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梁庄(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023-05-26 4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中国在梁庄

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在梁庄》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记述了河南穰县(邓州市,古称穰城)梁庄(据推测,为梁庄街村)近30年来的变迁,以近似纪实手法呈现了梁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流于“形式”。

在书中,梁鸿通过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等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人生故事,他们的情感和所面临的问题传达出了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

这是一部具有别样之美的田野调查,又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纪实文本。作者回到家乡——梁庄,通过对梁庄亲朋故友,乡里乡亲的调查。

反映了近三十年来坚守在那片土地上的农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以及进城的农民工的现状,还原了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

书名 中国在梁庄
作者 梁鸿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页数 224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14065100
英文名 China in Liang Zhuang
价格 25.00
相关作品 《出梁庄记》

内容简介

2010年“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一部比《活着》真实的非虚构文本温铁军、阎连科、李敬泽倾情推荐还原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揭开社会温情的面纱,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

倾听农民在新时代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感受农民在新时期的悲欢离合!

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

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该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

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社会评价

中国人在20世纪完成的,不过是一个产业资本从形成到过剩的历史进程;而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完成的,则是一个金融资本因产业过剩而异化,并且必然走向过剩的历史进程。

在列强主导的资本主义文明阶段,各色人等都不得不半推半就地“被”纳入到历史进程中,对于被西方列强秉持弱肉强食之大型猫科动物理性暴打了差不多一百年的中国人而言,我们失去了太多东西!

这本书,写梁庄,只是最近三十年“被”消灭的四十万个村庄的缩影。但愿读者不仅仅感受到其中的无奈。

——经济学家、中国研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在优美的散文抒写中读到了令人惊诧、震惊的中国现实;在残酷、崩裂的乡村中感受来自都市和欲望的社会挤压。

这是一部具有别样之美的田野调查,又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纪实文本,更是一扇认识当下中国独具慧眼锐思的理论之窗。从这里,正可以触摸今日中国与文学的心脏。

——著名作家阎连科

梁庄质疑、修正了关于农村的种种通行定见。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

作者简介

梁鸿,1973年出生。文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

非虚构文学作品有:《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学术着作有《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

学术对话有《巫婆的红筷子——作家与文学博士对话录》。曾在《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等核心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数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转载。曾获“《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2011、2009)”、“《当代作家评论》奖(2008)”。

《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等。

因《出梁庄记》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年度作家”、“首届非虚构大奖•文学奖”。《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度“中国娇子青年领袖”。

2012年,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参考资料

1.中国在梁庄·豆瓣读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