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二中(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

2023-07-05 12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高要二中

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

高要市第二中学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属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创建于1998年,肇庆市重点中学,学校分为初中部、高中部两个校区,校区总面积12.36万平方米。

中文名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外文名 Gaoyao NO.2 Middle School
简称 高要二中
创办时间
办学性质 公立高中
校训 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地址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
主要奖项 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等
知名校友 胡蔓妮,李德安,梁广楷,陈文灿,邓富仍,李宇阳等

学校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第二中学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属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创建于1998年,是肇庆市重点中学。学校分为初中部、高中部两个校区,校区总面积12.3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高中62个,初中36个,在校学生5643人,教职工364人。现在市二中正开始第三轮扩张之路,高中部再征地100亩,届时高中三个年级达到90个班的规模。二中正在形成一个多校区组合,追求教育品牌经营模式的格局。

高中部教学楼呈纵列分布,现有教学楼3幢,实验楼2幢,主教学楼为7层建筑。三面环山占地60多亩;拥有篮球场10个、羽毛球场15个、足球场一个和四百米跑道。绿化面积达35%。

2007--2008年度学校共获得20项省、市、县集体荣誉和20项个人荣誉,其中包括有:广东省创新德育工作“一等奖”、“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肇庆市“高考突出贡献奖”、高要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高要市“文明单位”、高要市“先进基层团委”等荣誉称号。彭司先校长被评为肇庆市基础教育系统首批名校长;郑志平副校长等9人被评为肇庆市基础教育系统首批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周圣军等10人被评为高要市教师、班主任。

学校概貌

高要二中分两个校区——高中部和初中部。两个校区各有各的特色。

初中部

初中部临近象山。教学区建的如一高字,是一栋5层高的建筑,校园有篮球场4个、足球场1个和四百米跑道。校园绿化很好。绿化面积达到30%。是高要中学里绿化较好的中学之一。

高中部

高中部教学楼呈纵列分布,现有教学楼3幢,实验楼2幢,主教学楼为7层建筑。三面环山占地60多亩;拥有篮球场10个、羽毛球场15个、足球场一个和四百米跑道。绿化面积达35%。是南岸唯一拥有塑料跑道的中学。

领导简介

彭司先

彭司先,男,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中共党员,中学地理高级教师。

1969年2月生于湖南省保靖县;

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专业;

1991年毕业分配到高要市第一中学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1998年调入高要市第二中学。现任高要二中校长、党支部书记;兼任高要市教育学会地理教研会会长,广东省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CAIG(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是高要市地理学科带头人,肇庆市地理学科骨干教师,肇庆市名校长培养对象。

彭司先同志为人师表,关爱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处处以身作则,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勇挑重担。全心身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为高要市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耕耘,成绩显著。

2000—2006年连续七年担任高三教学、高三备考管理以及高考研究工作:

如2000年担任高三综合科地理教学,平均分居肇庆市第一名;

2001年地理班上省线率达80%,平均分超过肇庆市平均分30分,同时所教综合科地理名列肇庆市首位;

2002年和2003年所教地理班高考平均分分别列肇庆市第一名和第二名。

周世安

周世安,男,中共党员,1974年出生,广东省高要市人。

2000年广东省教育学院物理系毕业,本科学历;

2004年被评为物理一级教师,担任过班主任、级组长、团委副书记;

2006年担任团委书记兼政教处副主任;

2009年9月担任校长助理。

周世安同志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团干部、高要市优秀团干部;多次获肇庆市高考突出贡献奖、高要市高考达标贡献奖、高考培优突出贡献奖;多次获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及优秀级组长。以创建未成人教育基地为目标,围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中心工作,通过“信心教育法”创新地开展德育工作,形成了“发现——赏识——激励”的育人方法,取得显著的效果,为学校构建“和谐、书香、文明、绿色”校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直以来周世安同志所担任的级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信心教育工作、安全文明工作、团委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03年担任高三级组长,高考上本科率达56%,上专科率78%均居肇庆第二位高要市第一位;

2004年团委获“肇庆市五四红旗团委”;

2005年担任高考备考领导成员获“肇庆市高考突出贡献奖”;

2007年学校获“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信心教育获广东省创新德育工作一等奖;

2008年获“广东省书香校园”;

2009年担任高考备考领导小组副组长获“肇庆市高考突出贡献奖”;

2009年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等荣誉。

学校简史

1997年初,为了高要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适应普及高中教育的需要,上个世纪末,高要市委、市府决定在南岸城区再建一所完全中学,命名为高要市第二中学。学校于1997年3月开工建设。

1998年秋,便在并没有完全建设好的“工地”上开始招收第一届高中和初中学生,共计招收高中五个教学班267名学生,初中三个教学班116名学生,教职员工43人,然后师生就开始了将近三年的边建设边教学的时期。

1999年秋,高中13个教学班、初中5个教学班,学生近900人;教职工8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25人。

2000年秋,高中21个教学班,初中8个教学班,学生近1700人;教职工106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49人。

2001年7月第一届初、高中学生毕业,分别参加中考与高考,全面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并夺得了高要高考和中考的状元,“一炮打响”,学校也因此逐渐为社会、家长和学生认可,招生形势也一路看好。

2002年7月高考、中考继续辉煌,胡蔓妮成为第一个高要自己培养的北大学子,学校名声大震,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可是学校的设施却跟不上发展的形势,特别是学生生活设施严重不足,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2003年6月,上级决定二中主要发展高中教育,停止招收初中新生。

