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年杨德昌执导的电影)

2023-06-05 45阅读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年杨德昌执导的电影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讲述了60年代初的台北建国中学夜间部男生小四的一宗杀人事件的始末。

该片是由杨德昌执导,张震、杨静怡、张国柱、金燕玲等人主演,改编自台湾青少年真实杀人事件的电影作品,于1991年7月27日在台湾上映。

中文名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外文名 A Brighter Summer Day
类型 爱情
出品公司 ICA
制片地区 中国台湾
导演 杨德昌
编剧 赖铭堂,杨德昌,杨顺清,鸿鸿
制片人 詹宏志等
主演 张震、杨静怡、张国柱、王启赞、林鸿铭、金燕玲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沪语、台语、粤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0101985
片长 237分钟(导演剪辑版)
上映时间 1991年7月27日(台湾)

剧情简介

60年代初,台北。建国中学夜间部男生小四是个置身学校帮派对立之外的好学生,父亲是奉公守法的公务员,母亲在小学代课。小四与家世不幸的小明十分投缘,暗生情愫。"小公园帮"的老大哈尼也倾心于她,小明同时周旋于几个男生之间。数学考试,因滑头抄袭,小四被记大过。哈尼回台北,要小四好好照看小明。哈尼被“217”眷村帮老大山东害死,小四参与了围剿“小公园帮”替哈尼复仇的行动,山东被杀。小四父亲涉嫌政治被带走写交待材料并被解聘。小四冲撞学校被勒令退学,转学日间部。小明母亲到马司令家帮佣,小明又移情于小马。小四陷入友情和爱情的矛盾,与小马吵翻,在牯岭街旧书市遇见小明,再次表明心迹,小明断然拒绝,小四接连向小明捅了七刀,小明当场死去。小四被拘捕。朋友小猫王录了他唱的英文歌《阳光灿烂的夏日》送给小四,被警员随手丢进垃圾桶。

主创团队

演员表

演员表

演员

角色

张震

小四儿

杨静怡

小明

张国柱

父亲

金燕玲

母亲

王琄

大姐

张翰

老二

姜秀琼

二姐(张琼)

赖梵耘

小妹

王启赞

小猫王(王茂)

谭志刚

小马

柯宇纶

飞机Airplane

张明新

三角裤

戎俊龙

肉弹

周慧国

小虎

蔡昌达;李忠明;刘清琪

小虎帮众

何青祥

毛兽

唐晓翠

小翠

江明颖

颖颖

林鸿铭

哈尼

王宗正

二条

陈宏宇

滑头

杨天祥

蚯蚓

廖小维;林正菁;李明勋;陈泰松

小公园太保

李明哲;石沛民;林煜成;钟宜成;何家贤

二一七太保

郑康年;徐贤良;汤志坚;曾千虹

万华市场帮众Gang Member

刘名振

贝斯

张逸群

鼓手

杨顺清

山东

沈杭

叶子

傅仰晔

颗星

李清富

师爷

林仁杰

文旦

林丽卿

七舅妈

职员表

职员表

制作人

詹宏志

导演

杨德昌

编剧

赖铭堂、杨德昌、杨顺清、鸿鸿

摄影

李龙禹、张惠恭、阎崇圣

剪辑

陈博文

角色介绍

小四

演员 张震

小四因小明与他的朋友小马开始交往陷入了友情和爱情的矛盾中,最后因为各种矛盾的叠加失去了控制,接连向小明捅了7刀,小明当场死去。

小明

演员 杨静怡

她和小四十分投缘,而"小公园帮"的老大哈尼也倾心于她,小明同时周旋于几个男生之间。

小马

演员 谭志刚

是一个早熟但够义气的少年,小明的母亲在他家当帮佣,后来小马和小明相爱了。是小四的朋友。

父亲

演员 张国柱

父亲涉嫌政治被带走写交待材料并被解聘。原本是奉公守法的公务员。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序号

歌曲

备注

1

Why

主题曲

2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插曲

3

Angel baby

插曲

4

Poor little fool

插曲

5

Mr. Bule

插曲

6

Why(Guitar Instrumental)

插曲

7

Never be anyone else but you

插曲

8

Don't be cruel

插曲

9

Only the lonely

插曲

10

This magic moment

插曲

11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Guitar Instrumental)

插曲

12

Peggy Sue

插曲

获奖记录

名称

奖项

获得者

1991年金马奖

最佳影片

杨德昌

最佳原创剧本

杨德昌、鸿鸿、杨顺清、赖铭堂

最佳男主角奖(提名)

张震

最佳男主角奖(提名)

张国柱

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杨静怡

最佳女配角奖(提名)

金燕玲

最佳女配角奖(提名)

姜秀琼

最佳导演奖(提名)

杨德昌

最佳摄影奖(提名)

张惠恭

最佳造型设计(提名)

余为彦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奖(提名)

余为彦、杨德昌

最佳录音奖(提名)

杜笃之、杨静安

1991年东京国际电影节

评委会特别奖

杨德昌

影评人费比西奖

杨德昌

东京电影节大奖(提名)

杨德昌

幕后制作

青春残酷物语

自“台湾新电影”始,一些年轻的创作者可说是用影像注解了台湾,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如此,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亦然。前者以一个家族的兴衰,敦厚舒缓地刻画出台湾人历史宿命的悲哀;而后者则是借由一件社会案件,精确冷静地呈现出苍白压抑的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杨德昌从个人经验的角度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时代,人人得以回到从前,并且深刻地咀嚼“光阴”和“记忆”的味道,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作为失败成长的祭礼,正是献给难以忘怀的残酷青春。

