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含有碳-磷键的有机化合物)

2023-09-07 26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有机磷

含有碳-磷键的有机化合物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定义为有机磷是土壤、植物和肥料中与碳结合的含磷物质的总称。核蛋白、核酸、磷脂、植素等都是有机磷。有机磷是含磷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农业上广泛用来杀虫、杀菌及杀螨,具有蒜臭味,很容易被人体胃肠道、皮肤、眼睛或呼吸道吸收,造成局部或全身性影响。若防护不佳,很可能喷洒或处理过程中不慎中毒。甲基咪草烟的杀草谱较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中文名 有机磷
所属学科 有机磷化学
含义 含有碳-磷键的有机化合物
领域 化学

概况

有机磷

有机磷对人畜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的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有机磷杀虫药大都呈油状或结晶状,色泽由淡黄至棕色,稍有挥发性,且有蒜味。除敌百虫外,一般难溶于水,不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失效。常用的剂型有乳剂、油剂和粉剂等。R和R′为烷基、芳基、羟胺基或其他基因,X为烷氧基、丙基或其他取代基,Y为氧或硫。

危害介绍

有机磷

有机磷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它会与体内的乙酰胆碱酯脢结合,使乙酰胆碱无法被水分解。轻者视力模糊、头痛、晕眩、疲倦、流泪、流涎、腹痛、呕吐、胸闷、恶心、烦闷不舒服、多汗、下痢或轻微运动失调。严重者可能导致瞳孔缩小、呼吸困难、肌肉纤维振颤或乏力、全身痉挛、意识模糊、瞳孔反应消失或昏迷、肺水肿、大小便失禁等,最后因气管收缩,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横膈肌收缩乏力,致呼吸中枢系统衰竭而死亡。

有机磷中毒的严重程度与有机磷种类、中毒剂量、人体对毒物吸收以及排除速率有关。一般而言,除了极少数有机磷农药(如芬杀松等)较慢出现症状,大部份在中毒后几分钟到十二小时之间,便会出现症状,中毒后未经治疗而死亡,多发生在六小时内。中毒后尽早发现并做适当处理,往往会在急性期过后慢慢康复,因此适当防范与急救处理十分重要。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指含有碳-磷键的有机化合物,有机磷化学即是研究有机磷化合物性质和反应的有机化学分支。磷元素与氮同族,具有类似的价电子层结构,因此有机磷化合物的性质与有机含氮化合物有些相似。但除了3s和3p轨道外,磷还可以用3d轨道成键,因此也存在很多特殊高价的有机磷化合物,它们都不存在对应的氮化合物。磷的电负性也小于氮,碱性较弱,因此形成化合物的性质也存在很多差别。

磷是生命必需元素之一,与生命体密切相关,例如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核酸便含有大量的磷酸酯基团。由于磷-氧键键能较高,因此核苷酸类的三磷酸腺苷(ATP)被称为“能量分子”,用于储存和传递化学能。磷酸根离子也存在于血液中。很多农药和化学武器也含有有机磷化合物成分。

有机磷农药种类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是使用最多的杀虫剂。它的种类较多,包括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对硫磷(1605)、特普、敌百虫、乐果、马拉松(4049)、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二甲硫吸磷、敌敌畏、甲基内吸磷(甲基1059)、氧化乐果、久效磷等。有机磷杀虫药经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吸收后,很快分布全身各脏器,以肝中浓度最高,肌肉和脑中最少。它主要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水解,从而引起相应的中毒症状。

WHO1972年报告,每年约有50万人发生急性农药中毒,5000人死亡。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统计,1979-1987年中毒病人533人:其中农药中毒267例,占50.09%;安眠药和抗精神失常药中毒者137例,占25.73%。

毒理学

各品种的毒性可不同,多数属剧毒和高毒类,少数为低毒类。某些品种混合使用时有增毒作用,如马拉硫磷与敌百虫、敌百虫与谷硫磷等混合剂。某些品种可经转化而增毒,如1605氧化后毒性增加,敌百虫在碱性溶液中转化为敌敌畏而毒性更大。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在体内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使酶不能起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致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磷酰化胆碱酶酯酶一般约经48小时即“老化”,不易复能。

