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林(相声演员)

2023-07-29 19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邓小林

相声演员

邓小林,1961年出身于重庆一个科技翻译知识分子家庭。比他小两岁的师弟白桦的爸妈也是科技翻译,工作对象是军事。这两个并非出身于文艺世家的子弟,其表演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和档次实属不易。邓小林,1978年开始学相声,他在重庆曲艺团自编、自导、自演相声,并经常上山下乡演出,靠天赋和勤奋,热情和自信,终于在相声难以生存的山城以至四川和大西南扎下了根。邓小林扮演的吴总邓小林,1961年出身于重庆一个科技翻译知识分子家庭。邓小林是改革开后中国南方唯一挡由重庆闯进北京中国广播说唱团的相声演员。

中国

中文名 邓小林
国籍
1961年月日

民族
出生地 重庆
出生日期
职业 相声演员
代表作品 《学唱》,《双人报菜名》

简介

邓小林扮演的吴总邓小林,1961年出身于重庆一个科技翻译知识分子家庭。比他小两岁的师弟白桦的爸妈也是科技翻译,工作对象是军事。这两个并非出身于文艺世家的子弟,其表演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和档次实属不易。

人物经历

邓小林,1978年开始学相声,他在重庆曲艺团自编、自导、自演相声,并经常上山下乡演出,靠天赋和勤奋,热情和自信,终于在相声难以生存的山城以至四川和大西南扎下了根。1988年,他录制了一个段子被四川省推荐中国广播说唱团主办的一个晚会。到北京表演之后,中国广播说唱团就希望他们留下来“重点培养”,于是他就做了姜昆的弟子,团里的合同演员。1978年,邓小林一开始学相声时遇上了白桦,两人一开始搭档,就被观众承认了。

他俩的代表作是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表演的相声《学唱》,在这个段子中,他俩在三分钟内一口气仿唱了郭兰英、李谷一、马玉涛、殷秀梅、才旦卓玛.董文华,关牧村,邓丽君.徐小凤,胡松华,李双江等十几位男女歌唱家的成名歌,简直惟妙惟肖、以假乱真。掀起了中国仿唱流行之风.,另外还能够反映他俩语言基本功的段子是《双人报菜名》。他们一改过去的表演方式,改为两人一起说,这就加大了整个段子的难度。俗话说“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年功”。邓小林说,为说好这个段子,他俩用了整整五年!

人物相关

“吴总”邓小林本是个相声演员,相声演员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可是在他扮演的“吴总”身上,却一点幽默的细胞都没有,在角色性格上,除了憋屈还是憋屈。让一个本是外放型的相声演员,把这样一个郁闷、压抑的人物演出来,邓小林无疑还是成功了。

“吴总”这人其实挺委屈在《马大帅》中,“吴总”还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人物,可到了《马大帅Ⅱ》中,他却是江山和美人都丢了。说到这次的角色转变,邓小林坦言自己确实演得很憋闷。

“他对感情是个很执着的人,所以他为了美人丢了江山,但最后也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爱情。所以说‘吴总’这人挺委屈的。”说到这里,邓小林说有两场戏让他最委屈,“‘小翠’被车撞流产了住院,‘马大帅’用力推他,怪他为什么要和‘小翠’分开,其实大家知道,他因为破产了不想连累‘小翠’。还有‘小翠’自杀住院那场戏,‘马大帅’使劲地去拽‘吴总’,拍到那段戏时,我都害怕了。”

至于“吴总”后来的一些极端的举动,比如说死活也不离婚、以喝药来威胁“小翠”,邓小林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忍无可忍,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却无法走近,这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男人来说都是很痛苦的。

这个人物是理想化的,在谈到这个人物的特点时,邓小林说:“其实‘吴总’这个人有点高于生活,是个比较理想化的人物。也许他在商场看透了很多事情,所以当‘小翠’出现的时候,他觉得这样一个淳朴的女孩对于他来说太珍贵了,而他心目中的‘小翠’也是理想化的。”

在邓小林看来,“吴总”尽管是个商人,但是他肯定也是个儒商,而且很有涵养。他认为“吴总”应该属于文人下海的那种,所以在心里有许多浪漫的憧憬,所以才可能有了对“小翠”的这份执着。

演到生气的戏时最高兴,拍《马大帅》之前,扮演“吴总”的邓小林就与赵本山认识4、5年了。在铁岭西丰长大的邓小林,本是一个相声演员,他说早年他还和赵本山一起演过小品。

在剧中,“吴总”一直很压抑,而邓小林也一直克制着自己的幽默细胞。他说一般演完一场戏之后,他不出门,自己仔细地琢磨,去找“吴总”这个人物的感觉。

因为郁闷的时候太多了,邓小林说自己最盼望的是演到自己生气时的戏,因为可以喊出来。“我的很多朋友跟我说,看你生气的时候喊出来,才让人看出你是个相声演员。”

人物评价

邓小林是改革开后中国南方唯一挡由重庆闯进北京中国广播说唱团的相声演员。在学唱功底方面至今也没有被同行超越,另2003-2004年邓小林在赵本山导演的电视剧《马大帅〉中又成功扮演了一个深受全国观众喜爱和难忘的角色-----儒商吴总。

参考资料

1.邓小林·名人简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