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国(春秋时期国家)

2023-09-01 4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皖国

春秋时期国家

春秋之前就已经出现,今潜山县为主以及周边一部的所在地,首都就是现今潜山县。通往潜山火车站的路,目前还叫皖国路。《安徽省志》记载:今名梅城镇(潜山县城),是三代时古皖国都邑,汉晋的皖县城。远古时期,这里为蛮夷和淮夷南下的交融地区,主要部落为物质文明较高的淮夷种族中的群舒部族,尤其是伯益部落活动的重要场所。伯益部族在启建家天下后,退居今大别山东部建立了六、英、皖等部族方国。今潜山县境属古皖方国。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文明,成为江北地区的大国,与中央王朝保持亲善关系。

中文名 皖国
起止时间 春秋之前
都城 潜山市
所在地 安庆

相关资料

皖公

皖公,安徽之祖、春秋时期皖国的仁慈君主、皖山皖水皖地皖人皖城、安徽简称“皖”的由来。

皖公山

山名。又名潜山、天柱山。在今安徽省潜山县西北。汉武帝曾封为南岳。唐李白《江上望皖公山》诗:“奇峯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亦省作“皖山”、“皖公”。宋陆游《入蜀记》卷三:“至赵屯……北望正见皖山。”清姚鼐《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诗:“皖公先在望,泗上且须臾。”参见“南岳”。

历史沿革

“皖国”,即古桐国。桐,或桐国,偃姓,皋陶后裔,今安徽桐城市北,与群舒方国关系密切。春秋时,桐国大体为北上争雄南方大国楚、吴、越国附庸,时而依附吴,越灭吴后,属越。《兵圣孙武》记载:豫章附近,存在独立小侯国。每年向楚另纳赋,获得楚保护。武用其不满,桐叛楚。舒鸠国为吴所有,武设诱敌之计。

使楚:“吴怕楚,若楚攻吴,代楚伐桐。”楚军伐吴,入豫章,观吴。武见敌中,便派军往豫章南江,作伐桐架势,惑楚;暗中吴军主力,至巢城集结出击。楚驻数月,征吴未果,士气落,军心涣。吴突抵,围楚军,留缺口,猛攻,楚败。

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在强邻环伺的春秋时代,弱小桐国不得不朝吴暮楚,战战兢兢揣摩大国脸色,后被楚吞了。十七世纪,桐城派朱书云:“吾安庆,古皖国也...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浙江,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一二耳。”

“皖国”,桐国、空桐为同姓之国,子姓殷人(商朝人)的后裔。商代桐国在今河南虞城县南5里的桐亭。周灭商后,部分桐人逃至安徽桐城,在南淮夷和群舒之间复立桐国。桐国便和商代发生联系,且经历失国复国曲折。

皖江文化历史悠久:前推至新石器时代的薛家岗文化,后经西周古皖国,秦代衡山郡,东汉庐江郡,南宋安庆城,直到1667年安徽建省,绵延不断。《桐城县志》记载:“夏商之际,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为楚附庸。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叛楚,属吴.越灭吴后,属越.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

参考资料

1.皖公——安徽之祖、春秋时期皖国的仁慈君主·潜山市人民政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