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区(海南省三亚市辖区)

2023-08-25 12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吉阳区

海南省三亚市辖区

吉阳区是三亚市管辖的4个县级区之一,位于三亚市中东部,介于东经109°31′-109°48′,北纬18°14′-18°37′之间,东靠海棠区,西与天涯区相接,南抵南海亚龙湾,北部与保亭县交界,总面积372平方千米,占据三亚的心脏位置,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三亚市委、市政府驻地。

截至2020年11月1日,吉阳区常住人口447322人。

吉阳区北面靠山,南面傍海,拥有依山傍海的自然环境以及较为明显的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全区海岸线总长度88.34千米,辖区海域从三亚小洲岛向东20米至竹湾东侧止,包括红沙港及青梅港内水域,海域面积801.45平方千米。辖区内分布有三亚河、大茅河等5条主要河流和三亚大东海火岭猕猴保护区、三亚六道综合生态保护区等6个自然保护区。

2020年,吉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55亿元,同比增长2.7%;共有213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额282.7亿元,增长18.7%;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64元,同比增长4.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004元和18968元,分别增长3.3%和8.0%。

372

中文名 吉阳区
外文名 JiYang District
别名 田独
行政区划代码 460203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海南省三亚市
地理位置 海南南部,三亚市中东部
面积
0898

下辖地区 2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迎宾路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572099
气候条件 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亚龙湾,大东海,小东海,鹿回头公园
火车站 亚龙湾站
车牌代码 琼B
人 口 447322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268.55亿元(2020年)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河东区

唐代以前,河东区为临川县治。

清末,属临川里。

民国时期,归第二区管辖。

解放后,属榆亚镇、鱼雷人民公社、三亚镇管辖。

1985年7月,正式成立河东、河西两个街道办事处。

1988年5月,改为河东区管理委员会(处级),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吉阳镇

田独镇

清代,属临川里,民国时期属临川乡管辖。

1950年,分别属榆亚镇和榆红镇管辖。

1953年土改后,田独地区成立五个小乡,属六区管辖。

1955年上半年,撤销六区。

1957年,撤区并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为田独区。

1986年,改为田独镇。

荔枝沟镇

解放前,荔枝沟属呜亚乡管辖。

1950年解放,同年5月建政,归属二区管辖。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鱼雷公社管辖。

1961年5月,荔枝沟从中分出成立荔枝沟公社。

1983年3月,改为荔枝沟区公所。

1985年7月,改设荔枝沟镇。

红沙镇

清代,红沙镇属临川里榆林铺。

民国时期,属东二区(崖二区)。

1950年4月解放,同年底建政,是榆亚镇公所驻地。

1958年,公社化时归属鱼雷公社管辖,红沙称为大队。

1959年7月,撤销鱼雷公社,成立榆林公社。

1963年,成立崖县红沙地方国营农场,场部设在红沙墟。

1967年,撤销农场,成立红沙公社。

1983年,改为红沙区。

1986年,改为红沙镇。

2001年8月,田独镇、荔枝沟镇、红沙镇合并为新田独镇。

2011年1月,田独镇更名为吉阳镇。

合并设区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三亚市撤销原河东区、吉阳镇、亚龙湾管委会,设立吉阳区;同年9月22日,成立三亚市吉阳区筹备组,进入“撤镇设区”实质阶段;10月23日,三亚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分别成立三亚市吉阳区、海棠区、天涯区、崖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组,负责筹备各本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相关事宜。

2015年1月2日,三亚市吉阳区举行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吉阳区党委、区人大、区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吉阳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6月,吉阳区下辖21个社区、16个行政村,1个南新居,1个经济场,97个自然村,297个村民小组。区人民政府驻月川社区。

