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衣冠冢(北京市海淀区碧云寺景点)

2023-06-26 5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孙中山衣冠冢

北京市海淀区碧云寺景点

孙中山衣冠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由塔基、宝座、塔身三层构成。上书“孙中山先生衣冠冢”8个金字,纪念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文名 孙中山衣冠冢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碧云寺
主人 孙中山
职业 革命家
类别 旅游景点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简介

孙中山衣冠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碧云寺,寺内并设有孙中山纪念堂。自1977年10月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以来,成千上万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瞻仰参观。纪念堂内正中安放着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暨全国各地中山学校敬献的中山先生汉白玉全身塑像,左右墙壁上镶嵌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所写的《致苏联遗书》,正厅西北隅陈列着1925年3月30日苏联人民送来的玻璃盖钢棺,堂内还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墨、遗著。

历史发展

孙中山衣冠冢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当年4月2日,先生灵柩(遗体经法国医师处理)送至北京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塔内暂厝。

1925年4月2日,移灵前,孙中山亲属在社稷坛大殿灵堂合影留念,以示哀悼。右起:孔祥熙、宋子文、孙科、戴恩赛(孙中山之婿)、宋庆龄、孙治平(孙科长子)、孔令仪(孔祥熙长女)、孙治强(孙科次子)、宋美龄、宋蔼龄。

灵柩出中央公园时,两旁护卫的国民军手枪队和北大、汇文学生军以及众多来送殡的群众。

孙中山生前曾对他的后事做过吩咐,将遗体送往北京协和医院供医学研究,葬仪和棺式要仿照苏联的先例,也要任民众瞻仰遗容。但是,已经防腐的遗体终因技术水平问题,不久皮肤颜色黯淡变黑,由专家鉴定不能长期保留瞻仰,经“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改为以欧式铜棺盛殓、土葬。

1929年,孙中山灵柩向南京市钟山(即紫金山)移葬时,遗体从楠木棺内移至欧式铜棺中,换棺时从遗体上换下来的民国大礼服、大礼帽安放在原厝的西式楠木棺内,封存在金刚宝座塔中。

结构特征

金刚宝座塔高34.7米,由塔基、宝座、塔身三层构成。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砌虎皮石。进券门登石阶可达宝座顶,宝座上别具一格:建有一座屋形方塔、一座圆形喇嘛搭,其后尚有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四座小塔各占一隅,一座大塔独居中央。

塔身均由汉白玉石所砌,四周雕刻藏传喇嘛教佛像。有一券洞开在塔基正中,洞内两旁雕刻佛像和兽头纹饰,正面墙上有一汉白玉匾额,上书“孙中山先生衣冠冢”8个金字,以此纪念孙中山这位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中国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后世拜谒

朱立伦在香山中山先生衣冠冢拜谒

2015年5月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抵达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在到达藏有孙中山衣冠冢的金刚宝座塔之前,他在孙中山纪念堂向孙中山塑像深鞠三躬。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15日上午赴北京香山碧云寺参观孙中山纪念堂,拜谒中山先生衣冠冢。

碧云蓝天,苍松翠柏,位于北京西郊的香山碧云寺庄严肃穆。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之后灵柩曾停放于香山碧云寺内。1929年灵柩移葬南京中山陵后,移灵时更换出的中山先生的衣帽,被放回原殓的楠木棺中,封入现中山纪念堂后的金刚宝座塔内。

上午10时许,连战着深色正装,神情肃穆,率团抵达碧云寺,步入孙中山纪念堂。10时08分,司仪宣布拜谒典礼开始,全体肃立。连战向纪念堂正中的中山先生汉白玉全身塑像敬献黄色花环,塑像前摆放的花圈上写着“总理 孙中山先生 灵鉴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暨全体同志 敬献”字样。 司仪宣读祭文,祭文歌颂了孙中山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祭文宣读完毕,全体成员三鞠躬,默念一分钟。 随后,连战一行参观了左右墙壁上镶嵌的用汉白玉雕刻的中山先生所写的《致苏联遗书》,以及堂内陈列的中山先生的遗墨、遗著,并观看了录像《奉安大典》。参观完毕,连战提笔写下“青山有幸伴中山 同志无由忘高志”,表达敬仰之情。 出纪念堂后,连战一行拾级而上,在中山先生衣冠冢前三鞠躬,并植下了一棵白皮松。 随后,连战发表了感言。他说,今天我们来到碧云寺中山先生衣冠冢,以最崇敬的心情向他敬礼,缅怀他的伟大事迹。 连战表示,今天是中华民族千载难逢的富强、发展、壮大的时刻,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福祉,两岸和平共荣,互惠互利,都符合中山先生博爱的情怀,这是“一种大的爱,一种民族的爱,一种人群的爱”。 随同连战拜谒的还有连战夫人连方瑀,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江丙坤、关中、林益世及新党主席郁慕明等。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副主任郑立中等陪同拜谒。

参考资料

1.辛亥百年——北京香山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中国日报网

2.连战一行赴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拜谒孙中山衣冠冢·中国政府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