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

2023-06-18 4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

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定位在围绕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及其人与自然协调并存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在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有害动物控制、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动物疾病预警与防控、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动物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中文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机构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简介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29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和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收了上述三个研究所的部分资料、标本和设备,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二者分别于1953年和1957年进一步发展为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之后1962年两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曾产生过16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家自然资源调查、自然保护区设立、虫鼠害防治、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殖避孕等领域做出过重要历史贡献。

概况

动物研究所是一个科研建制完整、结构较合理的综合性研究所,按其主要研究方向分别设有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和动物进化与系统学所级重点实验室。还设有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包括中法哺乳动物胚胎细胞生物学联合实验室)、计算与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和外来有害生物鉴定与预警研究中心等四个联合研究单元。所内设有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动物学会、国际动物学会、 《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也挂靠在动物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的管理部门包括综合办公室、科技处、组织人事处、财务资产处和研究生部。

动物研究所的支撑系统提供科研活动的各种辅助服务和后勤保障,包括园区管理办公室、科技信息中心(含图书馆、综合档案室和网络信息中心)和学会期刊部(含中国动物学会办公室、中国昆虫学会办公室、国际动物学会秘书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动物志》办公室、 《InsectScience》编辑部、《IntegrativeZoology》编辑部、 《动物学报》编辑部、 《昆虫学报》编辑部、 《动物分类学报》编辑部、 《动物学杂志》编辑部、 《昆虫知识》编辑部)等。

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由展示馆和标本馆组成,具有标本收藏、科普教育、科研服务、传统分类等四大功能。

历史沿革

动物研究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贡献卓著。动物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解放后,接收了原徐家汇博物馆(创建于1860年,1930年后改称震旦大学博物院)和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创建于1929年)的部分资料、标本和设备,于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二者分别发展为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1962年两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曾产生过12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动物研究所曾在国家自然资源调查、保护区设立、反细菌战、虫鼠害防治、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殖避孕等领域做出过重要历史贡献。

重点研究领域

研究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行为,濒危机制、保护策略与措施,探索遗传多样性与种群生存力的关系。在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面上探索动物多样性功能群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反馈机制,研究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理论基础与技术途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育、珍稀濒危物种贸易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及研究,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

紧密围绕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进化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从形态及分子学方面,开展重要动物类群的系统分类、系统发育、生物地理、进化、物种形成以及极端环境与重大地质事件影响下的物种进化规律研究,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环境安全和动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战略咨询,并应用分类学知识为公众教育服务,宣传和普及动物学的基础知识。

农业生物灾害预警与防控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紧密围绕有害生物种群暴发、扩散及其进化与适应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从生态学、行为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多方位、多角度出发,阐明种群增长与调节的生态生物学机制,揭示有害生物暴发成灾的机制,提出无公害可持续控制的新技术和新理论,服务于国家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

动物生态及保护生物学

围绕珍稀濒危动物就地和迁地保护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繁殖行为学与生态遗传学研究;探讨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生态学机制及保护对策;阐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珍稀濒危动物生存力的影响;开展濒危物种种群生存力分析及物种受胁状况评估与优先保护等级研究;提出拯救和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措施、方案和技术,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履行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和CITES国际公约服务。

生殖发育生物学

围绕生殖及发育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探讨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机制,寻找、鉴定或注释新基因,以及揭示新的功能和代谢途径等;从基因表达、蛋白质谱分析、转录调控等方面开展对细胞分化与去分化的机理研究,为干细胞和治疗性克隆的应用奠定基础;开展对农业动物(尤其是家畜)的生殖与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改进克隆和转基因技术,使之能应用于农业动物品种改良和转基因药物生产。

细胞膜生物学

从细胞膜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深入分析生物膜蛋白在细胞凋亡、干细胞维持和分化,细胞衰老调节中的作用;开展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克隆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相关基因;开展癌细胞增殖、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中信号调控的整合研究;分析跨膜信号转导在免疫中的调节机制;研究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调节信号通路;研究端粒、线粒体和自由基与细胞凋亡、衰老的关系;开发和研究新一代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野生动物疾病预警与防控

围绕病原体与动物宿主、家畜之间协同进化及生态疫源性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加强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关键动物宿主种群暴发与疾病流行规律;病原体通过食物网、生态链到人群及家畜的传播途径;研究切断传播链条的措施和办法;研究预测和控制宿主种群数量的措施和办法;为重大动物疾病预警与防范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重要科研项目

动物研究所目前承担在研课题300余项,其中国家973项目13项,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攀登计划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7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6项,中科院创新重大项目1项,中科院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8项,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9项。

2003年,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首次使用航空红外遥感技术和GPS项圈对滇金丝猴自然种群开展研究工作.

2003年,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大足鼠耳蝠为食鱼蝙蝠,这是在亚洲首次发现会抓鱼的蝙蝠.

