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民军(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武装力量)

2023-08-28 4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越南人民军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武装力量

越南人民军成立于1944年12月22日,最初为越南解放军宣传队(34人),历经抗法、抗美、解放南方、中越战争等战争,不断发展壮大。越南人民军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现由陆军、海军、空军与海岸警卫队组成。越南人民军经过历时共长达数十年的解放战争、国内战争,以及对柬埔寨和老挝的军事干涉行动之后,现在全力投入到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任务中。越南人民军裁军整编工作从1987年开始。2000年,越南继续根据其面临的安全形势和未来高技术战争的特点研究调整军事战略,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以美国为全球范围的潜在敌人,以“对越构成威胁的周边大国”为地区主要作战对象;以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战略目标;以积极应付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坚决抵制“和平演变”为军事战略方针;以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三种武装力量相结合,点面结合,中小规模的集中进攻与广泛击敌相结合的作战模式,以武装力量为主体,发挥全面抗敌的作用,建立“区域防御”体系为战略手段。

中文名 越南
别名 Viet Nam
英文名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国歌 进军歌
国鸟 翡翠鸟
国花 莲花
国树
所属洲 亚洲
国庆日 1945年9月2日
政体 议会制共和制
执政党 越南共产党
现任领导人 阮明哲,农德孟,阮晋勇
面积 32.95万平方公里
人口 8400万
主要民族 京族
主要宗教 佛教
常用语言 越南语
官方语言 越南语
GDP 1143万亿越盾(2007年)
基尼系数 3.79(2007年)
首都 河内
主要城市 胡志明市、西贡、岘港
国家代码 vn

军旗、军徽、军歌

军旗

越南人民军军歌《进军歌》

越南军团,为国忠诚,崎岖路上奋勇前进。枪声伴看行军歌,鲜血染红胜利旗。敌尸铺平光荣路,披荆建立根据地。永远战斗为人民,飞速上前方。向前!齐向前!保卫祖国固若金汤。越南军团,旗标金星,指引民族脱离火坑。奋起建设新生活,打破枷锁一条心。多年仇恨积在胸,为了幸福不怕牺牲。永远战斗为人民,飞速上前方。向前!齐向前!保卫祖国固若金汤。

建军节

12月22日为越南人民军建军节。1944年12月22日在越南高平省元平县三金乡的陈兴道林区成立了越南解放军宣传队(只有34人)——越南人民军的前身,由武元甲领导。战后越南人将每一年的12月22日定为人民军建军节。1989年12月22日,越南人民军建军节正式定为全民国防节。

概说

越南人民军陆军

在抗日、抗法和抗美战争时期中,越军在胡志明主席领导下,为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越军初建时期,主要是在1940年9月日本发动侵略印度支那战争后建立起来的抗日游击队,1941年2月第一支抗日武装北山游击队成立,全队32人,随后在各地建立了许多抗日游击队。1944年12月22日,武元甲根据胡志明的指示,在高平省原平县的一个林区里成立了“越南解放军宣传队”,后来把这一天定为越南建军节。宣传队共34人。1945年4月,越南召开首次军事会议,决定将救国军、越南解放军宣传队和其他武装组织统一合并为越南解放军。同年5月,在太原省则珠地区正式成立越南解放军,统一编制和统一进行军政训练,全军编成13个连,约5000人。1945年8月14至25日,越军参加越南全国的八月起义,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同年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越南解放军改名为卫国军,总兵力约5万人。

越南人民军陆军士兵在操练

1946年11月,越军投入抗法战争。在8年的抗法战争中,尤其在后期,在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越军部队发展较快,组织指挥系统已较健全,战斗力明显提高。1946年1月,成立中央军委协助越党中央领导军队。1946年5月22日卫国军改编成为国家军队,按照团、营、连进行统一编制。同年11月9日,国会军事委员会与国防部合并为国防部,由武元甲任部长。1949年8月后开始组建师一级的战斗部队,最早成立的有6个步兵师和一个兵种师,此期先后组建了通信兵、工程兵、炮兵和高射炮兵。初步建立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体系。1951年2月11日正式定名为“越南人民军”。在8年抗法战争中越军共消灭了46万多名法国侵略军及其走狗。在著名的奠边府大捷中,全歼敌军1.6万人,取得8年抗战的决定性胜利,越南北方获得了解放。此时,越军总兵力已发展到33万人,编成12个师另11个独立团、4个炮兵团、2个工兵团。

遇难人民军海军

抗法战争结束后,越南北方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越军人民军发扬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积极参加建设,越军提出了“建设一支正规化和相当现代化的陆军,同时为其他军种、兵种的建设奠定初步基础”的建军方针,执行了两个“五年建军计划”,对部队进行了精简整编,到1959年,总兵力缩减到17万人,陆军编为7个师、5个旅、9个独立团和9个边防营。此时,先后建立了海军、防化兵、武装公安和装甲兵等兵种。

1958年颁布义务兵役法和军官服役条令,实行军衔制和薪金制,1964年“北部湾事件”以后,美国于1965年3月美国发动了侵越战争,先后投入美军达55.5万人,仆从军7.2万余人,越南

