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茜公主(奥地利皇后与匈牙利女王)

2023-06-22 5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希茜公主

奥地利皇后与匈牙利女王

真实的希茜公主是巴伐利亚王国的马克西米里安·约瑟夫公爵(简称马克斯公爵)的女儿,全名伊丽莎白·阿玛莉亚·欧叶妮·冯·维特巴赫(Elisabeth Amalia Eugenia von Wittelsbach),是奥地利皇后与匈牙利女王。1837年12月25日,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的次女降临人世,这一天既是圣诞节又是星期日,公爵为这个女儿取名伊丽莎白,爱称茜茜。

本名 伊丽莎白·阿玛莉亚·欧叶妮·冯·维特巴赫
出生地 奥地利
中文名 希茜公主
出生年月 1837年12月25日
性别
昵称 茜茜
英文名 Elisabeth Amalia Eugenia von Wittelsbach
国籍 巴伐利亚

历史人物

希茜公主(Elisabeth Sissi,1837.12.25-1898.9.10),全名伊丽莎白·阿玛莉亚·欧叶妮·冯·维特巴赫(Elisabeth Amalia Eugenia von Wittelsbach),奥地利皇后与匈牙利女王。其生平被搬上大银幕多次,1992年还被改编为音乐剧。

生平

希茜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童年的生活自由愉快。父亲是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喜欢写诗、弹琴、追逐女人,炫耀骑术,他甚至在院子里建起马戏场,弄来一个小丑和一个滑稽可笑的士兵……这位公爵信奉共和主义,具有平民意识,尤其欣赏犹太人,人们称为“奢华的无产者”。他既不爱自己的妻子,也不爱贵族政治。希茜母亲卢多维卡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家庭主妇,当她意识到丈夫指望不上时,便把孩子们视为唯一财富,希望通过他们的婚姻解决一切问题。幸亏,家里有一门好亲戚:她姐姐苏菲的儿子弗兰茨·约瑟夫因其伯父斐迪南一世无嗣而成为奥地利的王位继承人。1848年,因政治动荡,反叛四起,斐迪南一世逊位,弗兰茨·约瑟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老姐俩想亲上加亲,巴伐利亚公爵家的长女海伦妮公主成为皇后候选人。在相亲的那一天,海伦妮公主被打扮得贞淑贤静,谁知,冒冒失失的小希茜闯了进来。她头上扎着小辫子,身上套着极普通的连衣裙,母亲根本就没刻意打扮她,然而,弗兰茨·约瑟夫的眼睛里再也看不见其他人了。这位年轻的奥地利皇帝将手中的一束鲜花递给了希茜公主……

茜茜当时只有15岁,接过弗兰茨·约瑟夫献上的花,她甚至不懂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姨母和妈妈一个劲儿地催问她:你爱他吗,希茜?她竟天真地回答:“他,我又怎能不爱他呢?他要不是皇帝就好了。“希茜这时尚未长成,身高只有1米60,像个玩具娃娃。用未来婆婆严格的眼光评判,她迷人,可爱,但有一个不小的缺陷——长着一口黄牙(在以后的岁月里,希茜没有留下一张露了牙齿的肖像或照片)。

1854年4月24日,哈布斯堡王朝举行了热烈而隆重的婚礼。面色红润、双唇紧闭的希茜公主在一片欢呼声和喧闹声中乘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直抵维也纳。婚礼冲淡了王室与人民之间的敌意,这朵巴伐利亚含苞待放的玫瑰似乎代表着新的幸福。直到这时,一切如意。

嫁入深宫,成为皇后,对希茜希茜公主来说,美丽的童话从此消失。繁琐的社交礼仪压得她喘不过气,可怕的孤独紧紧地包围着她。一年以后,希茜怀孕了,深受妊娠反应的折磨,她终日以泪洗面……女儿刚一出生就被抱走了,婆婆认为她没有能力带孩子。又过了两年,第二次怀孕生女,伴着她的依然只有泪水……宫廷里的人觉得她很笨,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出访意大利时,那里的人民对她充满敌意;只有到了匈牙利,她才见到一张张充满热情的脸。从这时起,希茜开始学习匈牙利语。

