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族主义(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2023-08-28 2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大汉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大汉族主义,又称大汉沙文主义、汉人优越主义、汉人至上主义,是一种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大汉族主义是大民族主义的一种,大民族主义最初由苏俄领导人列宁提出。早期中共中央关于大汉族主义有明确定义。名词最早出现于1931年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1953年3月16日毛泽东作《批判大汉族主义》一文再提此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把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习俗、民族文化与地方民族主义思想严格区别开来,同时也应该把汉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习俗、民族文化与大汉族主义严格区别开来。”

中文名 大汉族主义
外文名 Han chauvinism
别名 又称汉本位、大汉沙文主义

概念来源

词语概念

大汉族主义:中共中央的解释,它是剥削阶级思想在国内民族关系上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歧视、排斥、压迫较小民族的民族主义。

大汉族主义是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集中表现,它是剥削阶级思想在国内民族关系上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歧视、排斥、压迫较小民族的民族主义。

在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歧视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践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禁止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强迫少数民族改变服饰,实行强迫同化;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压迫和剥削少数民族,直至武装镇压。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制度,实行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基本上克服了大汉族主义,但其影响仍然是阻碍各民族团结的消极因素。

现阶段大汉族主义则表现为部分汉族干部群众,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侵犯少数民族的利益,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歧视排斥少数民族干部,不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等 ,这是一种必须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

词语来源

大民族主义出自列宁主义,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大民族强制被压迫民族同化,并使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民族不公平阻扰的了无产阶级的团结。

列宁在《为战胜邓尼金告乌克兰工农书》中更明确地说,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是沙皇政府长期实行殖民统治的历史产物,“因为许多世纪以来大俄罗斯人在地主和资本家的影响下,养成了一种丑恶可耻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偏见”。

列宁认为打倒一切封建压迫,打倒一切民族压迫,打倒某一民族或其一语言的一切特权,这是无产阶级这个民主力量的绝对职责。反对一切民族压迫是绝对正确的。拥护一切民族发展,拥护一般“民族文化”是绝对不正确的。谁不承认和不坚持少数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也不是民主主义者。

列宁认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转向民族主义造成了社会民主党的分裂,还分裂了工人,削弱了民主。所以必须实行彻底的民主主义,决不允许任何民族文化享有特权。列宁指出反对大民族主义,联合全世界无产者,就必须实行民族自决。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是摆脱资产阶级的民族纷争,防止工人被民族文化分化,防止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教唆互相残杀的保障。无产者要通过让步取得异族的信任,通过无产阶级的团结一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大汉族主义是大民族主义在中国的体现之一。

表现

1.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歧视甚至侮辱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经济权益。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就强调:“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首先是汉族应该尊重其他民族的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然而,建国初期,在部分地方依然出现了不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甚至侵犯少数民族权益的现象。

2.不承认少数民族有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少数民族干部有职无权。在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少数民族没有充分享受自治的权利。在某些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汉族干部存在着不信任少数民族干部、不尊重少数民族干部职权、不敢大胆提拔少数民族干部甚至歧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倾向。有些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办事不同少数民族干部商量,甚至包办代替,独断专行,排斥少数民族干部。当时流传的“少数民族当家,汉族作主”的议论,集中说明了汉族干部包办代替现象的严重性。

3.忽略少数民族的自身特点,把汉族地区的经验、办法,简单粗暴地搬到少数民族地区,强制施行。1950年4月,周恩来在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我们不能要求各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汉族一样,要承认少数民族在某些方面存在落后现象,不能求之过急。……有些政策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加以贯彻,不能拿一个政策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同年6月,周恩来在政务院第37次会议上讨论西北地区民族工作时又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情况不同,不能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

4.轻视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价值。但也有一些汉族的文艺工作者认为,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是贫乏的、落后的,他们在搜集、整理工作中,采取了无视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粗暴态度,随便地“加工”、“提高”,丢掉原有的风格和特色。对于少数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被一些汉族干部视为“提倡迷信”或“有伤风化”,遭到无理干涉和禁止。

5.忽视少数民族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有人认为,无需少数民族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加,单凭汉族人民的努力,就能建设好国家,这种想法实际上也是大汉族主义的流露。刘少奇明确指出:“忽视各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大汉族主义的一种表现。”

历史沿革

大汉族主义被认为是国民党的思想,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反动思想。毛泽东在《批判大汉族主义》中指出“必须深刻批评我们党内在很多党员和干部中存在着的严重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即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反动思想,即是国民党思想。”

