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大学(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2023-05-27 4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九江大学

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现办学体制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九江学院由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等四校于2002年3月合并组建而成。

11846

中文名 九江大学
外文名 Jiujiang University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校训 竞知向学、厚德笃行
校歌 《九江学院校歌》
院校代码
知名校友 汪中求、唐正荣、刘鹏飞等
所属地区 江西省九江市

学校简介

九江大学(九江学院)坐落在长江中下游的历史文化名郡—江西省九江市,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校园美丽宜居,生态环境优越。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学院的灵气,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更为九江学院赋予深厚的文化气息和办学氛围。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

杨叔子

名誉院长

潘际銮

学术委员会主任

赵伟

党委书记

陈小林

党委副书记、院长

魏立平

党委副书记

纪岗昌

副院长

王万山

党委委员、副院长

陈春生

副院长

杨耀防

党委委员、副院长

夏启国

党委委员、副院长

查振华

党委委员、副院长

李广欣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开设专业

3个科7个专业,即化工科、师范科和医疗科。化工科设化工、机械和纺织等3个专业,学制3年;师范科设文史、数理等2个专业,学制2年;医疗科设医疗、中医等2个专业,学制3年或4年。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2700多亩,现有主校区、浔东校区、八里湖校区、庐峰校区、南湖校区五个校区,校舍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3.8万余人。学院还设有1所直辖“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截至2013年,学校建有21个二级学院。设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有本、专科专业185个,有10个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高职高专省级示范专业;并设立了“流域管理与生态保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校施设

增添图书、仪器等,新建2幢三层敎学楼和3000平方米学生宿舍,设立附属机械厂、化工厂、中学、医院。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18人,其中有副高以上职称的62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近1100人;研究生导师38人;有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等62人;江西省高校名师5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2人。近年来,学校还特别聘请了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和客座教授。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程天民院士和中国科学院严陆光院士等学者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受聘为学校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教授受聘为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教学设施

学校建有庐山文化研究中心、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沿江产业开发研究中心、国际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会计与审计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所、数控技术研究所、土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28个科研结构。学校大力推进“山江湖”学科建设工程,紧密围绕以庐山为地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江九江段的工业园及产业开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学校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突破2000万元。

学校现有各类实验室(中心)162个。其中,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和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2亿元。建有庐山实习培训中心等校内外实习基地200余个。

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复盖全校,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的网络化;图书馆藏书纸质图书280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万册;设有1个中心馆,3个分馆,新建的逸夫图书馆已落成启用。学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信息技术楼、田径运动场、田径运动馆、体育馆、游泳池、影剧院、学生活动中心等分布于各个校区。

国际交流

学校十分重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现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已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200余人来校学习医学和中文等专业。

学校积极聘请外籍教师和邀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国际农村医学教育中心得到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大力资助,学校被列入江西省“定向培养乡镇卫生院医学人才”的高校。学校作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积极参与海外华文教师培训工作;学校积极创办海外“孔子学院”,2009年12月22日,学校同柬埔寨王家学院等合作建立的柬埔寨第一所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孔子学院揭牌仪式,并誉之为“中柬人文交流的里程碑”。

学校每年选派教师赴国外讲学,选拔学生赴国外实习和就业。

教学成果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显着成效;“濂溪讲坛”学术品味高尚,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交融,荣获2010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还建立了江西省高校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学校连续两次获得江西省文明单位称号。

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江西省首届本科院校辩论赛等赛事中均取得优秀成绩。大批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学校增设各类奖学金,包括社会各界在学校捐赠的奖助学金,如叔子爱莲奖学金、新长城助学金、东林奖助学金、旭进助学基金等。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开展就业指导与推介,建立和扩大就业基地。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发展计划

九江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要务,注重文化建设与科技创新,不断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凝聚特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全校师生员工聚庐山灵气,如长江奔流,展鄱湖浩瀚,正在为把九江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地方本科院校而团结奋进!在未来十年力争将九江学院复名九江大学。

参考资料

1.学校简介·九江学院校园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