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之乡(盛产葡萄地方的美称)

2023-07-11 3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葡萄之乡

盛产葡萄地方的美称

葡萄之乡,指大泽山葡萄,萧县葡萄,吐鲁番葡萄,怀来葡萄。吐鲁番总是和葡萄连在一起。吐鲁番的葡萄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吐鲁番的葡萄质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吐鲁番被国家确定为西北地区惟一的葡萄商品生产基地,是我国葡萄主产区。吐鲁番的葡萄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高产水果之一。

大泽山葡萄产于山东省青岛大泽山,大泽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适宜于葡萄生长,现有葡萄种植面积数万亩,故有葡萄之乡之称。1995年3月,大泽山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全国首家中国葡萄之乡称号。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词赞誉: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

中文名 葡萄之乡
英文名 Grape
代表品牌 吐鲁番、大泽山、萧县、怀来
怀来 中国葡萄之乡、葡萄酒种植基地
大泽山 中国葡萄之乡、中国的波尔多等

地域分布

大泽山

简介

大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又名“九青山”,胶东名山之一,主峰海拔737米。据志书记载:“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此山层峦叠樟,奇松异石,林壑静幽,雄深伟丽,因秦汉以来,名士高人多隐居于此,故又号神仙窟宅。

大泽山镇以山为名,位于平度市区以北,东西横距15公里,南北纵距8公里,总面积93.71平方公里。大泽山葡萄是山东省著名特产之一,有几百年的栽培史。

大泽山葡萄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穗大粒饱,色泽鲜艳,皮薄肉嫩,口味宜人。广泛栽培的品种有十几个,鲜食品种中泽香、玫瑰香栽培最多,产量最大。龙眼、金手指、甲州、玫瑰露、巨峰、红提、黑提(黑大粒、秋黑、瑞比尔)、红鸡心、葡萄园皇后、意大利、凤凰51号、早红、红莲子、红香蕉、大宝、牛奶、乍娜、里扎马特、藤稔、矢富罗莎、巨星、优无核、红富士、京秀、板田良智、美人指、贵妃玫瑰、脆红、维多利亚等有零星栽培,酿造品种赤霞珠、莎当妮、北醇、意斯琳、黑比诺、佳利酿、白羽、法国兰、雷司令、白品乐、烟73等偶有栽培。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泽山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9年9月,大泽山镇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全国鲜食葡萄第一镇”。2014年,大泽山葡萄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地理优势

中国的山地丘陵地形比比皆是,但像大泽山这样独特的自然条件却不多见,大泽山脉绵亘百余平方公里,葡萄种植区域集中于山脉西麓一带,方圆约30平方公里,呈东西走向,横贯在胶东半岛东部。大泽山镇中心为泉水汇集的水库——大泽山水库,村落和耕地分布山脚下、水库旁,“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群峰环绕大体上构成了一个大盆地环境,造就了一个适合葡萄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区,同时春季气温回升早,大樱桃等水果比烟台地区早成熟7~10天,雨量多集中在6、7月份,在8、9月葡萄成熟季节,大多数年份天晴少雨,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积累糖分,与法国的地中海型气候相似。

20世纪70年代始,国外专家先后前往考察,称誉大泽山是“中国的波尔多”。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词赞誉:“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

大泽山特殊的小气候环境与土壤条件造就了大泽山葡萄优良的质地。

一、气候条件:大泽山像一道天然屏障挡住来自北方冷空气的影响,缓冲了冬夏冷暖气流,西接渤海小平原,海风吹拂形成降雨适量独特的气候。年平均气温11.9度,平均降雨量649.6mm,有效积温4000度以上,日照时数在2694小时,全年无霜期179~200天,非常有利于葡萄的生长。

二、土壤条件:大泽山土壤为棕壤,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及片麻岩的风化冲积物,其土质为沙瓤和砾质土,颗粒粗润、疏松、空隙大、通透性好,耕性好,因而昼夜温差大。土层厚度多为30~60cm,在20cm表层有机质含量0.7~1.0%,碱解氮50~90PPM,速效加60~100PPM,速效磷5~10PPM,无石灰反应,在这些土壤上产出的葡萄色泽鲜艳,皮薄肉嫩,甘甜多汁,有较好的糖酸比。

