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云南金融企业)

2023-08-10 3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

云南金融企业

2005年3月28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正式成立,开启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崭新纪元。

全省农村信用社形成了以省联社为核心、2个市联社、14个州市办事处、106个县级联社、3个县级农合行、21个县级农商行为一体的三级法人体系。营业网点数量达到2439个,职工数量达到2.3万多名,金融服务范围遍及城乡。截至2016年末,存款余额达到7237亿元,贷款规模达到4547亿元,存贷款规模均居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

公司名称 云南农村信用社
成立时间
总部地点 云南省昆明市
经营范围 金融服务
年营业额 截止2012年12月末,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395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15.1亿元,上缴税金29.17亿元
公司性质 集体企业
文章审核 航帆培训

发展历程

2005年3月28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正式成立,开启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崭新纪元。

从1952年11月,我省首家农村信用社——宜良蓬莱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至今,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已走过了60年风雨历程。2005年3月28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云南农信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三农”宗旨,践行“诚信服务、合作共赢”的服务理念,始终发扬信合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勇于拼搏的精神,从较小较弱的“草根金融”发展成为云南银行业中机构网点分布最广、存贷款规模最大、支农服务功能最强的金融机构。在实现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全省农信社通过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和重大民生工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支撑作用。

有效的信贷投入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农信社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城乡,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市场定位,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紧扣省委、省政府发展经济和“三农”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和投向,加大对“三农”、实体经济、民生工程和就业促就业的信贷投入,确保了我省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移民安置、城镇化、产业扶持和省级重点工程及项目的信贷资金需求,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截止2012年12月末,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3958.2亿元,比年初净增79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15.1亿元,比年初净增368.6亿元,存贷款存量和增量稳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上缴税金29.17亿元,对云南经济发展贡献度持续加大。

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了干部员工的工作热情。全省农信社始终把组织存款作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人人是经营、个个做营销”的理念,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全员营销的积极性。各地农信社充分发挥点地缘人缘及网点连接城乡的优势,以“走千家、访万户、送服务、助‘三农’”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推介农信社的产品和服务,增进与客户的沟通合作,广泛寻找储源,拓宽吸储揽存渠道,挖掘存款增长潜力。

创新的金融产品满足了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全省农村信用社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优势,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抗旱应急水利建设贷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农户建房小额贷款、企业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等30多个新业务新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三农”、中小微企业等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先进的科技引领提高了农信社的服务水平。省联社高度重视科技信息化建设,树立“科技领社”理念,举全省农信社之力,从人、财、物、政策等各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建设“金农网”工程,推动农信社金融服务实现电子化、多样化、现代化。建成了综合业务系统,加入了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银联系统和全国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实现了跨省、跨行资金汇划即时到账。发行了金碧卡,实现了“一卡在手、神州任你走”;开通了96500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并加快推广ATM机具、POS机、自助警银亭、惠农支付服务点等自助服务渠道,让各类不同资源的客户随时随地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

截止2012年12月末,全省农信社银行卡发卡量达1360万张,中间业务品种达37个,自助银行近500个,自助设备近2900台,POS机达2万台,惠农支付服务点7256家。

强烈的社会责任树立了农信社的良好形象。多年来,全省农信社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为贫困地区修路、建桥、助学、灾后重建等捐款达200多万元,较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体现了农信社强烈的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2012年,省联社还捐助“爱心水窑”建设250万元,着力帮助改善边远山区人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因农信社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被云南金融博览会评为“最佳社会责任奖”。

2013年,全省农信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战略目标,以存款突破4000亿元为新的起点,全面落实“八个坚持”治社方略,深入实施“8761”发展战略(到2017年末,存款达到2000亿元、贷款达到6000亿元、利润实现100亿元、税收实现70亿元),努力攻坚克难,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三农”、中小微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民生工程的信贷投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责任

多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除承担办理了许多政策性金融业务,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外,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修路、建桥、助学、灾后重建等项目建设捐款累计达1200万元。体现了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抗震救灾

为支持“5.12汶川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单位和个人累计捐款570.8万元;在2010年我省遭遇到百年一遇的旱灾中,全省农村信用社干部员工捐款达715.92万元;同时,加大抗旱救灾贷款力度,积极采取减息、缓息、开辟“绿色通道”等金融服务措施,为全省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做出积极贡献,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扶危济困

省联社整合扶贫资源、创新扶贫手段、加大扶贫力度,对挂钩扶贫点的文化教育、家居改造、道路交通、特色产业等方面给予扶贫资金和信贷优惠等大力支持,省联社直接投入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扶贫资金68.3万元、信贷资金3200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工投劳)91.5万元,进行科技、劳动技能培训,修建进村道路和连户水泥路,改造家居、厨房、厕所、猪厩,建立科技文化活动室,极大地改善了挂钩扶贫点的村容村貌、生产生活条件和观念意识。扶持了养猪、茶叶等一批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挂钩扶贫点的自主“造血”能力。

●捐资助学

省联社高度关注和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在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成立了“景星扶贫教育奖励基金”,于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开展献爱心活动,机关各部、室、中心、办事处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奉献爱心,三年分别捐款41000元、75575元和81000元,对考上高中、大学的景星乡贫困学生分别给予每人一次性500元和2000元的奖励,鼓励和帮助景星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学子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

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村信用社将实现以下发展战略目标:

●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按照股份制方向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体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

●核心监管指标和财务健康度明显改善。合理增扩股金,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提足拨备,做实利润,提高经营效益,人均指标有明显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

●内控有效加强,经营依法合规。实施“流程再造”,在全面流程化管理、全面风险化管理和全面效益化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内控制度体系有效建立,各项业务安全稳健运行。

●科技信息化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重构安全、高效的科技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为业务创新、管理决策、客户服务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促进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

●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在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核心竞争力提高较快。

●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加强班子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资料

1.社会责任·云南省农村信用社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