越南海军

伪军100余万人。从此,越军投入抗美战争,大量扩充部队,又先后组建了空军、防空军和特工部队、同时组建军一级的作战部队。地面作战部队扩编到25个师,到抗美战争后期总兵力已达100万人。在最后解放南方的战争中,歼灭和瓦解了100多万伪军和150万民团武装。在历时近11年抗美战争中,美军在越南被歼5.66万人、受伤30余万人。抗美战争结束后,越军继续保持战时的军事体制。

1975年底,南北军队正式合并。1976年4月,在国防部下增设经济建设总局,武装公安部队改编为边防部队。1979年3月,越南

越南人民军南沙守岛海军官兵

发布总动员令,继续扩充军事力量,越军总兵力达120万人。1978年12月25日,越军出动15个步兵师、20万人、近200架飞机、500辆坦克,占领柬埔寨,在柬驻军有14万人。同时在老挝驻军5——6万人。越南把越军的60%(70万人)的兵力部署在越南北部和越中边境地区、从1979年到1986年越军向中国云南、广西边境挑起事端达1.037万次,其中包括师级和团级规模的进攻,发射各种炮弹100余万发。同时,越军派部队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21个岛屿,1979年2月17日至3月5日,中国军队被迫对越进行了自卫还击作战。长期的战争,出兵柬埔寨,使越军困难重重。1981年12月颁布了新的兵役法和军官服役条例。以后越军又进行精减整编,逐步裁减一部分军队员额,建设“一支有适当数量的、高质量的军队”。

军装

南北越南早期军装越南K-08新式军服

军服抗美时期,北越正规陆军的军服50年代越军的军服,注意看盔帽与现在的很不一样,外罩伪装网越南越南人民军越南越南越南陆军上将及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越军的装甲兵成员,红圆黄星是越军坦克的军徽大师傅越南海军士兵及水兵服肩章越南人民军越南公安军帽徽及公安军军人越军的炮兵,其中有个带着美军的M1钢盔i越南空军飞行员的装束u越军著名将领集结的越军

整编

越南人民军

越南人民军1944年12月22日在抗日战争中建军。二战结束后,随着法国和美国相继入侵,越南人民军在抗法、抗美战争中逐渐崛起,并形成由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组成的三结合“全民国防”体制。冷战结束后,越南将其军事战略由对外进攻型转变为对内防御型,并试图通过大幅度裁军、整编和现代化建设,把人民军建成一支总体质量高,编组合理、平衡,精干有力,纪律严明,处于高度战备状态和战斗力强的现代化正规军队。

到1976年越南南北统一,越南人民军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00多万兵力的庞大军队。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越南军队陷入侵柬反华之中,仅在柬埔寨就驻扎了10余万兵力,

驻扎在老挝的兵力也有数万人。80年代后期,随着两极对立世界格局的逐步变化和越南国内革新和建设的需要,越南难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和继续过去的扩军政策,便于1986年9月提出要精简整编,裁减人员,建设一支有适当数量、高质量、符合国家经济实力的军队。

越南人民军裁军整编工作从1987年开始。最初,越共六届二中全会决定裁军40万人,占其军队总额的1/3。1988年又进一步将裁军幅度提高到1/2,即60万人左右。机关和非作战部队被精简合并,大批作战部队转为担负从事生产建设和预备役训练任务,一些作战建制被撤销,军官削减20%。进入90年代,裁军60万人的战略任务基本完成,裁军后越军总兵力约60万人。

越南的大规模裁军,主要是裁减陆军。原有陆军110万人,裁减后不足50万人。裁军中,海军虽然撤销了第二沿海区司令部,空军撤销了新山指挥部、372航空师、901团等部,但实际上海、空军数量并没有减少,海、空军的地位、质量和条件反而得到了提高和改善。海军由原来的5万人增至5.5万人,占全军总兵力的比例也由6%上升到9%,并进一步健全西贡港和海防港的设施。空军人员基本上没有增减,但所占比重却由原来的3.5%提高到6%,而且武器装备得到了改善,越南还准备从俄罗斯购买苏-23战斗机和新式歼击轰炸机,以扩大其攻击能力。调整后,越南人民军兵种比例相对协调、合理,已基本上拥有两栖作战和陆海空军配合展开立体空间作战的能力。

历任参谋长

黄文泰少将(1945.12-1953.12)

文进勇上将(1953.12-1980.2)

黎仲迅上将(1980.2-1986.12)

黎德英大将(1986.12-1987.2)

段奎上将(1987.2-1991.2)

陶庭练上将(1991-1994)

范文茶上将(1994-1997.7)

陶仲历上将(1998.1-1998.9)

黎文勇上将(1998.9-2001.5)

冯光青上将(2001.5-2006.6)

阮刻研上将(2006.6-

范玉明参谋长(现任)

历任将军

1958年08月31日

武元甲(VõNguyênGiáp)国防部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奠边府之虎”、“红色拿破仑”

出生:1911年8月25日广平省破落地主

学历:河内大学、云南讲武堂

越南人民军仪仗队

军历:越南人民军队长(1944年12月)、少将(1948年)

党历:1938年入党,候补中委(1945年),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45~1954年)

官历:八月革命起义委员会主席、内务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5年)、国防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1945~1954年)、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55年9月~1980年2月)、部长会议副主席兼教委主席、计生委主席(1981年7月);国家军队和民兵自卫队总指挥(1946年12月19日)、国防部长、部长会议副主席(1981年7月)

