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平台(通过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平台)

2023-04-27 4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网约车平台

通过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平台

网约车平台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接入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通过整合供需信息,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

从2021年7月21日开始,江苏全面暂停所有进出南京、扬州的国内航班及出租汽车(含网约车)业务。

中文名 网约车平台
含义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
对象 出租车、私家车
暂停业务城市 江苏

词语来源

2015年6月3日,济南永昌出租车公司爱民车队队长刘铭娥与另一位出租车公司老总一起坐高铁去北京,参加由交通部组织的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初步思路会议。来自全国6个地方的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管理人员到会。据济南参会出租车司机代表回忆,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初步思路中,提到将构建多样化服务体系,建立互联网叫车按车型定价,车辆手续必须齐全,车辆有营运证等初步内容。

北京、上海、义乌、西安等5个城市出租车行业代表,每个地方各2名,1名出租车司机代表,1名出租车公司老总。刘铭娥说,出租车司机代表一组、出租车公司老总另一组,分开开会,有交通部部长参加。

在构建多样化服务体系方面,出租车将分为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专车简称网约车,巡游出租汽车喷涂安装专门的出租汽车标识。促进移动互联网与出租汽车融合发展,引导巡游出租车提供电召预约服务。建立互联网叫车,互联网叫车按车型定价。车辆必须手续齐全,车辆要有营运证,司机也要有上岗资格,但不允许巡游,禁止私家车加入。

发展历程

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网约车”入选十大新词。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门公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2016年11月2日,首汽约车宣布60辆多功能车正式上线运营,乘坐轮椅的客户可以利用网约车APP预约这些多功能车,这批车辆也成为北京首批无障碍网约车。

2016年12月21日,北京市《网约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依旧延续了此前“京车京人”的规定,此外细则还规定网约车司机的驾驶证件需为北京市核发,接入网约车平台的个人和车辆必须经过审核,具备相关资质后方可上路参与营运。

2018年2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办法指出,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所接收的运营信息数据,在线保存期限不少于6个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2018年5月24日,交通运输部公布新修订的《出租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将网约车新业态纳入考核,于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2018年6月5日,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网约车行业事中事后联合监管工作流程。

在省级层面,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指导意见;在城市层面,有214个城市已经发布实施细则,53个城市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36个重点城市中,34个已正式发布实施细则。已有8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得经营许可,各地累计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4万多本、车辆运输证20万多本。

2019年11月11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当日联合约谈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优车、曹操出行、美团出行、高德、嘀嗒出行、哈啰出行等8家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

约谈指出,各主要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对照2018年联合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细化整改措施,落实整改举措,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需持续推进。各平台公司应继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结合发展新形势,把安全整改的成效制度化、标准化,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和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约谈提出,要为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进一步加快网约车合规化步伐。各网约车平台公司要主动配合地方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经营,确保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

约谈指出,要科学界定聚合平台各方责任。一些聚合平台近期出现接入不合规的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司机,以“聚合”的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经营等新问题。聚合平台要加强对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资质的审核把关工作,并督促网约车平台对车辆和司机从业资质严格把关,共同承担起安全保障责任和解决乘客投诉的兜底责任。

此外,要坚决落实企业维稳主体责任,切实维护行业稳定。各平台公司要立即排查自身存在的“以租代购”、侵害驾驶员权益等问题隐患,严格整改,落实企业维护稳定主体责任,做好线下车辆和人员的管理工作,并保障驾驶员的合法权益。

2020年3月1日,交通运输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暂停离汉、离鄂和进出京跨城的网约车、顺风车业务,坚决防止疫情通过网约车、顺风车从武汉、从湖北输出,坚决防止疫情通过网约车、顺风车输入北京。

2021年3月19日,网约车合规信息查询服务正式开通。乘客可在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栏目,点击“网约车合规查询”功能,输入车牌信息,查询网约车车辆和相应驾驶员的合规情况。

2021年8月26日,交通运输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自今年3月份,交通运输部上线网约车合规信息公开查询功能的相关情况,截至目前,已累计查询206万次,日均查询量约1.4万次。与上线前相比,合规网约车驾驶员新增17万人,合规网约车车辆新增11.5万辆。

社会现象

作弊现象

2016年9月23日,全国已有3万余名司机购买、使用作弊软件,造成约车公司6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不少车主是通过网络QQ群购买了名为“升级网约车软件”或“触屏精灵”的作弊器软件,对网约车公司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干扰,对派发的行车请求进行“拒单”和“挑单”。

此类作弊软件APP使用方便,司机手机上同时打开网约车APP以及作弊APP,两个软件对接,可以更改各种数据,包括里程、计费等。

2015年网约车平台给司机的补贴在高峰期高达双倍,其余时间补贴也达1.5倍。为能拿到高额补贴,一位网约车司机花费数万元购买众多设备,注册几十个网约车账号,并开通多个信用卡账号,利用作弊软件,虚构行程里程,把自己虚拟乘客端的账户钱支付到自己注册的司机端账号,加上网约车平台的高额补贴,在不到6个月时间里,竟获得高达上百万元收益。

