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豹(海洋性哺乳类动物)

2023-07-13 3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斑海豹

海洋性哺乳类动物

斑海豹,Phoca largha,也叫大齿斑海豹、大齿海豹,是在温带、寒温带的沿海和海岸生活的海洋性哺乳类动物。生活在北半球的西北太平洋,主要分布在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中国的渤海、黄海北部。它们有洄游的繁殖习性,为肉食性动物,食物主要为鱼类和头足类。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国海域繁殖的鳍足类动物,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渤海辽东湾是全球斑海豹8个繁殖区之一。

中文名 斑海豹
中文学名 斑海豹
拉丁学名 Phoca largha
中文别名 海豹,海狗,腽肭兽
二名法 Phocalargha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食肉目
亚目 鳍足亚目
海豹科
海豹族
海豹属
英文名 Spotted seal
斑海豹
分布区域 西北太平洋
商品名 海狗肾,腽肭脐

基本资料

斑海豹

中文名称:斑海豹

拉丁学名:Phocalargha

俗名:海豹,海狗,腽肭兽

英文名:Largaseal

商品名:海狗肾,腽肭脐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

濒危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温带海域

致危因素: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作为食物被捕猎,因为贸易被捕猎,环境污染

保护措施:限制捕猎

国内分布:渤海,黄海(BohaiSea,YellowSea)

国外分布:分布于西欧沿岸、波罗的海、苏联北部至西伯亚和北美沿岸。

分类:鳍足目海豹科

生物习性

斑海豹

生活环境:生活在寒温带海洋中,除产仔、休息和换毛季节需到冰上、沙滩或岩礁上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海中游泳、取食或嬉戏。

生活习性:冷水性喜冰型珍稀鳍脚类。

食物:斑海豹食物以鱼类为主,也食甲壳类及头足类。

生长繁殖:平时可上百只聚集成群,主食鱼类,兼食甲壳类和乌贼;有迁徙性。孕期约11个月,繁殖期多成对,多为1仔。亲兽与幼仔组成家族群,哺乳期雌海豹凶暴,护幼性极强。斑海豹在冰上产仔,当冰融化之后,幼兽才开始独立在水中生活。繁殖期不集群,仔兽出生后,组成家庭群,哺乳期过后,家庭群结束。少数繁殖期推后的个体则不得不在沿岸的沙滩上产仔。

西太平洋斑海豹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由于它的毛皮美丽而富于光泽,御寒防水性能极佳,常被人们用来制成皮衣、皮帽、皮褥等。它的脂肪可以炼油,肉可以食用。此外,雄性海豹的生殖器在中药中称为海狗肾,具有补肾壮阳,益精填髓之功效,主治阳萎遗精,腰膝瘘弱等症。人们为了获取海豹的皮张和生殖器而大量捕杀,使其数量锐减,亟待加强保护工作。

外形特征

斑海豹

斑海豹体粗圆呈纺锤形,体重20~30千克。全身被短毛,背部蓝灰色,腹部乳黄色,带有蓝黑色斑点。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廓。吻短而宽,上唇触须长而粗硬,呈念珠状。四肢均具5趾,趾间有蹼,形成鳍状,具锋利爪;后鳍肢大,向后延伸,尾短小而扁平。雌性有一对乳房。毛色随年龄和季节发生变化,幼兽色深,成兽色浅。初生仔有一层具保护作用的白色绒毛。