1959年08月31日

阮志清中央军委副书记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74年

文进勇(VanTienDung)中央军委常务副书记人民军总参谋长

出生:1917年5月2日-2002年3月17日内市郊(原河东省)慈廉县卡纽村农民

军历:1945年4月任北折革命军事委员会常委、光中战区党委书记;第2战区政委、中央军委委员(1945年);1959年授予上将军衔;胡志明战役指挥部司令(1975年初)

党历:1937年11月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2届候补中委、2、6届中央委员,3届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4、5届政治局委员

官历:河内市委委员、河内劳工联合常务委员会书记(1938年)、河东省委书记,北宁省委书记(1943年)、人民军政治局局长,中央军委副书记(1947年3月)、人民军总参谋长(1953年底)、国防部长、中央军委第一副书记(1980年2月8日—1987年2月17日)

1980年01月

黄文泰中央军委常委国防部副部长

1982年02月

朱辉珉中央军委副书记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84年12月22日

黎仲迅(LêTrọngTấn)中央军委常委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

1984年12月22日

黎德英(LêĐứcAnh)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越南人民军仪仗队合影

出生:1920年12月1日平治天省

军历:1945年入伍,1974年由大校破格晋升为中将,1980年晋升上将

党历:1945年入党,4届中央委员、5、6、7届政治局委员

官历:人民军副总参谋长(1963年);第7、9军区司令(1974年);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驻柬越军司令(1980年);人民军总参谋长(1986年12月-1987年2月);国防部长、越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书记(1987年2月);国家主席(1992年9月22日-1997年9月24日)

1989年05月

梅志寿内务部部长

1990年01月10日

阮决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段奎(ĐoànKhuê)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

出生:1923.10.29.-1999.1.8广治省召峰县富农

学历:中国军事学院(1960年、1961年)

军历:1945年8月入伍,1958年上校,1974年晋升为少将,1986年12月晋升上将

党历:1945年6月入印度支那共产党,4、5届中央委员、6、7、8届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军委常务副书记

官历:国防部副部长、人民军总参谋长(1987年2月);国防部长(1991年8月-1997年9月);第七、八、九、十届国会代表

2003年7月2日

范文茶(PhamVanTra)

出生:1935年10月越南北部河北省

军历:1953年参军,1990年授中将,1998年1月升上将

党历:越共7届中央委员、8届政治局委员

官历:人民军副总参谋长(1994);国防部副部长、人民军总参谋长(1995);国防部长(1997.9-2006.6)

2005年01月

黎鸿英公安部部长

越南人民军新军服

2007年6月7日

冯光青(PhùngQuangThanh)

出生:1949年2月2日越南永福省靡岭县石砣乡

学历:越南陆军军官学校(1971年6月)、大叻陆军学院(1974年8月)、前苏联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1989年)、越南国防学院(1990年)、越南军事政治学院(1997年8月)

军历:1967年参军,1994年晋升少将,1999年晋升中将,2003年晋升上将

身份:1968年入党,越共9届中央委员、10届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副书记;国防部长

官历:总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1993年)、局长(1995年);第1军区司令(1997年12月);人民军总参谋长、越南国防部副部长(2001年5月至2006年8月);国防部长(2006年—)

2007年7月

黎文勇(LêVănDũng)十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1988年晋升少将,1998年4月晋升中将,2003年7月晋升上将

上将、中将

越南人民军

1958年月日-阮志清(1914.01.01-1967.07.06)中央军委副书记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59年月日-文进勇(1917.05.02-2002.03.17)人民军总参谋长

1959年月日-朱文晋(1908-)人民军副总参谋长民族委员会主任

1974年月日-双豪(1918-)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74年04月日-黄文泰(1915-1986.07.02)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74年月日-陈文茶(1918.01.15-)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军事代表团团长

1976年月日-朱辉珉(1913-)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80年02月日-黎仲迅(1914.10-1986.12.05)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

1980年02月日-黎德英(1920-)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0年04月27日–王承武(追授)(1910-1980)前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2年月日–黎献梅(1915-)国会卫生社会委员会主任

1984年12月日-陈文光(1917-)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12月日-裴逢(1925-)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后勤局主任

1984年12月日–陈森(1918-)国防部副部长

1984年12月日-冯世才(1920-)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12月日-黄明草(1919-)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1984年12月日–武凌(1925-)陆军学院院长

1984年12月日–谭光忠(1923-)第一军区司令

1984年12月日–武立(1924.07.25-1987.07.18)第二军区司令兼党委书记

1984年12月日-阮决(1921-)第三军区司令兼党委书记

1984年12月日–黄琴(1920-)第四军区司令

1986年月日-黎光和(1914-)国防部副部长兼监察委员会主任

1986年月日-丁德善(1913-1987.01.20)国防部副部长

1986年12月日-阮明洲(1923-)第七军区司令兼党委书记

1986年12月日-段奎(1922-)侵柬越军(478兵团)司令1986年月日–黎玉贤(1928-)侵柬越军(478兵团)副司令

1986年月日-阮友安(1920-)第二军区河江前线指挥部司令

年月日–陶庭练(1928-)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92年07月日-黎可漂(LêKhảPhiêu)(1931.12.27-)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98年01月03日-范文茶(PhamVanTra)(1935-)国防部部长

年月日–黎明香()公安部部长

年月日–黎鸿英()公安部部长

年月日–黎文勇()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年月日–范青银()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年月日–冯光青()总参谋长

