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GDP(经济学术语)

2023-09-07 10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名义GDP

经济学术语

名义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名义GDP的变动既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又反映了价格变动的情况。

中文名 名义GDP
外文名 Nominal GDP
别名 货币GDP
领域 经济
类型 名词
变动因素 实际产量、价格

概念

名义GDP增长率

名义GDP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由于相同产品的价格在不同的年份会有所不同,因此,如果用名义GDP就无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历史的比较。为了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年份的GDP具有可比性,就需要以某一年的价格水平为基准,各年的GDP都按照这一价格水平来计算。这个特定的年份就是基年,基年的价格水平就是所谓的不变价格,按基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各年最终产品的价值就是实际GDP。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名义GDP=实际GDP×GDP缩减指数

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 index)也称GDP隐含缩减指数(implicit pricede flatorindex for GDP)。

变化因素

引起名义GDP变化的有两个因素: 

1、商品和劳务实际产出量的变化。 

2、市场价格的变化。

增长率

名义GDP增长率=(当年的名义GDP-去年的名义GDP)/上年的名义GDP

概念区别

名义GDP是指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的既定时期国内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和。

实际GDP是指在相同的价格或货币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不同时期所生产的全部产出的实际值。实际GDP(或GNP)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年)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的综合指标。

人均GDP:GDP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人均GDP有助于了解一国的富裕程度。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称为GDP折算指数。

作用

名义GDP是包含价格水平考虑的,如果我们现在的所有价格水平上升1倍,则名义GDP也要上升一倍。所以名义GDP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在通货膨胀时期。

实际GDP(或GNP)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年)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的综合指标。

用绝对值表述时,一般用名义GDP;反映增长速度时,一般用实际GDP。

经济问题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见底过程并非同一过程,在名义GDP见底前后,将面对的是通胀到通缩之间的过渡,从根本上说,这是经济下滑时期投资回报率与资本成本的博弈。因此,名义GDP见底本质是一个货币问题。

在工业化国家中,名义GDP却会滞后于实际GDP见底,主要原因在于名义GDP的回升还有待于企业利润的数字回升。从这一点来看,虽然实际GDP见底,企业的购买力增加,但是随着左右工业化进程国家经济增速最重要的因素通胀的回落,名义GDP反而会出现进一步的回落。

中国情况

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的名义GDP截至2007年超过了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2007年与第三位的德国相差无几,名列第四位。

在人均名义GDP上,中国2006年仅为日本的十七分之一。

世界排名

2010年日本名义GDP总额为55,035亿美元,在全球中的占比为8.7%,从2009年起维持不变。日本在此项排名中被中国赶超(9.4%),倒退至第3。排在首位的依然是美国(22.9%)。

2010年日本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2,983美元。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排名第14。排名首位的是卢森堡,人均名义GDP为105,313美元。挪威紧跟其后,人均名义GDP为84,473美元。美国排名第8,人均名义GDP为46,588美元。韩国排名第26,人均名义GDP为20,757美元。中国人均GDP为4430美元。2010年日本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系中国的10倍。

参考资料

1.名义GDP和实际GDP 经济学基础理论 统计师考试·中大网校

2.2020农村商业银行考点之经济:名义GDP和实际GDP·华图教育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