吉阳区下辖社区一览表

吉阳区下辖社区

月川社区

临春社区

榕根社区

鹿回头社区

港门村社区

商品街社区

下洋田社区

红郊社区

红沙社区

丹州社区

大东海社区

春光社区

卓达社区

新月社区

荔枝沟社区

新村社区

月河社区

南新居

海澜社区

吉阳区下辖行政村一览表

海罗村

东岸村

田独村

中廖村

大茅村

安罗村

六道村

博后村

六盘村

龙坡村

干沟村

榆红村

红土坎村

新红村

罗逢村

红花村

抱坡村

落笔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吉阳区位于三亚市中东部,东靠海棠区,西与天涯区相接,南抵南海亚龙湾,北部与保亭县交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31′-109°48′,北纬18°14′-18°37′之间。总面积面积372平方千米。

吉阳区

地形地貌

地形

吉阳区北面靠山,南面傍海。其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北部山高岭峻,峰峦连绵,南部平原海岸东西分布,大部分地区海拔几十米至三百米之间,最高海拔611.5米。东部、西部与北部为中低山环绕,中部为东北向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南部以低丘为主,有山间小盆地。拥有88.34千米海岸线。

地貌

吉阳区东部、西部与北部为中低山环绕,中部为东北向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南部以低丘为主,有山间小盆地。

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鹿回头角至榆林角,亚龙湾及湾内5个海岛沿岸。

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于泥质滩涂海湾和受潮汐影响的河口海岸。

气候

吉阳区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1至6月为东北季风期,6至12月为西南季风期,年平均气温25.4℃,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21.4℃,最热的六月份平均气温28.7℃,没有严重低温。降雨季节分布均匀,干湿季节明显。4至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90%,11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热带风暴或台风平均每年1至2次。年日照2539小时,年平均蒸发量2344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长夏无冬,秋春相连,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干湿各半、雨骤旱酷,台风频繁,雨急风狂的特点。

2019年,吉阳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8.6%,PM2.5年均值为14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其中亚龙湾、坎秧湾、大东海、三亚湾水质均达到海水一类水质。

水文

河流

吉阳区有三亚东河、大茅河、抱坡溪、白水溪、亚龙湾、草蓬水、半岭水、腊尾山塘、五一水、中村水等10条河流。

大茅水发源于吉阳区北部与保亭县交界的甘什岭,流经镇区在榆林港流入南海,三亚东河流经荔枝沟。辖区地下水岩组厚度为30至90米,有三个含水层,红土坎至上新村一带,水层及水位埋藏深,富水性差;榆林到榆林潭一带,含水层较浅,厚度小,富水性较好。

海洋

吉阳区辖区海岸线总长度88.34千米,辖区海域从三亚小洲岛向东20米至竹湾东侧止,包括红沙港及青梅港内水域,海域面积801.45平方千米。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鹿回头角至榆林角,亚龙湾及湾内5个海岛沿岸。

土壤

吉阳区自然土壤以母岩母质类型较多,形成的土壤类型也较多,有6个土类,6个亚类,22个土属,42个土种,既有地带性土壤,也有非地带性土壤。

从整体分布情况看,土壤类型具有较明显的分布规律,从南至北依次分布着滨海沙土、燥红壤、砖红壤、赤红壤和山地黄壤。滨海沙土为滨海沉积物形成,土壤剖面不明显,质地偏沙,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低;燥红壤分布在荔枝沟一带,为滨海阶地浅海沉积的燥红壤,土层深厚,有明显的土壤剖面层次,土壤肥力较低;砖红壤分布在荔枝沟一带,土壤母质为花岗岩、砂页岩、安山岩等风化物,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赤红壤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砂页岩、安山岩等风化物,主要分布在吉阳镇的部分山地;山地黄壤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砂页岩、安山岩等风化物;非地带性土壤有水稻土、潮砂泥土和滨海沙土。

吉阳区红树林分布区域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潮砂泥土,以及一些水稻土和滨海砂土。

