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孝国(影视剧《十月围城》中的人物)

2023-06-26 6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阎孝国

影视剧《十月围城》中的人物

阎孝国,影视剧《十月围城》中的虚构人物,清廷武将,由胡军饰演。电影中,慈禧在得知孙中山将要抵港组织革命后,迅速派阎孝国带300名杀手赶往香港,誓死刺杀孙中山,首先要面对的敌人就是陈少白。阎孝国率四大高手与300壮士沿着维多利亚港、皇后大道布下埋伏,为即将前来的孙中山和那些保卫孙中山的革命志士撒开了一张惨烈残酷的捕杀大网。

中文名 阎孝国
国籍 清朝(中国)
民族
职业 清廷武将
出处 《十月围城》
饰演者 胡军

剧情简介

阎孝国往上三代均为朝廷的高官,对国家,对整个清王朝,绝对忠心。但阎孝国并非一个杀人的机器,他早年师从陈少白,接受的是先进的西方教育。

然而,在一路看到中国被西方帝国主义欺凌的时候,阎孝国因为怀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反而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他拒绝一切与西方有关的东西,更厌恶以西方思想来带领革命的革命党人,认为陈少白乃至孙中山的软弱绝对不可能获得成功,他以为爱国便是忠顺于朝廷。因此在阎孝国的眼里,此次行动是保家卫国,赤胆忠心的体现,而刺杀孙中山行动在他眼里只是一次维护国体的行动罢了。

此次刺杀行动之中,阎孝国首先要面对的敌人就是陈少白。抵港之后,阎孝国在一次屠杀行动中抓了陈少白,并劝其放弃革命,陈少白非但没有答应,还偷偷溜走继续寻求抵抗的力量。

1905年10月15日,孙中山如期抵港。阎孝国率四大高手与300壮士沿着维多利亚港、皇后大道布下埋伏,为即将前来的孙中山和那些保卫孙中山的革命志士撒开了一张惨烈残酷的捕杀大网。

拍摄花絮

阎孝国这个角色对于胡军来说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演清装戏,第一次在大荧幕剃光头,第一次演反派角色,第一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出身于满族正黄旗的胡军,多年来一直有个心愿:可以真正演一次自己的祖先。虽然展示的是清末民初的故事,但《十月围城》还是满足了胡军这个心愿,让他穿起清朝的长袍马褂,当了一回“清官”。

作为片中慈禧太后派出狙击孙中山的最高指挥者,胡军所饰演的角色虽然忠于清廷,但却怀着一份强烈的“光复中华”的决心,信奉铁血政策,因而眉宇神情间总是带着一股“狠”劲儿,让人从视觉上就有种“害怕”。但导演陈德森嫌胡军本人太“帅”了,特意从好莱坞请来了造型师,为胡军做了一整套造型,垫高眉骨、弄歪鼻梁,再搭配上清朝的大辫子,经过十个多小时的“毁容”,基本完成胡军在《十月围城》的“狰狞妆”。在第一次做完全部造型后,胡军自己看着镜子直感慨,“戏外,怕女儿不认识;戏里,担心女儿会害怕”。

角色评价

阎孝国

阎孝国这个角色在电影中被设计得有血有肉,虽是反派首脑但也不泯人性,最终都没有杀死自己“终生

为父”的老师陈少白。

其实阎孝国最后已经丧心病狂了,虽然他听见轿子里不是孙文,但一心认为诛杀孙贼,报效国家的他已经不能允许自己把孙文放走了,他宁可相信自己杀死的人就是孙文,好让自己的报国之心得到一丝满足。

这种人我们可以说是愚忠。他代表的应该就是当时社会上那些不明就里一味反对新思想的人,而孙中山带来的是新思想,是反封建的,正好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是好人,也是个蠢人,所以最后做了坏事,这是我们可以从电影里面得到的一点启示。信仰的背叛造就了一个悲剧,而那句“已报国恩”已然烙印进观众心中。

参考资料

1.十月围城 (2009)·豆瓣电影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