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语汉字)

2023-09-08 3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汉语汉字

藏,中国汉字,多音字,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含义。

中文名
拼音 cánɡ、zàng
部首
五笔 ADNT(86版)AAUH(98版)
仓颉 TIMS
郑码 EHZH
字级 一级(编号3392)
平水韵 平声七阳
部外笔画 14
总笔画 17
外文名 hide
反义词
统一码 基本区,U 85CF
二简字
四角 44253
注音字母 ㄘㄤˊ,ㄗㄤˋ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字源演变

cáng从纽、阳部;从纽、唐韵、昨郎切。

zàng从纽、阳部;从纽、宕韵、徂浪切。

形声字。从艸,臧声。本义是指收存、储藏。《易·系辞传》:“慢藏诲盗。”《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周礼·天官·宰夫》:“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郑玄注:“治藏,藏文书及器物。”引申之又可指隐匿。《说文》:“藏,匿也。”《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引申之又可指怀、蓄。《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桓公藏蔡怒而攻楚。”战国文字中“藏”字或作从贝,臧声。从贝表收藏、储藏之义。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藏cáng

(1)隐藏;躲起来不让发现:躲藏|藏龙卧虎|他藏起来了。

夷氛敛而鸷藏,绸缪当先于未雨。――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2)收存;储藏:藏书|收藏|珍藏。

藏zàng

1.草名。2.通"臧"。善。3.通"赃"。窝主。

(1)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2)表储存大量珍贵物品的地方。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古同“脏”。

详细解释

藏cáng

①~隐蔽:埋~。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中藏隐情不可致,诘公(袁可立)一览,立得籍甚。”

②收存;储藏:~书。收藏。明王明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环翁(袁可立子袁枢)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

[藏垢纳污]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又作藏污纳垢。

[藏奸]~心怀恶意。

②不肯拿出全部精力或不肯尽力帮助人:~耍滑。

徠[垍頭藏龙條卧虎]比喻潜藏着的未被发现的人才。

[藏匿]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

[藏头露尾]形容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都摊出来。

[藏污纳垢]见[藏垢纳污]。

[藏掖]

①怕人知道或发现而竭力掩藏:~躲闪。

②掩饰住的弊端:他办事可从来没有~。

[藏拙]怕出丑,不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或技能。常用为自谦之辞。

[藏匿]cángnì躲起来不让人发现。

〖例句〗盗窃犯将赃物藏匿在村后的山洞中,但还是被公安人员发现了。

[藏龙卧虎]cánglóngwòhǔ比喻潜藏着杰出人才。

〖例句〗这家小公司真是藏龙卧虎,有博士学位的就有好几个。

藏zàng

⒈储存东西的地方:库~。宝~。

⒉道教、佛教经典的统称:道~。大~经。~经阁。如地藏庵(Dìzàngān)是

地藏庵就是供奉地藏菩萨之所。地藏是佛教中掌管阴间的菩萨,旧为人们所信仰。

⒊①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②唐玄奘号"三藏法师",意为精通佛教经典。

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藏胞。

5.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西藏。藏民。藏区。

6.古同“脏”。

7.古代官职。战国时代设内藏寮(管理皇室财产的部门)长官:内藏头次官:内藏助判官:内藏允

更多信息

藏<动>(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储积,收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诸书藏於家。――清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袁可立)家谱》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古文〕匨《唐韵》昨郞切《正韵》徂郞切,?音鑶。《说文》匿也。《易·乾·文言》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又蓄也。《易·系辞》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注》藏莨,草中牛马刍。

又才浪切,音臓。《礼·月令》谨盖藏。《晋语》文公之出也,竖头须,守藏者也,不从。

又与臓通。《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注》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疏》正藏五者,谓心、肝、脾、肺、肾,?气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说文》《汉书》通用臧。

参考资料

1.藏·汉典

2.藏·新华字典

3.藏·汉语字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