吉阳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吉阳区主要矿产有铁矿、锰矿、磷矿等矿产资源。

铁矿资源

吉阳区铁矿资源主要位于吉阳区田独村黄泥岭西北山麓,其矿石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主矿体已开采完,深部尚有残余矿体,储量约90万吨;次矿体为盲矿,位于主矿体之旁侧埋深22米,储量40万吨。

位于三亚市吉阳区田独村黄泥岭西北山麓的田独铁矿为中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磁铁矿,次为赤铁矿。主矿体长66至195米,厚17米,主体已开采完,深部尚有残余矿体,储量约90万吨。次矿体为盲矿,位于主矿体之旁侧埋深22米,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70度,长63米最大垂直厚度76米,延伸172米,储量40万吨。该矿区矿石品位高,杂质低,质量好,含铁53至58%。20世纪60年代已基本采完。

锰矿资源

吉阳区锰矿资源主要位于吉阳区大茅磷矿区,储量100万吨,矿体一般长100~200米,最大900米,一般厚度1.5米,品位25.18%,最高45.96%,含杂质少。

磷矿资源

吉阳区磷矿资源主要位于吉阳区的中廖管理区,是海南省唯一的中型磷矿,储量C至D级929.5万吨,平均含五氧化二磷9.94%~17.60%,该矿区共有磷矿13层,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有3层,占矿区总储量93%以上,主矿层分布于中和岭块段,长600~1400米,延伸115~400米,厚2.5米,含磷品位13.1%~17.66%。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吉阳区森林面积31万亩,覆盖率达69.5%。境内有三亚大东海火岭猕猴保护区、三亚六道综合生态保护区等6个自然保护区。

吉阳区的主要植物有小叶榄仁、重阳木、椰子、玫瑰、朱蕉、萝蜜、榴莲蜜、杨桃树、人参果、石榴、莲雾、玫瑰、小叶龙船、朱蕉等。

动物资源

吉阳区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吉阳区内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多达200余种,其中兽类50种,鸟类16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云豹、孔雀雉、海南山鹧鸪、白鹇、背八色鸫、黄嘴白鹭、穿山甲、猕猴、水鹿、黑熊、小灵猫、水獭、海南兔等。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吉阳区耕地总面积1565公顷,其中,水田面积957公顷、旱田面积274公顷、旱地面积334公顷。共有山林面积2.49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2.3万亩,商品林1942.82亩。

水资源

2018年,吉阳区有颂和、三浓、内村、渣平等水库25宗。其中,小一型水库3宗(颂和、三浓、草蓬),小二型水库14宗(其中内村、六道两宗水库于2018年6月经区政府同意进行报废,并于2018年7月13日移交军方),总库容185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723.93公顷;响土、渣恶、抱坡、山溪、多泥、山尾、临春、三汤等8个山塘,总库容38.8万立方米。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11月1日,吉阳区常住人口为44732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3.37%;全区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40267人,占53.71%;女性人口为207055人,占46.29%;总人口性别比为116.04;0至14岁人口为74070人,占16.56%;15至59岁人口为334445人,占74.77%;60岁及以上人口为38807人,占8.6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5030人,占5.60%;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68704人,占82.4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8618人,占17.58%。

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9.77万人,占77.99%;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壮族、满族、傣族、土家族、瑶族、侗族、蒙古族、朝鲜族、依族等,共8.4万人,占23.05%;黎族7.51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4.04%;回族0.1万人,占1.25%;壮族0.12万人,占1.48%;苗族0.06万人,占0.75%。总人口中,农业户口16.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4.01%,非农业户口21.37万人,占人口的比重为55.99%。

政治

政党体制

截至2021年6月,吉阳区共有114个机关单位,81个事业单位,共有党组织299个,党员6392人,其中,下辖党委7个,党组24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284个。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区委书记

