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地峡(位于美洲中部的一个地峡)

2023-07-13 2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巴拿马地峡

位于美洲中部的一个地峡

巴拿马地峡(Isthmus of Panama)是美洲中部的一个地峡,从哥斯大黎加边界延伸至哥伦比亚边界,全长约640公里,连接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开凿于其上,连接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大大降低了美洲东海岸和西海岸之间的海上旅行时间。19世纪初巴拿马独立前始终由西班牙统治。1849年修筑了横贯地峡铁路。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很多人到运河区定居。2001年11月27日,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3个月的试车,横贯巴拿马地峡、连接世界两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地峡铁路27日正式通车。

中文名 巴拿马地峡
其他名 Isthmus of Panama
长度 640公里
著名景点 巴拿马运河
最狭处 50∼200公里

地理位置

巴拿马地峡

自哥斯达黎加边界至哥伦比亚边界之间的、东西走向的陆地。约长640公里(400哩)。连接南、北美洲,分隔加勒比海(大西洋)和巴拿马湾(太平洋)。为南、北美洲最窄处(50∼200公里〔30∼120哩〕),巴拿马共和国国土。

最狭处为达连(Darien)地峡(东)和奇里基(Chiriqui)地峡(西)。山脉、雨林和平原交错其间。最初由印第安人定居。19世纪初巴拿马独立前始终由西班牙统治。

1849年修筑了横贯地峡铁路。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很多人到运河区定居。战略地位重要。连接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中美地峡的最南段地带。位于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之间,分隔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一般指巴拿马共和国所在地,包括东部的达连地峡和西部的奇里基地峡以及巴拿马运河区,长约640公里,宽48-193公里,绝大部分地方海拔不超过600米,是美洲大陆最狭窄、低级的地段。

地峡西部有塔瓦萨拉山地。巴拿马地峡位于墨西哥高原的东南,狭窄的陆地呈西北—东南走向,连接着北美与南美大陆,两侧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巴拿马地峡原是一条狭长的谷地,阻碍了南、北美大陆之间动植物群的相互交流。后来,随着板块运动的影响,南极孤立,洋流的改变,古地中海消失,阻碍了海洋的径向交换。

当北极接近海面冰流及格陵兰冰流形成后,巴拿马地峡闭合,南北美大陆连成一片,由此造成两洲之间动物的交流,同时也阻止了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沟通。巴拿马地峡关闭对生物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古生物学意义。

300万年的传统假说

20世纪70年代,对深海岩芯的研究显示,巴拿马地峡在大约300万年前形成。一系列关于古海洋学的研究都有力地印证了巴拿马地峡出现时间不会早于300万年前,这是一直流行到今天的主流学说。然而,最近几年的研究可能要推翻这一结论。

2015年,研究者提取了来自巴拿马的锆石,并用年代测定技术获得巴拿马特有的“锆石指纹”。锆石是一种熔岩冷却后形成的晶体,新形成的锆石包含了一些铀,但没有铅,因而锆石内保存的铅离子都是在铀进入锆石晶体后经过放射作用形成的,有利于人们依据元素衰变情况准确定年。

随后,他们在南美洲西北部重复这个过程,这些地区大部分的锆石年份久远,多达数十亿年。在南美洲北部的哥伦比亚地区,研究者们在1300万到1500万年前的河流岩床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锆石,竟然携带有巴拿马特有的“锆石指纹”。

那个时期,南美其他地方的地质层并没有形成锆石,哥伦比亚地区的这些锆石肯定来自巴拿马。那么,这些锆石是怎么从位于北美洲的巴拿马到达南美大陆的呢?

