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华(北京中学高级教师)

2023-08-07 3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陈伟华

北京中学高级教师

陈伟华,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的女儿。1947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于北京师大女附中高中毕业,1968年被分配到北京怀柔县辛营公社,先后在三渡河中学、辛营中学任教师。1978年3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大学毕业后,曾在国家人事部工作,后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任历史教师,曾任北京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中国

中文名 陈伟华
国籍
1947年月日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毕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职业 中学高级教师

简介

陈伟华,陈云之女。1947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

1966年于北京师大女附中高中毕业,1968年被分配到北京怀柔县辛营公社,先后在三渡河中学、辛营中学任教师。

1978年3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曾在国家人事部工作,后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任历史教师,曾任北京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人生经历

1966年,陈伟华在北京师大附中念完高中,正要考大学时,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当时,她的父亲陈云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者”的帽子受到批判。

1968年,同学们陆续奔赴工作岗位时,陈伟华还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好不容易,她被预分配到丰台区的一所学校工作,可那里的干部在调阅学生档案时,发现陈伟华就是主张“包产到户”的陈云的女儿,就不敢接收这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了。后来,几经努力,她终于被分配到怀柔县当上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1977年,陈伟华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1982年,大学毕业。当时中央和国家机关十分缺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因此,组织上将陈伟华分配到了国家人事部,后来又被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抽调到广电部搞整党工作。

在广电部工作的时候,陈伟华听说学校非常缺教师,师范学校招生困难,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比较低,便将这一情况告诉了父亲。陈云听到后,专门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切实解决他们的住房等实际困难,“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为了给社会起个带头作用,他有意让女儿“归队”,到学校当一名教员。陈云对陈伟华说。“你是师大毕业的,还是教书好。”

国家机关干部到中学教师,这毕竟是人生角色的一大转换。考虑再三,陈伟华终于在1985年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北师大实验中学,成为一名历史教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到现在。

观点

“我觉得腐败分子和叛徒没有两样!”——说到时下的贪污腐败现象,陈伟华这样说。在她看来,在战争年代,叛徒为了自己苟且偷生,没有经受住考验,出卖了党组织和同志,他们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现在的腐败分子性质和他们一样,就是只想到自己,没有想到人民群众,所以,他们不能称为真正的共产党人,是党内的败类。

她觉得,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里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有人粗略统计,在总书记的这个讲话当中,大概136处讲到“人民”,平均每半分钟就会提到“人民”这个词,可见“人民”在党心中的分量。

“我觉得这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共产党永远要坚持的,它不仅是一条宗旨更是党的生命,坚持这一点我们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违背了这一点,我们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陈伟华深有感触。

参考资料

1.陈伟华:读懂我的父亲陈云·网易财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