陈跃

区委副书记、区长

顾浩

副区长

石廷伟、林尤回、何书凯、张晨、蔡曜泽、吴明勇、陈练、罗双发、郝亮

经济

综述

2020年,吉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55亿元,同比增长2.7%;共有213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额282.7亿元,增长18.7%;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64元,同比增长4.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004元和18968元,分别增长3.3%和8.0%。

2020年,吉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16.23亿元,政府性基金1.5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6%。中央特殊转移支付资金1.76亿元用于“六稳”“六保”工作。

吉阳区

第一产业

2017年,吉阳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329亿元,同比增长11.7%。全年发放蔬菜种植补贴40.39万元,全区粮食作物播种共14914亩,总产量4197.6吨。

2018年,吉阳区发放蔬菜种植补贴110.91万元、耕地保护补贴208.57万元,粮食作物播种8067.2亩,总产量2750.92吨,常年蔬菜总产量2.25万吨,总产值1.125亿元,开设43个“菜篮子”销售点。

2020年,吉阳区常年蔬菜基地可种植面积2516.95亩。冬春季节种植率95%至96%,夏秋55%至60%。

农业

2020年,吉阳区冬季瓜菜种植面积6146亩,其中椒类3244.51亩,豆类470.7亩,茄类71.5亩,其他种类2359.54亩,总产量15674.2吨,总产值3448.324万元;15个常年蔬菜基地面积2024亩,涉及2011户菜农,种植企业2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

热带水果

2020年,热带水果种植面积51647.16亩,总产量47308.9吨,其中芒果面积48940.96亩,龙眼面积943亩,哈密瓜面积208亩,草莓面积13.2亩,火龙果面积945亩,百香果面积275亩,杨桃面积200亩,菠萝蜜面积40亩,荔枝面积40亩,葡萄面积42亩。

畜牧业

2020年,吉阳区拥有养殖企业7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散养户1182户。全年出栏生猪9992头、禽类392796万只、其中牛432头、羊6323只;禽蛋产量约919.6吨、肉类总产量1446.42吨。

林业

2020年,吉阳区有林地面积35.5万亩,公益林管护面积18.1万亩,一般林地17.4万亩,森林覆盖率69%重点公益林专职护林员59人,平均每个护林员5000亩,专职护林员队伍下分5个护林小组。

第二产业

2017年,吉阳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43.3347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工业产值12.9532亿元,增长13.3%;建筑业产值31.0972亿元,增长7.0%。

三亚市的工业占比较小,主要集中在吉阳区的荔枝沟技工贸园区,工业园区实际用地500亩。截至2006年,进驻荔枝沟技工贸园区的企业已达24家。

第三产业

2017年,吉阳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153.5442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零售业产值10.1651亿元,增长7.3%;批发和零售业产值2.1411亿元,增长5.2%;住宿和餐饮业产值25.4744亿元,增长2.9%;金融业产值27.8783亿元,增长5.5%;房地产业产值47.1485亿元,增长1.5%;其他服务业32.6844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339万元,增长13.1%。

旅游业

2020年,吉阳区共接待游客658.86万人次,过夜人数630.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2.38亿元。

高新产业

2020年,吉阳区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共有413家企业进驻,其中实体入驻企业235家,虚拟入驻178家,带动就业人数4228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2017年3家,2018年2家,2019年4家,2020年11家,外省引入6家),主要为互联网电商、软件开发、手机游戏制作等科技领域。702个5G基站已建成并交付运营商,园区企业全年实现产值78.77亿元。

交通运输

公路

吉阳区境内有海南地区环线高速公路(G98)、三亚绕城高速公路以及海口—榆林(东)公路(G223)等主要干线贯穿全境,迎宾路、榆亚路、红沙隧道以及亚龙湾互通立交、槟榔互通立交等多条交通线。

