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日本天皇)

2023-07-14 4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明仁

日本天皇

明仁(あきひと、Akihito),1933年12月23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是昭和天皇(第124代天皇)与香淳皇后的长子,大正天皇的孙子。出生时御称号为继宫,徽印为“荣”。2019年4月30日,明仁天皇正式退位,沿用31年的“平成”年号将于5月1日改为“令和”。退位后明仁与美智子被称为“上皇”和“上皇后”。

日本

中文名 明仁
外文名 あきひと、Akihito
国籍
1933年12月23日

民族 大和族
出生日期
毕业院校 日本学习院大学
性别
出生地 东京都-千代田区
信仰 神道教
职业 日本天皇
即位时间 1989年1月7日
退位时间 2019年4月30日
年号 平成
主要成就 打破皇室惯例,娶平民女子为妃,促进中日友好关系,推动中日关系

人物履历

1933年12月23日出生于东京都千代田区,日本现任天皇,被称为“今上天皇”,是昭和天皇裕仁与香淳皇后的长子。

1952年11月,明仁被册封为皇太子;

1953年3月,代表天皇参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礼,并访问欧美一些国家;

1959年,明仁与美智子结婚,育有二子一女;

1989年1月7日,明仁登基,成为第一百二十五代日本天皇,改年号“平成”。

1992年,明仁天皇与皇后美智子访问中国,是日本天皇迄今为止唯一一次访华。

2016年8月8日,明仁天皇对日本全国发表讲话,正式表达生前退位的意向。

2019年4月30日,明仁天皇正式退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3年12月23日早上6时39分,明仁在宫城(现皇居)内的产殿诞生。是裕仁天皇和香淳皇后的第五个孩子,而且是第一个男孩,因而受到了国民盛大的祝福。称号“继宫”和名字“明仁”。

1936年3月29日,明仁满两岁后离开双亲,开始由赤坂离宫内的东宫仮御所东宫傅育官抚养。1944年,二战战火扩大,明仁被疏散到枥木县日光市的田母泽御用邸,后来又转移到奥日光汤元的南间酒店,并在当地直至战争结束。另外根据皇族身位令的规定,皇太子在满10岁后要在陆海军担任少尉军官,于是明仁被要求加入近卫师团。虽然军部也有这种要求,但是根据昭和天皇的意思而并没有去任职,故此明仁并没有军队履历。

1946年10月至1950年12月,昭和天皇遵从“学习西洋思想和习惯”的方针,任用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贵格派教徒伊丽莎白·维宁(ElizabethVining)为明仁的家庭教师。并通过她的介绍跟美国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见面。

太子生涯

1952年11月,明仁被册封为皇太子。1956年,毕业于日本学习院大学经济系。

1957年8月,爱好网球运动的明仁来到轻井泽参加网球比赛,碰巧遇见了前来参赛且相貌出众、风姿绰约的正田美智子。明仁对美智子一见倾心,常常约她一同郊游、打网球。回东京后,明仁又频频组织网球赛邀请美智子参加,两个人迅速相恋。

美智子祖父是日本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日清制粉集团的创始人,且父亲正田英三郎一直担任集团的社长和董事长。美智子的平民身份导致皇太子明仁和美智子的婚事造成巨大阻力。长久以来,日本皇太子妃的人选都是在皇族和贵族中产生。1957年,美智子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圣心女子大学英语专业。在学校时,她担任过学生会会长。但在皇室眼里,平民出身的美智子没有资格嫁入皇室。昭和天皇和良子皇后也反对这桩婚事,担心美智子没有能力处理繁杂的皇宫礼俗。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两人的爱情之路颇为坎坷。其间,美智子借故前往欧洲、美国等地。名为旅行,实则为躲避国内舆论。所幸的是,当美智子刚一回国,明仁就给她打电话说:“一切障碍都能克服,全看我了,请拿出勇气来!”明仁对美智子的矢志不渝感动了昭和天皇,他率先同意了这桩婚事。1958年11月27日,根据《皇室典范》的规定,日本皇室召开了专门讨论明仁皇太子妃候选人的会议。会议正式作出决定,批准正田美智子为皇太子妃。

1959年4月10日,明仁和美智子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大典。当天有53万民众涌上东京街头,待婚车经过时,人们高呼“万岁”。婚礼全程进行了电视直播。随后,日本掀起了一股“美智子热”和“皇室热”。

继任天皇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驾崩后即位为天皇。成为日本第125位天皇,改年号“平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1947年颁布的日本新宪法(即《日本国宪法》,又称“和平宪法”)规定,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日本皇室因此被拉下了“神坛”,开始走向平民化的道路。天皇只是国家名义上的主人,是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以及“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天皇并不拥有实权,不参与政治事务。只扮演“纯粹仪式上的角色”(也就是国家的精神领袖)。

