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陕西省汉中市辖县)

2023-08-19 10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佛坪县

陕西省汉中市辖县

佛坪县,地处中国自然地理之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北部,东接安康市宁陕县、石泉县,北临西安市周至县和宝鸡市太白县,西南连洋县,距汉中150公里、西安200公里。古有傥骆、子午道,今有108国道和西汉高速公路穿越县境。

全县辖6个镇1个街道办,4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5万,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古有傥骆道、子午道纵贯东西,今有108国道、345国道和西汉高速公路穿越县境,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在县城设站。

境内山青水秀,气候温润,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6℃,年平均降雨量938mm,森林覆盖率达91.19%,有“生物资源基因库”、“大熊猫的家园”、“中国山茱萸之乡”等美誉。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佛坪县常住人口26597人。

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114767万元,比上年增长8.1%。

1279

中文名 佛坪县
外文名 Foping、County
别名 中国山茱萸之乡
行政区划代码 610730
行政区类别 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地理位置 陕西省汉中市东北部
面积
0916

下辖地区 袁家庄、陈家坝、长角坝、大河坝、十亩地、石墩河、岳坝
政府驻地 袁家庄镇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723400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大坪屿风景区、佛坪县自然保护区
火车站 佛坪站
车牌代码 陕F
地区生产总值 114767万元(2019年)
方 言 西南官话-成渝片-佛坪话
人 口 26597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历史沿革

建制

秦朝为汉中郡城固县。

西汉时隶属汉中郡安阳县。王莽建新朝后隶属新城郡安阳县。

东汉时隶属汉中郡安阳县。

三国时隶属蜀汉黄金县(先)、蒲池县(后)。

西晋时西部隶属黄金县,东部隶属蒲池县。

成汉时隶属蒲池县。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成汉灭亡归东晋,因废兴道、蒲池县,又隶属黄金县。

南北朝时,萧梁二至四年(公元503~505年)隶属兴道县。北魏隶属晋昌郡龙亭县。

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隶属洋州郡黄金县。后复设蒲池县归蒲池县辖。

北周废蒲池县后,复归黄金县属。

隋代隶属黄金县,归洋州(治设今西乡县丰宁)辖;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黄金县改属汉川郡辖。

唐代隶属扬州黄金县。

五代十国期归后蜀源州黄金县辖。

佛坪县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黄金县撤销,并入真符县,归利州路洋州辖;南宋时仍为真符县地,归洋州辖。

元代,为洋州东部属地,归兴元(汉中)路辖。

明朝,属汉中府洋州(后改为洋县)辖。

清代,道光元年(公元1820年),陕西设周洋县丞于袁家庄。道光五年(1825)废周洋县臣设佛坪厅。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佛坪厅属汉中府。民国2年(1913)2月,佛坪厅改为佛坪县。民国3年(1914),佛坪县属汉中道辖。民国15年(1926)9月,佛坪县城由佛爷坪迁袁家庄。民国17年(1928),省撤销道建制,县属省直接管辖。民国24年(1935),陕西省政府以下设立行政督察区,佛坪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公署在今汉中市)管辖。民国38年(1949)10月17日,陕西省特设十一、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建国以后

1949年12月8日,佛坪县解放。佛坪县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属陕南行署,1951年属陕西省南郑区专员公署,1954年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

1958年11月4日,佛坪县撤销。秦岭以北的板房子、厚畛子地区划入周至县,蒲河地区的陈家坝、石墩河划入石泉县,袁家庄、大河坝、西岔河、十亩地、岳坝、龙草坪、长用坝地区划入洋县。

1961年9月,恢复佛坪县,县城仍设袁家庄。

1968~1978年属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属汉中地区行政公署。

1996年6月后属汉中市管辖。

行政区划

2020年全县辖6个镇1个街道办,4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1950年5月13日,将洋县椒溪区所辖大河坝、石墩河、十亩地、磨石沟四乡划入佛坪县;1952年11月16日,将佛坪县大古坪乡的姚窝子村,督都门乡的苍耳子村划入洋县;同时,将洋县石冠乡的朱家坝村划入佛坪县;1953年3月,将佛坪的黄柏原、二郎坝划入太白县;1954年9月23日,将洋县沙梁子乡狮子坝村划入佛坪县;1956年将洋县桑溪乡东沟河村划入佛坪县;1956年4月19日,将佛坪县岳坝乡九池坝村划入洋县;1961年10月,将洋县栗子坝地区划入佛坪县;1962年7月将本县板房子、厚畛子、老水磨、小王涧、沙梁子、双庙子等地,划入周至县。此后,佛坪县域同现在相同。