1999年,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辽宁长海县发现黑脸琵鹭繁殖,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黑脸琵鹭繁殖记录.

人才培养

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动物研究所为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7年获准开展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理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资格授予工作;1988年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4年获准为博士生导师自行评定单位;1997年后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生物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0年再次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在学研究生(含博士后)已超过300人,动物研究所已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动物学高级科研人才培养中心。

根据国家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的统计,动物研究所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生物学学科评估中整体水平排名第二。

国际合作

计算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为促进学科交叉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动物研究所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教授联合成立了计算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计算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加强北京地区生物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学科研人员的合作与交流。该中心起始阶段为跨单位、跨学科的开放性非实体机构。目前研究中心邀请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等机构的14名中国科学家作为中心成员;同时还邀请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加州大学、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等机构的10位国外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参与研究中心的合作与交流。

野生动物禽流感疫源监测研究

与美国农业部联合开展。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表明,野生鸟类在禽流感病毒自然疫源和家禽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为加强禽流感防控研究,自2006年起,动物研究所与美国农业部开展了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病毒的途径研究,该项合作力图通过广泛的禽流感病毒病源调查,了解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分布和病毒库,并通过对病毒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以及宿主的行为、生态分析,了解病毒的变异规律与可能传播途径,同时通过时空分析为养殖业生物安全提供预测依据。

中法哺乳动物胚胎细胞生物学联合实验室

中法哺乳动物胚胎细胞生物学联合实验室自从成立以来运行良好,2007年度召开了首届学术年会,来自法国农业科学院、法国国家健康与医药研究所、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北京大学、广州健康与医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昆明动物所、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动物所的代表100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21位学者做大会报告,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动物研究所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签定合作协议

动物研究所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合作签约仪式于2007年10月11日在动物所举行。所长张知彬研究员、WCS执行副总裁JohnRobinson先生,以及来自国家林业局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等相关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动物所与WCS的这次合作旨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开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促进野生生物保护教育。为达到这些目标,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信息分享、工作会议、科研、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需求,并结合中科院动物所的研究重点和WCS的整体发展策略,双方的合作区域确定为野生动物保护,同时将监测保护行动的有效性,并为自然保护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WCS是一家致力于保护野生生物及其栖息生境的非营利性专业组织。2005年动物所曾与WCS联合主办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研讨会,致力于寻找动物健康、人类健康、保护和政策之间的联系,并探寻保护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创新途径。双方目前的合作项目包括:中国-欧盟羌塘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项目,以及在四川唐家河开展的羚牛研究项目。WCS还将协助动物所组织2009年举办的保护生物学大会。另外,在公众宣传教育方面,双方也有多种形式的合作。

动物研究所申办“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成功

2007年7月1-5日,第21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在南非伊丽莎白港市举行,以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为主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一行15人参加了大会。动物研究所代表团经过精心准备、积极争取和多方努力,国际保护生物学学会执委会决定2009年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地点在北京,并由动物研究所主办。这将是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首次在亚洲举行。此次会议申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具有重大意义。国际保护生物学学会(SocietyforConservationBiology,SCB)是世界上自然保护与研究领域最具权威、也是规模最大的学术组织,成立于1985年,现有会员15000余人。其会刊ConservationBiology是世界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学术刊物。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每年举行一次,是国际保护生物学界最高水平的会议,会议主题涉及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是本领域科学家的一次盛会,每年都有近1500人参加。今年大会代表人数达到1600多人,预计2009年也将会超过1600人。

2009年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将是动物研究所继1992年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2002年第19届国际灵长类大会、2002年第5届国际膜翅目昆虫学大会、2002年第9届国际松鸡科研讨会和2004年第19届国际动物学大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对于促进和扩大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保护生物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保护生物学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于提高我国公民生态与环境保护素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青原研究员担任5种SCI期刊的编委

基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青原在国际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受精和早期胚胎(包括克隆胚胎)发育分子机制研究领域的重要影响,2007年他分别接到美国生殖生物学会会刊BiologyofReproduction副主编R.L.Stouffer、美国LandesBioscience公司出版的CellCycle杂志主编M.V.Blagosklonny和美国Wiley-Liss,Inc出版的MolecularReproductionandDevelopment杂志主编RalphB.L.Gwatkin的邀请,分别担任这三个杂志的编委会委员或Associateeditor。这三个杂志2006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3.498、3.214和2.379。目前,他还担任着AsianJournalofAndrology(IF=1.737)、JournalofReproductionandDevelopment(IF=1.149)和ProgressinNaturalScience(IF=0.537)三种SCI期刊的编委。