明仁担任天皇以后,一改其父说话居高临下的僵硬语调,使用“郑重语”,希图让国民感到和蔼可亲;他要求在他上班、出行时,轻车简从,遵守红绿灯;在东京的原宿车站,有专门停靠天皇专列的站台,但明仁极少使用,而是与平民百姓一样,在新宿、池袋等车站上下车。

宫内厅统计显示,在年过七旬时,明仁平均每天参加公务活动的次数,是裕仁天皇同年龄时的2.3倍。在政治上,明仁一贯谨言慎行,从未因自己的言行给日本政府带来内政、外交上的麻烦。他十分敬业,即便身体不适时也会努力参加各种礼仪性活动,尽量满足社会需要。

生前退位

2016年7月14日,明仁对掌管皇室的宫内厅相关人士透露,有意生前就把天皇的位子让位给皇太子德仁。2016年8月8日下午2点,明仁向日本国民发布电视讲话,正式表明了自己“生前退位”的决定。明仁称考虑到自己已82岁、身体逐渐衰退的情况,“担忧或难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征天皇的公务”,向日本国民谋求理解。

2017年4月21日,“关于减轻天皇公务负担等有识之士会议”的第14次会议在首相官邸召开,研讨会就仅适用于明仁天皇退位的最终报告达成共识,并正式将其提交给日本政府。最终报告中明确,退位之后的明仁天皇和皇后将不会脱离皇室身份,新的称号被拟定为“上皇”和“上皇后”。退位之后,明仁天皇的“象征”地位将会传给继位天皇。5月19日,日本内阁决议通过仅适用于明仁天皇的退位特别法案,并送交国会审议。

6月2日,该法案在日本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表决中获得通过。6月9日,日本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可实现明仁天皇退位的特别法案。届时,明仁将成为日本皇室自1817年以来第一位生前退位的天皇。12月1日,日本召开审议皇室重要事项的皇室会议,会议归纳的意见为:天皇2019年4月30号退位,皇太子同年5月1号即位并修改元号。

2019年4月30日,日本明仁天皇正式退位,沿用31年的“平成”年号于5月1日改为“令和”。退位后明仁与美智子将被称为“上皇”和“上皇后”。

社会活动

1953年3月,皇太子明仁代表天皇参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礼,并访问欧美一些国家。

1992年(平成4年)10月,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日两国交往史上日本天皇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访问中国。当时,日本国内围绕天皇访华的舆论日渐活跃。右翼势力坚决反对,政界和其他各界认为需要慎重考虑的“慎重论”占多数,反对的主要理由是担心天皇访华会被“政治利用”,或对历史问题被强迫表态成为“谢罪天皇”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日本新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不拥有实权,不参与政治事务,但战前天皇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力,日本的对华侵略战争也是以天皇名义进行的,自然对战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综合各种因素考虑,特别是鉴于日本侵华的历史,中方要求日方对这段历史作出交代。明仁天皇在几次会见中国领导人时,不时流露出愿访华的想法,但日本政府对此十分谨慎,要求中方不就此事作公开报道。

1993年(平成5年)6月9日,长男皇太子浩宫德仁亲王与小和田雅子结婚,当年参加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一世的国葬。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明仁曾发书面声明鼓励日本民众。

2008年5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日本。在东京访问的3天时间里,胡锦涛3次与明仁天皇会面。当5月10日上午胡锦涛离开东京前往神奈川县、横滨和大阪时,明仁和皇后美智子亲赴胡锦涛下榻的酒店,与其一行话别。日本方面表示,日皇到酒店送别国宾,是比较“罕有的安排,是希望显示日方推动中日关系的诚意”在推动中日关系的进程中,明仁天皇还一直坚持一个行事原则――不参拜靖国神社。

2006年,以时任外务大臣麻生太郎为首的日本右翼分子一度鼓吹天皇参拜靖国神社,但麻生太郎随后不得不无望地收回了他的主张。

2011年(平成23年)3月16日在东日本大地震灾与福岛核危机发生后五日罕有的发表全国电视演说。鼓励国民勇敢活下去,并对日本人天灾后的表现备受全球各国赞赏感到自豪。成为历史上天皇首次于大灾难后发表的电视演说。

2016年1月,正在菲律宾访问的日本明仁天皇呼吁年轻一代不要忘记战争,并对二战中日本侵略暴行表示悔恨。

2018年8月15日,日本明仁天皇参加日本政府在东京日本武道馆举行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并在讲话中表示对过去历史深刻反省,祈祷战争灾难不再上演。

人物评价

1959年4月10日明仁突破旧皇族典范禁忌坚持与平民正田美智子举行隆重的结婚大典的事件发生后,公众便认为,明仁是一位有胆量、开明、亲民的君主。对于战争明仁曾这样表示“日本自昭和初年至昭和二十年(1945年),无几宁日……愿今后在更多的人的努力下,正确地继承有关过去事实的知识,以鉴将来。”这是2005年明仁在72岁生日时答记者问留下讲话,可以被认为是他对战争最明显的批判。

参考资料

1.明仁·名人简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