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春园(建于乾隆时期的园居之地)

2023-06-07 8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绮春园

建于乾隆时期的园居之地

绮春园成园于乾隆时期,虽然乾隆皇帝最早着手建它,绮春园的主要营建工作却是在嘉庆皇帝手里完成的。嘉庆皇帝曾经效仿他的父皇,把绮春园归纳为“绮春园三十景”。不过绮春园三十景远没有圆明园四十景那样名头响亮。从用途上来看,道光初年以后,绮春园便主要成为了大清国太后太妃们的园居之地。

中文名 绮春园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圆明园遗址公园内
成园于 乾隆时期
用途 大清国太后太妃们的园居之地
早期 名为“交辉园”

概况

绮春园早期曾是清怡亲王允祥的与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乾隆三十四年(1769)春和园归入圆明园,正式定名为“绮春园”。乾隆时期的绮春园除宫门和正觉寺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大型建筑,只有一些小型的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如浩然亭、涵远斋、知乐轩、联晖楼、竹园、双寿寺、庄严界、环秀城关等。乾隆皇帝甚至连一首描写绮春园的诗句也没有留下来。嘉庆朝时,将绮春园西边诸多小园并入,加以修缮、添建才初成规模。此时的绮春园达到全盛规模,无论是质量还是规模都无法与圆明园及长春园相比。

绮春园在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绮春园(后同治年间改名万春园)位于圆明园和长春园以南,三园平面呈倒"品"字形。绮春园面积大约八百多亩,略小于长春园、由竹园、含晖园、西爽村、以及春和苑的北半部组成。绮春园的构成比较特别,它是由若干小园合并而成,分建于不同时期,因此全园并不像长春园那样有一个统一的总体布局,大体说来,绮春园是一个小型的水景园集锦。

景区

三十景

绮春园三十景由数个小型湖泊和山岗组合而成,山岗穿插,水系回环,布局自由散漫,但颇受嘉庆帝的赏识,并命名了“绮春园三十景”。

宫廷区

绮春园的宫廷区设于东南角,依次为新宫门、迎晖殿、中和堂、敷春堂、后殿、问月楼。宫廷区北为凤麟洲、旁为春泽斋、生冬室、卧云轩,中部有春泽斋、四宜书屋、清夏堂,西有鉴碧亭、涵秋馆、畅和堂、澄心堂、绿满轩、展诗应律、松风萝月等景点。

宗教建筑

绮春园布置了正觉寺等宗教建筑。

旅游特色

宫门

绮春园的宫门,在园子的东南部,因为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了半个多世纪,所以被称为“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宫门为三开间,前面建有影壁和东西朝房各五间,门内有月牙形的御河流过。

正殿

通过御桥之后,再往里走是二宫门,中央是绮春园的正殿——迎晖殿,殿北有两条长廊与中和堂相连。

寝宫区

中和堂北面是一座小型山丘,山北则是皇家的寝宫区,寝宫区是园内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建筑群,它的主要建筑是集禧堂和后来改名为敷春堂的永春堂。值得一提的是,同治重修时曾设想把集禧堂、敷春堂等旧地改为“天地一家春”,供慈禧太后居住。“天地一家春”本是圆明园本园九州清晏中的一个偏殿,此时重修只是沿用其名,规模和格局都大大超越了旧制。

中心地带

绮春园几何中心地带,有几处别致的小园,分别是展诗应律、春泽园、生冬室、卧云轩、四宜书屋等建筑群,这几处小园,由蜿蜒水道的分隔开来,相互掩映,相互藏露,后世评者大多对这里的布局推崇有加,认为这里的风景犹如中国诗画般隽永,富有韵味。

西南及东北部

绮春园的西南及东北部以水面风景见长,各有较大的湖面和岛屿,构成独特的景色,绿满轩、畅和堂和澄心堂都建在西南岛屿上,凤麟洲、仙人承露台等著名景区则建筑在东北部的岛屿之上。据说,从东西南北任何一个方位看仙人承露台,都可以欣赏到一个仙人衣衫飘拂的潇洒剪影。

西部

绮春园西部的清夏堂,占地十亩左右,整个建筑形状呈“工”形,是一处清夏闲居的典型园林,主体建筑以外,尚有亭台、游廊点缀,庭院里植有苍松修竹,室外则有小巧灵秀的湖山在望,堪称“别墅里的别墅”。

南部

另外,绮春园的南部还有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建筑群——正觉寺。正觉寺是一座喇嘛庙,庙宇本身有独立对外的南门,它的后门则与绮春园内部相贯通。正觉寺是圆明园幸存下来的极少数建筑群之一,单从这一点上看,它的价值就弥足珍贵。

西墙外

此外,在圆明园福园门南,绮春园西墙外,还有一座名叫“澄怀园”的特殊花园,这是专为南书房和上书房词臣所设的寓所,俗称翰林花园。从雍正三年一直到咸丰朝,澄怀园一直是南书房和上书房翰林的值庐,这是清廷对汉族官员的最高礼遇,咸丰皇帝曾有诗云:“墙西柳密花繁处,雅集应知有翰林”。澄怀园实际上是圆明园的附属花园,它的护卫和管理都由圆明园管园大臣统一负责。

历史沿革

绮春园原是康熙帝十三皇子怡亲王允祥的赐园,始建年代不会晚于雍正初年,约康熙末年,后曾改赐大学士傅恒(保和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乾隆帝内弟)。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归入圆明园,定名绮春园,改悬匾额。那时的范围尚不包括其西北部。1774年设置管园总领。

当时园内殿宇间有倾圮,仅做零星修缮,乾隆帝尚未在此园居。从1795年(乾隆六十年)起,进行大规模改建和增建。至1805年(嘉庆十年)共约建成十余处园林风景群,嘉庆帝题咏"绮春园三十景"。1809年(嘉庆十四年)建成新宫门,至1814年(嘉庆十九年)绮春园达到全盛规模,成为嘉庆帝长年园居的主要处所之一。

嘉庆四年和十六年,该园的西部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经大规模修缮和改建、增建之后,该园始具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至此,圆明三园处于全盛时期。经过百十年不间断的营建,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终于成为一个完整的皇家园林,三园“名虽三而实则一”,彼此之间都互有门径相通,在行政上,也划归管园大臣统一管理。

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绮春园宫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

圆明园电影

1821年(道光元年),对绮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进行改建增饰,专供皇太后、皇太妃园居之用。西路诸景仍属道光(1821-1850年在位)、咸丰(1851-1861年在位)二帝园居范围。嘉庆帝《绮春园记》云:此园"较圆明园仅十分之三,而别有结构自然之妙趣,虽荆关大笔引未能窥其津涯,而云林小景引亦颇有可观之道也"。

1860年该园毁于英法联军劫火时,曾幸存宫门区、庄严法界、惠济祠、湛清轩、绿满轩等少量建筑。同治年间择要重修时,本园改称万春园,并修复个别建筑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彻底毁于战乱中。至今唯存正觉寺十余间破旧屋宇。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继福海工程之后,1986年全面整修了绮春园山形水系,并陆续修复绮春园新宫门及鉴碧亭、浩然亭、仙人承露台等景点。

参考资料

1.绮春园介绍·52历史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