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府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2023-08-17 3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天策府宝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天策府宝”大钱,内外廓齐整,币文真书,旋读,背面无文,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所铸,时在干化元年(911年)。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天策府宝有铜、铁,生精(银)三种,铜者有背龙及鎏金等稀见品。按照历史惯例,改朝换代建元时,都要铸造新钱币,楚国也不例外,但楚国缺铜,但辖区内,湖南地区有丰富的铅、铁矿资源,马殷听从高郁的献策,于干化元年(公元910年)开铸“天策府宝”铜钱和铅、铁钱,据《十国纪年》载;“时城中(辖区内)行铅铁钱,城外(辖区外)持用铜钱。

中文名 天策府宝
特征 内外廓齐整,币文真书,旋读
铸造人 楚王马殷
性质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相关历史

天策府宝有铜、铁,生精(银)三种,铜者有背龙及鎏金等稀见品。据《十国纪年》载,早在南唐(937~975年)之前,马殷已铸铅、铁钱,行用于城内,而城外则用铜钱,而且铅铁等劣钱的铸量不小。生精(华光普钱谱)或者是银钱。40毫米直径,20克,出自甘肃省。

另外马殷还听从高郁献策,铸“干封泉宝”大钱,有铜、铁两种,背面有天、策、天府、天策、策府等字,而且铜钱较少,币文多为隶书。“干元重宝”大钱,隶书,有大、小数品,穿孔较宽,存世极罕。楚的铅铁钱究竟为何钱呢?考古工作者在1959年对300余座十国的楚的墓葬进行了清理,这些基大都是在解放以后长沙附近发掘的,其中近半数墓中出土了铁质的天策府宝,有很多小的铜开元钱,铅钱中有模糊不清的“开元通宝”字样,胎薄如纸,甚至还有一些没有文字的钱币。

由此看来,长沙城内流通的铅铁钱大部分应为滥铸的“开元通宝”,当然不排除少量的“天策府宝”、“干封泉宝”之所以不在城外流通,是因为这些劣质钱不能为外地所接受,这种情况也并非楚一地如此,总之其货币流通状况比五代时还有所不如。

历史考究

翻开我国的钱币史,在所有的古钱币中,专为纪念策府而铸造的钱币,除“天策府宝”钱币外,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天策府宝”钱币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纪府钱币。

据考,由于马殷才智过人,作战勇猛,在潭州(今长沙)、浏阳、朗口(今常德)等地的战役中,屡建战功,曾被唐任为潭州刺史。武安军节度史,不久,后梁灭唐,马殷又被后梁太祖册封为“天策上将军”,建都长沙,开天策府,辖湖南八州及广西东部地区,始建楚国。

按照历史惯例,改朝换代建元时,都要铸造新钱币,楚国也不例外,但楚国缺铜,但辖区内,湖南地区有丰富的铅、铁矿资源,马殷听从高郁的献策,于干化元年(公元910年)开铸“天策府宝”铜钱和铅、铁钱,据《十国纪年》载;“时城中(辖区内)行铅铁钱,城外(辖区外)持用铜钱。”这枚“天策府宝”铅质母钱,从它的形制、钱文和老旧包浆分析,应是开门见山的真品无疑。因长期以来,泉界对铅质钱不重视,仿之价值不大,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这反而赋于铅钱之真。

是品陈旧土白斑锈沉着入骨,锈斑脱落处可看到锈蚀致钱文和地章呈沙滩样,千年之沧桑,历历在目。此钱钱径41毫米、穿径9毫米、厚3毫米、重23.3克,钱体厚重,制作规整,内外廓深厚,钱文楷中含隶,书写流畅,遒劲力道,字口深峻挺拔,笔画之间毫无粘连,明朗清晰,棱角分明,疏密有致,刚柔相济,气势生动。具有典型的母钱特征。

由于铅钱质较软,不易完好保存,加之长期流用,致传世品皆貌不佳,故诸谱从不入主流。是品如此好的品相,实属难得。

参考资料

1.天策府宝(鎏金·上海博物馆官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