捕捞量每年多达500余头,少则100余头,在该海区的种群资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捕捞幼兽,致补充世代逐年减少,危及种群延续的能力。西太平洋斑海豹是在温带、寒温带的沿海和海岸生活的海洋性哺乳类动物,分布区主要在北太平洋的海域及其沿岸和岛屿,如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和朝鲜海等。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偶见于南海。西太平洋斑海豹是唯一能在我国海域进行繁殖的海兽,这些海域也是其分布区的最南端,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在分类上隶属于哺乳纲、鳍足目、海豹科、海豹属。它的身体肥壮而浑圆,呈仿锤型,体长约1.2—2米,体重约100公斤,全身生有细密的短毛,背部灰黑色并布有不规则的棕灰色或棕黑色的斑点,腹面乳白色,斑点稀少,雄兽略大于雌兽。头圆而平滑,眼大,吻短而宽,唇部触口须长而硬,呈念珠状,感觉灵敏,是它觅食的武器之一。没有外耳廓,也没有明显的颈部,四肢短,前后肢都有五趾(指),趾间有皮膜相连,似蹼状,形成鳍足,指、趾端部具有尖锐的爪。前肢狭小,后肢较大而呈扇形,其趾外侧长而内侧短,尾短小,仅有7—10厘米长,夹于后肢之间,联成扇形。前肢朝前,后肢朝后,不能弯曲,游泳的姿势就像人伸开手脚俯卧的样子,这种体型十分适宜在大海中游泳。

生活环境

斑海豹

西太平洋斑海豹游泳时主要依靠后肢和身体的后部左右摆动前进,能以每小时27公里的速度在水面附近游动。它潜水的本领更为高强,一般可以潜至100—300米左右的深水处,每天潜水多达30—40次,每次持续20分钟以上,令鲸类、海豚等海洋兽类也望尘莫及。西太平洋斑海豹的眼睛对水下及陆地都适应得极好,晶状体大而圆,水的折射率与其角膜折射率几乎相等,因此在水中,光波通过它的角膜时不会发生弯曲折射,就如同在空气中传播一样,能使水下影像聚焦后形成在视网膜上,在有月亮的晚上,可以借助水下昏暗的弱光探测到400多米深处的运动物体,从而捕捉猎物。它在水中的听力也很好,能准确地定位声源。在潜水时,它的鼻孔和耳孔中的肌肉活动瓣膜关闭,还可以阻止海水进入耳、鼻。

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食性较广,主要取决于季节、海域及所栖息的环境。在黄、渤海,春夏季捕食鲱、玉筋鱼、小黄鱼等,秋冬季节则多以梭鱼为食。在日本海、阿拉斯加的近海等地还捕食鳕、鲑等鱼类。其他食物包括各种甲壳类、头足类等海洋性动物。

西太平洋斑海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海水中度过的,仅在生殖、哺乳、休息和换毛时才爬到岸上或者冰块上。登陆后只能依靠前肢和上体的蠕动,像一条大蠕虫一样匍匐爬行,步屡艰难,跌跌撞撞,十分笨拙可笑,活动的范围也不大。在海岸上群栖时,它们的警惕性很高,就是在睡觉时也经常醒来观查四周的动静,如果发现敌情则迅速从岸边高地或礁石上滚入水中,逃之夭夭。强壮的北极熊是它最大的天敌。

生长繁殖

自然繁育

斑海豹每年的1~3月份繁殖,产仔在浮冰上,孕期约10个月,繁殖期多成对,多为1仔。亲兽与幼仔组成家族群,哺乳期雌海豹凶暴,护幼性极强。斑海豹在冰上产仔,当冰融化之后,幼兽才开始独立在水中生活。繁殖期不集群,仔兽出生后,组成家庭群,哺乳期过后,家庭群结束。少数繁殖期推后的个体则不得不在沿岸的沙滩上产仔。幼仔初生时体重约为5~6公斤,全身披着白色的胎毛。

