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樱花(蔷薇科樱属植物)

2023-07-04 75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东京樱花

蔷薇科樱属植物

东京樱花(学名:Cerasus yedoensis (Matsum.) Yu et Li):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科的乔木植物,高4-16米,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稀疏柔毛。花序伞形总状,总梗极短,有花3-4朵,先叶开放,花直径3-3.5厘米;花瓣白色或粉红色,椭圆卵形,先端下凹,全缘二裂;雄蕊约32枚,短于花瓣;花柱基部有疏柔毛。核果近球形,直径0.7-1厘米,黑色,核表面略具棱纹。花期4月,果期5月。

原产日本,世界多地及中国北京、西安、青岛、南京、南昌等城市庭园栽培。着花繁密,花色粉红,可孤植或群植于庭院,公园,草坪,湖边或居住小区等处。园艺品种很多,供观赏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蔷薇科
亚科 李亚科
樱属
亚属 典型樱亚属
中文学名 东京樱花

形态特征

东京樱花是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形,长5-12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骤尾尖,基部圆形,稀楔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渐尖,有小腺体,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稀疏柔毛,有侧脉7-10对;叶柄长1.3-1.5厘米,密被柔毛,顶端有1-2个腺体或有时无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被柔毛,早落。  

花序伞形总状,总梗极短,有花3-4朵,先叶开放,花直径3-3.5厘米;总苞片褐色,椭圆卵形,长6-7毫米,宽4-5毫米,两面被疏柔毛;苞片褐色,匙状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2-3毫米,边有腺体;花梗长2-2.5厘米,被短柔毛;萼筒管状,长7-8毫米,宽约3毫米,被疏柔毛;萼片三角状长卵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边有腺齿;花瓣白色或粉红色,椭圆卵形,先端下凹,全缘二裂;雄蕊约32枚,短于花瓣;花柱基部有疏柔毛。  

核果近球形,直径0.7-1厘米,黑色,核表面略具棱纹。花期4月,果期5月。2n=16。  

主要变种

翠绿东京樱花

学名:Cerasus yedoensis var.nik aiiHonda:

嫩枝无毛。叶卵状椭圆形,新叶、花柄、萼均为绿色。花为纯白色,花比原种早开半月。

垂枝东京樱花

学名:Cerasus yedoensis f.perpendens Wilson:

小枝长而下垂。

翠绿东京樱花 翠绿东京樱花

学名:Cerasus yedoensis var.nik aiiHonda:

嫩枝无毛。叶卵状椭圆形,新叶、花柄、萼均为绿色。花为纯白色,花比原种早开半月。

垂枝东京樱花 垂枝东京樱花

学名:Cerasus yedoensis f.perpendens Wilson:

小枝长而下垂。

产地生境

原产日本。世界北纬与日本同纬度的地区及中国北京、西安、青岛、南京、南昌等城市庭园多有栽培。园艺品种很多,供观赏用。  

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喜湿、喜肥的花树,适合在年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60-70厘米,年日照时数2600-2800小时以上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时间在150-200天,冬季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20℃的地方都能生长良好,正常结果。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保水力较强的砂壤土或砾质壤土上栽培。在土质粘重的土壤中栽培时,根系分布浅,不抗旱,不耐涝也不抗风。对盐渍化的程度反应很敏感,适宜的土壤pH值为5.6-7,因此盐碱地区不宜种植樱花树。  

繁殖方式

播种、扦插、压条、嫁接。  

栽培技术

栽植时间

春季和秋冬均可进行栽植,但以秋冬栽植为宜,因为落叶后至严冬到来之前进行秋栽苗木根部伤口可当年愈合,并能萌发部分新根,有利于第二年的加速生长。  

土壤改良

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生长,pH5.5-6.5的壤土。土壤要求及改良措施 。在含腐殖质较多的沙质壤土和粘质壤土中都能很好地生长。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采用高栽法,即把整个栽植穴垫平后,再在上面堆土栽苗。北方地区碱性土壤,需要时硫磺粉或硫酸亚铁等调节PH值至6左右。每平方米施硫磺粉2克,有效期1-2年,同时每年测定,使ph值不超过7。酸性土壤则常用碱石灰对土壤进行改良。在南方土壤粘重的地方,一般混合自制腐叶土(收集树叶及酸性土、鸡粪、木炭粉沤制而成的土壤)。  

日常养护

花期怕风,萌蘖力强且生长迅速。浇水:见干见湿,浇则浇透;施肥:基肥,花前、花后、生长期追肥。樱花每年施肥两次,以酸性肥料为好。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豆饼、鸡粪和腐熟肥料等有机肥;另一次在落花后,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过磷酸钙等速效肥料。一般大施肥,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树冠正投影线的边缘,挖一条深约10厘米的环形沟,将肥料施入。此法既简便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随着树的生长,施肥的环形沟直径和深度也随之增加。根系分布浅,要求排水透气良好,因此在树周围特别是根系分布范围内,切忌人畜、车辆踏实土壤。行人践踏会使树势衰弱,寿命缩短,甚至造成烂根死亡。  

修剪整形

冬季冠型修剪培养,春夏季修剪徒长枝、病枝和枯枝。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长枝、重叠枝及病虫枝。另外,一般大樱花树干上长出许多枝条时,应保留若干长势健壮的枝条,其余全部从基部剪掉,以利通风透光。修剪后的枝条要及时用药物消毒伤口,防止雨淋后病菌侵入,导致腐烂。樱花经太阳长时期的暴晒,树皮易老化损伤,造成腐烂,及时除掉并进行消毒处理。并用腐叶土及炭粉包扎腐烂部位,促其恢复正常生理机能。  

病虫防治

流胶病

该病是蛾类钻入树干产卵所致,可以用神农丹适量撒到根系周围浇水后通过植株吸收有效杀灭地下害虫和树体害虫,并改良土壤,加强水肥管理。  

虫害

春季修剪后嫩叶容易得蚜虫,蚜虫是非常好防治的害虫,基本见农药就死。红蜘蛛容易发生在夏季、介壳虫相应危害稍大。发现雨季雨水的多少和樱花栽种的密度和介壳虫发病率相关,介壳虫病用毒死蜱和杀扑磷混合药液进行灭杀,一般需要打2-3次才能得到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应预防为主。每年喷药3至 4次,第一次花前,第二次花后,第三次7至8月。  

主要价值

东京樱花为著名的早春观赏树种,在开花时满树灿烂,但是花期很短,仅保持1周左右就凋谢,适宜种植在山坡、庭院、建筑物前及园路旁。该种在日本栽培广泛,也是中国引种最多的种类,花期早,先叶开放,着花繁密,花色粉红,可孤植或群植于庭院,公园,草坪,湖边或居住小区等处,远观似一片云霞,绚丽多彩,也可以列植或和其他花灌木合理配置于道路两旁,或片植作专类园。  

参考资料

1.六安金寨县樱花网点分布·城市生活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