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巴舞(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07-23 2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热巴舞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热巴舞,流传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的藏族集聚地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据史料记载热巴起源于公元十一世纪,由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所创建。热巴的前身是西藏原始宗教“笨”教的“巫术”和“图腾舞”。

中文名 热巴舞
批准时间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非遗编号 Ⅲ-21
申报地区 西藏自治区
分类 传统舞蹈

历史渊源

关于热巴舞的起源,有观点认为:“热巴舞起源于公元11世纪,是由藏传佛教大师米拉日巴创造”。也有文献记载:“构成热巴舞艺术的某些基本元素早在公元10世纪前就已产生,公元11世纪时佛教噶举派高僧米拉日巴和其高徒热穹巴·多吉扎巴为热巴舞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古代的藏人是信奉苯教的,后来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逐渐替代了苯教。早期米拉日巴是信奉苯教的,后来改宗佛教,拜噶举派始祖玛尔巴为师,矢志习受密法,注重实际修持,以苦修著称。米拉日巴为热巴舞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鼓”是热巴舞表演中重要道具,它在传说中是作为苯教徒的法器而非藏传佛教徒的法器,传统热巴舞的初衷就是为了迎接神灵和歌颂神灵而举行的宗教仪式。但是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在热巴舞的颂唱中所要迎接和歌颂的神祇多来源于藏传佛教传说中的一些神灵。这种现象也正如藏民族的其他文化一样,显示了热巴舞艺术由受苯教影响转为受藏传佛教影响的历史痕迹。“牦牛尾”也是热巴舞独具特色的道具,热巴舞步中“双脚跳转”“半蹲点步转”“平转”等明显具有模拟牦牛动作、习性的特点。

牦牛曾是藏族拟兽图腾崇拜之一,热巴舞中执牦牛尾,正可窥视藏族牦牛图腾崇拜的远古风尚。可见,在热巴舞的起源中,藏传佛教大师米拉日巴和其高徒热穹巴·多吉扎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热巴舞产生的原始根源是为了宗教祭祀和牦牛图腾崇拜。

文化特征

表演形式

巴舞是藏语音译,意为“流苏”(辫穗)的意思。热巴为一种鼓钤舞,是一门融钤鼓舞、杂剧、哑剧、寓言歌舞、说唱、杂技、小戏、弦子舞等艺术种类巧妙融合到一起的综合表演艺术。鼓钤是热巴的重要组合部分,表演开场时通常先敲击鼓铃,以此召集观看者入场。

热巴舞以不同的鼓点组成不同的组合,鼓点有“阿莫杰东”(单一鼓点)、“阿莫尼东”(二连鼓点)、“阿莫松东”(三连鼓点)、“阿莫卓东”(六点鼓)、“阿莫待东”(七点鼓)、“阿莫古东”(九点鼓)、“阿莫九东”(十点鼓)。开场,由男演员(阿乌热根)左手持“亚”(牦牛尾)、右手握“快松”(手钤)有节奏地摇铃延顺时针方向入场。女演员(热萨玛)左手持“阿”(鼓),右手握“阿加”(鼓棒)击鼓逆时针方向入场。

男女演员摇铃击鼓三声后,转入颂神曲的对唱,男唱:天官的神佛“角松钦”,人间护法神“角松钦”。水中的神袛“角松钦”嗡嘛呢翁甲取翁。男唱毕,女演员唱:“嘛呢曲”六字真言,热根(韵白)吉子米拉日巴,王琼多杰扎巴,今日热巴的艺人和父老乡亲在此相聚,保佑我们吉祥安宁。”女演员唱毕,鼓点起,随着稳健的舞步,热根们(男演员)跨腿控制拌腿,热萨玛(女演员)原地挪步击鼓,舞蹈结束时,男演员齐喊“哦萨”。

女演员鼓点节奏为2/4中速;6点鼓、5点鼓齐跳,由中速开始起跳随节奏渐进加快到中快结束。之后先由男演员表演技巧,接着由女演员表演技巧。

男女演员此起彼伏地轮换表演。表演过程中除一唱一答,分别表演舞蹈技巧外,还掺杂着用幽默调侃或带讽刺的语言相互对答舌战,以博得观众的开心。体系完整的一个舞段和唱段结束之后转入佐姆岗措(牦牛舞)。先由男演员唱“阿仲啦哟佑姆雪域之宝,走到吉祥草原,为你带来丰富的浮食。唉,岗措,哞哞”的牛叫声。

女演员接着唱道:“阿仲色哟今日良辰吉日,水草丰盛的草地,迎来雪域之宝,岗措”牦牛舞演毕,紧接着就是马鹿舞,此段舞蹈的中心思想表达了牧人守猎时怜惜、慈悲而又无可奈何的心里冲突和情感纠结。之后就是融入当地传统弦子舞,锅庄舞变异性的热巴表演。此舞蹈既有锅庄舞的庄重、稳健又有弦子舞的轻盈、飘逸。

表演技巧

热巴舞的技巧。除上述所叙的舞蹈段落外,有的舞段中间还穿插了大量的男演员盘腿滚翻、肩托舞者绕场表演,男演员双手撑地,双脚朝天,腿掌放置青稞酒,绕场敬酒。拿顶行、打崩等难度较高的杂技动作和技巧表演。女演员左手持鼓,右手敲击的舞蹈动作也较有难度,随着剧情的深入击鼓节奏由慢而快,由简单而繁杂。通常是边喊边唱边舞,急烈时手鼓要绕着女演员上身、下身、前后、左右轮番敲击,舞段结束时的高潮部分女演员双膝跪地反身倒仰舞台击鼓。

