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性(审美类型)

2023-08-05 3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悲剧性

审美类型

悲剧性是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悲剧性不仅指戏剧艺术所表现的悲剧,也指小说、诗歌,甚至其他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悲剧。悲剧性常常与哭联系在一起,但令人哭的,并非都是悲剧,例如有喜极而泣等。悲剧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根本特点是悲,不悲不成悲剧。

中文名 悲剧性
包括 戏剧,小说等艺术所表现的悲剧
性质 审美特征

概述

悲剧性审美是基于对人物行动的摹仿,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读者的感情导到疏泄和升华的艺术形式。它体现为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展现生命所遭受的苦难,即“毁灭性的或包含痛苦的行动,如人物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死亡、遭受痛苦、受伤”等等,它可能是肉体上的,亦可能是精神上的,而无论“原因是什么,苦难和死亡反正总是可怕的”。悲剧性审美把“不幸与苦难以及由此导致的生命毁灭和引发的悲哀痛苦情绪”为审美对象,形成了悲的性质。第二,强调个体对苦难的超越。悲剧性审美体现的不仅仅是不幸、死亡与消逝,更是个体不断超越阻碍而进行永不停歇的行动,是人之为人的目的、生命在此时此地的更高价值,亦即“悲剧精神”。“没有超越就没有悲剧”,只有悲惨与悲苦,无法实现审美的快感。

艺术特性

悲剧艺术的特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唯有“一个人遭遇不应该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黑格尔认为悲剧的特性根源于两种对立理想和势力的冲突;鲁迅说“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悲剧性的;恩格斯深刻指出:“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悲剧性的冲突;马克思主义者所指出的悲剧性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密切联系,是解释悲剧性的锁钥。(有事悲剧性也产生于由自身的缺陷和过失而引起的毁灭。)在文艺上,悲剧性不是戏剧所独有,也是其他形式的文艺可能具有的属性。

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性审美

在阅读安徒生的悲剧性童话时,儿童将会由此经历一系列的悲剧性审美过程:

(一)正视不完美的世界:悲剧性审美的起点

安徒生童话的主人公中有很多的痛苦与不幸:小人鱼要承受三种痛苦——身体变形之痛(尾巴变成双腿后走路如行在尖刀)、孤独与无法被爱的精神折磨以及真正死亡的威胁,而卖火柴的小女孩要面对寒冷与黑暗、父亲的毒打以及周围人的冷漠等等。这些主人公并不只是单纯地快乐,而是带着眼泪、忧伤甚至恐惧。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良而苦弱:一方面,他们单薄而弱小,没有能越过苦难的神奇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善良、忍耐、宁愿自己承受苦痛也不去伤害别人,他们不会苦毒和刻薄,而是将苦难默默承受,他们往往是一些“比今天的人好的人”。

之所以如此塑造,是为了让儿童产生悲悯与同情。而“悲剧人物的灾祸如果要引起同情,他就必须本身具有丰富内容意蕴和美好的品质”。当儿童开始面对世界之不完美与生命之柔弱,将眼光转向这些善良的生命时,他们便开始超越自我的视角,以更深沉的爱进入到故事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而得以拓展生命关怀。这样的童话“丝毫没有轻视成长所必定经历的最重要的内心斗争”,儿童因之产生一系列的困惑与疑虑:为什么善良的人会经历痛苦?苦痛会持续吗?要如何去面对不幸?……正是这些恐惧、怜悯与困惑构成了悲剧性审美的起点,使儿童形成与童话深度对话的精神空间,并将目光直接投向主人公在苦难中的行动。

(二)在行动中激励生命:悲剧性审美的关键

安徒生童话的主人公虽然柔弱,但面对悲剧处境却仍积极行动,并坚持善良的选择,随着他们故事的展开,儿童将分享他们潜藏的勇气与力量,获得在逆境中前行的动力。

第一,在磨砺中成长。童话主人公正是在苦难之中成长为更高尚和成熟的人。

第二,靠着爱的力量胜过痛苦。尽管安徒生童话诉说不幸与痛苦,但它实际上仍是“献给儿童的‘爱的礼物’”。

(三)对不确定世界的确定信念:悲剧性审美的归宿

悲剧艺术的高潮是死亡。为了超越死亡带来的所有紧张和痛苦,安徒生童话中的死亡带有新生与希望的特征。身体的死亡并没有带走对美好事物的不灭渴望,反而将人物的灵魂推向永恒的世界,使得精神的永恒性得以超越生命的有限性。

