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历史地名)

2023-05-11 18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3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瑷珲

历史地名

瑷珲,历史地名,是中国清代黑龙江省军事重镇之一,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南35公里。亦作艾浒、艾虎、艾呼、艾浑、爱珲,皆为一些少数民族语的不同汉语对音。汉语称黑龙江城,满语称萨哈连乌拉霍通。1858年后始出现“瑷珲”字样。

中文名 瑷珲
其他外文名 Aihui
别 名 黑龙江城
历 史 相当于黑龙江省首个省会
性 质 历史地名

历史沿革

(一)历史沿革(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

瑷ài珲huī地名系满语“可畏”之意,一名艾浑、爱呼、艾浒。以境内的艾虎河(一名鼎河,即今俄罗斯境内的藏嘎河)故名。

周以前为肃慎地;汉至三国时期为挹娄地;晋时入寇漫汗;后魏、北齐属豆莫娄国;隋时分属靺鞨黑水及北室韦地;唐同之;五代至辽属五国部;金为扶余路的辖境;元时为斡赤斤分地,后属开元路;明时在此设置考郎兀、忽里吉山、巴忽鲁等卫。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抗击沙皇俄国的入侵,于黑龙江左岸(今苏联境内的维笑勒依村)设置镇守黑龙江等处的将军,筑城驻兵,任命抗俄名将萨布素为第一任黑龙江将军。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黑龙江将军移驻江右岸的达呼尔族城堡一托尔加城(今爱珲公社)并称此地为新爱珲城,又名黑龙江城,将军及副都统均移驻新爱珲城。而江左岸的城堡称旧爱珲,设城守尉镇守,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根据将军萨布素关于墨尔根“首尾易制”的奏请,黑龙江将军驻地移至墨尔根城,黑龙江城由城守尉驻守。

庚子事变后,瑷珲、黑河及黑龙江右岸的各都市均为俄军占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归还后,清政府复设瑷珲副都统,同时又设置了兴东道,二者以逊河为界。同年在黑河设交涉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撤消交涉局,并于此地设置黑河副部统府,黑河副都统府设立后的第二年,即宣统元年(1909年)撤消瑷珲副部统府。以兵备道代之,道台驻瑷珲,与此同时设置瑷珲厅。

民国元年(1912年)黑河副都统府撤消,所管事务均移交瑷珲厅及兵备道管理,同年改兵备道为观察使,并移驻黑河。民国二年(1913年)改接泽厅为瑷珲县,此后观察使改为道尹,称之为黑河道尹,瑷珲县为黑河道所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辖,本县直隶黑龙江省为一等县。伪满大同二年(1933年)县公署由瑷珲移驻大黑河。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一日,伪满洲国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成立黑河管公署,此地为黑河省省会所在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将伪北安,黑河二省合并为黑龙江省,本县划归黑龙江省所辖。

(二)爱辉县阶段(1956-1983)

1956年12月,国务院为更改地名生僻字,将瑷珲县改称爱辉县。同时修改的包括和田(阗)、勉(沔)县等数十个县市。“瑷珲”二字从行政区划上正式告别历史舞台,成为历史地名,由“爱辉”取而代之。

1980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黑河市,以爱辉县的黑河镇、幸福公社和西岗子公社的西岗子煤矿、宋集屯煤矿、东方红煤矿为其行政区域。

(三)黑河地区黑河市阶段(1983-1993)

1983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爱辉县,将该县行政区域并入黑河市。

黑河市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上游右岸。北与呼玛县为邻,西与嫩江县毗连,南与孙吴县接壤,东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隔江相望。

(四)黑河市爱辉区阶段(1993至今)

199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3]12号):撤销黑河地区,设立黑河市(地级);撤销黑河市,设立黑河市爱辉区,新设的黑河市和爱辉区人民政府均驻原黑河市市区内。

城址

①江东旧瑷珲

城在黑龙江左岸,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东北,苏联境内维笑勒伊村(意译为快乐村)附近。明代曾在此筑忽里平寨,隶属奴尔干都司。此地清初已有“艾呼”之称。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将此寨焚毁。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命萨布素在瑷珲建城永戍,并在此置黑龙江将军。二十四年,清政府鉴于旧瑷珲僻处江东,联系不便,迁黑龙江将军驻地于下游右岸达斡尔族托尔加寨旧址。原处留副都统镇守,二十九年裁撤。咸丰八年(1858)《瑷珲条约》签订后,因该城位于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内,仍归清朝管辖。光绪二十六年(1900),沙俄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武力侵占了该城。

②江西新瑷珲

在黑龙江右岸,今黑河市区南七十里的爱辉镇。黑龙江将军驻地迁此后,在托尔加寨的废墟上,重修新城,仍名瑷珲。康熙二十九年黑龙江将军移驻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后,该城留副都统镇守。《瑷珲条约》即在此签订。光绪二十六年沙俄侵略军攻克瑷珲,纵火焚城。1909年,清政府改瑷珲副都统为兵备道,设置瑷珲直隶厅。1913年改为县。

