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铠(古代铠甲)

2023-05-31 5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明光铠

古代铠甲

“明光铠”得名于古时铜镜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护心镜在阳光下反射耀眼光芒,呵护将士软肋。秦始皇为全体士兵配铠甲,总数超过30万套;早在商周,就已出现‘铁甲’和犀牛、鲨鱼皮做的‘彩绘皮甲’。发展到唐朝,‘明光铠’堪称巅峰之作。从表面看,铠甲是金属、皮革等的组合,拼接技术复杂;它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有吸引力。

中文名 明光铠
英文名 Bright light armoured
属于 历史,考古
分类 铠甲,盔甲

简介

古代的一种铠甲,在胸背甲上有一椭圆形,称作护心镜的金属板。提高了胸部与背部的防御力。名称即因护心镜而来。“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明光铠

各时期简介

南北朝的明光铠

三国时代北魏国曹植在他的《先帝赐臣铠表》中记载有明光甲。说明那时候已经有了这种盔甲。至于文物证据,最早的是孝昌元年(525年)元熙墓陪葬的手按大盾的陶俑,它所披铠甲的胸、背部分都是由左右两片近似椭圆形的大型甲板组成的,腰间束带。建义元年(528年)元邵墓中陪葬的陶俑也有穿着明光铠的。这类陶俑高30.8厘米,而同墓中普通士兵俑高不过19.1厘米左右。可见明光铠在当时是军官阶层的豪华装备品。

明光铠最主要的特征是胸前、背后大型圆形或椭圆形甲板,这种甲板经过打磨,在阳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就好像一面镜子。而汉代镜子上常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套话,明光铠因此得名。明光铠较早的参战纪录是《周书·蔡祐传》中如下的话:“祐时着明光铁铠,所向无前。敌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遽避之。”我想,明光铠因为反光强烈,在战场上是很醒目的,因此在它还不普及时,能够给敌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

南北朝时期装备了明光铠的证据如下:河北赞皇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李希宗墓中陪葬持盾陶俑、北齐天统二年(566年)崔昂墓中陪葬陶俑、陕西咸阳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墓陶俑,等等。总的来说,北朝后期表现出明光铠逐渐排挤两当铠的趋势。穿着明光铠的陶俑所戴的头盔,中脊起棱,额前伸出突角,两侧有护耳,护耳上又有一层突起(术语叫护)。这种头盔流行于北魏末年到隋朝。

隋朝明光铠

隋朝盔甲技术和装备情况跟北朝晚期相差不大,只是明光铠基本上已经排挤了两当铠。大业七年(611年),中国侵攻高句丽,主力骑兵四个团中有两个团装备马铠和明光铠,而没有一个团装备两当铠。此外隋朝的情况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隋末发生了中国军事史上一件大事:重装骑兵从汉族军队中消失。与之相对应,马铠不再是汉族骑兵的重要装备了。在我看来,发生这个突变的原因是这样的:蒙古马很矮小,平均体重只有300公斤。若骑兵的体重以55公斤计,其装备总重以20公斤计,马铠如前面所说,以40公斤计,这样,战马若披铠,载荷就超过了体重的1/3,这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即使勉强承受,其机动性也要大受影响,而在中国这样辽阔的地方,军队的机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军队的威力由打击力、防护性和机动性三部分组成。三部分若不能达成一定的平衡,总体威力就要大受制约。隋末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隋朝重装骑兵面对农民起义军轻装长矛手和轻骑兵,没有体现出与其昂贵成本相称的战斗力。蒙古马不能承受沉重的马铠,重装骑兵在机动性方面的表现也就非常糟糕。而农民军轻装部队利用机动性优势,在辽阔的战场上战胜了笨重的隋军。

继隋朝而起的唐朝,在血淋淋的经验和教训面前,也就无法产生对于重装骑兵的“崇拜之情”。轻装骑兵成了必然的选择。从唐朝开始,中国的汉族政权不再把重装骑兵视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装骑兵在战场上的地位一落千丈,以至于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与之相适应,马铠也就越来越找不到市场,实际上唐以后一直发挥着作用的只有礼仪性的马具装。

上面的话的证据是著名的“昭陵六骏”、新疆阿斯塔那永昌元年(689年)墓出土的骑兵俑,这些艺术品所表现的战马都是不着铠甲的。而敦煌的莫高窟这个唐代洞窟中表现骑兵作战的壁画,所表现的大部分战马也是没有穿着马铠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那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盔甲技术方面也是如此。这方面的情况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唐朝武士

首先,唐朝军队盔甲装备比例比前代有了很大增加。从《通典》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四《军械篇》可以知道,唐朝的标准是着甲士兵占士兵总数的60%。虽然并不是都穿着铁甲,但这个比例比起前面说过的汉代军队着甲比例,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唐军在开元年间的数额是54万,若足额装备,需要盔甲32.4万副。能够满足这个需求,说明了生产力的发达。时代相近的世界上只有最盛时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军队比唐朝军队人数多,而它们的装备大体上是一样好的。

