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棺葬(特殊葬礼仪式)

2023-06-08 5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悬棺葬

特殊葬礼仪式

又称崖葬。一种古老而特殊的葬式。人死入殓后,悬棺于岩壁之上或崖洞内,即在陡峭的山崖上凿洞插桩,置棺其上,或寻找天然岩洞、崖缝,置棺其间,低则不下20余尺高,高则达百余尺。此俗曾在云贵川的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也见于闽、浙、湘、赣、粤等个别地区。早在唐代,张鷟的《朝野佥载》中就曾记有南方五溪蛮的悬棺葬风俗,“尽产之棺,余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枢,弥高者以为至孝。即终身不复祭祀。”在东南沿海地区有关此俗的记载更早。三国时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中载:“安家之民,悉依深山,……父母死亡,杀犬祭之,作四方函以盛尸,饮酒歌舞毕,仍悬著高山岩石之间,不埋土中作冢墩也。”有的地区悬棺之俗自春秋时代一直延续至明、清时代。

中文名 悬棺葬
其他外文名 Hanging coffins buried
实行地区 黔、滇、粤、浙、赣等

发相关简介

悬棺葬

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又称崖墓。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一词,来源于梁陈间顾野王(519~581)“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御览》卷47引)一语。1946年中国学者考察四川珙县、兴文悬棺葬时,始将此词作为专称。

分布地点

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等省的少数民族实行此葬仪。悬棺主要存在于福建武夷山地区和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兴文、筠连、镇雄、昭通等县。与珙县悬棺葬并存的还有崖画。

各地发现的悬棺葬,葬具与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属春秋、战国之物。这一地区白崖悬棺的随葬品有龟状木盘及大麻、苎麻、丝、棉纺织品残片、残竹席等。四川珙县、兴文一带的多系整木挖制的长方形棺,其上为人字坡盖,属元、明时期之物。珙县洛表悬棺的随葬品以衣服为主,其上装饰繁缛,随葬的竹筷上写有汉字。

悬棺葬此一名词最早是1948年芮逸夫在《僚为仡佬试证》一文中首次提出,以后被沿用。悬棺葬一般被归类为崖洞葬,有专家认为悬棺属于风葬,目前尚未取得共识。

史书记载

三国吴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父母死亡,杀犬祭之,作四方函以盛尸。饮酒歌舞毕,仍悬着高山岩石之间,不埋土中作冢也。”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十四:“五溪蛮父母死......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大柩,弥高者以为至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

历史渊源

悬棺葬地的选择必须依山傍水和船形棺的使用反映出悬棺葬起源于江河湖海的水居民族。

据历史文献记载和掌握的考古资料,福建、江西等东南地区的悬棺葬在我国悬棺葬年代中最早,且为古代越族之葬习。《汉书·严助传》:“越方外之地……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古代越人的经济生活“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短褚不袴,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上述记载表明,我国古代越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生活与江河湖海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的宗教观念产生以后,人们便根据鬼魂到另一世界去生活的幻想,将人的现实生活附加给鬼魂世界。因此许多民族的丧葬习俗都具有事死如事生的特点。基于这样一种宗教观念,古代越人便将悬棺葬地选在依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人的生命虽已结束,然而死者的鬼魂与原先的社会群体尚继续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冥冥之中他依然与他的亲人在以前所处的地理环境中生活。

悬棺葬

船是我国古代越人重要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福建武夷山的船棺是迄今为止我国悬棺葬中最早的葬具。白岩、观音岩保存较好的两具船葬全长3.5至5米左右,宽约0.55米、高0.6至0.7米。无论从形状、大小等方面来看,武夷山船棺均与闽北江河及闽南厦门等地沿海所用的木船和渔船相似。这种情况表明,船形棺最早很可能就是实用器物。

分布区域

神秘僰人族悬棺

神秘僰人族悬棺

依据文献及实地考察,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均有此种葬俗。江西贵溪仙岩、福建武夷山、重庆忠县卧马函、重庆奉节县夔峡、风箱峡、

棺置入龛

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约壁上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人死了,要找个归宿,要为失去灵魂的躯壳找一个妥当的安置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悬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样平常。然而,凝神屏息想想:一口沉甸甸的尸棺,一具冷冰冰的尸骨,怎么会“飞”到那高高的悬崖上?尸棺的主人是谁?我们有限的智慧还难以解读这用千年的沉默写下的寓言,梦魇中便无法逃避悬棺的阴影。