中将

1958年08月31日-黄文泰(1915-1986.07.02)人民军军训总局主任

1959年08月31日-陈文茶(1918.01.15-)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61年月日-双豪(1920-)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1970年月日-阮文荣(-)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1974年月日-阮敦(1923-)国防部副部长

1974年月日-黎仲迅(1914.10-1986.12.05)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兼第1军军长

1974年月日-王承武(1910-1980)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74年月日-陈森(1918-)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74年月日-陈粱(1913-)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74年月日-陈贵海(1913-1985.01.11)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74年月日-范杰(1919-1975.01.23)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

1974年月日-黎献梅(1915-)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74年月日-范玉茂(1919-)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74年月日-黎光道(1921.08.08-)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74年月日-丁德善(1913-1987.01.20)人民军总后勤局主任兼党委书记

1974年月日-黎光和(1914-)筹建第1军

1974年12月日-朱辉珉(1913-)第五军区司令兼政委

1974年月日-黄明草(1919-)第五军区副司令

1974年月日-黎德英(1920-)第七军区司令兼政委

1974年月日-陶文张(-)第七军区副司令

1974年月日-凭江(1917-)西北军区司令兼政委

1974年12月日-陈文光(1917-)广治-承天-顺天前线指挥部司令

1974年月日-童士元(1922-)559司令部司令

1974年月日-陈南忠(1917-)南方临时革命政府国防部部长

1974年月日-阮氏定(女)(1920-)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副司令

1974年月日-陈度(1922-)南方解放军总政治局主任

1974年月日-陈文名(-)四方联合军事委员会成员

1974年月日-陈大义(1916-)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74年月日-陈决(-)内务部副部长

1974年月日-高登占(-)后任内务部副部长

1974年月日-黎广波(1915.04.21-1988.03.19)后任国会民族委员会主任

1974年月日-陶山西(-)后任炮兵司令

1974年月日-潘仲慧(1918-)交通运输部部长

1978年月日-苏记(1917-)在苏联疗养

1980年01月日-高文庆(1917-)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0年01月日-武立(1924.07.25-1987.07.18)第二军区司令兼政委党委书记

1980年01月日-段奎(1922-)第五军区司令兼政委

1980年02月日-冯世才(1920-)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0年02月日-裴逢(1925-)人民军总后勤局主任

1980年02月日-甲文纲(1921-)海军司令

1980年月日-武凌(1925-)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越南人民军

1980年月日-陈伯清(-)内务部副部长

1980年02月日-武春苫(-)国防部副部长

1980年02月日-谭光忠(1923-)第一军区司令兼政委

1980年月日-黎灵(1925-)第二军区政委

1980年02月日-阮决(1921-)第三军区司令兼党委书记

1980年02月日-黄琴(1920-)第七军区司令兼政委

1980年月日-阮明洲(1923-)第七军区副司令

1980年02月日-童文贡(1918-)第七军区副司令

1980年月日-单文公(-)越军驻柬埔寨战场副指挥

1980年02月日-黎玉贤(1928-)侵柬越军(478兵团)副司令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0年月日-阮友安(1920-)第2军军长

1980年月日-黎光武(-)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

1980年月日-黎绪同(1930-)后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1982年月日-黄世善(1921-)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经济建设局政委

1982年12月日-阮南庆(-)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82年12月日-黎文知(1925-)人民军总技术局主任

1982年月日-黄文泰(1920-)人民军总技术局副主任

1982年月日-范洪山(1922-)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83年月日-邓武协(1926-)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83年月日-黄方(1925-)军事技术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1984年11月日–陶庭练(1928.01-)空军司令

1984年12月日–邓京(1921-)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月日–尹岁(1926-)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12月日–阮世奔(-)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12月日–黄文庆(1923-)人民军副总参谋长

1984年月日–单成(-)人民军总后勤局副主任

1984年12月日–阮政(1917-)人民军总后勤局副主任

1984年月日–阮伯发(1919-)海军原司令

1984年12月日–丁文绥(1912-)边防部队司令

1984年12月日–何玉肖(-)边防部队副司令兼政治局主任

1984年12月日–卢江(1923-)首都军区司令

1984年12月日–梁俊康(-)第三军区副司令

1984年12月日–杨巨浸(-)第七军区副司令

1984年月日–陈海奉(-)第七军区副司令兼胡志明市司令部司令

1984年12月日–陈严(-1985)第九军区司令

1984年12月日–阮真(1926-)第2军军长

1984年月日–南龙(1920-)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1985年月日–阮辉章(1930-)第五军区副司令兼政治局主任

1985年12月日–阮春皇(1917.04.08-1987.05.19-)军事历史院专员

1986年月日–丁善(1923-)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后勤局主任

1986年12月日–陈清慈(-)人民军总技术局副主任

1986年月日–阮和(1925-)驻老挝第678兵团司令

1986年12月日–阮崇览(-)广宁特区司令

1986年月日–张公道(1921-)政治军官学校校长

1986年月日–谭文魏(-)第一军区副司令兼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

1986年月日–黎春溜(-)政治学院院长

1984年02月日–潘平(1922.03.15-1987.01.12)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

1989年08月日-黎可漂(1931.12.27-)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90年月日–范文茶(1935-)第三军区司令