2018年8月16日,滴滴公布,又一款号称“让车费翻倍”的外挂软件在一周之内被打掉。根据平台监控,网约车行业作弊器有数十种,滴滴表示,将通过布控第一时间获取市面上发售的作弊器,并识别作弊器原理和特征,对作弊行为迅速进行严厉打击。

打车越来越贵

2021年5月5日,据新华网报道:不少乘客反映打车越来越贵了,新华社记者对“打车越来越贵”这一现象展开调查。在采访中,司机师傅们纷纷表示:这个“锅”他们不背,他们和乘客一样都处于弱势。让他们感到为难的是平台服务费,即乘客实付车费和司机实收车费之间的差额。对于平台服务费的抽成比例,司机师傅们大多知其存在却对每一单抽成比例如何计算毫不知情。此外,超过20%,甚至达到50%的抽成比例。也让众多司机师傅表示有些“吃不消了”。

2021年5月6日,据新华社报道:部分网约车平台隐瞒高额抽成的新闻被曝出,引发网友热议。乘客反映打车越来越贵,司机感叹挣钱越来越难。本该让出行更便捷的网约车平台,如今却时常给乘客、司机添堵,这样的结果谁都不愿看到。

矛盾焦点直指网约车平台收取的服务费即平台抽成。不少司机吐槽网约车平台正逐渐向“收租平台”转变。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约车平台抽成超过20%,有时甚至高达50%。面对这样的“平台霸权”,网约车司机们被“困在系统里”,乘客也只能以更高的价格换取服务。

近年来,一些网约车平台利用其相对垄断地位,以提高服务费率等手段,从司机和乘客身上攫取高额利益,造成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失衡。

网约车平台作为营利性机构,收取服务费无可厚非。但抽成比例到底该是多少?抽成应该如何计算?到底怎么平衡各方利益?这些问题至今并不清楚。让人不解的是,面对媒体质疑和公众关切,网约车平台依然对关键问题讳莫如深,将其视作无法示人的“商业底牌”,企图继续含糊其词中“牟暴利”。

管理措施

失信联合惩戒

2018年5月1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网约车经营者及驾驶员出现以下6种情况将被列入重点关注名单,6个月内仍拒不改正者,应按规定程序列入“黑名单”。

1.未取得平台、车辆、驾驶员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

2.线上提供服务车辆、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车辆、驾驶员不一致,情节严重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

3.未按照规定提供共享信息,或者不配合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调取查阅相关数据信息,情节严重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

4.不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标明网约车服务价格及定价规则,侵害乘客合法权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

5.违法使用或故意泄漏乘客个人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

6.对举报、投诉其服务质量或者对其服务质量作出不满意评价的乘客实施报复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

乘客安全保障

2018年5月2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促进网约车安全消费座谈会,要求强化信息保护,保障消费者安全不能以牺牲个人信息安全为代价,不应以保障安全为名加重消费者负担和责任。网约车平台经营者依法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投诉处理,对有骚扰、暴力行为的司机纳入黑名单,采取零容忍。

2018年5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交通运输部密切关注网约车市场状况,为切实保障乘客安全,需重点做好3方面工作:加强事前准入把关;落实平台公司承运人的主体责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2018年5月24日,交通运输部公布新修订的《出租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于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办法》将网约车新业态纳入考核,针对网约车设置了六项考核指标,对网约车平台企业考核细节包括:线下服务能力、驾驶员权益保障、信息报备、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等企业管理情况;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交通违法行为等安全运营情况;运营违规行为、车辆及驾驶员资质、服务评价、信息公开、媒体曝光等运营服务情况及社会责任指标。

八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人社部与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平台用工关系,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休息、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权益都作出明确要求。

将设定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上限

2021年8月18日,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指导意见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李华强表示,将要求网约车平台设定抽成比例上限。

联合约谈

2021年9月1日上午,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滴滴出行、首汽约车、嘀嗒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

新规解读

首先,新规目的是规范网约车,确保乘客权益、乘车安全、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其次,网约车合法化后,为老百姓提供多样选择,减少打车难问题,提供更好出行服务。再者,规范发展的网约车,有利于其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最后,网约车与传统巡游出租汽车融合发展,有助于传统巡游出租汽车转型升级,提供更好服务体验。

安全管理

1.立即开展行业安全大检查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要立即组织对本地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和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开展联合安全大检查。通过大检查,全面排查行业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督促相关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处置。

交通运输部将组织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公司开展安全大检查。滴滴公司等平台公司要全面开展安全隐患自查和整改工作,在未完成隐患整改前,无限期停止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

2.加强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驾驶员背景核查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出租汽车驾驶员背景核查与监管等有关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8〕32号)要求,对从事或申请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一律进行背景核查,确保网约车驾驶员符合《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3号)规定的条件。

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要参照出租汽车驾驶员背景核查和监管有关要求,对从事或申请从事私人小客车合乘服务的驾驶员一律进行背景核查。要对现有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服务的驾驶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2018年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