举办国际研讨会

12月8日至10日,第二届整合动物学国际研讨会在动物研究所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际动物学会(ISZS)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组织,来自24个国家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国际盛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作为特邀嘉宾担任了国际动物学会的荣誉主席一职,他在开幕式代表中科院致辞并发表演讲,提出“动物-人类-环境和谐共存”的倡议。国际动物学会主席JohnBuckeridge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强调了“教育与国际合作在新兴的整合动物学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首席科学家JeffreyA.McNeely教授指出“在我们面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等挑战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当场向国际动物学会提交了IUCN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加入国际动物学会。国际动物学会副主席Jean-MarcJallon教授介绍了明年第20届国际动物学大会的筹备情况。

这次研讨会包括10个大会报告和60多个分会报告,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整合方法学、保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生态学、分类学及行为学等各个动物学相关的分支领域。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Cooper教授讲述了他在UCLA42年的研究经历及成果,以蚯蚓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的比较免疫学的研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教授的报告将大家带入一个有趣的世界,主要以果蝇为模型来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学的分子机制,饶毅教授用幽默的语言“孔子教导果蝇说:食色性也”概括了他的研究的核心;英国的Mackinnon教授的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生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的恐龙向鸟类进化的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李代芹博士的关于蜘蛛对紫外线视觉反应的研究;来自希腊的Polymeni教授和Rhizopoulou教授共同做的艺术模仿自然的报告及来自德国的Schmitt教授对生物分类学鼻祖林奈的生平等研究。8个专题的分会报告与讨论包括:细胞器、发育与环境专题,整合方法学专题,东亚地区保护区规划专题,ISZS如何发挥作用专题,动物生态学专题,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专题,进化与生物多样性专题及行为学与繁殖学专题。每个分会最后都评选出一位最佳报告人,由ISZS主席Buckeridge教授亲自颁发荣誉证书。在闭幕式上,国际生物学会主席Buckeridge教授与IUCN的首席科学家McNeely教授分别作了关于生物伦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精彩报告,进一步体现了这次整合动物学研讨会甚至国际动物学会的长远目标:不仅仅是整合动物学甚至生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更重要的是启发人们思考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球造成的巨大影响并寻找解决方案。

本年度动物研究所还成功举办了两次国际研讨会,分别是“再生生物医学战略研讨会”和“北京细胞信号转导与肿瘤、干细胞和个体发育国际研讨会”。还将举办“中-法第二届肿瘤生物学年会”。

人才队伍

目前动物研究所在编人员354人,其中院士3人,973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7人(含按百人计划管理的人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人,院级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院级优秀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5人。

点击查看原图

学术交流

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深入,动物研究所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日趋频繁。每年有几十位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访问动物研究所,并以合作研究、学术报告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2004年,动物研究所聘任了近20位海外科学家作为动物研究所海外客座研究员,开展合作研究和研究生培养。

科学普及

动物研究所下设动物标本馆,该馆拥有亚洲最为丰富的动物标本收藏。动物标本馆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最长的标本收藏机构,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860年法国传教士韩伯禄创建的徐家汇博物馆。目前,动物标本馆共收藏有各类动物标本500余万号。标本馆分设有鱼类标本馆、鸟类标本馆、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兽类标本馆、无脊椎动物标本馆和昆虫标本馆6个分馆。

受李岚清副总理的关怀和指示,动物研究所正在建设动物科学博物馆,预计2-3年内向公众开放。建成后的博物馆将充分发挥动物研究所集科学研究与丰富的标本收藏为一体的优势,教育公众认识自然、爱护自然,进而达到保护自然和科学传播的目的。

动物研究所于2000年12月进入"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2002年5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2002年12月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分别于2000年5月和2002年4月被列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学术指导中心"。

多年来,动物研究所在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在作好以动物标本馆为主的多种形式科普工作的同时,重点利用北京东灵山野外定位研究站的天然科普教育条件,指导中学生开展野外科普考察。自2000年暑期开始,由我所科研人员指导的近10余名中学生已获得北京市、区生物科技奖励20余项。

动物研究所将努力在科学普及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和倡导科学思维等方面,成为我国现代科学文明与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地。

出版物

动物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InsectScience》、《动物学报》、《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昆虫知识》共6种。其中《InsectScience》是SCI收录的期刊,其他5种刊物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

自2002年起,动物研究所出版内部刊物《动物研究所所刊》。

挂靠部门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挂靠动物研究所。

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昆虫学会是中国动物(昆虫)科学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在国家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组织法人社会团体,是联系动物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动物(昆虫)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出版内部刊物《中国动物学会通讯》 、 《中国昆虫学会通讯》 。

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是《中国动物志》编研的组织和管理部门。《中国动物志》的编研是有史以来首次摸清我国动物资源家底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反映我国动物分类区系研究工作成果的系列专著,目前已出版近百卷。出版内部刊物《中国动物志编写工作通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简称濒科委),是中国执行CITES公约的惟一科学机构。濒科委履约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公约附录物种进出口及有关CITES技术问题的咨询意见。包括审查贸易量;确定物种标本的出口和进口是否会危害有关物种的生存;确定人工繁殖或培植的动植物标本贸易是否可以从CITES有关条款中豁免等。出版内部刊物《濒危物种科学通讯》 、 《世界自然保护信息》 。