1992年08月日–范青银()空军司令

1998年04月日–黎文勇()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

1999年12月日–冯光青()第一军区司令

越军的大校军衔

越南人民军陆军的领章

越南人民军1948年实行军衔制,设有大校军衔,但只是作为校官的第三级,没有设置上校,分为大校、中校、少校。1958年以制度上学习中国为主重新评定军衔,设置了四级校官,大校为校官最高级别,一直到80年代前期,大校军衔一直存在于越军军衔体制内。图案为两杠四星。1982年5月,越南颁布《人民军军官法》再次修改军衔制,当时是学习苏联经验,取消上校军衔,校官为大校、中校、少校,原被授予上校军衔者一律改为大校,但是大校的标志改为两杠三星。1990年12月修改《人民军军官法》,又恢复上校军衔,直到现在越南人民军的校官军衔还是四级。目前越南校官为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军阶

特任大元帅/元帅

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准军官准尉

士官士官长-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国防政策

越南人民军经过历时共长达数十年的解放战争、国内战争,以及对柬埔寨和老挝的军事干涉行动之后,现在全力投入到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任务中。2000年,越南继续根据其面临的安全形势和未来高技术战争的特点研究调整军事战略,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以美国全球范围的潜在敌人,以“对越构成威胁的周边大国”为地区主要作战对象;以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战略目标;以积极应付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坚决抵制“和平演变”为军事战略方针;以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三种武装力量相结合,点面结合,中小规模的集中进攻与广泛击敌相结合的作战模式,以武装力量为主体,发挥全面抗敌的作用,建立“区域防御”体系为战略手段。为此,越军全军展开了全面的正规化建设和基本军事训练,以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需要。

“全民国防”政策

越南巩固和加强以人民武装力量为骨干的全民国防和安全事业,将国防与安全相结合,不断完善军事法规体系,把越南共产党关于建设全民国防的主张和政策体制化。加强共产党对军队、公安和国防安全事业的领导,加强国家对国防和安全系统的管理。充分发挥全民和政治系统的综合力量,逐步增加国防和安全潜力,建立稳固的全民国防基础。

越南人

坚持国防与经济紧密结合,强调巩固国防和发展经济是越南的两大战略任务,在目前和平状态下,要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1986年越南共产党开始推行经济改革。1994年1月,越南共产党正式树立起建设一个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变化反应出越南经济改革的成果,这个比重从1987年的40.6%降至2004年的21.8,工业从28.4%上升至40.1%,服务业从31.1%上升至38.2%。亚洲发展银行的数据显示,1987年时,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6%,但是在2000至2004年间平均增长7.2%。经济的增长为军事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动力。越南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步加大对国防建设的投资比重,根据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逐步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武装力量战斗力的综合质量。

越南人

坚持争取外援与积极发展本国国防工业相结合,不断提高部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强调在从国外购进大量先进装备的同时,积极发展本国的国防工业,自行研制各种武器装备。在80年代时,越军的大部分装备都是由前苏联作为军事援助供应,每年平均约15亿美元,但是到1987年时,这种援助最终停止。但是俄罗斯通过对外军售继续向河内供应武器。其它军事装备供应渠道还包括捷克共和国、印度、法国、波兰、斯洛伐克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的一些公司和中国的北方工业公司在河内都设有代表处,朝鲜向俄罗斯出售过飞毛腿地对地导弹和“蛟”级小型潜艇。比利时、德国、新加坡、韩国和英国也开始向越南的国防市场渗透。以色列也向越军出售过装备。

越南新兵

坚持国防与外交相结合。强调奉行“多交友、少树敌”的和平、务实外交路线,主张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争端,坚持与世界上所有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经济和国防建设创造安全的外部环境。越南在1995年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使得越南军力的增长未给其它国家带来恐慌。坚持建设由常备军、预备役部队、民兵自卫队和公安力量组成的武装力量。重点建设一支革命化、精锐化、正规化、逐步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和人民公安;同时建设强大的预备役部队,以便在发生战事时能及时为常备军补充兵员。强化军队的对外对内双重职能。对外,抵御侵略,捍卫国家独立、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内,反颠复,保卫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政局稳定;挫败各种旨在损害国家建设发展事业的阴谋破坏活动,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与安全。

新型国防态势

80年代后期,随着地区局势的缓和特别是沿着中越边境局势的缓和,加上越南突出发展经济和实施地区合作,越南失去了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越南难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提出精简整编,裁减人员。此次整编的特征是减少对常规陆军的依赖,同时加强对海军和空军的建设。

越南

越军裁军工作从1987年开始。最初,越共六届二中全会决定裁军40万人,约占陆军总额126万的1/3。1988年又进一步将裁军幅度提高到1/2,即60万人左右。机关和非作战部队被精简合并,大批作战部队转为担负从事生产建设和预备役训练任务,一些作战建制被撤销。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估计,1993年,越军现役为48.4万人,准军事部队为500万人,后备役部队为300-400万人。陆军总人数从1988年的110万人削减至1993年的41.2万人。海、空军人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其地位、质量和条件得到了提高和改善。海军人员占全军总兵力的比例由6%上升到9%。空军人员所占比重由原来的3.5%提高到6%。