1994年山东省环境检测站和武汉检测站对大泽山的大气、水质、土壤进行系统测定,认为大泽山的土壤、大气、水质均达到绿色食品环境要求。其葡萄种植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好,生态平衡维护较好,所产葡萄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产品特点

大泽山出产的葡萄具有几大特点:

一是穗大粒饱,色泽鲜艳,使人感觉美观涎羡而倍受青睐;

二是清爽可口,致密而脆,酸甜适中,风味淳厚。果肉呈可溶性,吃到嘴里丰富的汁液脱果而出,舒适可口,而肉质又十分致密,即使是含糖份低的品种龙眼也能以刀切块而浆液不外溢,被誉为"切得住";

三是糖度高,经化验其含糖量为17~23.5%,最高可达33%,每公斤葡萄可供人体700~900卡热量,不仅可生食,而且是酿造佳品;四是具祛病健体,补内益气,延年益寿之药用价值。经化验,其含有机酸0.5~1%,PH值在3.1左右,含蛋白质0.5~0.9%,含矿物质0.3~0.5%,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抗坏血酸和氨基酸,经常食用具有软化血管、滋润肌肤、减肥、防癌等功效。谚语云:"眼看稳头美,刀切不流水,入口胜蜜糖,满口清香味。"

萧县

简介

萧县地理区位北纬33°56′—34°29′,是中国最适合葡萄生长的地方,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萧县葡萄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编《萧县志·物产篇》中就有记载。2013年萧县葡萄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萧县葡萄品种繁多,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尤以“玫瑰香”葡萄为最佳。

这种葡萄果实圆满,紫里透红,宛如珊瑚玛瑙,并有穗大、粒饱、肉肥、多汁、甘甜、透明、清香、食后生津等优点。其次,“白羽”葡萄亦别具风味,它犹如水晶白玉,晶莹透明,果粒严实,皮薄汁多,既酸又甜,香郁爽口。此外,还有金皇后、龙眼、黑罕、佳利酿、北醇等品种也颇受人们欢迎。

规模

萧县是全国重要的葡萄生产基地。萧县葡萄种植面积10万多亩,年产葡萄12万吨。萧县在白土镇、官桥镇、永堌镇、圣泉乡、杨楼镇、刘套镇等乡镇建立了优质葡萄园区,制订了葡萄生产标准,以白土镇万亩葡萄基地、黄河故道园艺场、县园艺总场为试点,从葡萄的栽培、剪枝、施肥、喷药到成熟采摘、运输等环节,严格做到依标管理,依标生产。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省城有关专家,来到萧县入园检查验收,认定园区葡萄已完全达到标准化农业生产要求。

产业

萧县葡萄除生食外,大量用来酿酒,并加工罐头。同时,萧县葡萄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壮筋骨、治瘘痹。从葡萄中提取的单宁,酒石酸,可用于镇静和食物防腐等。“萧县葡萄”营养丰富,一般含糖18-25%,还含有维生素A1、B1、B2及胡萝卜素和10多种氨基酸,并具有药用价值,利筋骨、治瘘痹;从葡萄皮中可以提炼丹宁、酒石酸,用作镇静和食物防腐;“玫瑰香”葡萄的藤叶,可制成注射剂,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萧县葡萄”,三分之一供应市场,三分之二用于制罐及酿酒。

萧县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上个世纪50年代,创办的萧县红双喜葡萄酒公司是全国四大葡萄酒厂之一,“红双喜”干红、干白曾多次荣获国际金奖,是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现代萧县依托葡萄种植基地,着力打造葡萄加工产业,通过合资引进古井公司的资金、管理经验等,建立了安徽古井双喜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使“古井干红”、“古井干白”再度跻身全国名牌产品行列,产品畅销全国,并且出口到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地。