某些酯烃基及芳烃基磷酸酯类化合物尚有迟发性神经毒作用,是由于有机磷农药抑制体内神经病靶酯酶(神经毒性酯酶),并使之“老化”,而引起迟发性神经病。此毒作用与胆碱酯酶活性无关。

缓释微胶囊剂型的有机磷农药,作用时间可较长。

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毒

经皮肤吸收者2-6小时发病,口服者10-120分钟出现中毒症状。根据有有机磷农药接触史,结合临床症状,如呼气有蒜味、瞳孔似针尖样缩小、腺体分泌增多、大汗淋漓等一般很好判断。

职业性中毒:生产、运输、保管、使用过程中,末能按操作规程,或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侵入人体而中毒。

生活性中毒:误将有机磷农药当食物、调料,或者是吃被农药毒死的禽畜之肉,以及被污染的瓜果蔬菜。也有自杀或敌意放毒而致中毒者。

小儿中毒:喂养婴儿的乳母接触有机磷农药后经母乳中毒,或因玩耍农药包装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工具、衣服、瓜果、蔬菜等而中毒。

特殊气味:病人衣物、呕吐物、皮肤可闻到特殊味道,大蒜味:1605、3911、1059;

芳香味:敌百虫、敌敌畏。

临床表现

有机磷

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与进入途径农药性质进入量和吸收量人体的健康情况等均有密切关系般急性中毒多在小时内发病若是吸入口服高浓度或剧毒的有机磷农药可在几分到几分钟内出现症状以至死亡皮肤接触中毒发病时间较为缓慢但可表现吸收后的严重症状本类农药中毒早期或轻症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流涎多汗视物模糊乏力等病情较重者除上述症状外并有瞳孔缩小肌肉震颤流泪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肺部有干湿罗音和哮鸣音腹痛腹泻意识恍惚行路蹒跚心动过缓发热寒战等重症病例常有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抖等心律异常血压升高或下降发绀呼吸困难口鼻冒沫甚至带有血液(肺水肿)。

惊厥昏迷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肢瘫痪反射消失等可因呼吸麻痹或伴循环衰竭而死亡吸入中毒患者呼吸道及眼部症状出现较早口服中毒常先发生胃肠道症状皮肤接触中毒则以局部出汗和邻近肌纤维收缩为最初表现敌敌畏与皮肤接触处多出现红斑样改变渐成水泡患儿有瘙痒烧灼感小儿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有时很不典型:某些患儿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幻视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象;有些则主要表现为呕吐。

检测方法

有机磷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死亡率很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诊断不及时。日本学者Inoue等人研究验证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新方法——液相色谱法-大气压电离子化-质谱测定法(LC-APCI-MS法),结果证实此方法可以有效测定进入人体血清中的10种有机磷酸盐浓度(JPharBiomedlAnal2007,44:258)。“液液提取”或“固体萃取”方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有机磷酸盐提取方法,但是对某些特殊成分的化合物如乙酰甲胺磷则无效。

Inoue等人采用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LC-MS)研究出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用来测定急性中毒患者血清中的10种有机磷农药浓度乙酰甲胺磷、杀扑磷、敌敌畏、倍硫磷、苯硫磷、敌匹硫磷、甲基乙酯磷(稻丰散)、马拉硫磷、杀螟硫磷、杀螟腈。这10种有机磷农药在日本使用广泛。具体操作程序如下:使用乙腈脱蛋白后,将每种需检测的生物标本注入一个XTerraMSC18不锈钢试剂盒中,采用10mmol/L的甲酸铵-甲醇组成的溶剂进行梯度洗脱。

结果显示,回收提取率令人满意,绝对回收率为血清标本的82.2%~107.2%,相对回收率为60.0%~108.1%。血清的测定范围(LODs)为0.125~1.000μg/ml,检测上限为0.25~1.25μg/ml。从这种检测上限浓度逐渐增加到8μg/ml时,可以观察到很好的直线相关性。在所有实验标本中,均值在期望浓度的20%范围内,而且相关系数(r2)>0.9838。大部分有机磷农药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内部和批间分析的精确度、准确度都是令人满意的。从对温度的稳定性角度,对所有有机磷酸盐分析可以发现,敌敌畏和马拉硫磷在室温下就可以最快溶解。杀扑磷和敌匹硫磷在整个为期4周的测定期内对所有温度都相对稳定。