1857年,她又一次来到布达佩斯。在此期间,她的一个女儿夭折了。一年以后,希茜为奥地利帝国生下王位继承人——鲁道夫王子。和前两次一样,孩子被人从她身边带走了……她开始发烧,恶心,食欲不振。就在这时,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决定建设现代化的维也纳,拆毁了旧墙,建起了拳击场,而人民需要的是一部宪法。帝国国运不佳,希茜诸事不顺。她渐渐长大了。1859年,弗兰茨·约瑟夫决定对撒丁王国开战,尽管他亲自上阵,依然没能挽回败局。希茜去照顾伤员,并为独裁的君主政体进行温和地辩护,但是,没有人听她的。七年过去了,希茜生了三个孩子,进行了一些正式出访,目睹了一场血淋淋的战争。婆婆令她憎恶,丈夫心不在焉。从这时起,她不再把自己放在被动的境地。她组织了一连串的舞会,有意识地在歌舞音乐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她食欲不佳,身体状况越来越糟,宫廷医生向她推荐肺疗草,并建议她到马德拉群岛接受日光。

希茜得了奔马痨(一种恶化极快的肺结核),眼看就要不行了,奥地利民众没完没了地追问:“皇后在哪儿?她怎么样了?”却得不到答复。有两年的时间,希茜在有温泉的城市、希腊的岛屿和娘家辗转漂泊,终于,她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茜茜26岁,经历了国家政局动荡,婆媳矛盾,丈夫外遇,爱女被夺,内心无助又心灰意冷。

1864年,在她重返维也纳的那一天,10个管弦乐队,14000名手持火把的运动员欢迎她。1865年她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和弗兰茨·约瑟夫达成协议,从此有权挑选陪伴自己的宫廷命妇;有权管教孩子;并且争取到了自由,直到这时,希茜发育完全了,身高1米72,满头秀发。

接下去,她为了恢复窈窕的身材进行了艰苦的努力,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剑、游泳、做体操,还坚持洗冷水浴,希茜变得成熟而完美,摄影师为她留下了一张张美丽的倩影。她乐意与爱犬或自己的兄弟拍照,却很不情愿同丈夫合影。

身为奥地利皇后,希茜与那些维也纳贵族不一样,她发自内心地热爱匈牙利,她欣赏那里的音乐、马匹、骑士,欣赏布达佩斯的巴罗克式建筑以及那里的色彩和节奏……她在内心深处对这块土地的热爱恐怕还和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有关,此人便是安德拉希伯爵。1848年,伯爵参与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斗争,革命失败后,他逃出匈牙利,被缺席审判判处死刑。安德拉希风流倜傥,始终有上流社会的女人围着他转,人们称之为“英俊的绞刑犯”。流亡十年之后,安德拉希获得大赦,重返匈牙利。从此,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伯爵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在骨子里,希茜和安德拉希是一类人物——他们都是反叛者,彼此欣赏,相互吸引,却又不能进一步发展两人之间的情感。安德拉希以一种谦恭的态度爱着奥地利的皇后,希茜则对他怀着深深的依恋之情……1866年,面对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弗兰茨·约瑟夫皇帝意识到需要安抚匈牙利,他终于和安德拉希伯爵坐到了谈判桌前,这时,希茜希茜成了这两个彼此敌视而又都对她另眼相看的男人之间的调停人。

1867年,根据奥地利和匈牙利统治者之间达成的协议,奥匈帝国建立。在6月8日这一天,匈牙利宰相安德拉希伯爵将一顶王冠戴在了希茜的头上,匈牙利人选择了她,她从此成为匈牙利王后。在维也纳,她经常受到抨击。而在布达佩斯,她受到的是崇拜。

