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鲁迅纪念馆(人物纪念馆)

2023-09-02 2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广州鲁迅纪念馆

人物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在广州市文明路,这里原为中山大学旧址。1927年鲁迅先生曾在此工作,解放后辟为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复原了鲁迅当年的居住环境——卧室兼工作室和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室。室内陈设非常简朴,床是两条板凳上搁的两块铺板,一顶麻布蚊帐竹竿撑着,床上放的白布枕头和蓝花布面的薄被,十分整洁。床前,靠近窗户处放着一张七抽屉的书桌。据说,这种书桌当时只有教授才能使用。书桌旁边放着一个藤书架,书架上面摆满了线装书。此外,室内还有四方桌、小茶几和鲁迅亲笔书写了“L.S”(鲁迅二字的英文缩写)字样的藤箱。这些都是当年的原物。鲁迅纪念馆还设有展示鲁迅生平事迹的陈列室,里面珍藏有鲁迅手稿、文物、照片、资料近万件,并建立了《鲁迅全集》电脑检索系统。

中文名 广州鲁迅纪念馆
类别 人物纪念馆
开放时间 08:30-17:00
所在地 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5号
票价 免费

基本资料

广州鲁迅纪念馆

钟楼原是中山大学校本部办公楼,正门为拱形圆柱廊,楼前半部分为两层,后半部分为一层。整座楼为砖木结构,其外貌似“山”字形。因楼四面上方装置了时钟,故名为“钟楼”。1927年1月,鲁迅从厦门大学到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在钟楼居住,后迁至白云路白云楼。鲁迅在广州共住了八个月,在此期间,写下了杂文43篇、译文10篇、书信180封,整理旧译作《小约翰》一部,旧作《野草》、《朝花夕拾》各一部,校录《唐宋传奇集》上下两册。 鲁迅纪念馆馆址――钟楼,建在广东省博物馆内,是鲁迅在广州时居住过的地方,1959年10月,在此建立纪念馆。现在这里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物介绍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姓周,名树人,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室内陈设

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位于广州市文明路215号(原文明路6号)。馆址所在地俗称钟楼。纪念馆建立于1957年,于1959年开馆,占地面积4375平方米。

1927年1月18日,由中央广东区委推荐、中山大学聘请,鲁迅从厦门来广州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就住在中山大学“钟楼”,至3月29日迁居白云路“白云楼”。

鲁迅纪念馆复原了鲁迅当年的居住环境——卧室兼工作室和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室。室内陈设非常简朴,床是两条板凳上搁的两块铺板,一顶麻布蚊帐竹竿撑着,床上放的白布枕头和蓝花布面的薄被,十分整洁。床前,靠近窗户处放着一张七抽屉的书桌。据说,这种书桌当时只有教授才能使用。书桌旁边放着一个藤书架,书架上面摆满了线装书。此外,室内还有四方桌、小茶几和鲁迅亲笔书写了“L.S”(鲁迅二字的英文缩写)字样的藤箱。这些都是当年的原物。

鲁迅纪念馆还设有展示鲁迅生平事迹的陈列室。该室珍藏有鲁迅手稿、文物、照片、资料近万件,并建立了《鲁迅全集》电脑检索系统。 

景区介绍

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在延安二路,这里原为中山大学旧址。1927年鲁迅先生曾在此工作,解放后辟为鲁迅纪念馆。复原了当年的卧室兼工作室,紧急会议室和教务处办公室,辅以陈列内容,系统地介绍了鲁迅主要革命实践:一、青海年时期到“五.四”运动前后的革命实践;二、鲁迅在广州;三、鲁迅后十年成为中国文化革命伟人的实践;四、纪念鲁迅;五、学习鲁迅。结合的图案作装饰,象征中朝两国人民紧密的战斗友谊。 

1927年1月18日,由中央广东区委推荐、中山大学聘请,鲁迅从厦门来广州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就住在中山大学“钟楼”,至3月29日迁居白云路“白云楼”。鲁迅纪念馆复原了鲁迅当年的居住环境-卧室兼工作室和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室。室内陈设非常简朴。床是两条板登上搁的两块铺板,一顶麻布蚊帐竹竿撑着,床上放的白布枕头和蓝花布面的薄被,十分整洁。床前,靠近窗户处放着一张七抽屉的书桌。据说,这种书桌当时只有教授才能使用。书桌旁边放着一个藤书架,书架上面摆满了线装书。此外,室内还有四方桌、小茶几和鲁迅亲笔书写了“L.S"(鲁迅二字的英文缩写)字样的藤箱。这些都是当年的原物。  

该馆馆址钟楼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 建筑面积2888平方米。1924年1月,孙中山在钟楼礼堂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58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把钟楼辟作鲁迅纪念馆并拨款修葺。1959年10月1日开馆,复原了鲁迅卧室兼工作室等,举办了《鲁迅在广州》的辅助陈列。1981年10月复原了国民党“一大”旧址。1988年国务院公布国民党“一大”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资料近万件。 

鲁迅纪念馆建立后,复原了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和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室,建立了展示鲁迅生平事迹及其在文化战线上所作出贡献的陈列室,藏有鲁迅手稿等文物。  

鲁迅纪念馆还设有展示鲁迅生平事迹的陈列室。该室珍藏有鲁迅手稿、文物、照片、资料近万件,并建立了《鲁迅全集》电脑检索系统。

鲁迅与广州

1927年1月18日,鲁迅由厦门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鲁迅就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并住进该校大钟楼。

3月1日,中山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鲁迅发表10分钟演说,谈的是“ 读书与革命”。他说,革命就是革新。他要求中大学生一面读书,一面革命。

3月29日,鲁迅从中山大学钟楼迁居白云路西段的白云楼西侧的26 号(现7号)二楼,在这里,他写下了在广州期间的大部分著作。 4月 6日,李大钊被害,鲁迅忧心如焚,他沉重地感觉到:革命的果实有可能被葬送。4月10日,当广州热烈庆祝北伐军攻占上海和南京的时候,他写下《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希望给革命的人们增加一点危机意识。

4月15日,广东方面的国民党反动军警到中大抓人,鲁迅出面劝说校方保护学生无效,于4月21日正式向中大提出辞职。 

此后一直到离开广州前,他每天闭门整理旧作。在这里,他编订了《朝花夕拾》、《野草》,一气写了一个新的杂感系列:《辞大义》、《答有恒先生》、《反“漫谈”》、《忧“天乳”》、《革“首领”》、《谈“激烈 ”》等,写下了《可恶罪》、《小杂感》、 《略谈香港》等30多篇富于战斗性的杂文、散文。

1927年9月27日,他与许广平一起乘船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进行另一场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有关专家认为,对于整个一生来说,鲁迅只在广州作了短暂的停留,然而,他的革命思想却是在这儿形成、夯实的。

交通信息

公交车乘坐11、54、65、80、184、222、236路等至越秀中路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参考资料

1.鲁迅纪念馆·携程旅游网

2.广州鲁迅纪念馆·驴妈妈旅游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