首先,对美好事物怀揣不灭的渴望。在安徒生笔下,对爱的渴求、对善的执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始终在这些不幸的灵魂中闪烁着光亮,即使身心痛苦抑或死亡都无法浇灭。安徒生用最极端的困境呈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美好渴求,直接回应了儿童在面对故事主人公不幸时可能产生的困惑与痛苦——如何面对人生的不幸:面对不幸的力量来自内心的信念,如果内心那份美好的渴求不灭,那么绝望中也会生出希望。

再者,将死亡看为灵魂走向永恒的一种献身。小人鱼在面对变成泡沫或杀掉王子的艰难处境时,选择牺牲自己,她“含着泪再次看了王子一眼,然后纵身跳入海中”。此时,故事的悲剧感达到最高点。但是,安徒生没有在此结束故事:小人鱼跳入大海后却依然感觉自己活着,她从泡沫中升起,到了精灵的世界,并且她还得到应许:只要通过“善良的工作,在三百年后,(她)就可以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故事到了这里,关于灵魂与永恒世界的真相才被真正揭示出来: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极,在人类命运之上的善以及象征着善的永恒世界才是真正的终极,正是在苦难中持守善并愿意为此献身,或者说,正是通过悲剧性的选择,人类才能跨入永恒之门,因为“生命迸发出的精神力量使得他们的生存克服了时间性,死亡使得他们浓缩的生命达到最纯净的形式”。阅读至此,儿童才体验到超越苦难与死亡的永恒感,情感得到疏泄与升华,获得了悲剧性审美的真正满足。

悲剧性审美的儿童教育意蕴

教育应引导儿童面对苦难

我国当下主流的教育观多倡导儿童快乐成长,不太关注苦难与不幸,认为儿童过早接触苦难会留下心灵阴影。这在一般意义上是适宜儿童特点的。然而一旦儿童生命周遭出现挫折、伤害甚至死亡等,仅仅拥有快乐的经历无法帮助他们面对由此带来的茫然和痛苦并从中疏泄情感、升华精神。

事实是,苦难虽非人生之普遍状态,却是人生之必然状态,因为“一个人自然生命的全程,就是一系列自然困境联结的过程”。爱默生也谈到,“一个人若没经历过苦难,他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也可以说他是不完整的……若缺少悲剧的因素,没有忧伤的生活,这个世界也将是不存在的”。儿童的生活也是如此,朋友的远离甚至背叛、学业竞争的压力和残酷、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爱的人与动物的死亡或离开等种种破碎与痛苦,并不少有。实际上,对儿童而言,关涉苦难的心灵阴影并不是苦难本身带来的,而是不能面对苦难带来的。倘若无法在儿童时期学会担当生命之重,他们很可能成长为未来的“巨婴”,脆弱、自我中心,无法与世界和他者建立良好的联结而发展健全人格。在此意义上而言,教育者帮助儿童学会面对和超越苦难也应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应为当下教育的重要补充。

引导儿童阅读悲剧性童话的基本原则

第一,要留意儿童能够承受的苦难程度,以个体为准选择合适的文本。

第二,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悲剧性审美过程的完整性,以确保儿童阅读完能够实现情感的升华。

第三,对具有一定文学能力的儿童,可以引导体悟安徒生诗意、浪漫、细腻的文风与“哀而不伤”的笔调。

第四,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方式,比如自然体验、问题式的启发教学、文本研读、童话剧表演等来丰富和加深儿童的情感体验。

引导儿童在悲剧性审美的过程中觉察生命困境并升华精神,获得面对未知恐惧与曾经苦痛依然勇敢前行的确定信念。当然,这种引导亦有赖于教育者的智慧,教育者需要帮助儿童直面生命之痛,“不让孩子成为不能经风雨的瓶花,而是和孩子们一道去从自己生命的痛苦中探究生命和世界的本质”。

参考资料

1.樊杰 等: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性审美及其教育意蕴·中国社会科学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