越军在裁减部队的同时增加国防预算。1992年,越南国民大会和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同意增加国防预算,极大推动了军事现代化进程。国防预算在1993年再次增长,据当地一家情报机构在内部文件称,越南1993年国防预算是3.05亿美元,到1994年就增长到4.35亿美元,增幅达49%。1995年时,前越共总书记杜梅公开支持建设强大的海军以更高保护越南的“主权、国家利益和海洋自然资源”。在越南,虽然所有军事方面的统计数字仍属国家绝密,但2004年的《国防白皮书》称,2004年越南国防预算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即11.5亿美元左右,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公开发表的资料中所提供的1998年的百分比相同。然而,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战略研究所估计,2004年越南的国防开支为31.7亿美元,2005年为34.7亿美元,增幅为9.5%,是河内所提供数字的3倍。据驻越南河内的一架机构推测,越南目前可能每年采购价值3亿至4亿美元的装备。

装备实力

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地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组成。正规军又称主力部队,分陆军、海军、防空-空军三个军种。正规军48.4万人。

陆军

陆军规模目前已大大缩减,尽管它仍是一支可观的力量。其主要重点仍是保卫越南的大陆地区。军队的大多数装备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印支战争,目前还在继续使用。

越南新兵

陆军兵力41.2万人。划分为8个军区、2个特区,编有14个军部、纪个步兵师、3个机械化步兵师、10个装甲旅、15个独立步兵团、若干个特种作战部队(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团)、约10个野战炮兵旅、8个工程兵师、10-16个经济建设师、20个独立工程兵旅。其中4个野战军是陆军中的王牌和主力。第1军下辖4个师,号称决胜兵团,军部驻宁平省宁平;第2军下辖3个师,号称香江兵团,驻河北省凉江县;第3军下辖3个师,号称西原兵团,驻太原;第4军下辖3个师,号称九龙兵团,是侵柬的急先锋.陆军装备主要有:主战坦克:共1315辆,其中:T-34型45辆、T-54/-55型850辆、T-62型70辆、PT-59型350辆。轻型坦克:PT-76型300辆,PT-62/-63型320辆。装甲侦察车:BPдM-1/-2型80辆。步兵战斗车:BMJI式120辆。装甲运输车:BTP-40/-50/-60/152等型1500辆。牵引火炮:130毫米200门,152毫米250门,以及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55毫米等若干门。自行炮:155毫米90门,以及100毫米、105毫米若干门。火箭炮:107毫米、122毫米、140毫米若干门。迫击炮:81毫米、82毫米、120毫米、100毫米若干门。反坦克导弹:AT-3耐火箱式若干具。无坐力炮:57毫米、75毫米、82毫米、88毫米、90毫米、107毫米等若干门。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等共8000门。地空导弹:SA-7若干部。

海军

越南海军现有5.5万人(含海军陆战队2.7万人),划分为4个沿海地区(柬埔寨磅逊和云壤港为越海军第五沿海地区),一个舰队、舰艇旅、陆战旅、运输旅、航空团以及导弹、侦察、通信、雷达、工兵等部队。

越南人民军海军

海军装备包括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在内的各型作战舰艇120余艘,其中潜艇2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5艘、小型护卫舰5艘、巡逻艇和导弹艇、鱼雷快艇40余艘、扫雷舰5艘、扫雷艇8艘、登陆舰6艘及小型登陆艇30余艘。其中90%以上购自俄罗斯、波兰和朝鲜,剩下的也多是越南在俄方技术援助下自主建造。潜艇:朝鲜制小型潜艇2艘。护卫舰:共7艘,即原苏制“别佳”级3艘,原苏制“别佳”2型级2艘,“巴奈加特”(美制“卡特尔”)1艘,124A型1艘。巡逻艇和导弹、鱼雷快艇:共41艘,其中原苏制“黄蜂”Ⅱ级导弹快艇8艘,原苏制“蝗虫”级导弹快艇4艘,原苏制“图利亚”级水翼鱼雷快艇5艘,“大胡蜂”级鱼雷快艇5艘,原苏制SO-1级巡逻艇4艘,美制PGM-59/-71级3艘,小于100吨的近海巡逻艇10艘,原苏制“图利亚”级沿海扫雷舰3艘,“连云”级扫雷舰2艘,“瓦尼亚”级扫雷艇1艘,“叶夫根尼亚”级近海猎雷艇2艘,小扫雷艇5艘。登陆舰:共6艘,即美制LST-510/-511坦克登陆舰3艘,原苏制“北方”级中型登陆舰3艘。小型登陆艇:共30艘,包括机械化登陆艇12艘、通用登陆艇18艘。

越南军舰

越南的主要军港有:海防港:较大型的舰般可以顺利出入,以前苏联援助的导弹快艇及大部分配套设施均在此港。岘港:越南重要的海军、空军基地,驻有越南海军一个舰艇旅,装备有护卫舰、扫雷舰和导弹快透过。岘港机场可容纳数百架喷气式飞机,驻有一个飞行团,其装备主要为苏-22歼轰机。金兰湾是越南最大的军港,周围被陆地和半岛环抱,具有极好的隐蔽性。金兰湾曾是苏联在海外的最大军事基地。俄罗斯曾表示要从这里撤走驻军。1992年7月俄罗斯又宣称要保持这一基地,以弥补美国从菲律宾撤军后的军事真空。越军在这里部署有一套完善的监听设施和不确知的舰艇,设有机场,停驻着为数不少的轰炸机和战斗机。现在,金兰湾是越南革新以来仅存的一个拒绝开放,仍处于保密状态的军港。归仁湾位于越南东岸,归仁港南口,可作海军舰艇后备基地。芽庄湾位于越南东南岸,为岛屿和丘陵地环抱,隐蔽性很好。西贡港位于越南东南岸,港外海域宽阔。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东部,呈南北走向的“S”形狭窄状,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有大小岛屿2600个,港湾数十处。越南认为,外来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因此必须要巩固和提高海军的地位。