早岁孤寂感影响其电影观念

杨德昌生于1947年的上海,一岁多随父母到台。杨德昌经常提到他父母亲这一代外省人皆因战乱而离开家乡,毫无祖产,杨德昌认为他们“都有非常独立的性格”。

杨德昌认为他们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常特殊的一代。”其实不单只历经战乱,性格独立,更重要的是这些来台的家庭,“基本上是没有亲戚,完全没有中国人最严密的组织,所以跟社会的关系一直很独立,没有中国传统社会那些结构,当然也没有那种束缚;所以我现在和别人交往,基本上保持着一种很简单的关系;譬如应对,我到现在还是没办法很熟练地和长辈应对;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因为家庭组织太简单。”杨德昌的电影对于现代社会的疏离经验,或许与其简单得近乎孤寂的早岁人际关系有较大关系。

电影经验源自漫画经验

杨德昌最初的电影经验和灵感应该源自漫画经验。他曾表示“电影永远是最花钱的,漫画就省多了,打球是和呼吸空气一样免费。当时老师、父母总以为这是些打发时间的消遣,我到今天还是不能赞同这种看法,因为,这和打麻将之类的消遣最不同的是,这些行为里永远都存在着一个梦、一种向往,一种对另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存在的信心。”这段话印证于《指望》或《牯岭街》的少年们,落寞与不被了解的私隐世界,夹杂着对某些嗜好的钟情、入迷,有着同样的单纯梦想存在。他表示自己在后来创作漫画时,“觉得对故事感动的地方都跟以前不一样了,会以比较悲剧的角度去做,生活上碰到一些比较想不通的事情,会倾向于感伤,都是些较不公开的感情。”

用电影凭吊青春

杨德昌坚信“年轻是一种品质,而不是数量,一旦拥有就不会失去”。“小四”的故事根据杨德昌学生时代的校友茅武的真实事件改编,茅武是建国中学夜间部初二的学生,因女友拒绝他,在1961年6月15日晚上与女友来到牯岭街谈判,谈判不成,他将她连刺七刀,致使女友当场毙命。事件发生后,轰动台湾,报刊以“不良少年行凶情杀”来概括这件事件。

与茅武同校的杨德昌对这一概括“耿耿于怀”,多年后当他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凭吊”那起案件时表示:“对我来讲最有趣的反而不是茅武的生平或他为什么杀人,而是那个环境很可能发生这种事,我的出发点基本上还是那段时间,它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讲非常重要。我们这一代在那个时候念初中,命中注定到现在就是社会中流砥柱,五十年的环境也许会增强你的个性,也许会削弱你的志气,那个年代有很多线索可以让我们看清楚现在这个时代,这是我做这个片子的最大动力。”在杨德昌看来1960年代的台湾是一个“奇异”的时候,也是一个“一直被刻意忽略的时代”(引自该片宣传资料),所以杀人事件不单是孤立的暴力案例,而成为集体的悲剧了。

制作发行

主创公司

制作机构

Jane Balfour Films Limited

发行机构

Cine Qua Non Films

上映信息

时间

国家/地区

1991年7月27日

中国台湾

1992年2月20日

德国

1992年12月25日

瑞典

2009年5月18日

法国

1991年9月9日

加拿大

1992年4月22日

法国

1993年3月12日

英国

2010年1月28日

荷兰

影片评价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从这个角度看,目的在“溯旧”而非“怀旧”,杨德昌仍然是一位相当知性化的创作者,他企图从旧日经验中,寻取一个属于九O年代的历史批评观点,事实上,在整部电影中的风格导向上仍然保持相当适度的距离和客观性。杨德昌总然处理如此切身的素材,如此虔敬的六O年代,也保持其一贯拒绝滥情怀旧的态度,无疑是台湾新电影中独一无二的知性社会观察家。(搜狐娱乐评)

由大的结构而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记述了一个错乱的历史时空。中国近代史上难得一见的历史大迁徙,不同省籍、不同背景的人士,随国民党偏安的心情来到东方的小岛。十年过去,他们的下一代逐渐出生、成长,反攻大陆的希望逐渐渺茫。物质的匮乏,长期的战乱流离后第一次的苟安,恐共心理尚未退潮的歇斯底里情绪,省籍的歧见,日本文化影响的消退,美国文化影响的增强,使一九六O年代的台湾成为一个奇异的时空。然而这也是“一个一直被刻意忽略的时代”(引自该片宣材),杨德昌藉当时轰动一时的少年杀人事件,尝试勾绘出那个时代的轮廓,那样的物质匮乏,那样的精神压抑,那样迷惘绝望的社会基调。他以完整的幅度,在台湾电影中难得一见地留下六O年代的线索,并“献给父亲及他那一辈,他们吃了许多苦头使我们免于吃苦。”(搜狐娱乐评)

参考资料

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 1991 )·时光网

2.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剧情·1905电影网

3.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演职员·时光网

4.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简介·凤凰网

5.牯岭街少年合唱团 同名专辑·qq音乐

6.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获奖记录·1905电影网

7.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获奖记录·时光网

8.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幕后花絮·1905电影网

9.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机构信息·1905电影网

10.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更多资料·时光网

1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个刻意被忽略的时代·搜狐娱乐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