所徽和设计理念

整体标识以动物研究所英文缩写"IOZ"的变形为主体,也突出了"动"字的变形,上方圆点与下侧半开O型图案表现了天地之合,中央Z型图案意喻生命科学漫长探索之路,延升之剑尾寓意科学高峰永无止境;标识整体色彩以蓝色为主,显现海之博大、天之浩瀚,天地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似雄鹰展翅搏击长空、如巨龙盘踞蓄势待发;红色闪光圆点表达了动物研究所的活力和热情;整体设计体现动物研究所探索、追求、发展、超越的完整理念。

历史沿革

动物研究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贡献卓著。动物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解放后,接收了原徐家汇博物馆(创建于1860年,1930年后改称震旦大学博物院)和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创建于1929年)的部分资料、标本和设备,于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二者分别发展为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1962年两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曾产生过12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动物研究所曾在国家自然资源调查、保护区设立、反细菌战、虫鼠害防治、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殖避孕等领域做出过重要历史贡献。

科研成果

国家级奖

1、农田重大害鼠成灾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获奖等级:

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

张知彬、蒋光藻*、钟文勤、黄秀清*、郭聪*、宁振东*、冯志勇*、叶晓堤、张健旭、宛新荣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四川农科院植保所,广东农科院植保所,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山西农科院植保所

成果介绍:

鼠害是我国农业一大生物灾害,研究其暴发成灾规律、预测预报技术及综合防治技术对于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以北方旱作区的大仓鼠和黑线仓鼠、内蒙高原农区的长爪沙鼠、黄土高原的中华鼢鼠、长江中下游流域稻作区的大足鼠和褐家鼠、珠江三角洲稻作区的黄毛鼠为主攻对象,系统研究了害鼠成灾规律、种群预测预报方案、害鼠种群数量恢复及群落演替规律,研制了新型杀鼠剂及其配套使用技术,提出了农田鼠害综合防治对策,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技术示范与应用推广研究。在深入了解害鼠种群繁殖和数量变动规律的基础之上,有关害鼠数量预测预报研究有重要进展,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发生的预测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9%以上;长爪沙鼠与中华鼢鼠分别为83.3%和75%;大足鼠和褐家鼠分别为81%和85%;黄毛鼠达80.6%。研制和开发成功了2种植物源性杀鼠剂,提出了2种抗凝血增效和2种诱杀增效技术;研究和改进了不育剂配方,室内外灭效达90%以上;研制了2种新型捕鼠器械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复方灭鼠剂和一项驱避剂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研制1种化学杀鼠剂新剂型-0.5%氯鼠酮母液新剂型;研制的复方灭鼠剂3种剂型的产品获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三证(产品标准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并已商品化,投入市场使用。完成了2种剂型—2%特杀鼠可溶性液剂、10%特杀鼠可溶性液剂的研制,并通过了湖南省石油化工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自1996年以来,本项目鼠害综合防治示范区面积共达201.1万亩,在示范区内直接灭效均高于90%,残鼠捕获率大大低于5%,每亩挽回粮食损失27公斤,投入产出比在1:26,应用推广和技术辐射面积累计2208.4万亩,经济效益7.8亿多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在害鼠数量预测预报、新型复方灭鼠剂研制及大规模鼠害综合防治工程研究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2、哺乳动物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实验胚胎学研究

获奖等级: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完成人:

陈大元、孙青原、李光鹏、李劲松、朱子玉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项目归属实验胚胎学研究领域,包括动物受精与克隆,受到国家金委项目的支持。

研究背景:

50余年来发育生物学和生殖生物学领域出现了两大突破性进展,一是哺乳动物精子体外获能的发现和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二是以卵母细胞为受体的体细胞克隆动物的诞生。虽然在受精机理方面研究进展很快,积累的资料相当多,但尚有不少基础理论问题仍未搞清。近年掀起的体细胞动物克隆研究则更是如此。因此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作为研究生命启动奥秘的关键组成,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之一。

主要成果内容:

1、有性生殖方面:一、受精机理:①依据微管和微丝组织和解聚的原理,证明了微丝在卵遗传物质运动中的动力作用,提出了分裂器的轴向决定卵裂方向,染色体的迁移和分裂器旋转依赖微丝存在的理论。②提出了受精后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的灭活与原核形成有关的观点。③在带下受精中,首次发现了透明带内表面存在精子受体,并用ZP3cDNA探针证明,卵母细胞参与透明带的早期发生,为后来显微受精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显微受精:①提出了单倍体的球形精子细胞带下受精后可以跨越变态直接形成雄原核,说明成熟精子的尾部只是为了保证自然状态下的受精,并非是受精本质所必需,为精子变态障碍的患者提供了希望,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提供了重要依据。②分裂器交换和生发泡置换的重构卵,受精后均获后代,该项研究可克服染色体非整倍性导致的不育症和提高后代的质量,均为世界首例。③内细胞团交换的成功,将为解决胎盘发育和信号传递等理论问题以及异种核移植提供了可能。