2003年9月,由于二中连年高考、中考成绩十分突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要求来二中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上级决定扩大二中的教学规模,开辟新校区。

2003年10月,二中高中校区正式动工建设。

2004年秋,新校区迎来了第一届高中新生,一千二百余师生又开始了新轮的边建设边教学时期。全校共有教学班61个,其中高中45个,初中16个,在校学生3400多人;教职工22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1人,一级教师93人。

2005年秋,全校共计78个教学班,其中高中56个,初中22个,在校学生4263人;教职工27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6人,中学一级教师98人。

2006年秋,我们通过采用逐步转移的方式,稳妥地实现了初、高中分离,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校两区的管理。全校共有99个教学班,其中高中65个,初中34个,在校学生5548人;教职工33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2人,中学一级教师121人。

2007年6月,新校区第一届高中学生毕业,成绩斐然。

学校荣誉

2007--2008年度学校共获得20项省、市、县集体荣誉和20项个人荣誉,其中包括有:广东省创新德育工作“一等奖”、“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肇庆市“高考突出贡献奖”、高要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高要市“文明单位”、高要市“先进基层团委”等荣誉称号。彭司先校长被评为肇庆市基础教育系统首批名校长;郑志平副校长等9人被评为肇庆市基础教育系统首批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周圣军等10人被评为高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学校标语

校园

办学理念:二中没有差生,二中学生潜力无穷,二中学生聪明无比!

二中人精神

团结拼搏,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办学目标

加强沟通,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学习,构建书香校园;加强建设,构建绿色校园;加强教育,构建文明校园。

自信创造奇迹,拼搏续写神话。

用辛勤汗水圆大学梦,用优异成绩报养育恩。

知识改变命运,现在决定未来。

教在兴邦,干洒一腔血;学为报国,苦钻万卷书。

怕吃苦另寻他地,图安逸莫入此门。

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息留给自己。

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让优秀成为习惯,让目标成为常规。

同住一室,亲密如姐妹;遵纪守规,人人争当优宿。

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一份信铸就一生辉煌,一个梦想托起一份希望。

今天送我一个学生,明天还你一个栋梁。

学校管理结构

党支部书记:彭司先

副书记:冼宝明

校长:彭司先

副校长:郑志平邓伟源张勇周世安

教务处副主任:莫展芬、罗本千

主任助理:焦仕华

政教处主任:谢超雄

副主任:廖广强、刘志铭、王飞、闫刚

主任助理:项佳豪

团委书记:苏畅

副书记:梁伟成、薛丽丽、伍海坤

总务处主任:何建辉

副主任:刘建华、冯甲明

工会主席:邓伟源

办公室主任:甘志泉

副主任:陈宝莲、陆勇坚

对外交流

10月28日上午,高要二中实习队教育实习中期检查在高要二中北区党员活动室举行,莅临本次教育实习中期检查的领导有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徐志庭教授,带队指导老师陈艳男副教授,高要二中副校长程爱元老师,实习工作负责人薛丽丽老师。高要二中实习队的各个队员参与本次教育实习中期检查,并作出了汇报。

汇报由队长梁晓燕同学主持,梁队长首先对实习队伍组成和队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包括撰写队伍日记、个人周记,听课、上课、教研、班会、参与新教师培训等总的情况一一呈现。接着,向领导们汇报实习后期计划,包括教育调查、教育征文、实习汇报课等计划,表示队伍会继续坚持做好实习工作。

第二个环节是学科实习的汇报,由各个学科派出队员代表来进行汇报发言。数学学科的黎嘉彤从听课、上课、数学科组日常工作进行汇报。英语学科的夏齐坚简单介绍三位英语实习老师的实习情况,介绍了学生的思想习惯、学习等情况。历史学科的邓哲汇报了她实践的经验,如何有针对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等。

生物学科的梁晓燕分享了她对生物实验室的标本的调查和教具的调查,公开课评课等活动。物理学科的廖栋初汇报了自己习题课、评课的收获。化学学科陈漫婷汇报了自己对同课异构的感受,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语文学科的罗语婧汇报了本学课三位同学的实习工作,表示流畅的课堂引入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课堂状态。

队员汇报之后,薛丽丽老师作出讲话。薛老师建议,上课时要多关注学生,班里学生学习状况参差不齐是很正常的,要多思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如何切入和讲授。接着,老师表扬队员们对课堂观察细致,能看到不同层次的班级里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包括导入、习题的选题等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班级的不同层次的同学,薛老师建议我们应该“抓两头,促中间”。对于班主任的工作,薛老师表示,班主任工作确实繁琐,鼓励队员多观察班主任的活动,可以观察班主任在什么情况下特别喜欢进班级,观察班会课。

最后,徐主任作出讲话。徐老师对队员们这段时间的用功作出了肯定,希望大家要实习期间注意安全、注意身体健康。徐老师表示,大家应该继续配合学校的工作,完成整个实习的过程,以实习工作为第一位,把实习工作不打折扣的完成。

聆听完老师们的讲话之后,队员们收获很多,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关心和期盼,衷心希望队员们能在接下来的实习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收获。

参考资料

1.单位介绍·高要市第二中学高中部

2.数学科学学院领导赴高要二中开展教育实习中期检查·数学科学学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