一种方式是锆石在火山喷发后通过漂浮在大气中进行“旅行”,但这不能解释在巴拿马发现的锆石,它们是地下岩浆冷却后形成的。此外,锆石也可以随着洋流迁移,但发现于哥伦比亚的巴拿马型锆石来自河床沉积层,所以只能是随着河水的流动来到哥伦比亚,然后沉积在岩层中,而不是随着洋流来的。

如果按照300万年前巴拿马地峡才形成这一传统理论来推测,显然,在1000多万年前,南北美洲之间是巨大的海峡,不可能有河流连接,而哥伦比亚的锆石又来自河床沉积层,所以,研究者推测在1300万年前到1500万年前巴拿马地峡一定已经形成了。

蚂蚁也来帮一把忙锆石的发现有力地驳斥了传统观点,不过有一种动物也帮了一把忙,这种动物就是有“拉美热带雨林头号猎食者”之称的行军蚁。行军蚁是迁移类动物,它们从来不筑固定的巢,集体活动,不停迁徙,一路上吃掉它们碰到的所有昆虫和小动物。然而,行军蚁不会飞,根本无法进行海洋旅行。所以,尽管行军蚁遍布南美洲巴西及以北和南美洲南部热带地区,但它们却在整个加勒比群岛不见踪影。

行军蚁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使它们成为研究陆地物种扩散的理想材料,研究者们对9种行军蚁的基因碎片进行测序,测试样本均选自巴西至墨西哥南部的区域。结果表明,行军蚁有两次从南美移民到北美洲南部的浪潮,时间则是从400万年到700万年前,随后它们变得孤立,演化成不同的谱系。由于行军蚁无法从空中或水上向北美洲南部扩散,所以,巴拿马地峡出现的时间或许比传统理论所认为的早得多。

如果巴拿马地峡的形成时间更早,将有利于解释一系列史前动物迁移事件。比如,最早从北美洲“移民”到南美洲的是浣熊类动物,于730万年前出现在阿根廷。科学家通常将这些早期的物种迁移称作岛屿跳跃或者漂流。现代的树懒和浣熊的确很擅长游泳,但由于海峡深达数百米,海水激流湍急,这种推测现在还饱受质疑。

历史

巴拿马地峡

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人巴尔沃亚登上了巴拿马荒野中的一处陡峭的山峰,当他看到西南方一片浩瀚的大海时,禁不住欣喜若狂,因为他知道他这一瞥的分量:发现太平洋。因此他特意让跟随他的探险队停在山脚下,只身一人上山,以便独享地理大发现的荣誉。

哥伦布已经到达这里四次了,其他欧洲探险者和冒险家也纷至沓来,但他们都仅仅活动在美洲大陆的东岸。他们孜孜以求的是找到穿越美洲的海峡,到那盛产香料和黄金的亚洲去。

夹在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是海峡;而在海洋中连接两块陆地的狭窄陆地则是地峡。当时探险家的意识中只有“海峡”,没有“地峡”。他们没有想到上帝在创造陆地时,时而尽情地铺陈挥洒,让大陆无边无际;时而惜土如金,让陆地细如游丝,这细如游丝的地方就是地峡。

巴尔沃亚是聪明的,他没有去寻找海峡,而是在印地安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巴拿马地峡。他从印地安人那里知道了,只要穿过这地峡,就能看到他梦寐以求的大南洋(他当时给太平洋起的名字),他成功了。巴尔沃亚之后,地图、地球仪开始标注窄窄的地峡,将南北美洲连接在一起,人们开始知道了南北美洲之间还有着盈盈一握的一块陆地——巴拿马地峡。

交通建设

巴拿马地峡铁路

巴拿马地峡铁路

2001年11月27日,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3个月的试车,横贯巴拿马地峡、连接世界两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地峡铁路27日正式通车。

巴拿马地峡铁路位于巴拿马运河的西岸,全长75.6公里,总投资7500万美元,由美国堪萨斯铁路跨国公司子公司——巴拿马运河铁路公司承建。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大陆中部,纵贯巴拿马地峡,是一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船闸式运河。运河全长81.3公里,最窄处为152米,最宽处为304米。从运河中线分别向两侧延伸16.09公里所包括的地带,为巴拿马运河区,总面积为1432平方公里。

根据1903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的《巴拿马运河条约》,美国以一次付给1000万美元、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万美元的代价,从而取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1904年,运河动工开凿,1914年8月15日正式通航。

运河的开通使美洲东西海岸航程缩短了7000至8000海里,亚洲到欧洲之间的航程缩短4000至5000海里。开通后的巴拿马运河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海运业的发展。巴拿马运河每年承担全世界5%的贸易货运,有1.4万艘船只从这里通过。因此,巴拿马运河素有“世界桥梁”的美誉。

参考资料

1.巴拿马地峡形成之谜·参考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