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鹮(鹮科彩鹮属鸟类)

2023-07-02 3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彩鹮

鹮科彩鹮属鸟类

彩鹮,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隶属于鹮科彩鹮属,体长48——66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485——580克。主要栖息在河湖及沼泽附近,有时也会到稻田中活动。

喜群居,且常与其他鹮类、鹭类集聚在一起活动。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虾、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非洲、美洲中部,国内主要分布于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中文名 彩鹮
拉丁学名 Plegadis falcinellus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鹳形目
朱鹭科
亚科 鹮亚科
彩鹮属
彩鹮

物种学史

形态特征

彩鹮头部除面部裸出外皆被羽,体羽大部为青铜栗色,嘴长而下弯,呈黑色,跗蹠前缘具盾鳞;体羽大都红褐色;头顶、头侧、颏、前喉等均具紫绿色光泽;脸部裸露,裸皮及眼圈铅色;颈、上背、肩和最内侧翼上覆羽色深,富有栗色。

下背、腰、尾上覆羽具紫绿色光泽;飞羽黑色;尾羽黑色,基部具缘色光泽,其余部分具紫色光泽;中覆羽具紫色光泽,翅的余部具绿色光泽;腋羽和尾下覆羽深紫色,体下余部羽毛栗色。

幼鸟体羽主要为暗绿色,无光泽,头和颈灰褐色,脸有白色斑点,头和颈具白色条纹,头顶上面有一小的白斑,下体褐色,微缀有铜绿色,嘴有粉红色逐渐变为暗色,脚暗灰橄榄色。

栖息环境

彩鹮结小群栖居沼泽、稻田及漫水草地。夜晚成直线排列或编队飞回共栖处。与白鹭及苍鹭混群营巢。栖息于浅水湖泊、沼泽、河流、水塘、水淹平原、湿草地、水田、水渠等淡水水域,有时也到海边水泡、沼泽、河流入海口和其他海域生境。白天活动和觅食,晚上飞到离觅食水域较远地方的树上栖息。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Ⅲ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彩鹮在中国的数量本来就不多,分布地区又十分狭窄,由于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沼泽的不断消失和河湖面积的日渐缩减。使它们的数量日益减少。同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增多,使得它们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急剧恶化。

终于,人们突然发现再也找不到彩鹮那美丽的身姿。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不得不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自2009年来,中国境内逐渐有了其踪迹。

参考资料

1.彩鹮:刷新贵阳发现鸟类新记录·贵阳市林业局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