斑海豹发情时精神非常旺盛,在水中不停地游动,但食量减少或拒食,雄兽的阴茎外露,雌兽的阴门红肿。它们在水中相互追逐,时而上岸,时而入水,并发生阵阵叫声。交配需要沉入深水中进行,此时雌兽不动,雄兽的后鳍摆动,交配后双双回到水面上。雌兽的怀孕期约为8~10个月,每年2月产仔,分娩时需要爬到岸边或冰块上,每胎只产1仔。但在产仔前,雌兽会在浮冰上挖掘出一个巢穴,产仔时躲在巢穴中,迅速产下的幼仔躲避危险的办法也是潜入海中,或者在栖息的浮冰上挖穿一个大洞,以便随时潜入水中逃走。幼仔初生时体重约为5~6公斤,全身披着白色的胎毛,被人们称作“白色的小海豹”。这种白色的胎毛在冰雪的环境中是一种保护色,使它们不易被天敌发现,但也因为能吸收大量水分,不利于它们在水中游泳。因此,幼仔在出生后的第16天后皮下脂肪渐渐形成时,就开始脱换胎毛。大约需要9天的时间,胎毛便全部脱换完毕,换成了短、粗、硬,光亮而有斑点的新毛。这种新毛不易淋湿,它们一爬上岸水就直往下淌,不会在皮肤上结冰。幼仔出生几分钟后就表现出一种本能的跟随性,它在尾随雌兽的时候几乎不停地发出叫声,这种声音显然是为了与雌兽保持联系,而且能够同时在空气和水传播,直到断奶后叫声才停止。雌兽也特别留意幼仔的行动,即使在水中也能仰头向后看。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雌兽会将身体一弹,腾空而起用肥胖身体的重力使浮冰砸破,然后同幼仔一起落水而逃。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哺乳期,幼仔的体重增至20千克以后,就开始独立生活了。西太平洋斑海豹性成熟的年龄为3~5岁,也有2岁就达到性成熟的,性成熟后生长趋于缓慢,雄性15岁,雌性10岁后就不再增长。

人工繁育观测

人工饲养条件下,斑海豹的性成熟年龄一般在5岁左右。交配追逐时,常发生打架受伤现象。交配时,雄兽用前肢的爪紧紧扣住雌兽身体两侧,伏在雌兽背上,用嘴咬住雌兽颈部肌肉,浮在水中静止进行交配。雄兽交配次数与交配时间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怀孕初期的斑海豹行为并无异常。怀孕9个月时斑海豹腹部明显加粗,10个月时腹部浑圆,腹部下方变宽,对馆养的6头雌斑海豹的测定显示,产前腹围平均达到1.59±0.08m,体重达107.58±10.65kg,断乳后腹围降为1.33±0.06 m,体重降为90.77±9.92 kg。

斑海豹通常选择在夜间生产,斑海豹产前会在水中较快的游动,并上岸寻找合适的生产地点。产前1小时左右斑海豹腹部会出现规律性的抖动,呼吸加深。生产时,首先阴部突出白色囊状物,喷出羊水,一般情况下胎儿头部先产出,但也有胎儿后肢先产出的情况,间歇1~2 分钟,胎儿尾鳍便很快产出,整个产程约10~20 分钟,胎儿和胎盘一般同时产出,也有胎盘滞后20~30 分钟产出。斑海豹每胎产1仔,刚出生的幼海豹全身复白色细而长的绒毛,一般体重6.5~9.5 kg,体长60~75cm。通常幼海豹在出生16天左右便开始脱掉白色长毛,经5~10 天时间完成换毛,换成粗而短,色泽光亮、斑点明显的毛衣。其脱毛顺序一般情况为:头、四肢→腹部→颈部、臀部→腹部两侧→背部,也有的幼兽是先脱背部胎毛,再脱腹部两侧胎毛。2009年繁育成功的7头斑海豹中3头雌、4头雄,雌性均在第15天开始换毛;4头雄性幼海豹中3头从第15天,1头从第18天开始换毛。