该研究证实,将沉淀蛋白法作为样本的提纯程序,这种LC-MS方法快速可行,可以测定人体血清中的有机磷农药,并且在测定血清标本中有机磷农药时具备较高的选择性、敏感性、精确度、准确度、直线性、回归性和稳定性。因此这种简单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中。

防范措施

有机磷

一、迅速清除毒物立刻离开现场,脱去污染的衣肥,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和指甲。口服中毒者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忌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忌用)反复洗胄,直至洗清为止。然后再给硫酸钠导泻。眼部污染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在迅速清除毒物的同时,应争取时间及早用有机磷解毒药治疗,以挽救生命和缓解中毒症状。

二、解毒药的使用

(一)胆碱酯酶复活药肟类化合物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其原理是肟类化合物的吡啶环中的氮带正电荷,能被磷酰化胆碱酯酶的阴离子部位所吸引;而其肟基与磷原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因而可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磷形成结合物,使其与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分离,从而恢复了乙酰胆碱酯酶中的磷形成结合物,使其与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分离,从而恢复了乙酰胆碱酯酶活力。

常用的药物有①解磷定(pyraloximemethiodide,PAM-1)和氯磷定,胆碱酯酶复活药对解除烟碱样毒作用较为明显,但对各种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疗效并不完全相同,解磷定和氯磷定对内吸磷、对硫磷、甲胺磷、甲拌磷等中毒的疗效好,对敌百虫、敌敌畏等中毒疗效差,对乐果和马拉硫磷中毒疗效可疑。双复磷对敌敌畏及敌敌百虫毒效果较解磷定为好。胆碱酯酶复活药对已老化的胆碱酯酶无复活作用,因此对慢性胆碱酯酶抑制的疗效不理想。对胆碱酯酶复活药疗效不好的患乾,应以阿托品治疗为主或二药合用。

胆碱酯酶复活药使用后的副作用有短暂的眩晕、视为模糊的复视、血压升高等。用量过大,可引起癫痫样发作和抑制胆碱酯酶活力。解磷定在剂量较大时,尚有口苦、咽痛、恶心。注射速度过快可导致暂时性呼吸抑制。双复磷副作用较明显,有口周、四肢及全身发新村的灼热感,恶心、呕吐和颜面潮红。剂量过大可引起室性早搏和传导阻滞。个别患者发生中毒性肝病。

(二)抗胆碱药阿托品阿托品有阻断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的作用,对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有效,但对烟碱样症状和恢复胆碱酯酶活力没有作用。阿托品剂量可根据病情每10--30min或1--2d给药一次,直到毒蕈碱样症状明显好转或患者出现“阿托品化”表现为止。阿托品化即临床出现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和颜面潮红、肺湿啰音消失及心律加快。即应减少可托品剂量或停用。如出现瞳孔扩大、神志模糊、狂躁不安、抽搐、昏迷和尿潴留等,提示阿托品中毒,应停用阿托品。

对有心动过速及高热患者,阿托品应慎用。在阿托品应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反应和瞳孔大小,并随时调整剂量。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治疗最理想是胆碱酯酶复活药与阿托品二药合用。轻度中毒亦可单独使用胆碱酯酶复活药。两种解毒药合用时,阿托品的剂量应减少,以免发生阿托品中毒。

三、对症治疗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主要的死因是肺水肿、呼吸肌瘫痪或呼吸中枢衰竭。休克、急性脑水肿、心肌损害及心跳骤停等亦是重要死因。因此,对症治疗应以维持正常呼吸功能为重点,例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或应用人工呼吸器。肺水肿用阿托品。休克用升压药,脑水肿应用脱水剂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及按情况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危重病人可用输血疗法。为了防止病情复发,重度中毒患者,中毒症状缓解后应逐步减少解毒药用量,直至症状消失后停药,一般至少观察3-7天。

皮肤红斑

参考资料

1.甲基咪草烟·book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