2、无性生殖方面:2002年首次获得我国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牛存活群体,共14头,存活5头。理论研究发现克隆动物中线粒体的异质性。证明母源性卵子线粒体是体细胞克隆动物成活所必需的。2003年在新疆和北京获得重复,获得成活体细胞克隆牛15头,证明我国的克隆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3、发表SCI收录论文20篇,检索其中7篇被应用54次。

3、入侵害虫蔬菜花斑虫的封锁与控制技术

获奖等级:

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

张润志、王春林、刘晏良、张广学、夏敬源、迪拉娜.艾山、梁宏斌、王福祥、任立、赵红山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

成果介绍:

该项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控制外来物种入侵造成重大农业灾害范畴的应用性技术成果,受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研究背景:

蔬菜花斑虫是世界上著名的毁灭性大害虫,曾因为在爱尔兰与马铃薯晚疫病一起几乎毁灭了其马铃薯的生产,造成过数万人逃难而闻名于世。该虫发源于北美洲落基山山脉,是北美洲马铃薯作物最具毁灭性的害虫,1920年入侵西欧,1949年传入前苏联,1968年传入土耳其,威胁亚洲。1993年5月,发现蔬菜花斑虫传入我国新疆。这一重要疫情的突然出现,对我国茄科蔬菜特别是马铃薯生产构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

主要成果内容:

1、1993年5月,及时发现世界著名入侵大害虫、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对象-蔬菜花斑虫传入我国新疆后,随即开展了相关研究。

2、证实并提出仅有马铃薯、茄子、番茄和野生植物天仙子为其独立寄主;发现成虫产卵对天仙子趋性强于其他寄主植物的重要习性,首次发现农田杂草可以强烈影响蔬菜花斑虫扩散过程中的产卵能力;明确蔬菜花斑虫在新疆每年发生2-3代,以成虫在11-20cm深的土壤内越冬(90%);发现蔬菜花斑虫天敌28种。

3、首次通过标记-释放-回收的办法证实,越冬成虫16天可以扩散到115公里以外的区域,这是世界上通过实验证明蔬菜花斑虫短时间自然扩散最远距离的记录,为疫区封锁控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4、创制了对蔬菜花斑虫越冬地实施地膜覆盖技术控制越冬成虫出土技术措施,研制了利用一年生天仙子作为诱集带的成虫消灭技术,筛选并制定了化学药剂封锁控制技术。

5、最大限度地阻止害虫了扩散蔓延,大规模人工应急灭虫930多万头,相当于秋季消灭蔬菜花斑虫100亿头。研制、整合、完善并实施了以"捕、诱、毒、饿、治"为方针的《蔬菜花斑虫封锁与控制技术》。10年内控制蔬菜花斑虫于新疆境内,害虫发生高峰期疫区31个县市244个乡镇团场的平均虫口控制在0.3头/百株的低水平。

6、成果的主要特点、推广及效益:①该技术适合蔬菜花斑虫入侵区域的封锁和控制,操作安全,无环境污染。②1994-2002年在蔬菜花斑虫发生严重的24个县市的191个乡镇和48个团场进行了推广应用,累计应用面积337.5万亩,挽回经济损失14.6-20.5亿元。本项成果的最大效益,在于对保护全国8000万亩马铃薯等作物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将蔬菜花斑虫封锁控制在新疆的10年间,避免向全国蔓延的间接经济效益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同时,也节省了大量农药使用,保护了人民的菜篮子。

4、典型化学污染物环境过程机制及生态效应

获奖等级: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完成人:

徐晓白、王连生、戴树桂、黄玉瑶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项目属地球科学领域。该项目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潜在有机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有机锡、农药为代表,系统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迁移转化及降解过程,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及模型、生态毒理学效应,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建立一套综合研究污染物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的先进方法,直至提出生态调控对策。

该项目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环境中二英、六六六、有机锡等典型化学污染物的来源、浓度水平、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主要研究成果为:(1)发现0.1ppb的氯代三丁基锡即可破坏鲤鱼味蕾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器,进一步证实了污染物的低剂量效应;(2)首次在城市水中检出硝基多环芳烃,提出了多氯联苯、硝基芳烃等的光解规律和机理;(3)首次阐明了六六六热解及草浆造纸漂白过程中二英的生成机理,发现了我国二英新的最大污染源;(4)开拓研究了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定量结构—性质/活性关系,发展了混合体系环境行为和生态毒性的预测方法,为我国实现“预防污染”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该项目发表SCI论文160多篇,被SCI论文他引456次,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先后出版9部著作,其中《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一书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5、《野性亚马逊——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获奖等级: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

