技与信息化建设。

中部地区教育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地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将从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建设、人才培养、区域均衡等10个方面,力争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总体水平到2020年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1年教育部提出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主要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中西部地区本科院校,加强本科教学基本设施的改善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解决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落后问题。

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会城市地位。继续做大做强洛阳、宜昌、芜湖、赣州、岳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将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规划》提出“发展壮大经济增长极。壮大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形成南北呼应、共同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

旅游景区

山西省

云冈石窟、五台山、恒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应县木塔、悬空寺、大同火山群、平遥古城、雁门关、黄河壶口瀑布、晋祠、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常家庄园、华门、太谷三多堂、尧庙、渠家大院、李家大院、皇城相府、珏山、王莽岭、天脊山、黄崖洞、石膏山、红崖大峡谷、蒙山大佛、老牛湾、洪洞大槐树、历山、绵山、大同古城墙、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庞泉沟、平型关大捷遗址、芦芽山、蟒河、五鹿山、运城死海、鹳雀楼、普救寺、五老峰、永乐宫、炎帝陵、舜王坪、藏山、北武当山、碛口古镇、汾阳市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等。

河南省

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嵩山、天地之中、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白云山、清明上河园、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龙潭大峡谷、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嵖岈山、黄帝故里、世纪欢乐园、康百万庄园、中岳庙、嵩阳书院、黄河风景名胜区、绿博园、中原福塔、武侯祠、宝天曼峡谷漂流、老君洞、五朵山、万仙山、八里沟、比干庙、商丘古城、应天书院、芒砀山、白马寺、关林、养子沟、重渡沟、包公祠、铁塔公园、中国翰园碑林、龙亭、大相国寺、开封府、鸡公山、南湾湖、许慎文化园、黄河小浪底、王屋山、五龙口、函谷关、豫西大峡谷、岳飞庙、太行大峡谷、老子故里、嘉应观、太昊陵、南海禅寺、大伾山、戚城等。

安徽省

黄山风景区、太平湖、齐云山、西递、宏村、天柱山、迎江寺、浮山、敬亭山、太极洞、九华山、升金湖、琅琊山、皇甫山、醉翁亭、明皇陵、明中都城遗址、周瑜墓、天堂寨、八里河风景区、巢湖、花山谜窟、八公山、龙子湖风景区、采石矶、包公园、万佛湖风景区、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等。

湖北省

荆州古城墙、纪南故城、昭君故里、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木兰天池、户部巷、木兰山、武汉东湖、昙华林、汉口江滩,襄阳城,神农溪、清江画廊、双峰山、农耕年华、鄂军都督府、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东湖、三峡、明显陵、荆州古城、赤壁遗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阅马场、九宫山、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洪湖、梁子湖、古隆中等。

江西省

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龙虎山、婺源、龟峰、武功山、明月山、景德镇、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仙女湖、滕王阁、三百山、瑶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浮梁古县衙、白鹿洞书院、洪源仙境、柘林湖、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浔阳楼、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瑶里国家森林公园、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峰、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枫树山等。

湖南省

岳麓山、毛泽东故居、株洲炎帝陵、南岳衡山、张家界、岳阳楼、洞庭湖湿地、岳麓书院、桃花源、凤凰、君山岛、岳阳文庙、平江起义纪念馆、祁阳文昌塔、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茅岩河漂流、张家界大峡谷、齐白石故居、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等。

发展意义

事实上,“中部崛起”的意义远远超乎中部地区本身。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这个地区的山西、河南、安徽、江西等省拥有中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该地区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

中部六省人口3.68亿人,占全国人口26.51%,在这一地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破解,并通过农民增收最终助推“扩大内需”这一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我们要了解“中部崛起”提出的大背景。大家都知道中部六省矿产资源丰富,又是中国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国家交通运输的交通枢纽。

有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底蕴,人才荟萃,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中心。虽然中部地区具有如此的综合优势,但是中部地区的发展却由于近30年来的政策因素不如意。中部的经济发展由于没有国家政策和战略的支持相对于它的周围地区的发展过缓慢,这就是所谓的“中部塌陷”。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中部崛起”提出的重要性,在2005年的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中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中部地区的看法和期望。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科教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同时,中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内陆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生态绿色发展格局有待巩固,公共服务保障特别是应对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有待提升。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中部地区特别是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作出更大努力。

参考资料

1.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华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