萧县通过工艺改造、机制创新等,使萧县园艺总场酿酒公司等一批当地葡萄加工企业重新焕发了活力。积极对外推介葡萄这一主导产业,吸引葡萄加工企业投资建厂,西班牙籍华人金雪梅投资7600万元创办了安徽纳瓦拉酒业公司落户萧县经济开发区,中法合资葡萄酒生产项目等企业入驻萧县。萧县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已达到12家,年加工葡萄6万吨,产葡萄酒4万吨,年产值2亿元。

怀来

简介

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无人不知,而到过他家乡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其实,乘车从北京沿京张公路向西北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他的家乡——河北省怀来县。与英雄齐名的要数这里的葡萄产业了,具有特殊地势地貌的怀涿盆地、桑干河谷,总面积二千多平方公里,每到秋天,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玲珑剔透的串串葡萄挂满葡萄架,龙眼葡萄深红紫红挂白霜,马奶葡萄似琥珀黄里透绿,绿中见橙,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该县将葡萄作为立县产业来抓,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品种80多个,葡萄种植规模化、基地化、生产科研、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目前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名优经济林葡萄之乡",一个具有活力、最有前途的中国葡萄产业基地正在崛起。怀来县地处北纬40度这一世界葡萄种植黄金地带,与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州同纬度,气候、土壤非常适合葡萄种植,而且果农有着传统的葡萄种植习惯和熟练的种植技术。

产业

怀来县形成了以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容辰葡萄酒有限公司等四家葡萄加工企业为龙头,覆盖全县82%乡镇、52%街村、40%农户,拥有10万亩葡萄基地、150多个品种的葡萄产业规模。葡萄酒和葡萄醋加工能力分别达到6.5万吨和1000吨。县里组建了集行业管理、组织协调、产品开发、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和苗木供应于一体的葡萄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并建成了9个年交易额在千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培养了1500名农民经纪人。2002年全县葡萄特色产业销售收入2亿多元,葡萄主产区的葡萄收入占到农户收入80%以上,葡萄产业对全县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0%。

葡萄1974年,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弗开韦研究员等在对怀涿盆地全面考察后,认为该区是生产优质酒葡萄和鲜食葡萄的最佳产之一。1978年我国最早进行葡萄区域化研究的北京农大黄辉白教授认为怀涿盆地是适合生产佐餐干酒及香槟酒原料的最佳产地之一。1993年,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修德仁研究员等进行全国葡萄区划时,也得出同样结论。1994—1995年,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的几十位葡萄专家云集沙城地区进行考察,一致认为沙城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生产佐餐酒的最佳产地。

沙城地区葡萄以其栽培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品质好而享誉全国。2000年和2001年怀来涿鹿两县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和全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经济林——葡萄之乡”;2001年被全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2001年怀涿两县被省林业局命名为“河北省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县”。

所产的优质白牛奶、龙眼、红地球、瑞必尔等先后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白牛奶葡萄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成为全国鲜食葡萄“四大金奖”之一;94年获首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学术研讨会评选的全国优质葡萄奖;94年获林业部举办的中国林产品博览会银奖;98年获中国农学会与中国农产品保鲜工程协会联办的第五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全国葡萄优质产品奖;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葡萄系列最高奖);“暖泉牌”葡萄被评为“河北地域十大名牌产品”。

“暖泉牌白牛奶葡萄”、“怀来白牛奶葡萄”99年经河北省农业厅、技监局、林业厅等六部门认定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红地球葡萄95年获全国葡萄优质产品奖;瑞必尔葡萄获94年首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研讨会“全国优质葡萄奖”;龙眼葡萄94年获林业部举办的“全国林产品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葡萄酒沙城地区葡萄酒生产始于1976年,由沙城酒厂葡萄酒车间生产。1983年经外贸部批准,由张家口地区长城酿酒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香港远大公司三家合资成立“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当时国际一流的前处理设备、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各一套,成为国内首家生产葡萄酒最具规模最现代化的生产厂家。1994年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葡萄酒科技中心,1995年被河北省经贸委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97年被河北省轻工厅认定为“河北省葡萄酒技术开发中心”。