3.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和维稳主体责任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要督促本地网约车平台公司和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维护行业稳定的主体责任。

相关平台公司要严格规范派单管理,不得向未经背景核查的驾驶员派单,并要在派单前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对车辆和驾驶员一致性进行审查;要强化运行风险管控,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路线行驶偏移、不合理长时间停留等风险进行预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要限制顺风车接单数量,防止以合乘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经营服务;要实行随机派单机制,禁止驾驶员选择乘客,允许乘客选择驾驶员;要建立投诉冻结机制,对乘客投诉未核查处理的,不得向被投诉驾驶员派单;要加强乘客信息保护,关闭顺风车平台社交功能,屏蔽乘客信息,防止泄露个人隐私;

要规范车辆安全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平台公司在网约车显著位置粘贴专用标志,车窗透光率要符合出租汽车要求,确保车内情况可视,车辆运行期间不得开启儿童锁,便于乘客遇有突发情况紧急逃生;要定期随机抽查线下运营车辆及驾驶员,核查注册信息与实际情况一致性,防止“修牌改号”“冒名顶替”等问题。

4.健全完善投诉报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要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加强对网约车顺风车乘客的安全防范教育提醒。要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和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在APP启动首页设置安全提示界面,提示乘客110报警电话是意外紧急情况下最有效的求助方式,在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要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同时要在APP显著位置设置“一键报警”,方便驾驶员和乘客遇有意外紧急情况时及时向平台预警。相关平台公司要依法向公安机关提供技术接口、实时推送平台司机、车辆注册数据及车辆位置、行驶轨迹、乘客信息等数据。

要设置专门的24小时运转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团队,在接到预警后第一时间甄别处置,视情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通过本单位门户网站或开通投诉电话等方式,主动接受并快速核查处置社会各界涉及网约车顺风车的各类投诉。各地公安机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相关平台公司要建立网约车顺风车违法犯罪快速反应、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公安机关在接到报警后,要组织警力快速反应、有效处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相关平台公司要全力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

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拒不向公安机关提供技术支持的相关平台公司及其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严格依照《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和《刑法》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5.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

非法营运行为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开展联合执法,严格查处各类非法营运行为。对网约车平台、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开展非法营运活动的,要加大对平台公司等企业的处罚力度。要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切实履行法定监管职责。要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执法全过程记录制、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阻碍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查处。

专项行动

2018年9月10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分三个阶段推进:

①安排部署阶段(自即日起至9月30日):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要安排部署专项整治行动,阐明打击非法营运工作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从事非法营运活动和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的危害,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制非法营运车辆,并公布举报电话、网站,鼓励探索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要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加快清理网约车平台上不合规的车辆和驾驶员。

②集中整治阶段(2018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等方法实施整治,严格查处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线上与线下车辆及驾驶员不一致、以私人小客车合乘名义开展非法营运等行为。

要加大网约车线上监管力度,定期对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检查,加强对平台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的排查和研判,突出重点,提高执法效率。要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监管,在早晚客运高峰、恶劣天气、重要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和各城市枢纽站场、商圈、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并利用夜间执法、错时执法、定点执法等措施严查非法营运行为。鼓励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加强组织协调,指导城市间开展联合整治,形成震慑效应。

③总结巩固阶段(2018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要总结推广取得的工作经验及成效,探索规范出租汽车市场秩序的长效措施,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交通运输和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打击非法营运的长效工作机制。要继续强化日常监管执法,巩固专项整治行动成果,防止非法营运活动出现反弹。

社会事件

2016年11月13日,杨先生在龙华新区接客时,被执法人员处罚。“在龙华清湖地铁站附近,几个运管人员把我拦下,之后把我和乘客分开了,乘客说我这是网约车,于是执法人员就让我出示运营证,但我根本就没听说开网约车还要运营证。”杨先生说。由于不能出示证件,车辆被运管扣留,他表示,一直听说网约车要合法化了,可自己开网约车却被查处,不能理解。

2018年09月30日,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及各区交通执法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在上海火车站、上海铁路南站、浦东机场、虹桥枢纽、国家会展中心等重点区域集中开展了网约车非法客运及其他非法客运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获非法客运案件62件,其中网约车非法客运案件37件——这37件中有28件涉及滴滴平台。

指导意见

一是压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指导和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更多采取劳动合同制用工方式,落实驾驶员权益保障责任,合理确定平台和驾驶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二是规范平台企业的经营行为,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规范自主定价行为、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加强与驾驶员之间的沟通协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向社会公布。

三是保障驾驶员的合理劳动报酬,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综合考虑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工作任务以及当地的平均工资、市场经营状况等因素,合理地确定驾驶员的劳动报酬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四是保障驾驶员的合理休息权益,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持续优化派单机制,尽可能提高车辆在线期间的运营效率,科学确定驾驶员的工作时长和劳动强度,避免其超时劳动和疲劳驾驶,切实维护好广大网约车司机的休息权益。

参考资料

1.交通运输部:网约车合规信息公开查询已累计206万次·央视网

2.五部门联合约谈滴滴出行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界面新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