越南海军士兵在操练

从海军实力上看,越南许多舰艇严重老化,武器装备水平落后,难以高效保障海上巡逻、侦察、护航等任务。由于自身研发能力有限,越南实行了向外购买武器与自行研制相结合的道路。近年来,越南主要从俄罗斯采购了大批海军装备。在购买了11架苏-27战斗机后,海军的空战能力得到大大增强;越南还购买了4艘俄制“毒蜘蛛”级导弹艇,并利用俄罗斯的技术在国内建造了6艘BP50型导弹艇和KB02000型导弹护卫舰,使越南水面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现在越南还计划从俄采购2艘20382“虎”型轻型护卫舰和“基洛”级柴电潜艇。此外,越南海军近年来也从其他国家进口武器。如从澳大利亚得到4艘44吨级护卫艇,从瑞典得到12艘巡逻艇,从朝鲜买来2艘小型潜艇。越军称,越南海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有望在2015年前完成,届时,越南海军的远洋护航能力和海上作战能力将接近现代化海军的要求。

针对大型水面舰艇数量不足的现状,2006年1月越南海军与俄61型“猎豹-3.9”护卫舰和一套装配“红宝石”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的最新型岸基反舰导弹系统“稜堡”。11661型护卫舰船体坚固,噪声和辐射水平较低,隐形能力强,装备现代化武器、指挥控制和无线电电子系统,可起降卡-28或卡-31直升机。主要武器装备是“天王星-E”反舰巡航导弹、“松树”防空弹炮系统、533毫米反潜鱼雷和AK-760舰炮,主要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艇,可摧毁空中目标。越南购买后可大大加强其近海防御和远海作战能力。同时从2007年开始,在越南东北部城市海防市修建占地3000公顷的大型军港。据估计,这个军港一旦建成,将能停靠4万吨级的战舰,不仅缓解了越南战舰只能停靠在南部金兰湾基地的困境,而且还极大加强了越南海军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越南军队战斗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防空-空军

越南空军成立于1956年,1976年效法苏军,将空军分为前线航空兵与国土防空军,采用师的编制,每个师由3个飞行团组成,每个飞行团有飞机45架到60架不等。一般每个师装备一种作战飞机,单独使用一个空军基地。除简易机场外,越南共有近60个空军基地,进入战争状况时,一个师可分别部署在多个机场。这样可以便于灵活部署部队,进行疏散,使飞机有较大的机动余地,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将飞机疏散到地下掩体,以提高其地面生存力。越南空军总兵力为3万多人,具体分为1个空军司令部,4个航空师,总计12个飞行团,其中战斗机团5个,运输机团3个,教练机团3个,强击机团1个。另外,越南还有6个高炮旅,6个雷达旅,100个防空分队。

空军

空军装备各型飞机约480架,其中作战飞机240架。执行空战任务的飞机包括:124架“米格-21比斯”,40架“米格-23M”,12架“苏-27”。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飞机包括53架“苏-22”。武装直升机:米-24型26架。海上侦察机:贝-12型4架。反潜直升机:共15架,即卡-25型3架、卡-28型10架、卡-32型2架。航测机:安-30型2架。运输机:共2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6型12架,雅克-40型4架。直升机:米-6型4架,米-8、米-17型共30架。教练机:L-39型18架,米格-21U型若干架,雅克-18型10架,BT-6型10架。空对空导弹:AA-2、AA-8、AA-10型若干枚。空对地导弹:AS-9型若干枚。地对空导弹:SA-2/-3/-6/-7/-16型地对空导弹若干枚。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门。对空警戒雷达:约1000部。1995年和1997年从俄罗斯采购了12架苏一27SK/UBK歼击/强击机;2003年年底订购了4架苏-30MK2多用途战斗机,此外还可再订购8架;2003年年中订购了可装备两个炮兵连的S-300PMUl地对空导弹系统。

海湾战争使越南感到武装直升机的重要性,因此,更新自己的武装直升机力量乃是当务之急。目前,越南只有为数不多的且早已落后的“米-24”直升机,为了提高自己的反装甲能力,越南决定在今后15年左右的时间里使自己的武装直升机现代化。首先是改进现役的“米-24”直升机,其次是从俄罗斯购买60~100架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米-28H”武装直升机,首批20架左右的“米-28H”已于2002年交付。越南在15年左右的时间里接受大量复杂新式的俄制武器,将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经费问题,现在越南尚欠俄罗斯巨额外债,俄罗斯出售武器虽然在对方付款方式上较西方灵活但与前苏联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允许赊销。这对越南有较大压力。预计越南空军现代化约需75亿美元。这笔开支还不包括机载武器与零配件。