在盔甲种类方面,《唐六典》卷十六提供了资料:“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文山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在这些盔甲中,我不知道布背甲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希望达人指教。

从上面的盔甲种类可以看出:

1.明光铠被认为是最好的盔甲,唐朝是明光铠的全盛时期。

2.即使是盛唐时期,很多盔甲也不是铁质的。这有战术需要的原因,也有生产能力制约的原因。关于盔甲的生产过程,我下面还要详细提到。

3。锁子甲似乎已经实现国产化了。但对它的评价并不很高。从锁子甲的性能来看,它得到这样的待遇也是应该的。

全盛时期

隋代胄甲

以龙门石窟的潜溪寺的天王雕像为代表。该雕像完成于650年以前,穿着铠甲的形制是甲带十字形在胸前打结,左右各有一个大型圆甲板,有披膊。腰带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用以保护大腿,小腿上也有保护层,术语称为“吊腿”。

初唐胄甲

以鳞德元年(664年)郑仁泰墓出土的涂金釉陶俑为代表。头戴头盔,有护颈和护耳。身甲也有护颈,身甲前部分成左右两片,每片中心有一小型圆甲片,背部则是整块大甲板。胸甲和背甲在两肩上用带扣联,甲带由颈下纵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后,然后再束到腹部。腰带下左右各一片膝裙。两肩的披膊有两层,上层作虎头状,虎头中吐露出下层金缘的绿色披膊。我认为这个陶俑是很美观的。唐朝二型明光铠跟第三型并存了一段时间。

盛唐胄甲

第三型:以总章元年(668年)李爽墓出土的陶俑为代表。其中一件99.5厘米高的贴金彩绘俑,所戴头盔左右护耳外沿向上翻卷,身甲向上伸出护颈。披膊呈龙首状。胸甲从中分成左右两部分,上面有凸起的圆形花饰,在上缘用带向后与背甲扣联。

自颌下纵束甲带到胸甲处经一圆环与横带相交,腰带上半露出圆形的护腹,腹甲绘成山纹状,同墓出土的另一件标本,腹甲绘成鱼鳞状。腰带下左右各垂一片膝裙,小腿缚扎吊腿。神龙三年(707年)任氏墓出土的陶俑,也属于第三型。不过在同期咸阳苏君墓中也出土了两件着第二型盔甲的陶俑,说明两种铠甲的并存。

中唐胄甲

以长安三年(703年)独孤君妻元氏墓出土的彩釉陶俑为代表。头盔护耳上翻,顶竖长缨。护颈以下纵束甲带,到胸前横束至背后,胸甲中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面各有一块圆形甲板。腰带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披膊作龙首状。这种盔甲形态在唐朝出现得很多。莫高窟唐窟中也常见这一型盔甲。我认为四型盔甲也很美观。

晚唐胄甲

以敦煌第194窟的神王雕像为典型标本,敦煌文物研究所将它定为中唐(763-820年)的作品。头盔的护耳部分翻转上翘,甲身连成一个整体,背甲和胸甲相联的带子,经双肩前扣,胸部和腰部各束一带,腰带上方露出圆形腹甲。披膊作虎头状,腿缚吊腿。同样的标本有榆林窟第25窟内壁画的南方天王像。五型盔甲是明光铠的最后一种形制。请注意它的护耳向上翻卷的头盔,已经类似于五代的头盔形制。

除了明光铠以外,唐朝比较重要的盔甲还有“步兵甲”,其代表是乾封二年(667年)高氏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头戴头盔,身甲前后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绘出几排方形的甲片。李崇润墓中一种着虎头形头盔的陶俑,所穿的铠甲也属于步兵甲。步兵甲是后来宋朝步人甲的前身。

此外,铁甲中的光要、细鳞、山文、乌鎚和锁子甲,也都是精坚的盔甲。

制作

唐朝负责制造盔甲的部门是贞观六年(632年)设置的“甲坊署”,据《六典》,甲坊署长官为令一人,品级正八品下。该部门其他官员有丞一人,品级正九品下;监作二人,从九品下。同时,在北都军器监,也制造盔甲,成品存入武库。

作为主要的护体用品,铁甲的制造是相当耗费工时的。工序如下:首先将铁制成甲片;之后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稜、精磨;甲片加工完毕后,用皮革条编缀成甲。里面还要挂衬里,防止磨损皮肤。根据日本延长五年(927年)仿效唐制撰定的《延禧式》卷四十九《兵库寮》,制造一副铁甲,需要192到265个工作日。修理一副盔甲,都需要41名工人。

参考资料

1.八万两白银一套铠甲,唐朝巅峰“造”·时光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