近几年,沙城地区先后兴建了葡萄原酒生产企业十家,葡萄原酒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葡萄酒生产能力8万吨。主要产品长城牌干白、干红系列葡萄酒先后80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家和”牌干白葡萄酒获99年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容辰干白、干红葡萄酒分获第四届北京希尔顿国际葡萄酒展览会国内第一、第二名;2001年6月被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国宴特供酒;2001年龙徽牌怀来珍藏葡萄酒成为上海APEC会议专用酒。

特别是1999年,由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提议,由中法两国农业部长签订的中法两国政府农业合作项目—“中法葡萄种植及酿酒示范农场”落户沙城地区,用法国的专利葡萄品种、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我国国内最高档葡萄酒,加快了沙城地区与世界葡萄酒市场的接轨进程。更进一步印证了全国著名葡萄专家提出的“该地区富贵的自然资源和群众精心栽培管理,可生产全国最优秀的葡萄、最优秀的葡萄酒”,“沙城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葡萄、葡萄酒生产基地”的结论。独特的气候、特殊的产地和天然风味,使沙城地区葡萄及葡萄酒率先走上了既有地域特点,又遵循国际酿造法则的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吐鲁番

简介

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誉甲天下。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发现这里种植葡萄。

早在十六国北凉时,吐鲁番就开始有了栽培葡萄的记载,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了这一时期任命管理浇葡萄地官吏的文书。《北史·高昌传》和《梁书·高昌传》,都有吐鲁番“多五果”、“多葡萄”的记载,到南北朝时,吐鲁番已成为重要的葡萄种植基地。吐鲁番出土的麴氏高昌王朝时的《高昌勘合高长史等葡萄园亩数账》和《高昌延长六年566吕阿子求买桑葡萄园辞》,就是有关葡萄园租种账籍和买卖葡萄园的契约,这两件文书说明,当时种植葡萄已很普遍。唐代吐鲁番的葡萄栽种技术已广泛传人中原地区。至明代,甘甜无比的无核白葡萄在吐鲁番地区广泛种植。

正如《农政全书》所说:“西番之绿葡萄,名兔睹,味胜刺蜜。无核,则异品也。”清代对吐鲁番葡萄的记载更屡见史料,诗人也纷纷吟诗赞叹。著名诗人肖雄在《果瓜》诗中写道:苍藤蔓架覆檐前,满缀明珠络索圆。赛过荔枝三百颗,大宛风味汉家烟。诗中的“络索”即指葡萄串。肖雄在诗注中解释说:“有数种,一为白葡萄,即汉时所进之绿葡萄也……其甜足倍于蜜,无核而多肉。”故有“大宛风味汉家烟”之句。诗注中还提到吐鲁番盛产的马乳葡萄、琐琐葡萄等品种,但堪称上品者仍是无核白葡萄。肖雄还在文中记载说无核白葡萄“大逾蚕豆,滴溜珠圆,色在碧白绿之间,宝光晶莹,与玉无辨,因干后色白,故名。”

品种

吐鲁番葡萄品种很多,至今已发展到500个优良品种。著名的是无核白葡萄,另有硕大的马乳葡萄、以药用为主的琐琐葡萄,还有红葡萄、喀什哈尔、黑葡萄,以及从国外引进的艾麦纳、无核紫、无核红、玫瑰香……堪称“葡萄博览园”。吐鲁番葡萄的生长寿命很长,成片古老葡萄园随处可见。数十年、上百年的葡萄藤,结果仍很旺盛。如今吐鲁番市区内外,大街小巷,居民的房前屋后,到处是葡萄园,葡萄架,葡萄串串,喷香溢甜,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城了。有诗曰:戈壁火洲吐鲁番,葡萄万架珍珠串。浓荫一片蔽炎日,坎井千条水潺潺。