袁家庄街道

141

袁家庄镇位于佛坪县中部,辖袁家庄社区1个社区、黄家湾村、袁家庄村、塘湾村、东岳殿村、王家湾村、肖家庄村6个行政村

陈家坝镇

84

陈家坝镇位于佛坪县东部,辖陈家坝村、孔家湾村、郭家坝村、金星村、三郎沟村5个行政村

大河坝镇

70

大河坝镇位于佛坪县南部,辖五四、木耳沟、三河口、共力、沙坪、高桥、水田坪、柒坪8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

西岔河镇

99

西岔河镇位于佛坪县中南部,辖西岔河、三教殿、银厂沟、故峪沟、瓦寨、炒家庄、磨石沟、彭家沟8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

岳坝镇

388

位于佛坪县西南部,辖大古坪村、岳坝村、草林村、栗子坝、庙坝村、女儿坝村、西花村、八亩田村、龙潭村、狮子坝村10个行政村

长角坝镇

315

长角坝镇位于佛坪县北部,辖两河、教场坝、沙坝、下沙窝、上沙窝、小南坪、龙草坪、东河、田坝9个行政村

石墩河镇

56

石墩河镇位于佛坪县东南部,辖石墩河、薅林湾、回龙寺、金砖沟4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

佛坪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东北部,地处秦岭山脉中段南坡山峦腹地。秦岭山脉主脊横亘县境北部,境内山峦重叠。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1'至108°10',北纬33°16'至33°45'。县城袁家庄,东到宁陕县26公里;西南到洋县28公里;南到石泉县43.5公里;西到洋县75公里;北到周至县39公里;西北到太白县100公里。东北(经周城公路)到西安市212公里;西南(经周城公路)到汉中市158公里。佛坪县南北长约54.05公里,东西宽约50.25公里。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

佛坪县地图

地貌

佛坪县地处秦岭腹地,总体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县境北界秦岭主脊自西而东有黄桶梁、光头山,为南北坡分水岭,亦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东有天花山、老庵子;西有烂店子梁、观音山;中部有鳌山、文观庙梁蜿蜒伸展,接连娘娘山主峰,构成倒挂的“山”字型骨架,形成低山和中山的高程差异,县东西两半以山相隔,汇集为金水、椒溪两个水系。蒲河系过境水,与椒溪交于三河口。三条河道纵贯佛坪县。山体多呈中切峡谷,沟壑纵横,群峰四起。河沟两岸分布大小不等的洪积、冲积、淤积台地,地势较平坦,为基本农田的分布区。

气候

佛坪县属暖温带气候,有显著的山地森林小区气候特征,成为特殊的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东西向秦岭主脊的屏障作用,使县境气候明显区别北坡,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地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冷暖反复交替,气温回升缓慢,雨少偏旱;夏季多洪,秋季多淋;冬季雪雨稀少,较干燥。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共有保护植物23种其,中二类保护植物10种,三类保护植物13种。总共有植物5门180科1603种,其中地衣类5科12种,苔藓类20科30种,蕨类24科71种,裸子类6科20种,被子类125科1470种。这些植物中,药用植物904种,纤维类植物98种,糖及淀粉类植物130种,油脂及芳香油类植物248种,鞣料植物100种,观赏类植物370种,其他资源植物136种。

已发现野生红豆杉群落、庙台槭、独叶草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已发现野生中药材10大类1000余种,是名贵中药材山茱萸的地道产区。

动物资源

清《佛坪厅志》载:佛坪县“鸟兽恒畜外,有熊、豹、豺、狼、狐、兔、猴、獾、野猪、猯、獭、雉、鸨、鸠、鸦、鹑、鹰、鹳、鹊。水族亦有鱼,然不多得”。《佛坪乡土志》载:佛坪县“动物常畜外,兽有野牛、山羊、熊、豹、豺、狼、狐、鹿、野豕;鸟有雉、松鸡、鸨、鸠、鹳、鹰”。

佛坪已发现的野生脊椎动物433种(其中:鱼类55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27种,鸟类239种,兽类103种),种类之多,保存之完备,自然生态之完整,为陕西省之冠。其中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39种;大熊猫野外分布密度居中国之首,被认定为秦岭亚种,设有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水资源