民国时期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分析了中国民族问题的阶级根源、历史根源和少数民族遭受民族压迫的现状,庄严声明“反对一切对少数民族的压迫,而主张他们的彻底解放”;提出“苏维埃共和国必须特别注意落后民族共和国与自治区域内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的提高,必须为国内少数民族设立完全应用民族语言文字的学校、编辑馆与印刷局,允许在一切政府的机关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尽量引进当地民族的工农干部担任国家的管理工作,并且坚决反对一切大汉族主义的倾向。”指出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同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有着共同的命运,他们应当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共求解放;重申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消灭一切民族间的仇视与成见,反对大汉族主义的倾向。“决议案”宣布了关于民族问题的五点政纲,并将其主要精神写入了这次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解放战争

全国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指出应突出抓住少数民族与国民党大汉族主义统治这对主要矛盾,不宜过早地强调开展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样才有利于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的统治,减少革命发展的阻力。

1946年9月13日,西满分局在总结内蒙古工作时提出:在群众中,首先要在“干部中进行蒙汉平等合作的教育,着重教育汉人,肃清大汉族主义的馀毒,对蒙人采取尊重谅解真诚合作的态度。蒙人干部着重教育蒙人,加紧民族团结与民族气节之教育,同时要使之了解蒙汉人民利益是一致的,彼此的解放斗争是分不开的。应反对孤立政策,说明大汉族主义是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罪恶,不应迁怒汉族人民。”

建国时期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通过对少数民族生产力、文化、干部的关注,通过一些具体化的民族政策来解决民族问题。建国初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对大汉族主义思想及其残馀有过深刻的分析,就其四个方面的表现和如何批判与克服都做出过深邃的思考,提出了科学地批判和克服大汉族主义的思想认识前提、方式方法、关键途径、基本方略、政治标准和最终目的,对于我们做好今天的民族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任何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或少数民族中的地方民族主义,都是与共产党的原则,亦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不相容的。共产党人主张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并为此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它在党内和人民中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2014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也不能一味强调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区别,差异,要多讲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共同处,联系处,不能认为分化本来密切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反思

1、中国对少数民族的特权造就一个特权阶层。

由于某些民族的汉化程度较高,与汉人没有任何区别,国家仍然规定这些少数民族可以享受高于汉族的优惠,这种僵硬的民族政策变成了一个类似制造特权阶级的做法,造成社会主体民族的不满。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要求凌驾于汉文化之上,这是对汉族的严重歧视。

2、主体文化丧失。

文化大革命颠复在全国占压倒地位的汉族传统价值观,儒家和道家的价值观破坏严重,中国试图建立一个将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的价值观体系也难以实现,新的价值观也屡遭压制,导致了国人追求的丧失。汉族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也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由于施政时宣传过分强调国家是一个了56个民族的总体,而忽略了人数的不同和“正统”思想,造成了许多掌权人士理解为当民族文化、利益冲突时,汉族作为平等地位的多数派民族要依照中国式的礼貌做出让步。政府宣布了民族平等的政策,大体上是基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的考虑,而对汉族利益完全不考虑,例如,因为少数族裔的母语多不是汉语,而升学考试往往是用汉语进行的,在很多地方少数民族在此方面受到照顾。这种行为在很多发达国家也在逐步纠正。

3.主体民族纷纷逃离本民族

新生代的汉族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剥离民族观念的公民国家而非民族国家,地域对立取代了民族对立,汉族身份对于他们来说已无任何意义,相反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越来越多的汉人将自己的民族更改为少数民族。

4、篡改历史

大汉族主义者通常会为某些为当代服务的历史观感到担心,认为过分强调民族融合论会消磨国人的道德,使国人缺乏族群认同,进而使国家缺乏向心力。他们认为国家政权必须为汉族所掌握才能成为中国,他们害怕当国家的居民中大部分否认其民族认同,那国家的合理性就成了问题。在主体民族看来,向元或清的征服者投降并提供帮助和向日本的征服者投降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侵略者都来自异族文化并且对汉族人进行屠杀,同时实行一定程度上的奴化政策。因此,他们将伪满州国的建立视为缺乏民族身份认同的结果。

5、大范围的少数民族独立运动。对分离主义,大汉族主义者不主张在文化上将民族的外沿扩大,而是通过对其他族群的尽快汉化解决这一问题。

6、社会中的欺诈和拜金是汉民族长期迷失,失去原本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造成的。

结论

随着中国更加参与到国际社会中去,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西方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面对西方国家各自保存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一度以丢弃民族特色为主张的中国社会开始重新思考民族自身特色以及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意义。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一重新找回过去理念的潮流。这样的环境下,理想主义、爱国主义、人文主义以及民族主义思潮不断混合和碰撞。

由此,在中国开始产生“复兴汉族、汉文化(华夏文化)”的思想,其中的中坚阶层主要为青年白领和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北京大学)。体现在行动上则为“汉服运动”、复兴“国学”运动(参与者包括一些学者)、“读经运动”、平反清朝加工过的明朝历史等在一部分地区兴起。其中出现了一些极力主张恢复旧观的大汉族主义的倾向。

参考资料

1.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漯河统战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