学术上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北端起点

胡焕庸线

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

“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由胡焕庸提出,所以常被称为“胡焕庸线”。

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就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我国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方面第一批论文。其中,最重要的论文包括《中国人口之分布》,第一次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着重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别是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鲜明对比。我国东南部地狭人稠,而西北部地广人稀。这是人所共见的。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一条可以显示两侧人口稀密悬殊的明确界线,那就是自黑龙江之瑷珲(今黑河)向西南直到云南之腾冲的直线。根据作者当时的分析,在此线之东南,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此线之西北,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这就是说,同全国平均密度相比,东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仅及其1/16。在二者之间,平均人口密度成42.6与1之比。很明显,爱辉—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

多种表述

由于当时的“瑷珲”地名的变迁,该线就出现了“瑷珲—腾冲一线”、“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等三种表述,在学术上前两种表述较多使用,但客观交流上造成了一定不便。

(二)清《瑷珲条约》签署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于咸丰八年(1858),强迫清廷于瑷珲(现黑河)中俄签订与《瑷珲条约》,割占了我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又称《中俄瑷珲和约》。瑷珲条约是各个条约中我国割占领土最多的一个。

《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共3条。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国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清政府当时没有批准《瑷珲条约》,还处分了奕山等人,但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认可了《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国却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沙皇俄国将穆拉维约夫割占我国黑龙江地区的行动方式概括为一个侵略公式:“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国外交上的要求。”其后,俄国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中国西北大片领土,都是这样干的。《瑷珲条约》的签订,为沙俄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开了一个罪恶的先例通过该条约,沙俄割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正如恩格斯所说,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国在远东的成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页662)。原属中国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中、俄“共管”,这实际上不过是沙俄正式吞并这一地区的过渡而已。

关于史学界“瑷珲”和“爱辉"的争议

改名之争

新旧瑷珲城的名称在清代文献中曾以多种音近形异的汉字出现。兹举例如下:

杨宾《柳边纪略》上说:“艾浑将军所属,东至海,西至你不楮(笔者注:尼布楚)俄罗斯界。”又说:“艾浑将军即黑龙江将军,此清初界也。”

《清史稿》卷五十七“地理志”云:“康熙二十二年征罗刹(笔者注:俄罗斯),始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及副都统驻江东之爱浑城。”

印鸾章《清鉴》卷五云:康熙帝“以萨布素为黑龙将军,治爱珲城。”

咸丰九年(1859)八月十七日,《军机处为重申拒绝俄会商乌苏里分界并严驳其无理狡辩事致俄使照会》云:“所请由京派员往爱珲城会勘之处,碍难准行。相应照会贵大臣可也。”

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奕欣为俄督不得径自派员前往黑龙江省城投送公文事致俄国照会》云:“本王大臣查去年在京所定条约第十一条内开,固毕尔那托尔行文,送交瑷珲城副都统转送黑龙江将军,并无由贵国派员送到黑龙江省之语……。”

有上面援引的几条材料看,“瑷珲”,亦做“爱珲”、“爱浑”和“艾浑”。上面援引的后两条材料值得注意,它们都是清朝的外交文书。外交文书遣词用语是谨慎、规范的。在严肃的外交文书中“瑷珲”与“爱珲”并用。

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和《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两书收有“瑷珲”或“爱珲”的条目。前者说:“瑷珲”,“亦做爱浑、艾浑和爱珲”。后者说:“爱珲”,“旧城名,亦做爱浑、艾浑、瑷珲。”但两书都没有提到“爱辉”的名称。

改名的原因

地名使用的字词含义欠佳,是更改的重要原因,像广西边境的镇南关,“镇”字的含义是不利于睦邻友好的,所以改为“友谊关”。可是“瑷珲”这个地名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辞源》对“瑷”字的解释:“美玉名。见《玉篇》。”对“珲”字的解释:“玉名。见《玉篇》。”两字结合起来,意义非常好,绝对没有修改的必要。

或许有人想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于咸丰八年(1858),强迫清廷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了我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一章,改“瑷珲”为“爱辉”是不是跟《瑷珲条约》有关系?

假使真是因为《瑷珲条约》的关系而改名,这个道理不能成立。因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还逼迫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和北京怎么没有改名?屈辱不能靠改名去洗雪,正确的做法是,牢记屈辱的历史,用它去激发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精神,让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繁荣昌盛,昂首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再说,瑷珲承载的历史内容,不光是屈辱,也有辉煌。前面提到的康熙二十二年,清始设黑龙江将军和康熙二十三年,清军修建瑷珲新城,都是康熙帝筹划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准备工作。1685年和1686年,清军两次沉重地打击了沙俄侵略军,迫使沙皇遣使求和。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直接指挥者,就是驻扎在瑷珲新城的黑龙江将军萨布素。雅克萨之战,是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军事较量。那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可眼下,英国学者赫德森还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

笔者有幸到过新旧瑷珲城所在地。行文至此,脑海里浮现出当年见到的一幅图景——在一户居民住宅的土墙上残留着“爱辉”的字样。这个印象使我必须搞清楚“瑷珲”是什么时候改为“爱辉”的。我费了一番周折,后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星球出版社,2001年版)中查到了。原来“瑷珲”改为“爱辉”是从1956年12月开始的。

“瑷珲”这个名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我们有理由珍惜它,当然,现行中学最新版历史教科书中都沿用“瑷珲”,这一表现体现了多数历史学者和官方的意见。

参考资料

1.爱辉复名瑷珲:中国地名因何改动·腾讯文化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