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蛇(游蛇科类动物)

2023-07-14 46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鼠标蛇

游蛇科类动物

鼠标蛇又称水南蛇、水律蛇,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广泛生活于平原和山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各省,是一种比较大型的蛇类。鼠标蛇嗜吃鼠类,在广东农村有人人工放养以驱灭农田害鼠。鼠标蛇虽然食物范围较广,但均是肉食性的,而且根本不吃死去的动物尸体,仅仅只吃自己捕杀的猎物。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爬虫纲
有鳞目
亚目 蛇亚目
游蛇科
鼠蛇属
鼠标蛇
分布区域 平原和山地,中国华南、西南各省,台湾和越南、泰国等也有
中文学名 鼠标蛇
中文别名 水南蛇、水律蛇’华南蛇
英文名 Ptyas mucosus
二名法 Ptyas mucosus
又称 水南蛇

外形特征

鼠标蛇,全长右达2m以上。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头部黑褐色;腹面黄白色。颊鳞3,上唇鳞8,眼前鳞2,眼后鳞2;前颞鳞2,后颞鳞2(3)。体鳞颈部18-21行,体中部15-17行,肛前14行。背中央的鳞起棱,体后起棱者增至4-6行。腹鳞190-201;尾璨来雄性105-1416,雌性66-170。

分布范围

在中国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其它分布于:印度、阿富汗、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

生境分布

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常出现在坡地、田基、沟边以及居民点附近。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各省,台湾和越南、泰国等地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生活于平原及山地或丘陵地区,亦可分布于海拔2000多米的山地。

滑鼠蛇性情较凶猛,但和其它蛇类一样惧怕人类。行动迅速,

昼夜活动,捕食蟾蜍、蛙、蜥蜴、鼠类和其它蛇等,其中以鼠为最嗜好。在发现鼠时即快速追捕,鼠若逃入洞,也跟踪入洞捕捉,洞口比蛇体小时,便在洞口等待,及鼠再现于洞口,便闪电式似地将其捉住。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冬眠情况与灰鼠蛇相同。此蛇虽会吞食其它蛇类,但也常是眼镜王蛇的食物。此蛇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和其它蛇类一样惧怕人类。在福建城市边缘的个体要比山区里的大,颜色斑纹各异,和灰鼠蛇的最大区别是其腹部的颜色不是像灰鼠蛇那样黄。

滑鼠蛇5~7月产卵,其时雌蛇于灌木丛中的落叶下面作盆状凹,将卵产于其中,随后雌蛇盘于其上保护之。卵数7~15枚,卵径45~50mm×25~30mm,50~70天孵化。根据统计滑鼠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9%,受精卵占产卵数的92%,孵化率占受精卵数的65.2%,自然成活率可达30%,每条成年母蛇每年产卵12枚。

参考资料

1.鼠标蛇·华夏经纬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