置棺方式

悬棺葬的置棺方式有以下几种:

(1)木桩架壑式。棺木架置于天然崖洞或在岩石裂隙所打的木桩之上。此种形式见于福建武夷山、湖南、四川等地,在湘西沅水两岸和川东长江三峡地区尤为常见。

(2)崖洞式(包括天然岩隙式)。即利用临河峭壁上的天然洞穴或裂隙,略加修整(垒筑、填平)置棺其内。这种形式在各地悬棺葬中均有发现。

(3)横穴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长方式横龛,大小宽窄以容一具长约2米,高、宽约为0.5米左右的棺木为限,棺侧外露。这种置棺方式见于川南、川东长江三峡等地。

(4)方穴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宽约1.5米或稍小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穴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内。此种形式在川东南、湘西和鄂西等地常见。

(5)悬崖木桩式。在临江绝壁上开凿小方孔,打入木桩,然后架棺其上。这种形式多见于川南、湘西等地。

(6)崖缘式。在海边陡峭崖壁上常有突出的狭窄崖缘形成天然平台,棺木置放上面,此种形式在台湾和东南亚海岛地区较为常见。

悬棺葬具

据掌握的科学资料,我国南方各地的悬棺葬具绝大多数为整木刳空而成,按棺木的外形大体上可区分为如下几种:

(1)船形棺。这种棺头尾上翘,形状同于现今江河滨海所使用的小木船,主要见于福建武夷山。据实地考察,川东长江三峡地区至今未发现船形棺。

(2)圆筒形棺和方形棺。这两种棺木在我国悬棺葬中最为普遍,它们分圆筒形和长方体形,而且绝大多数棺的棺盖,棺身系同一段整木剖开,挖空而成,子母口闭合。

迄今为止木板拼合式棺在我国悬棺葬中极为罕见。根据川东长江三峡所见某些残棺板推测,可能有木板拼合式棺。

悬棺原因

《信息时报》2003年6月3日《三峡千古悬棺被开启》一文说:悬棺的原因传说是“诸葛亮兵书葬悬棺”,说是三国时,诸葛亮得知自己的生命已不久了,即招来他最信得过的人,将别人垂涎已久的兵书与宝剑,装在两具棺材里,藏到了香溪的这一无人可攀的悬崖上。另一说是,一对恩爱夫妻死后,为了达到生同床死同穴的目的,要求儿女将他们先后葬在了悬崖上。

华西网-华西都市报2001年9月3日《破解悬棺升天之谜》说:考证,悬棺大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遗迹。那时由于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采用悬棺以示“趋吉”和“尽孝”之意。不过让人们起疑的是:除了选择高不可攀的悬崖绝壁作为葬身之所外,采用其它的葬俗就不“趋吉”和“尽孝”吗?《云南志略》云:“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此说也有不通之处,因为凿岩式、自然洞穴式就堕不下来了。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口传的《苗族古歌》,有这样的说法:我从很远的东方来。没有土地,就把老人的尸骨暂搁在山洞里,我们回家的时候再带走。这里的苗族老人,把悬棺这种安放形式叫“搁”。“搁”就是使物体处于一定的位置,是还可以移动的意思。在格凸河风景区,有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村寨叫脚杆寨,主人告诉我,用苗语说脚杆寨(在)叫“不这吾”,意为“我要回家”。传说,很早以前,他们的祖先因为战争,一路败退,几经辗转来到这里,祖辈为了告诫后人,叶落归根,发誓只要脚杆还在,一定要打回老家,收复失地。于是乎,祖辈“归西”,后人没有入将其土,而是将尸骨高悬于在那些阴凉的、凌空的、鸟兽也无能为力的岩洞、绝壁之处,一是防追兵破坏,二是防畜兽侵袭,三是便于长久保存,只待有朝一日“回家”一同回家归根。为了牢牢记住先辈一定要返回老家的再三叮嘱,于是就有了脚杆寨(在)的寨名,于是就有了悬棺的习俗。

在格凸,虽然不再悬棺,但在丧俗活动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隆重的祭奠仪式,要砍一匹精壮的“战马”送亡人,这匹马有四件必备之物:马安、战刀、弓箭、四斗笠。相传,苗族的祖先因为外敌入侵,从失去了东方的家园,才逃到现今住地,但祖先一心要收复失地,可是在有生之年未能愿,死了也要骑战马从反战场,杀敌报仇。由此看来,行“悬棺葬”只是一种临时存放,等收复失地后,还要带回老家去,由于这种愿望长期没有实现,就成了一种习俗。