服装特征

跳热巴舞时对演员着装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女演员着黄色长坎肩,头戴“扒角”(银制三角头饰),穿红色衬衣,黄红两色主色调表达了尊贵、华美、大方、得体和宗教神圣感,其寓意就是度母化身。脚穿“热萨玛郎”(女热巴藏靴)、藏靴通常为牛皮或羊皮手工缝制而成,具有保暖、透气、舒适的特点,民间有专门制作藏靴的工艺师。男演员穿着跳热巴时特别制作的红黄、黑白正反双色裤,表示政教、善恶,腰间扎黑色楚巴,上衣为白色衬衫,表示镇压邪气。热巴带为牦牛黑白两色牛毛拧成绳。

表演乐器

“哑安”(牦牛尾巴),通常是健壮的公牦牛尾巴抽去筋骨后,用有一定忍性的植物藤条去皮晾干后插入皮囊内,固定牢固后作为道具使用。“夸松”(手钤)一般由专门的铜匠选取珍贵黄铜精心制作而成。“阿”(带柄鼓),选用厚薄适中的牦牛皮经过脱毛、去汗皮、刮白、搓揉几道工序后将柔软的牛皮蒙到图形热巴鼓的木坯上。

“杂嘉”(鼓棒)、“吓吗”(马鹿面具)、“佐姆吗”(牦牛面具)、“岗正”(脚钤)、“比央”(马尾弦子)、大鼓、大镲的选料、制坯、加工都有严格的程序,每一件道具和乐器的制作工艺都较为精巧,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必须由专门的工艺师制作完成,民间因此产生了热巴舞道具、乐器制作的艺人。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一)热巴舞的文化价值

热巴舞作为藏区三大舞蹈之一的舞种,它本身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和较高难度的技巧以及舞蹈动作。同时热巴舞又汲取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古象雄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的精髓,再加上长时间的融会和摸索,从而形成了藏族人民灿烂的文化艺术。

(二)热巴舞的审美价值

对于舞蹈本身来说,它就是具有一种表现美的特性。或阳刚美、或阴柔美。热巴舞的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男子的阳刚和女子的柔美的舞蹈姿态中,即舞姿的审美。在奔放、热烈的舞蹈中不断的变换着它的节奏和动作,再加上高超的技巧,给观众带来一种惊叹、震撼的美;在舒缓、柔和的旋律中,舞者尽情的舒展着自身的肢体,变换着优美的舞蹈动作,不断的延伸着每一个舞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向观众诉说着舞蹈表演者的情感,更是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

(三)热巴舞强健身心的价值

热巴舞本身是较为讲究舞蹈动作的难度和表演技巧的,但是为了让广范的群众参与到热巴舞蹈中来,起到强健身心的需求的话,热巴舞进行了简化和改编。在跳热巴舞的时候,人们把这一传统舞蹈和现代的健美操合理地结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大众热巴舞。它的舞蹈节奏、动律以及运动负荷都较为符合现代大众的健康标准和健身娱乐的需求。人们在跳热巴舞的时候,从头部、颈部、腰部、肘部、膝部和脚踝脚趾等部位都在不停地运动,节奏也是快慢板相结合。

节奏到达快板的时侯,抒发的感情也是热烈激昂的,跳出的动作也是有着快节奏的变化;而到了慢板的时候,舞蹈动作就变得舒缓放松,它的情绪也是稳重细腻,给人一种大方舒展的感觉。两种不同的节奏和动作要求,能够更好地锻炼人们的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从而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

(四)热巴舞的娱乐价值

舞蹈的娱乐性是其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之一。它既可以娱乐自身,也可以娱乐他人。而热巴舞的娱乐性是具有一定特殊性质的,它主要是以人们的身心需求和表达情感愿望为目标。舞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调节身体上的一些神经系统,宣泄自己的情绪,抒发丰富的情感。另外热巴舞的表演形式也是独具一格的。

舞蹈表演者或舞或唱、或蹲地而起、或踏足为节一时前进、一时后退。在表演过程中,更是插入了一些诙谐风趣的说唱形式,用来调剂出快乐的表演氛围。舞者用幽默滑稽的语言和舞蹈动作,可以渲染烘托起现场的气氛,带给观众们轻松和快乐。

传承状况

热巴舞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藏族人世代口传身授,经过无数次的改编、加工才最终流传至当下,在流传中既是传承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传承仅仅是一种形式和手段,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代代沿袭传承至当下,这种传承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脉相承,且多数时间表现出积极、主动和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但是,传承这种舞蹈的形式又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承载体的变化自然而然地逐渐发生着缓慢的变异,或者发展,或者消失。

传承人物

云张,男,藏族,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热巴舞,申报地区为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热巴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2018年8月23日上午,西藏自治区首届热巴舞展演暨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在昌都市举办。届热巴舞展演由云南、青海、那曲及昌都本地共计12支民间艺术团队和5支专业团队以及1支群众业余演出队进行了热巴舞表演。

2018年9月2日,第十七届热巴文化旅游艺术节暨首届冰川音乐节在丁青县举办,活动上表演了各个流派的热巴舞。

参考资料

1.热巴舞(丁青热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