饮具

葡萄酒的酿制及饮用葡萄酒的习惯,应与葡萄的种植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葡萄的种植及葡萄酒的酿造,由波斯、埃及经中亚传人新疆,不会迟于西汉。张骞通西域,就向朝廷带去了西域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信息。《北史·高昌传》最早记载了高昌“多蒲桃酒”。《太平广记》中又记载,南朝梁国大同年间535~545,高昌国遣使边金陵今南京贡献葡萄酒。高昌墓葬中曾发掘出这一时期的葡萄酒作坊遗址和酒坛、葡萄枝条、葡萄干、葡萄种子等实物。《册府元龟》记载,唐初“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代或有贡献,人皆不识。

及破高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太宗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缇益,既颁赐群臣,京师始得其味。”说明唐以前新疆葡萄酒已进入皇宫,其后又由唐太宗亲自倡导,学习吐鲁番葡萄酒的酿制技法。可见唐代时吐鲁番已向中原输出马奶子葡萄和葡萄酒酿造法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胡姬美如花,当垆笑春风”。“五陵少年金市东,银勒白马度春风。落花踏进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

……这些唐诗名句,说明唐朝长安非常盛行西域的葡萄酒。虽然长安已引种了吐鲁番的葡萄和掌握了吐鲁番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但当时的诗仙文魁们,还是要到西域“胡姬”开的酒肆中,饮用正宗的西域和吐鲁番所产葡萄酒,陶醉于葡萄美酒“甘而不饴,酸而不酢”的芬芳之中。清代著名诗人肖雄曾在吐鲁番居民家中做客,看到当地饮葡萄酒的盛况,他在《饮食》这一组诗中写道:新酿葡萄瓮始开,全家高会敬擎杯。还看马乳融成末,吩咐央歌再娶来。

肖雄在诗注中说,吐鲁番“男女皆好饮而多量。酒有数种,最上之品莫如葡萄所酿,初酿成时,色绿味醇。若再蒸再酿,则色白而猛烈矣,性甚热。饮之可除寒积之症”。在新疆的水果中,被人们称为“珍珠和玛瑙”的就是葡萄。新疆葡萄甲天下,久负盛名。

史记

记载

《本草纲目》:“葡萄气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苎食轻身延年。”葡萄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无怪乎内地有人把葡萄当作一种补药来服用。

《汉书》《西域传》:“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葡萄、目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陶,目宿离宫馆旁,极望焉。”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除皇宫别苑种植葡萄外,一般出身于地主阶级的士大夫,在他们的园林别墅中也种植葡萄。

《宫阁名》:“华林园葡萄百七八十株”。钟会的《葡萄赋》中说:“余植葡萄于堂前,嘉而赋之。”

《洛阳伽蓝记》:杨街之提到寺院种植葡萄的情况严《白马寺》浮图前奈林、葡萄,异于余处。枝叶繁衍,子实甚大。奈林实重七斤,蒲萄实伟于枣,味美殊美,冠子中京即洛阳。帝至熟时,尝诣取之,或复赐宫人,宫人得之,转饷亲戚,以为奇异。得者不敢辄食,乃历数家。京师语曰:白马甜榴,一实直值牛。”这个时期内地种植葡萄还不是普遍的。

《唐书》:“太宗时,叶护献马乳蒲萄一房,长二丈余,子亦稍大,其色紫。”唐代以后,新疆的葡萄继续向内地输入。而“长安,洛阳两地出土之古镜甚多,其中有一种上镌海兽、海燕以及葡萄花纹者,最为精美。前人称此种古镜为海马葡萄镜,以至属于汉镜一类,近始知其为唐镜。海马葡萄花纹图案,传自西域,以至铸镜,唐代始盛,是亦唐代两京盛行西域文明中之一小例也。”说明,在当时,葡萄逐渐地申稀见之物变为常见之物了。

名人

魏文帝曹丕在一篇诏令中说:“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葡萄说。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娟,脆而不酢,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孽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照曹丕看来,葡萄是比南方的龙眼荔枝,更好的果类。

参考资料

1.大泽山葡萄·特色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