宗教观念

悬棺葬反映的宗教观念主要是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在鬼魂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家庭、私有制产生和发展的产物。人们迷信祖先的灵魂具有佑护子孙后代的神秘力量,尽管鬼魂是人们恐惧的对象,但对死去的祖先却极为崇敬。人死后,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安抚死者,以取悦祖先的灵魂,并祈求得到祖先灵魂的保护。

尸骸是灵魂的寄居之所,毁坏尸骸会使祖先的灵魂失去依托。为使祖先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因此在葬法上要尽量避免野兽和其他人为等因素的伤害。悬棺葬的宗教目的盖源于此。一方面悬棺葬滨水而葬,祖先的鬼魂在阴间仍与亲人们生活在一起,另一方面,棺木悬棺葬于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人迹罕至,野兽亦难侵害,正符合人们的期望

唐张鹜《朝野佥载》云:“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弥高以为至孝”。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中部地区的托拉贾人(TOradia)直到现在尚行悬棺葬俗,他们在陡峭的悬崖绝壁选择置棺之所,认为棺穴挖凿得越高越好。人们相信,尸骸在空中保存的时间越长越加吉利,死者的灵魂就越容易步人另一个世界,子孙后代便会受到祖先灵魂的长久佑护。于是人们不惜倾家荡产,不仅将殓尸棺木悬葬在险峻的峭壁之上,而且争相放置得越高越好。

发现地

四川珙县

麻塘坝螃蟹溪山崖等地,曾发现大批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古代悬棺葬遗物。

贵州铜仁

在铜仁市万山区大坪乡川硐村牟家坡村民组,有一处70余米高的峭壁,俗称“仙人板”。在这陡峭的崖壁上,至今保存着神秘的悬棺葬。仙人板下为猪老岩河,在距河面20余米处有一条天然形成高约2米,宽约2至5米的横向洞穴。原存棺木三具,上世纪60年代被人为毁一具。目前尚存放有两具棺木,这就是著名的牟家坡悬棺葬,两具棺木中,仅一具保存较为完好,棺长2.51米,棺内尸骨尚存,另一具棺木已朽坏。

闽北

江河及闽南厦门等地沿海所用的木船和渔船相似。这种情况表明,船形棺最早很可能就是实用器物。四川巴县和昭化县所发现的巴人船棺均长4至5米,宽1至1.2米,有的船棺板厚达12厘米以上⑨,如此巨大的船棺亦应是生前的生产和交通工具。在东南亚地区以船为棺的习俗亦十分普遍,越南的朱芹遗址、朱山遗址都发现了船棺葬,越溪(海防)也有独木舟式的船棺葬。至今越南的傣族人仍把死者放在独木舟式的棺材中,马来西亚甘榜双溪朗遗址发现了两面铜鼓放在一座船棺的木板上,在瓜拉塞林新发现了一个渔人村落的船棺葬遗存。在加里曼丹岛洞穴遗址中同样发现了船棺葬俗。

据民族学资料,沙巴东海岸的沙巴人、加里曼丹岛的斯卡宾(Skpan)族、美拉尼西亚所罗门群岛和新赫布里底群岛中的安布庵(Ambutmy)岛的要人以及汤加和萨摩亚群岛的酋长等死后均用船棺。萨摩亚群岛盛尸用单船或双船,班克斯群岛的Va-nunLava岛,人死即以生前所用之船为棺。在我国,无论东南地区还是西南地区的悬棺葬中几乎所有的葬具均为整木凿成。整木刳空而成的棺与独木舟相似,可以认为是一切船类的祖型。大量的科学资料表明,船与行悬棺葬的民族有着密切关系。从我国和东南亚的悬棺葬和船棺葬大都分布在江河沿岸和滨海地区来看,这两种葬俗都起源于近水而居的民族之中,是海洋民族的文化特征。

近水而居,善于造船和用船是我国古代越人的特点。船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死后以船为棺,继续享用,完全符合这一人们共同体的心理素质。

探密险境

有这样一侧铁闻:1933年,一位姓陈的地方官为了探究僰人悬棺的奥秘,雇用两名樵夫,从豆沙关的绝壁上掀下两具悬棺,其中一具运到昭通省立第二中学供考察、展览。未久,两名樵夫均意外惨死。翌年,一位大号熊廷权的赈灾的官员,公务之余,到省立二中参观,看了悬棺及棺木中遗骸,又询悉惨死的樵夫的故事,便有些坐不住了,对校长再三进言:“文王泽及枯骨,古人遗骸何当玩弄?请以