2018年,吉阳区约投入4688万元,改造道路总长12700米,硬化面积约5.4万平方米。

铁路

吉阳区境内有海南环岛铁路途径,设有亚龙湾站。

水运

吉阳区的水运主要有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沿三亚滨海地带的鹿回头半岛、三亚河口等处系列游艇港湾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8年,吉阳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99所,其中完全小学30所(含民办1所),小学教学点1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含民办8所),56所注册幼儿园(含4所公办园、3所部队办园和49所民办园)。

2016年,吉阳区有在校学生25514人,其中初中6498人、小学19016人;专任教师1674人,其中初中535人、小学1139人;省级规范学校5所,市级规范学校31所。吉阳区有三亚荔枝沟教育科技产业园区。截至2020年,吉阳区共有9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和2所省一级幼儿园。

2020年,吉阳区新开5所公办幼儿园,可提供学位1170个;与民办幼儿园合作设立18家公办分园,提供学位4128个;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至27家,将2020年初学前教育公办率17.7%、普惠率43.31%提高至秋季学期的51.15%及85.81%。

高等学校: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海南省一级中学:海南中学三亚学校

文化体育

2020年,吉阳区新建鹿回头体育公园,整合35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成文化下乡、文艺惠民演出100余场;举办体育+旅游和全民健身活动8场。推进“创文”工作,以港门村、商品街为试点,完成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

医疗卫生

2016年,吉阳区有医疗卫生机构有213个(含社会办医机构,个体诊所、卫生室)。其中,市级综合医疗机构1家,即三亚市中医院;区级基层医疗机构5家。全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159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44人,占84.26%。中级以上职称62人,初级职称117。全区共有乡村医生21人,其中60岁以上17人,占总数的80.9%;高中及以下学历21人,占总数的100%。全区医疗机构有病床数1574张,其中,基层医院床位数1484张,占94.28%。

社会保障

2020年,吉阳区组织开展就业服务、技能培训383人次,同比增长34%;多渠道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扶贫产品销售金额86.7万元;强化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建档立卡户年人均收入1.75万元。

2020年,吉阳区民生支出13.5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3%。提供就业岗位4770个,实施就业援助254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636个。完成签订征收补偿协议287户,拆除房屋135栋,拆除面积约8万平方米;月川安置区1823户村民完成选房。

2020年,吉阳区成立202个农村经济合作联合社。基本建立土地流转台账,登记土地流转47宗。中廖村等8个美丽乡村建设共投资6.5亿元。完成55个自然村污水处理建设、34个自然村通电调试运行,新建农村公路2.7公里。

做优中心城区,吉阳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完善自由贸易服务、航空邮轮游艇枢纽和区域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打造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社会治安

自2019年5月23日起,吉阳区组织开展第三批“两违”图斑核查工作,截至6月16日共计核查图斑456个,其中合法图斑271个,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违法图斑185个,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落在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内等重点区域的图斑20个,建筑面积2886平方米。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吉阳区境内有田独“万人坑”、亚龙湾沙丘遗址、落笔洞遗址等4处文物遗址。

落笔洞遗址

位于田独镇荔枝沟落笔村东1公里落笔峰南面洞穴。

1983年4月,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组织开展的广东省文物普查(海南建省以前归广东管辖)中曾进行考察。1992年12月、1993年10月,由海南省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两次发掘共出土人类牙齿化石13枚及左侧距骨一块。人工制成和使用过的石器30余件,主要有打制石器的敲砸器、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石核、石片等,磨制穿孔石器6件、骨铲、骨锥、矛形器、骨镞、凤管、骨匕等骨器51件;角铲、角锤、角锥等角制品39件;另有蚌制品、牙制品共6件。

遗址内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主要有华南虎、长臂猿、貘、扫尾豪猪、亚洲象、鹿和鱼、鸟、龟、蛇等动物及人类使用火的堆积和灰烬。年代距今1万余年。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山洞属自然形成的石灰岩洞,呈不规划形,洞口朝南,内宽10米,进深14.5米,顶高约13米,面积约145平方米。