物种保护

斑海豹

中国辽宁的渤海辽东湾结冰区,是西太平洋斑海豹在世界上的8个繁殖区中最南的一个,资源量曾经十分丰富。但是由于长期过度猎捕,特别是对幼仔的猎捕,使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数量急剧下降。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飞速发展,如渤海油田开发的地震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噪音,以及航运量迅速增加等,造成了海水的污染,使宁静的海滩面积急剧减少,河流入海量被拦截,河口、浅海地区的食物减少或者受到污染,这些因素破坏了其繁殖地的栖息环境,对它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1992年9月,大连市在渤海沿岸建立了我国唯一的以保护西太平洋斑海豹为主的自然保护区,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市西部沿岸、海域以及70多个岛屿,总面积为909000公顷,栖息在该地区的西太平洋斑海豹大约有1000只左右。这里环境清静,气温、水温和水质都适合于西太平洋斑海豹的生活,沿岸海底地势陡峻,坡度较大,水深多在20一40米。该地区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形成比较寒冷的天气,常有由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和寒潮天气,使海湾冬季的结冰期长达3一4个月,即从每年的11月中下旬一直到翌年3月中旬。

每年12月份,西太平洋斑海豹便进入保护区内繁殖。这时雄兽和雌兽常一起在冰块上缠绵、休息。翌年1—2月份,雌兽开始在冰上产仔,此后便形成了一个个小的群体,每个小群体通常占据着一块浮冰。一个月以后,幼仔的胎毛已经脱换完毕,可以独立生活了,小群体也就随之解体。到了3月份,冰块融化之后,西太平洋斑海豹就分散在沿岸附近觅食、活动,有一部分成年个体甚至会通过河口进入双台子河等河流中,常在河岸的泥滩上以及僻静的海岛礁石滩上休息、换毛。5月份以后,它才逐渐离开保护区,游离渤海。

保护区成立以后,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已经对西太平洋斑海豹的分布、栖息环境、种群结构、生态习性和资源现状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此同时,也保护区内栖息的其他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和经济鱼类资源加强了保护和管理。因此,这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除了对保护西太平洋斑海豹具有特殊的意义外,对于加强辽东湾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数据缺乏(DD)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吉祥物

吉祥物“宁宁”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宁宁”

姓名:宁宁

称号:“渤海明珠”

栖息地:渤海辽东湾

名字寓意:辽宁、安宁

体貌特征:圆眼、面带笑容、海蓝色的身体和斑点、翘着芭蕾脚、手举火炬、挥动着手臂。

环斑海豹

斑海豹

环斑海豹又叫环海豹、圈海豹,是海豹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体长130—140厘米,体重大约为90千克。吻部较尖,面部很象家猫。体毛粗硬,没有绒毛,头骨上没有矢状嵴。身体的背部为深棕灰色,体侧及背部具有不太清晰的漆黑色或者炭灰色斑纹,斑纹的大小和形状都不规则,在斑纹的周围还镶有白色的边儿,因此得名。腹面近似白色,没有斑纹。在冬季的体毛中有很多绒毛。前肢的的第一至第五趾递次渐短,后肢的蹼上有毛,爪的横切面呈三角形,背侧的角清晰可鉴。雌兽有一对乳头。

环斑海豹分布于整个北冰洋、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波罗的海、拉多加湖、赛马湖等水域中,在我国见于江苏赣榆附近的东海海域。环斑海豹的生活习性与西太平洋斑海豹大体相似,雌兽于春季在冰上产仔,初生幼仔的体毛为白色,出生后1一2周后逐渐改变。

环斑海豹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鳍脚目、海豹科、环斑海豹属。它与西太平洋斑海豹的区别主要有:牙齿比较弱,适于吃大型浮游生物,而不具西太平洋斑海豹那样适于摄食鱼和甲壳类的强大牙齿;头骨和上颔第二枚颊齿都比较小,下颌第一枚颊齿上具有3个尖头,而西太平洋斑海豹具有4个尖头;爪的横切面呈三角形,而西太平洋斑海豹的爪的横切面更近似圆形;身体上的斑较大,并且呈环状,而西太平洋斑海豹身上的斑较小而成丛,不呈环状。

参考资料

1.斑海豹·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