佛坪县河流属长江水系,汉江支流。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77公里。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溪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溪47条,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5条。属汉水一级支流1条,二级支流13条,三级支流20条。总长984.2公里,总流量为11.76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10.4万千瓦,可开发5.1万千瓦,是长江中上游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保护地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调水点。

境内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年平均经流总量7.325亿立方米,占总水资源的91.12%。人均占有水资源17600立方米以上,亩均占有311立方米以上。水能蕴藏量98016千瓦,为水资源共享富能区。其中,金水河年平均经流总量2.53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43000千瓦;椒溪河年平均经流总量2.66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42816千瓦;蒲河年平均经流总量2.12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2200千瓦。因县境内降水时空、地域分布不均,一般6~10月经流量占全年的66.8%,大量经流为洪水渲泄,对水资源合理利用造成困难。地下水主要属基岩裂隙水或层间承压水,为极弱和弱含水层,补给为降水、灌溉水、塘库水。境内因河川切割较深,地下水大部份汇入河流,有的以山泉泄入河流。地下天然储藏量年平均为32亿立方米。

1949年12月8日,佛坪解放以来,全县修水塘建水库20余处,年可蓄水100万立方米以上,调节水资源防止大量流失。利用主要河道的自然落差,修建县、乡、村水力发电站,发挥了水能资源优势。兴建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改善了饮水卫生条件,使人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人口民族

1953年,佛坪县总人口25496人,其中男14308人,女11188人。

1964年,佛坪县6181户,24855人,其中男13744人,女11111人,农业人口22866人,非农业人口1989人。

1982年,佛坪县总户数7401户、33828人,其中男18639人,女15189人;农业人口29296人,非农业人口4532人。

1990年,佛坪县有35654人(含户口不在佛坪县的常住人口),其中男19839人,女15815人。0~5周岁3654人,12岁以上不识字的11405人。

佛坪县

2012年,佛坪县总户数11356户,户籍总人口33360人,其中:男性18163人,占总人口54.45%;女性15197人,占45.55%。农业人口26756人,占总人口的80.2%;非农业人口6604人,占总人口的20.1%。佛坪县常住人口30094人,城镇人口13711人,城镇化率41.1%。

2016年,年末全县总户数11551户,户籍总人口33158人,减少396人。其中,男性17941人,占总人口54.11%;女性15217人,占45.89%。农业人口26683人,占总人口的80.47%;非农业人口6475人,占总人口的19.53%。全县常住人口30200人,城镇人口13596人,城镇化率为45.0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佛坪县常住人口26597人。

经济

综述

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0.1%;规上工业总产值3.37亿元,增长1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亿元,下降7.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6.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11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267元、11594元,增长4.8%、7.2%。

农业

佛坪山多田少,农业基本条件差。建国前,生产力低下,耕作粗放,生产工具简陋,刀耕火种,水利设施极少,作物品种单一,加之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因而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极低,亩产仅五六十公斤,农村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猪、牛、羊、家禽等畜牧业生产及其它农副业难以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活困苦。

建国后,经过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建立起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到解放。随着教育、科技、交通事业的发展,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农业基本条件不断改善,使佛坪县粮食、油料、畜牧业、多种经营生产迅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1951~1957年,佛坪县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76%,粮食总产平均每年增长4.4%。

1958年以后,虽然经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左的错误的挫折,但在各级党组织的积极工作和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下,大力开展农田建设,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制止乱开荒地,控制水土流失,增大农业投资,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粮油生产稳步增长,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1989年,佛坪县农业总产值1084万元,比1949年增长5.3倍,粮食总产1155.6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1.09倍。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94公斤。多种经营收入770.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4.89。人均纯收入236元,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252万元,同比增长5.8%。其中猪、药、菜三大产业产值1032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081.5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02.6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28.6公顷,小麦播种面积67.6公顷,玉米播种面积853.5公顷,大豆播种面积257.5公顷。油料播种面积213.6公顷,蔬菜播种面积465.8公顷。

2016年,全县命名现代农业园区26个,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39个、家庭农场21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个。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45亿元,增长4.3%。粮食总产量9099吨,增长0.4%。

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114767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81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2630万元,同比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72956万元,同比增长7.9%。