但是,为了对孩子们有所补偿,希茜从匈牙利回到奥地利。她给丈夫下了最后通牒:必须在母亲和妻子中间作出选择。弗兰茨·约瑟夫终于和母亲摊了牌,孩子们这一次彻底回到了希茜的身边。然而,对于他们的独生子鲁道夫来说,这时已经为时过晚!孤独、恐惧长期缠绕着他、与父母陌生以至不能沟通、政治抱负无法实现……鲁道夫越来越消沉。1889年1月30日,在离维也纳24公里的迈耶林,有人发现了鲁道夫和他的情妇玛丽费采拉的尸体——鲁道夫杀了他的情妇后自杀。

希茜没有赶到出事地点。直到王子下葬时,人们才听到她对着棺材发出伤心不解的叹息。从这时起,她和儿子一起死去,留下的只是一个日渐衰老的躯体,自此以后,她几乎将所有彩色的衣服,首饰等送给了别人,自己一直穿着黑衣,打扮成“悲伤的圣母”的模样,直至逝世。

一晃又是九年。这期间,希茜到处游历,越来越像她的父亲,喜欢做诗、骑马、欣赏犹太人……她和丈夫不经常见面,而弗兰茨·约瑟夫身边始终有情妇相伴。

1898年9月10日中午,希茜准备乘船离开日内瓦。她走出旅馆,仆人拿着行李,宫廷命妇陪伴在身边,她们缓步向码头走去。就在这时,死神向她走了过来;一个名叫卢伊吉·卢切尼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为了“一鸣惊人”,把奥地利皇后选做靶子,卢切尼终于等来了希茜,他猛然拔出锥子,对着她的胸部戳去,锥子又尖又细,希茜甚至都没有什么痛感,“他想干什么,想要我的手表?”她从地上爬了起来,自己走到船上。可是,刚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身边的宫廷命妇连忙解开她的衣襟,发现胸口上有一个很小的血点。船长命令船掉头回岸,人们用担架把她抬回旅馆,当医生前来救治时,茜茜公主已经死亡了。

没有多少人参加她的葬礼。弗兰茨·约瑟夫皇帝(Kaiser Franz Josef)悲痛欲绝,他很爱她。弗兰茨在她下葬前剪下她的一绺头发保存起来,待在胸前,一刻不离身……直至弗兰茨生命的最后一刻,嘴里还喃喃道着:“我的天使希茜。”

历史评价

历史上真实的希茜公主并非完全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特别是她与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爱情,更是没有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完美。1848年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加冕时只有18岁。在他68年的统治生涯中,经历的实际上是一个强大帝国漫长而痛苦的衰落及崩溃过程。

弗兰茨皇帝威严勤政,受过严格的宫廷教育,而希茜从小在巴伐利亚秀美的湖光山色中自由自在地成长。这两种不同的气质最初可以相互吸引,渐渐地却显得格格不入。成为了伊丽莎白皇后的希茜虽然荣耀富贵,却郁郁寡欢。伊丽莎白皇后特立独行,感情脆弱。从内心里,她一直拒绝扮演传统的妻子、母亲、皇后以至一个大帝国形象代表的角色。

晚年的希茜心灰意冷,带着几个随从周游列国,足迹遍及亚洲及非洲大陆。1898年,她在日内瓦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卢伊吉·卢切尼杀害。尽管如此,这位皇后仍然以其美貌、魅力和浪漫的忧郁气质而受到臣民的爱戴。

童话般的希茜公主恐怕只属于电影。真正的希茜堪称传奇人物,但她的一生绝不是一部童话。

皇家档案

英文全名:Elisabeth Amalia Eugenia Von Wittelsbach

中文译名:伊丽莎白.阿玛丽娅.欧吉尼亚.冯.维特巴赫

昵称:希茜(Sisi或Sissi,后者多见于影视文学作品)

生日:1837年12月25日(巴伐利亚)