张树义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成果介绍:

1991-1993年,张树义作为法国居里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广袤浩瀚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进行为期19个月的生态学研究和考察。第一次是独身,度过了7个月;第二次是与他妻子王立新一起,共同在丛林里生活了整整一年。其间,他不仅以执著的科学精神、对大自然高度热爱和非凡的勇气,作为第一个华人学者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长期工作,完成了他关于动植物协同进化的博士论文,还用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他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独特而有趣的经历。

《野性亚马逊》是一本有趣的书,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原始森林中许多动植物的美丽图景:味道浓烈的野菠萝,缠绵多变的龟藤,在共生黄蜂帮助下繁殖的神秘的半寄生树;美丽的箭毒蛙,可爱的蜂鸟,浩浩荡荡的切叶蚁群,顽皮的卷尾猴,凶猛的美洲豹,博大精深的亚马逊,精巧无比的大自然!

《野性亚马逊》也是一本美妙的科普书。作者通过趣味丛生也不乏险象环生的描述,向读者们展示了动物研究工作者执著的精神,细微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方法,让读者体验到"协同进化"实实在在的生物依据,及其理论上的深刻含义。正如书中所说:"大自然就是这样随着生命的进化将自身编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网,所有的环节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相关联。不仅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食物链关系,植物与植物之间也有相生和相克,动物和植物也是相互依赖,协同进化。她似乎为每一个物种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大自然真是古朴的美、绝妙的诗、醉人的梦、神奇的谜!"

《野性亚马逊》让人思考一个问题:看一看亚马逊这样在无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精巧和美妙的原始森林,人类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是否应该谨慎、谨慎再谨慎!

该书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的"中国国家地理文库"之一,由东方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副牌)于2004年6月出版;大32开本,采用全彩色铜版纸印刷,装帧设计考究,照片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语言流畅、深入浅出的特点,令人感觉耳目一新,极富情趣,展现了一幅幅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的美丽图景。

6、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获奖等级: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

郎景和,李亚里,朴允尚,沈铿,王雁玲,刘珠凤,孙大为,冷金花,朱兰,谭先杰

完成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成果介绍:

经研究发现,返流入腹腔的子宫内膜在盆腹腔突破腹膜及器官“防线”,在“异域”生根、生长以至生病的过程中,要经过粘附(Attachment)、侵袭(Aggression)和血管形成(Angiogensis)等三个关键的分子与病理步骤,称之为“3A模式”。同时发现,内异症患者和正常妇女的在位子宫内膜之间,与“3A”过程有关的分子表达有显著差异,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的“3A”能力明显增强,其内膜逆流进入腹腔后,能够突破机体的防御体系,导致疾病的发生。研究者通过分子、基因、动物模型和蛋白组学分析,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在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中克隆出8个在Genebank数据库不能找到同源序列的基因,揭示了两类人群其本质是基因差异。在此基础上,课题主要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等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新的内异症病因假说——在位内膜决定论,即内异症发病与否取决于患者在位内膜的特性,经血逆流只是实现这一由潜能到发病的桥梁。这一学说是对Sampson经血逆流种植学说的重大修正,很好地解释了大多数妇女有经血返流但仅一部分妇女患病的现象,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课题组还应用蛋白指纹图谱分析SELDI-TOF芯片技术,在内异症患者内膜上找到了27个差异蛋白质峰,从蛋白组学层面验证了“在位内膜决定论”。基于对上述发病机制的新认识,研究组首次提出了“源头治疗”的新型预防和治疗策略,即通过改变在位子宫内膜的生物学和组织学特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疗内异症。还探索了基因芯片、蛋白指纹等新的诊断模式,目的是早期诊断与筛查内异症患者。

在国内首次成功构建了多种内异症动物(体外)模型,为深入研究发病机制和探索“源头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平台。在猕猴中建立的内异症模型不但验证了Sampson的种植学说,更重要的是说明了遗传相关性和在位内膜差异在发病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内膜决定论”提供了佐证。

深入研究了性激素及细胞因子在发病中的作用,为寻找新的临床对策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如芳香化酶抑制剂、环氧合酶抑制剂及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及RANTES水平等“靶向治疗”。

7、新疆棉蚜生态治理技术

获奖等级: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

张润志,田长彦,朱恩林,赵红山,梁红斌,李?晶,李?萍,杨?栋,王林霞,林荣华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

成果介绍:

本项成果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是农业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方向的实用技术成果与创新理论总结。主要技术内容为:

1)根据新疆植棉历史与棉花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揭示了新疆棉蚜成为主要害虫的原因是冬小麦种植面积大量减少,从而导致棉田棉蚜的天敌来源减少,充足的食物和不足的自然天敌造成了新疆棉蚜成灾;

2)经过多年探索和深入研究,发现苜蓿、苦豆子等具有最大的食物昆虫涵养量并且可以作为自然天敌繁殖库,发现这些植物生长期早而造成了其涵养天敌被利用中最关键的时间优势;

