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洲(中国登山运动员)

2023-06-10 47阅读

王富洲

中国登山运动员

王富洲,中国著名登山运动员,河南西华人,生于1935年,195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同年参加登山运动,登上苏联境内海拔7134米的列宁峰。1959年登上新疆境内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同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60年5月25日从北坡成功登上地球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王富洲是世界首位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同时也是中国首位登上珠峰的登山运动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登山协会顾问、前中国登山协会主席。2015年7月19日,王富洲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中国

中文名 王富洲
国籍
1935年月日

民族
出生地 河南西华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毕业院校 北京地质学院
职业 登山运动员

人物简介

王富洲,1935年生于河南西华。1956年入党。195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同年参加登山运动,登上苏联境内海拔7,134米的列宁峰。1959年登上新疆境内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同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60年5月25日从北坡成功登上地球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与屈银华、贡布、刘连满四人攻克重重难关,终于成功登上顶峰。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登山协会顾问、前中国登山协会主席。

人物生平

1935年1月出生;

1954年8月至1958年6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王富洲大学毕业后调入国家登山队成为一名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苏联境内海拔7134米的列宁峰。

1958年至1985年在国家体委登山处工作,历任国家登山队运动员、教练员、政委、登山处副处长;

1959年在慕士塔格峰的攀登训练中,他不仅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同时还负责潘多等队员的技术和安全工作,潘多等人同年创造了女子登高世界记录。同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60年5月24日,任突击队长,与贡布、屈银华三人在上午9时30分,从85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突击顶峰,并坚持夜间行军,于25日凌晨4时20分,首次从东北山脊登上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1964年在攀登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活动中,王富洲担任运动员成功登顶。后多次参加高山登山运动。是至1982年唯一登上过两座八千米以上高峰的中国登山运动员。

1975年,王富洲随中国登山队再次出征珠峰,并参与组织领导工作。这次集体登顶珠峰人数之多,科考成绩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

1979年起任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

1986年至1992年任中国国际体育旅行社总经理;

1993年至1995年任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登山协会主席。

1995年6月退休。

2015年5月底,纪念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王富洲拖着病体一直坚持参加活动。

2015年7月19日,王富洲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主要成就

人物事迹

王富洲作为中国最早的登山队员之一,王富洲曾有着辉煌的经历。

1960年5月24日,任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突击队长,与贡布、屈银华、刘连满四人从海拔85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突击顶峰,于25日凌晨4时20分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

峰——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壮举,为世界登山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王富洲严重冻伤,却一直负责整个队伍的物资运输和技术安全工作,并始终动员鼓舞着其他队员克服困难为国争光。

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许竞(队长)、王富洲等10名运动员首次成功地登上海拔8012米的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玛峰,创造了一次10名队员集体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的世界纪录。中国登山队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世界第十四高峰的壮举,并创造了一次十名队员集体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的世界纪录。

所获荣誉

1959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60年、1964年两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1年获国家教练称号。

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

个人生活

由于长期从事登山运动,王富洲常年饱受脑血栓,听力、视力障碍的折磨,同时由于早年登山时被冻伤,王富洲的多个手指比正常人短一截。

人物纪念

2015年7月24日,中国登山协会计划为这位开拓者安排遗体告别仪式,并召开追悼会。

王富洲

人物评价

王富洲是我们的英雄,同时也是中国登山界的开拓者。”(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李致新评价)

不朽登山魂。(《光明日报》社评)

登山感受

登山的条件

那时候我们登山,是五十年代或者是六十年代初,在登山物资方面、通讯联络方面,都是很差的,比现在是很落后的。那时候我们的联络比较重,在国内,像过去看的电影一样的,背着报话机,像部队用的报话机,后来我们登的时候,为了解决一个通讯问题,从国外买了几台轻的,我印象里还十几斤重。一个是东西少,一个是物资重,真正我们登到8000多的时候,已经由于种种原因,都和大本营失掉联系了。唯一一台报话机能跟大本营联系的时候,还不到8000的时候,由于在休息的时候滑到山涧里去了。所以我们提到登山的联络,跟指挥打仗一样的,保证命令的上达,保证上边情况的下传,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这个问题不应该是问题了,从它的重要性上讲应该充分地准备,因为体积很小、很轻,而且上下沟通情况、互相援助,跟山下联系、救援、求助不可少的。没有这些东西,尽管几百米的距离,有时候也得走很长时间。这个通讯工作是特别重要的。

登山的使命

我当时参加登山队,就是为了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那时候是一定要登上顶峰,要树雄心,立壮志,不把珠穆朗玛踩在脚下誓不罢休。登珠穆朗玛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口号“英雄气概山河,敢笑珠峰不高”,付出一切代价,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同志们在登山过程当中也提出来,发扬团结精神,右胳膊摔断了,用左胳膊帮助同志,团结成一股劲,不登上珠穆朗玛的顶峰绝不罢休。

我们每次出发的时候都要宣誓,要写遗言,交给一个人,准备登不上去都不回来啊。我想这个时候,讲邵志青同志,就是当时北京大学的一个作家,他是搞气象预报的,他在我们这次登山过程当中,登到7450的时候,坐在那儿休息的时候死掉了,这个同志特别好,再苦再累,走不成爬他也往上爬,从来不说我不行了,我不走了。我们晚上大概是六点,北京六点,那会也是七八点钟了,比北京要晚两个小时,就坐那儿休息,休息完了以后,说前进,可以走了,其他的都走了,只有邵志青同志不动,都说该走了,他还不动,有的人推他,还不动,这些同志都急了,赶紧叫大夫,说吴大夫,邵志青同志有问题了,推也不动了,大夫用手电看了一下他的眼睛,不行了,瞳孔放大,已经牺牲了。

那时候就是这样的,只要有一口气,只能往上走,不准往下来。所以我感觉这也是北京大学的光荣,是荣誉吧。再一个是南京大学的一位同志,也是攀登的过程当中脑溢血死掉了,那时候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参考资料

1.王富洲: 一代登山英雄的陨落·环球网

2.中国首位登顶珠峰运动员王富洲因病去世·中国新闻网

3.王富洲:不朽登山魂·光明日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