工业

民国时期,龙草坪、上沙窝、三郎沟建有纸厂,生产火纸、黑皮纸。袁家庄、西岔河、陈家坝等集镇,开设有私营染坊、轧花、弹花、缝纫、铁业、铸蜡、织袜等业,规模小,收入微。

50年代初,人民政府对私营工业、手工业实行保护和扶持发展政策,使手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56年,开始对私营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行公私合营,建立集体性质的手工业合作社(组)。

1958年,开始发展县办工业,在“大跃进”中,搞“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因技术、设备等条件不具备,炼出的铁质量不高,只有少量铁可用于铸铧,造成森林大量破坏和劳力浪费。1961年,按照中央指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停办铁厂等企业。1962~1965年,工业生产虽有回升,但不稳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瘫痪,产值下降。

佛坪县

1970年后,县办工业和农村社队工业有所发展,但效益较差,尤其各社队建立的木材加工厂(综合厂),对林木资源破坏较严重,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差,大部分倒闭。1982年后乡镇企业和个体工业户增加。1989年,佛坪县工业产值比1953年增长223倍,由手工操作发展为部分机械生产,工业门类、产品种类增加,效益提高。

2012年,佛坪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88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7026.5万元。全部工业增加值4411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51万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16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9.1%,比2011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6年,全年新纳入规上工业1户,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91亿元,增长15.5%,实现增加值0.7亿元,同比增长16.8%。

交通运输

佛坪自古交通闭塞,运输靠人力挑背。历史上境内虽有“骆”、“子午”古道的支道及黑水蒲河道,但时通时闭。乡间道路、桥梁,主要依靠当地农民每年农闲季节自愿结合或由绅士捐募修补。清代和民国初期,厅同知、县知事倡导捐募和组织劳力修补地方道路和桥梁。

民国时期、交通事业由教建科管理,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所限,山区交通运输事业落后。

建国后,从50年代开始修建佛(坪)洋(县)驮道。1965年始修公路。1967年12月17日,第一条公路佛(坪)两(河)公路通车。1970年12月通客运班车。1974年12月26日佛坪县各乡通公路,居汉中地区首位,列陕西省第三名,周(至)城(固)公路穿越县内乡镇。

2012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12.5万元,增长8.9%。佛坪县境内公路里程465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9公里。

社会事业

卫生

民国33年(1944),设有县城镇卫生所;佛坪县有11家私人开业的中药铺,有18名中医坐堂治病售药。

1951年,佛坪县仅有国家医务人员5人,1954年8人,1957年13人。此后,每年由省、地医药卫生院校分配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充实卫生队伍。

1989年底,佛坪县共有国家编制内的医务人员189名,其中主治医师17人,医师90人,医士41人,护理师6人,护士19人;大专文化程度15人,中专65人;中医人员54人,西医人员134人。

2012年,佛坪县医院、卫生院9所。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75床。卫生技术人员180人,其中:卫生防疫人员60人。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100%。

2016年,佛坪县医院、卫生院9所。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75床。卫生技术人员210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0人。

教育

佛坪自清代建置后,成立书院、义学,实行科举教育。清代末年,改设学堂。境内读书及中科第者甚少。

民国时期,学校有所发展;至35年(1946)始设初级中学。

建国后,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从50年代起逐步在各级有条件的村设立小学,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70年代初,教育事业有所恢复;1974~1976年教学秩序再一次受到“左”的错误的干扰。

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入学考试制度;1979年后,学校教育重点抓提高入学率、合格率、巩固率、毕业率,落实教学责任制,恢复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1982年开始,对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中错误处理的36名教师进行复查纠正,平反冤假错案。1984~1989年,重点抓集资办学,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质量。1985年10月,经省教育厅、汉中地区文教局验收,确认佛坪县已普及小学五年初等教育,代表省政府向县政府颁发了“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嘉奖令”及锦旗,奖金1万元。

2012年,佛坪县有普通中学2所、小学10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9人,小学专任教师179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20人,小学在校学生170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85.5%。

2016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所、小学10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26人,小学专任教师15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89人,小学157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1.9%。

文化

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6.3万册;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博物馆2个。

社会保障

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119人,失业保险参保1911人,工伤保险参保3321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7739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8284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2891人。

全县共有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1个,床位430张,年末在院人数327人。城镇低保人数407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83.7万元;农村低保人数1517人,累计发放保障金641.6万元;特困供养对象417人。优抚补助人数100人,发放抚恤金118.16万元。