3)创造了诱导棉田边缘植物带自然天敌进入棉田控制棉蚜的简便途径,从而达到了人为协助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棉花蚜虫的高效生态控制目的;

4)巧妙地利用了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农田林网林阴带种植耐阴牧草植物苜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且为农村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条件,探索出适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林、牧有机结合的害虫生态治理新模式;

5)创造性地提出了植物应当并且可以作为生物防治因素加以利用的"相生植保"害虫防治新思路。

本项成果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新疆棉花种植区的生态学规律,充分利用了苜蓿带等作为自然天敌繁殖库并成功应用于棉花蚜虫的防治,改变了农业害虫生物防治依赖人工繁殖天敌而费用过高的传统套路,创造了长期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操作简便、成本最低、效果持久的农业害虫生态控制技术,同时,通过林阴牧草种植,解决了农田林网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矛盾,做到了农、林、牧协调发展。

该项成果适合新疆棉区棉蚜无公害控制,同时也为其他棉区害虫防治提供了参考。该项成果在新疆棉区广泛应用,1996-2005年在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洲、昌吉回族自治洲和吐鲁番地区广大棉区累计应用3812万亩(次),挽回棉花损失19万吨,节省农药使用量1.9万多吨,累计直接经济效益36.2亿元。

8、朱鹮拯救与保护研究

获奖等级: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

路宝忠,丁长青,于晓平,王万云,刘冬平,卢西荣,翟天庆,席咏梅,张跃明,丁海华

完成单位:

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成果介绍:

本项目研究为国内外拯救和保护极危物种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朱鹮野生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增加到360只,使朱鹮野生种群初步摆脱了极危状态,获得国内外学术界和保护组织的高度评价。对朱鹮进行了长期、系统、全面的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研究。采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手段,如无线电遥测、GIS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对朱鹮的生态生物学、解剖学、病理学、遗传学、寄生虫学和保护生物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论文66篇、专著3部。创造了一个新的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模式,即“保护站—巡护员—农户”和以社区共管,扶持绿色种养业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经过25年的努力,建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朱鹮人工饲养繁殖技术,繁殖出422只个体,成功建立四个朱鹮人工种群(北京动物园、陕西洋县、陕西周至楼观台和日本佐渡),为朱鹮遗传多样性的恢复和向已灭绝的朱鹮历史分布区实施再引入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种源基础。本项目内容深入广泛,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和国际鸟类研讨会上公开发表,受到国内外专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开辟了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先河。

9、棉铃虫区域性迁飞规律和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获奖等级: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

吴孔明,郭予元,戴小枫,屈西峰,程登发,姜玉英,张跃进,柏立新,封洪强,梁革梅

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

成果介绍:

“棉铃虫区域性迁飞规律和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十余年的持续研究,在棉铃虫生理、生态、行为和种群多态性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就,明确了我国棉铃虫由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和新疆型等四个地理型组成,其适宜分布的生态区分别为华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新疆南部的部分地区和东部的吐鲁番盆地;指出棉铃虫可通过远距离迁飞转移为害,我国华北地区的温带型棉铃虫可随气流越过越冬北界进入辽宁、吉林、内蒙及黑龙江等省,成虫种群密度过大和所处的不良环境是引起迁飞的主要原因;利用昆虫雷达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棉铃虫迁飞轨迹和迁飞路径预测的模拟模型;实现了全国棉铃虫预测预报标准化、数据信息传递网络化和预报发布的图视化,构建了国家棉铃虫测报及气象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集成了由多种预报方法和预报模型组成的国家棉铃虫区域性灾变预警系统。该项目澄清了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北内陆,北部特早熟和华南5个棉花生态区棉铃虫的虫源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覆盖我国棉铃虫发生区的国家棉铃虫区域性灾变预警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预报准确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机构设置

动物研究所是一个科研建制完整、结构较合理的综合性研究所,按其主要研究方向分别设有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和动物进化与系统学所级重点实验室。还设有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包括中法哺乳动物胚胎细胞生物学联合实验室)、计算与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和外来有害生物鉴定与预警研究中心等四个联合研究单元。所内设有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动物学会、国际动物学会、《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也挂靠在动物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的管理部门包括综合办公室、科技处、组织人事处、财务资产处和研究生部。

动物研究所的支撑系统提供科研活动的各种辅助服务和后勤保障,包括园区管理办公室、科技信息中心(含图书馆、综合档案室和网络信息中心)和学会期刊部(含中国动物学会办公室、中国昆虫学会办公室、国际动物学会秘书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动物志》办公室、《InsectScience》编辑部、《IntegrativeZoology》编辑部、《动物学报》编辑部、《昆虫学报》编辑部、《动物分类学报》编辑部、《动物学杂志》编辑部、《昆虫知识》编辑部)等。