悬棺葬

礼瘗之”。校长只得将悬棺遗骸归葬。这位熊大人仍难以心安,又颤颤惊惊地写了一篇诔文:“霜凄凄兮露氵襄氵襄,风雨剥蚀兮日月迎将。翳何人兮骨骸坚强,胡不速朽兮恋此高岗。恶有报兮善有庆,毁棺露骸兮吾意凄惶。山之广大兮地厚无疆,以为宅兆兮永此潜藏。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万岁兮无厉无殃”。敬鬼神而远之。

天下奇迹

在云南,今昭通地区沿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的悬棺不说是绝无仅有,肯定是分布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就已知情况,盐津县的豆沙关、底坪、棺木岩、灵官岩,威信县的瓦石、石洞、永善县地黄华,不下10余处;岩桩、岩墩、岩龛、岩沟、岩洞等各种悬棺葬的形式一应俱全。尤其是豆沙关悬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势最险峻,被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悬棺博物馆”。

豆沙关悬棺在盐津县豆沙乡石门村关河南岸的绝壁上,紧傍213国道。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隋造偏梁桥阁、唐开石门道,都无一例外地选择豆沙关作为人滇的门户。“关津枢纽”,“南滇锁钥”,名不虚传。关河北岸,“五尺道”贵迹、石门关古城堡、唐贞元十年御史中丞袁滋册南诏题名摩崖,昭示着这里曾有过人文蔚起的繁荣。关河南岸,削壁腾立,参天而起,高达四五百米,悬棺就存放于绝壁半腰一工方形岩坎内。20世纪30年代调查有棺40多具,此后,或堕落入关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测者破坏,今仍存有10余具。远眺,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势将倾倒的绝壁的阴影中,尸棺累累,凌空悬置,确实会让人生出许多难以言喻的思绪,臆想出许多神魔怪异的故事,难怪熊大人要苦苦祈告“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万岁兮无厉无殃”。

僰人悬棺

悬棺的主人,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人,故称“僰人悬棺”。不过僰人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遭到了明朝官府的杀戮,并且对幸存下来的僰人进行强行

悬棺葬

教化。僰人为了掩藏自己的身份,并且他们逃亡到的地方也没有条件让他们举行悬棺葬,而改为了灵魂葬,就是把代表先祖灵魂的碎片(好像是铜板)放到一个金属筒里,再把这个筒放到崖缝里。而且僰人的后裔身份证上写的是彝族。可靠吗?1932年,几位昭通籍的学人曾对豆沙关悬棺进行考察,据当时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内尸骸的头颅骨较今人硕大,手足骨亦较粗壮,也较长,推测身高在1.8-1.9米间。棺木用整根原木凿空成形,长约2米,高约50厘米,宽约41厘米,棺盖厚约41厘米。按木质纹理,似为杉木,形制古朴。同样在1932年前后,一位美国学者对威信长安的悬棺进行考察,也得出与周梦云大致相同的认识。如此说来,“僰人人悬棺”应该成为结论了。

悬棺主人

悬棺的主人,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故称“僰人悬棺”。这以周梦云和美国学者威信长安等为代表。而著名的自然科学家陈一得又对周梦云和美国学者的判断提出质疑,他的观点是:

《新闻晨报》2005年月日11月18日报道说:“复旦学子阎鹏荣则通过遗传学手段证明了是3000年前的古百越人将木置于崖壁之上。”对中国最为神秘的悬棺,考古界一直争论不休,普遍认为它们不是古百越人,便是四川贵州一代的巴人。复旦学子阎鹏荣说:“我从遗传学的密码分析来看,证明了他们是古百越人的说法。”

在黔是复地,在边远封闭的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风景名胜区,多处洞穴都有悬棺,而悬棺地附近都是苗族集居之地。格凸风景区的神灵宫—格凸河中游的一个100多高,40多米宽的巨大出水口的洞穴内的左边岩石上,1988年前存放着240多口棺材。笔者在这一带考察悬棺时,曾在