城镇新增就业31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9万元。劳务输出10238人,职业技能培训7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

历史文化

群众文化

民歌

境内民歌分布区域广泛,佛坪县各地均有流传,尤以高山地区为最多。民歌体裁多样,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有三起头,四句开,五句体、六句落,也有长达几千句的长篇叙述事体。唱的形式有单人唱,二人对唱,有一领众唱等。

社火

亦称“哑巴戏”。佛坪县清代至民国时,石墩河、大河坝、十亩地及陈家坝、袁家庄等地流行有地社火、平台社火,大河坝还流行高台社火。社火均选择秦腔剧目中的一些折子戏扮演,如《白蛇传》、《五典坡》、《送京娘》、《保皇嫂》等。

古遗迹

佛坪厅(县)城遗址

今周至县板房区厚畛乡老县城村。1825年筑城,1825~1826年佛坪厅、佛坪县城。据1986年考察,城墙及城门部分毁塌,城内仅有老街房3间,有监狱、文庙、厅署等遗址;城内外碑碣、古树、石础、石条、城砖(上刻“佛坪厅城砖道光五年造”)甚多。城外有城隍庙、佛爷庙、佛像、古塔、古钟等遗迹遗物。

佛坪县

秦汉遗址

大河坝乡五四村椒溪河西马家沟口二级台地上,北距大河坝街300米,西北距乡政府约500米。遗址南北长70米,东西宽40米,地面开阔,上为稻田覆盖。灰层长约20米,厚约0.2米,距地表0.3~0.5米。遗址内陶片很多,有凸弦纹红陶片、细绳纹灰陶片、外绳纹内麻点灰筒瓦片、绳纹红板瓦片。1988年11月,汉中地区文物普查队鉴定为秦汉遗址。

地方特产

银杏

银杏是世界上现存的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为中国特产树种,被誉为“活化石”。银杏的种子俗称白果,用途广泛。种仁营养丰富,既是滋补食品,又是常用的中药,也是中国出口的土特产品,市场供不应求。佛坪县野生银杏分布广泛,自90年代以来又大量引进良种苗木人工栽植。

山茱萸

山茱萸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又称枣皮、药枣、山萸肉等。《本草纲目》列山茱萸为滋补上品,云:“久服,明目强力长年。治脑骨痛、疗耳鸣、补肾气、添精髓、止老人尿不节。”有较高的药用食用价值。其味酸、涩,性微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临床广泛应用,是加工六味地黄丸系列产品的主要原料。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山茱萸含马钱苷、山茱萸苷、熊果酸、齐墩果酸、多糖、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抑菌抗病毒、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降血糖和抗衰老等作用。

天麻

天麻是一种常用的重要药材。主治眩晕、头痛、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天麻块茎含香荚醇、黏液质、维生素A等物质及甙类和微量生物碱,对三叉神经有止痛特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天麻开发的保健营养食品、饮料日见增多,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风景名胜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佛坪县西北部,地处秦岭中段南坡,周围与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佛坪县岳坝乡为邻,东、西、北三面均以山脊为界,南侧以山脊、河流或道路划分。东西纵深24.8公里,南北横延22.0公里,面积29240公顷。2004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获世界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认证。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理事会批准为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在中国近2000个自然保护区中,属由中央部门直管的三个保护区之一,荣膺中国“首届梁希科普奖”。

仙果寺

仙果寺源于三教殿,即佛、道、儒三教合一。原名三教殿,老殿址在西岔河镇中心校。2007年在得到县民政部门的批准后,由当地宗教人士自发组织了仙果寺筹建委员会,通过民间募集善款84万元,在三教殿上坝组千年白果树旁重新修建仙果寺。仙果寺共建成正殿一座,建筑面积170m2,内塑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座神像。铺设大理石广场620m2,修建古树保护围栏,将千年白果树用铁护栏保护在广场中心,成为仙果寺的一道独特风景。

获得荣誉

2019年5月18日,佛坪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4月,被中共陕西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授予“2019年度平安县”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11月,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参考资料

1.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命名的通报·陕西省人民政府

2.​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3.全国爱卫会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

4.佛坪县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5.行政区划·佛坪县政府网站

6.水资源·佛坪县政府网站

7.汉中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汉中市统计局

8.佛坪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佛坪县人民政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