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由展示馆和标本馆组成,具有标本收藏、科普教育、科研服务、传统分类等四大功能。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从事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创新研究的国家队,是前美国Rockefeller基金会在全世界设立的七个“21世纪生殖避孕网络中心”之一,也是目前WHO/Rockefeller基金会在全球设立的六个“胚胎植入研究中心”之一。实验室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生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1991年开始改建并正式对外开放、1993年提前完成并通过验收。实验室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为段恩奎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刘以训院士。学术委员会由我国生殖生物学界13位知名教授组成,其中有中科院院士3名、工程院院士1名。本室现有固定成员23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及实验师3人、助研和中级技术人员4人、初级研究和技术人员8人。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实验室由三个分室组成: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清华大学)、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生物学分室(北京大学)。实验室自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并于1996年和2001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实验室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八字方针为指导,以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出成果、出人才为中心,创建国际水准的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研究基地。现任实验室主任陈佺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匡廷云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由16著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顾问由5位著名专家组成。目前,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38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30人,技术人员6人,管理人员2人。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3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而成,1993年10月正式对国内外开放,1995年10月通过国家计委验收,2001年3月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良好实验室。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昆虫和啮齿类动物为对象,以解决我国重大虫鼠灾害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强调多学科交叉和渗透,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各层次,阐明虫鼠害的成灾机理,揭示虫鼠害生态适应与进化机制,研制环境友好的控制技术和方法,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95年验收以来,承担包括国家“973”、“863”、“攀登计划”等项目在内的各级课题共153项;发表研究论文588篇,其中SCI源论文72篇,专著15部;被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5项,技术转让11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项;培养研究生347名。现任实验室主任康乐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祖望研究员。

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

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由著名动物生态学家寿振黄教授和夏武平教授在1962年创建的动物生态研究室。1994年由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迅猛发展,动物研究所成立了保护生物学研究室。1997年6月,根据学科发展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战略需求,由动物生态研究室与保护生物学研究室合并为现在的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任主任魏辅文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实验室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及学科发展前沿,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生态学理论和资源保护策略研究,探讨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生态学和遗传学机制及保护对策,阐明环境胁迫对珍稀濒危动物种群生存力的影响,评估物种受威胁状况,提出拯救和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措施,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动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履行国际公约服务。

动物进化与系统学所级重点实验室

"动物进化与系统学所级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主要研究实体之一,也是本所从事科普宣传教育的主要基地。该中心1997年由原来的昆虫区系分类、脊椎动物区系分类和无脊椎动物区系分类三个研究室重组而成,历史上曾经拥有秉志(学部委员)、陈桢(学部委员)、刘崇乐(学部委员)、陈世骧(学部委员)、蔡邦华(学部委员)、郑作新(院士)、寿振黄、张春霖、朱弘复等数位我国动物学先驱和著名动物学家。今天,该中心仍拥有国内配备最为齐全的从事动物系统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队伍,现有中科院院士1名(张广学院士),研究员14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1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以及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该中心具有动物系统学研究、动物标本收藏、科学知识普及、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等多方面的功能,为我国科学和社会进步做出过突出贡献,得到社会广泛承认,在国内外动物学界享有很高声誉。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该研究中心几代科研人员组织或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综合性学术考察,对我国动物的多样性开展了艰苦卓绝的调查研究工作,足迹遍布祖国各地甚至我国周边地区。

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

"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和北京动物园于2004年12月共同成立的,目的是加强对我国动物疫病分布、流行和传播规律以及暴发机理的研究,重点开展对重大疫病发生的生态疫源性和风险评估,为动物疫病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该中心将对我国珍稀濒危动物、家畜家禽和人类疾病的防控发挥重要作用。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于2006年5月18日共同成立的。该中心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集成中国科学院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方面研究的力量,与天津的力量形成优势互补,在中国科学院先进生物技术创新基地的框架下,促进学科交叉,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市场需求,吸引全球一流人才,开辟一条科研与产业化结合的新途径,坚持自主创新,促进我国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发展。

计算与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

"计算与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2007年8月23日在北京成立。该中心的成立旨在加强北京地区生物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学科研人员的合作与交流。该中心起始阶段为跨单位、跨学科的开放性非实体机构,设立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目前研究中心邀请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等机构的14名中国科学家作为中心成员;同时还邀请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加州大学、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等机构的10位国外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参与研究中心的合作与交流。

外来有害生物鉴定与预警研究中心

"外来有害生物鉴定与预警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实验所于2005年2月联合成立。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技术中心网站,为外来有害生物和动物疫病的疫情资料、疫区动态管理和传播媒介的分布与控制的信息交流、远程鉴定和预警提供技术平台;组织专家为外来有害生物的鉴定和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加强标本交换,促进科学研究和交流;开展外来有害生物和动物疫病的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服务;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研究与科普宣传。

参考资料

1.所情简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