落笔洞遗址印记了海南岛久远的人文符号,它对研究海南古人类活动状况、民族来源、繁衍变迁、海南人文地理,建立海南考古学文化的标尺与序列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田独“万人坑”

日军侵琼田独死难矿工遗址位于田独镇新村东北面1千米的黄泥岭,1990年1月17日,被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7月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田独铁矿土矿井东北50米处有一坑,坑长约100米、宽50米,坑内埋有死难一万余人的矿工尸骨,故名“万人坑”。坑西北500米处有海南铁矿修建的“日寇时期受迫害死亡工友纪念碑”,碑高2.6米,直径1.72米。碑前建难友余骨冢,墓冢由水泥砌壁而成,长0.92米,宽0.85米。

日军侵琼田独死难矿工遗址原为田独铁矿土矿井。1940年2月14日,日军登陆三亚,8月即在田独镇命名日军石原株或含社开矿,至1941年投产建成。为了掠压资源,奴役中国劳工在此处开采铁矿,致使近万名劳工罹难,1945年冬,田独铁矿被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接收,并成立了海南铁矿筹备处。

2001年初,由三亚市人民政府在原纪念碑旁再建纪念碑一座,占地面积20平方米,碑高约8米,碑上镌刻“田独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碑”。

亚龙湾遗址

亚龙湾遗址位于田独镇海坡村东约4千米的亚龙湾海滨。属滨临大海的沙丘遗址类型,南北长约2千米,东西宽约15米,距海边20米,高出海面15至20米。1957年7、8月间,广东省文化局文物普查工作队与中山大学历史系联合作过调查,确认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至汉、唐、宋等不同时代的遗迹遗物。1990年1月,被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该遗址上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粗陶、(泥质)红陶圈足碗,汉代的泥质灰陶千字戳印纹、网格纹、方格纹、水波纹等陶器物残片。

非遗文化

吉阳区的疍歌、海螺姑娘传说、钻木取火技艺等入选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俗民情

吉阳区辖区内有疍歌、海螺姑娘传说、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打柴舞、苗族盘皇舞、黎族织锦技艺、黎族原始制陶等民俗文化。

风景名胜

综述

吉阳区拥有三亚大东海旅游景区、亚龙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亚龙湾玫瑰谷、亚龙湾海底世界、鹿回头公园、千古情景区、凤凰岭景区、临春岭景区、落笔洞等一系列旅游资源。亚龙湾玫瑰风情小镇,中廖村、博后村等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旅游景区。

吉阳区

旅游景区

A级景区

A级景区

名称

等级

地址

三亚大东海旅游区

4A

海南省三亚市榆亚大道大东海旅游区

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

4A

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

鹿回头风景区

4A

海南省三亚市鹿岭路鹿回头风景区

三亚凤凰岭海誓山盟景区

3A

海南省三亚市龙岭路临村社区三亚凤凰岭海誓山盟景区

亚龙湾国际玫瑰谷

3A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亚龙湾博后北路9号

亚龙湾海底世界

3A

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

乡村旅游点

名称

等级

地址

三亚市吉阳镇中廖村乡村旅游点(中廖村)

五椰

三亚市吉阳区吉阳镇中廖村

三亚市吉阳区亚龙湾民宿村乡村旅游点(博后村)

五椰

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

三亚市吉阳区大茅远洋生态村(大茅村)

五椰

三亚市吉阳区大茅村

三亚市吉阳区亚龙农庄(南丁村)

三椰

三亚市吉阳区南丁村

荣誉称号

荣誉名称

评选单位

获评时间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19年9月

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小康杂志社

2020年1月

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21年2月

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21年7月

参考资料

1.吉阳区概览·三亚吉阳区人民政府网

2.第三章 三亚市区·海南史志网

3.2021年三亚市政府工作报告·三亚市人民政府网

4.落笔洞遗址:遗落天涯的活化石·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5.不能忘却的记忆——田独万人坑·人民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