2004年3月,越南已从捷克共和国获得10架沃多乔迪L-39C初级教练机/轻型攻击机,弥补机队中的飞机损耗。越南空军原有24架飞机,首批飞机是1980年交付的,在新飞机到来前,这些飞机只剩18架还在使用。近来,印度加大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据2005年11月印度国防部官方网站披露,为落实印度与越南业已达成的防务合作协议,印度计划近期向越南提供用于越南“米格”战斗机检修和苏-27战机升级的零部件。作为回报,越南将在丛林战方面向印军提供帮助。实际上,近年来印度纳西克军工厂已经帮助越南改进了现役约200架米格—21歼击机。

军工生产

越南国家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车辆制造的落后,导致军事工业的先天不足。越南民用电子工业的落后,使得军事工业在现代通信、控制、信息处理技术的设备生产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有鉴于此,近年来,越南在提高国家整个工业生产水平的同时,十分重视在国防工业中开发利用尖端技术,把发展军械制造业、弹药工业和军用电子工业作为国防工业发展的重点。

制造业方面

在机械修理和制造业方面,以目前的企业为基础,采取挖潜利用,引进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和设施的办法,使之逐步具备装配,大修各型武器装备和研制生产部分轻型汽车、重型火炮、大型工程机械,直升机和战斗机(除动力系统和先进电子设备外)。在弹药工业方面,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将为弹药工业提供技术基础和新型化工原料,使之逐步具备研制生产大面积杀伤弹药及普通化学、特种弹药的能力。在电子工业方面,改变目前各军种分散而各自成系统的状态,形成联合或总技术局抓总的格局,建立新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电子企业,使之逐步具备生产雷达、无线电收发报机、载波通信机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缩减军费开支,不得不使一些军工企业在平战结合,国防与经济兼顾的发展方针指导下,逐步实行部分国防工业的转轨。

基础设备方面

当前,越南的造船工业还很落后,基础设施、设备及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不过,越南国内的修造船厂已从过去只能建造百吨级的小渔船发展到可设计建造千吨级辅助船只。目前,越南已自行设计建造了10余艘千吨级运输船,20余艘百吨级辅助船以及部分近岸巡逻艇。

越南人民军经过历时共长达数十年的解放战争、国内战争,以及对柬埔寨和老挝的军事干涉行动之后,现在全力投入到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任务中。2000年,越南继续根据其面临的安全形势和未来高技术战争的特点研究调整军事战略,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以美国为全球范围的潜在敌人,以“对越构成威胁的周边大国”为地区主要作战对象;以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战略目标;以积极应付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坚决抵制“和平演变”为军事战略方针;以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三种武装力量相结合,点面结合,中小规模的集中进攻与广泛击敌相结合的作战模式,以武装力量为主体,发挥全面抗敌的作用,建立“区域防御”体系为战略手段。为此,越军全军展开了全面的正规化建设和基本军事训练,以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需要。

军队实力

越军士兵善用山林地形,擅长打游击战,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有不错的战绩,在越南侵柬战争和中越战争中,越军士兵干尽了坏事,制造了无数的罪行和暴行,越军士兵罪恶的双手在这两场战争中都沾满了柬埔寨和中国士兵的鲜血,越军士兵在这两场战争中还强奸和轮奸了不少柬埔寨和中国的女兵,1990年,中越战争结束后,随着越南国内制度趋于完善,越南人民军各级武装力量的装备不断改进,整体实力还在提升

军事思想

越南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观、人民战争思想、武装力量建设思想和作战思想等。

战争观

越南认为,战争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对抗阶级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用武装斗争形式体现出来的社会-政治现象,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现代战争是敌对双方之间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心理、思想等各方面的全面斗争。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越南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政治斗争规定了战争的政治目的,政治力量是武装力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暴力革命是夺取政权和争取民族解放的惟一道路。在战争的分类上,越南认为,战争首先应分为正义战争(进步、革命、反侵略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反动、反革命、侵略战争),必须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在人与武器的关系上,越南认为,决定战争成败的是人,而不是武器。武器是重要因素,在现代战争中武器和技术装备的作用明显提高,必须重视发展和改善武器装备。核武器具有巨大的威慑作用,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影响很大,但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不可能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人民战争思想

越南认为,人民战争思想是越南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全民动员、全民武装、全民杀敌是党指导战争的基本路线。未来战争是现代化战争,具有规模大、空间广、节奏快、紧张激烈,以及大量使用威力大、精度高、机动能力强的新技术兵器等特点。因此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人民战争,以少敌多,以小胜大,发挥全民国防、全民战争的优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人民战争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积极进攻,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对敌实施积极、主动、坚决、连续、全面的进攻,形成压倒敌人的总体优势。人民战争的力量组织方式,应以群众性政治力量为基础,建立包括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在内的结构完整的武装力量。人民战争作战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地方人民战争与主力兵团的正规战相结合,军事进攻与外交、兵运、政治斗争相结合,各种规模和多种作战形式相结合,以及在各个战略地域同时打击敌人。

评价与展望

越南军事思想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战略的调整,越南军事思想将在继续坚持积极防御和以人民战争为基础的全民国防思想的同时,加强对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的探讨和研究;军队建设将继续贯彻质量建军原则,注重后备力量建设;作战思想将突出强调快速反应和诸军种、兵种协同作战。

参考资料

1.越南海空军积极引进新装备强化军队战斗力·新浪网

2.越南军事思想·成都党史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