忌日:1898年9月10日(日内瓦)

父亲:马科西米利安·约瑟夫,巴伐利亚的公爵

母亲:卢朵维卡,巴伐利亚公主

同胞:路德维希·威廉(Ludwig Wilhelm,1831-1920),海伦妮(Helene,1834-1890),卡尔·西奥多(Karl Theodor,1839-1909),玛丽·索菲(Marie Sophie,1841-1925),玛希尔达(Mathilda,1843-1925),索菲·夏洛特(Sophie Charlotte,1847-1897)和马科西米利安·伊曼尼尔(Maximilian Emanuel,1849-1893)

婚姻:1854年在维也纳与她的表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成婚

子女:索菲(Sophie,1855-1857),吉塞拉(Gisela,1856-1932),鲁道夫(Rudolph,1858年8月21日-1889年1月30日)和玛丽·瓦莱丽(Marie Valerie,1868-1924)

身高:172厘米

体重:50千克

头发的颜色:栗色

眼睛的颜色:浅褐色

会说的语言:德语、英语、匈牙利语、古代希腊语及现代希腊语、法语、意大利语、捷克语

喜爱的花卉:茉莉、紫罗兰、火绒草、红玫瑰

喜爱的运动:骑马、击剑、步行、体操

喜爱的食物:苹果饼

有趣的事实:1888年在自己的肩上刺了一个三叉长矛(海神的标志)的图案,为表示自己对海洋的热爱。

宠物:一只狗名叫柏拉图(Plato),一匹马名叫虚无主义者(Nihilist)。

遗愿:希望自己的诗集在死后60年发表,并将稿费赠与“受奥匈帝国政治迫害的人们”。

爱好:绘画,年轻的时候她经常画一些自己的动物、周围环境、人物和自画像。

第一个仰慕者:卡尔·路德维希,弗兰茨·约瑟夫的兄弟。自1848年第一次会面以后他们交换各种信件,礼物和饰物。

美泉宫

美泉宫

闻名于:她的美貌,才智,对旅行,体育和诗歌的热爱。

死因:被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卢伊吉·卢切尼所刺杀。

安葬:维也纳的皇家陵墓中,棺材和她丈夫与儿子的置放在一起。

签名:有Sissi、Elisabeth、Erzsebet和Titania──Titania是她诗作中采用的笔名,源自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不过从她的签名上看,有人认为她的昵称其实是Lisi。

关于夏宫

希茜的夏宫就叫“美泉宫”,又名申布隆宫(schnbrunn),位于奥地利维也纳西南部,是当年拍摄《茜茜》的重要景点。相传,1617年,马蒂亚斯皇帝在狩猎时,在狩猎馆附近发现了“美泉”,即下令修建此宫殿,美名曰“美泉宫”。它因其规模宏大的宫殿、花木似锦的花园而闻名,号称欧洲四大宫殿之一。奥地利的皇家宫殿在修建时多模仿法国凡尔赛宫的样式,在皇宫里可以看到很多成为伊丽莎白皇后的希茜和他的丈夫弗兰茨·约瑟夫的油画和照片。油画上的希茜冷峻孤傲,眼神里还飘荡着丝丝寂寥。

宫殿里有多达1441个房间,有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办公室、寝室,约瑟夫一世和伊丽莎白皇后共同的寝室、会客室、餐室,玛丽亚·安托瓦内特的房间等等等等。其富丽堂皇的内部装饰令人眼花缭乱,让人叹为观止。美泉宫成了哈布斯堡王朝荣辱史的见证人。

宫殿北面的花园,景象壮观。花园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欧洲典型的法式园林。在碎石铺成的地面上,是一片片按几何学设计的,格局幽雅、精雕细琢的花坛和草坪。1996年,美泉宫花园已经被世界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1.巴伐利亚皇后茜茜公主·诚信艺术网

2.巴伐利茜茜公主的生平简介·学习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