悬棺葬

宗地乡的红岩村锅枪组,悬棺岩脚下的村寨,寻问到了一口完好的悬棺主人,这位为苗族的老人称棺内人是他们的祖辈,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然而,他们已经不再悬棺了。而在安顺市的平坝县的桃花村的苗族,至今还采用自然洞穴式悬棺。一个洞穴内存放的棺木多达600多具。2003年5月,文物专家在三峡兵书宝剑峡悬棺内发现了青铜巴式矛,巴式戈、巴式柳叶剑、青铜刻刀、青铜凿子、青铜洗盘、古剑饰。由此看来,一是悬棺时限,由一些书上说的“上限未知,下限为明代”,应该解为上限未知,下限至今了。二是笔者认为悬棺也并不是那一个民族所固有。

众说纷纭

不然,著名的自然科学家陈一得又对周梦云和美国学者的判断提出质疑:首先,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自春秋以来,或向滇西迁徙,或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过早地结束了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的历史。也就是说,僰人生活的时代,在公元前250年以前。其次,如果豆沙关悬棺所在是因河流下陷而成数百米高悬崖,这个过程没有几千年恐怕不能完成。陈一得反诘:历二三千年之长久。“任何坚硬木质,日射水浸,鲜不化为齑粉?”更何言骨骼完整,棺木纹理清晰。不得不承认,陈一得的反诘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查考史籍,较僰人晚近一千多年生活在这一带的白僚、仡佬等民族也有悬棺葬习俗。“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于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元代李京《云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纪略》于此均有记述。谁能说悬棺就不会是白僚、仡佬人的作品呢?

千古之谜

悬棺之所以让人有神秘、魔幻的感觉,成为所谓“千古之谜”,最根本的原因是:悬棺到底是怎样“悬”上去的?在一本叫做《朝野佥载》的书中,提出了一种假设:尸棺先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证之于悬棺现场所见,此说难以成立。试想,悬棺多在悬崖的半腰,距顶甚远,且多置放于崖部面的凹陷处,怎么“往下放”?在另一本《岭表纪蛮》的书中,又提出了另一种设想:“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说的有些道理,同样以悬棺现场情况参证,其不可操作性就暴露了。还有一说,即前面提到的周梦云的论证,其可以质疑处已由陈一得先生提出来了。“千古之谜”,有些费解,但费解与神魔不是一回事。

古代先民为什么对悬棺这种葬式兴致盎然,莫不真有什么玄机?说白了让人扫兴。《云南志略》云:“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不遗余力地爬上去只是为了堕下来,为了尽快地堕下来。

自然洞穴式的悬棺存放难度不大,而木桩式和凿岩式悬棺,

悬棺葬

那重达数百斤的悬棺,离地高度一般五六十米乃至几百米,有的安放斜度接近甚至超过了90度,而这两种悬棺形式都置于水流湍急,是乎是无法攀援的险要绝壁上,别说把棺材扛上去安放好,就是空手爬上去都不可思议。那么,悬棺究竟是怎样“升天”的?这一悬棺之谜成为中外考古界关注的课题。

格凸河风景区“蜘蛛人”的发现,从另一条渠道揭开底揭开了悬棺之谜。格凸河的居民的罗发科,黄小宝和王凤忠,均能在垂直光溜的百米高绝壁上,在没有任何安全设施防护的情况下,只要有脚可以踏的地方,有手可攀,或借助一些竹杆、木棒作为攀岩的辅助工具,5分钟就上到了108米高的悬崖绝壁上,4分多钟后,他又徒手退回了地面。这证明,那些所谓无人能去到的悬棺之处的悬崖绝壁,古代人也可用同样方法征服的。

从格凸河景区的棺木和其地方的棺木结构来看,棺木都是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这样便于可以拆装组合。一口数百斤重的棺木按构成部件分开后,每块也不过几十斤,人的尸体也只不过是一块棺木部件的重量。

依山傍水是古人选择栖息地的基本原则;满山遍野的大树、葛藤、毛竹都是悬棺可用的材料;攀到绝壁的用古人把存放棺木的位置选好,打好木桩或凿好放棺木的洞穴后,用藤或用绳,把棺木部件一件吊上绝壁进行组装,再把尸体吊上放入内,盖棺,悬棺葬就这样完成了。至于,棺木和尸体分开吊到悬崖绝壁是否符合行悬棺葬的人的理念,这一疑问在格凸一代早些年苗族丧俗活动中得以证实,他们虽然不再悬棺,在土葬时,尸体是由儿子背到墓地的后放入棺木的。

参考资料

1.悬棺葬·可可诗词网

2.绝壁之上的神秘悬棺葬·万山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