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

2023-09-09 4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简称长中医,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应用研究型高校B类,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0年,吉林省职工医科大学和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并入。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总占地面积57.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亿元,数字资源500000GB,出口网络带宽3100M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设有教学组织单位15个,教学管理单位3个,本科专业23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有博士生导师139人,硕士生导师695人,全日制在校生13694人,其中本专科生10804人,研究生2679人。

中文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外文名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创办时间
张仲景石像

历史沿革

1950年,长春市中医进修学校成立。

1962年,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并入学校。

1970年,学校并入吉林医科大学。

1978年,恢复了长春中医学院建制,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2000年,吉林省职工医科大学和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并入学校。

200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净月校区一期工程胜利竣工,学校主体迁入净月校区。

2003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唯一一所获得博士授予权的学校,同时也是全国行业唯一一所获得博士授权的学校。

2004年,学校成为省属重点高校。

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

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长春中医学院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8年,学校与省政府共建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人参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打造吉林省千亿元人参产值,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09年,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位居第7名、第9名;中医学、中药学成为博士后流动站,是200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唯一一所获批建设单位。

2012年,学校获得了“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标志着学校跻身于国家中西部高校百强行列。

2013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18年10月24日从长春中医药大学获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把该校作为重点支持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于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共建长春中医药大学的意见》,长春中医药大学跨入“省局共建”高校行列。

2020年3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宿舍楼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学校设有教学组织单位15个,教学管理单位3个;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设有本科专业22个。

主管部门 吉林省教育厅
硕士点 22个
博士点 3个
校训 启古纳今、厚德精术
主要奖项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3年)
主要院系 临床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所属地区 吉林省长春市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医药
属性 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现任校长 冷向阳
校址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博士后流动站 2个
学校官网 http://www.ccucm.edu.cn

学院

专业名称

基础医学院

-----

中医学院

中医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

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药学院

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生物制药(中外合作办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针灸推拿学院

针灸推拿学

康复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中医康复学、康复治疗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护理学院

护理学

健康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药事管理、市场营销、健康服务与管理

医药信息学院

医学信息工程

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

研究生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国际教育学院

-----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博士生导师114人,硕士生导师618人。获评国医大师3人,获得白求恩奖章1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中医药领军人物“岐黄学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名中医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5人。

国医大师:任继学、刘柏龄、王烈。

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任继学。

国家名老中医:陈玉峰、程绍恩、高士贤、高世昌、胡永盛、马志、王海滨、云鹏、张继有、赵泰伯。

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王之虹。

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王之虹、苏颖。

全国优秀教师:王富春、罗晶、苏颖。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王洪峰、赵雨。

注:名单不全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4个,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博士。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心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制药工程学、社会发展与管理药学、药物经济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临床中药学、护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经学、中医脑病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肺病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药药理学、药用动物学、中医络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神志病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康复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全科医学、中医预防医学。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吉林省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计划设岗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规划教材49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药学“两段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骨伤科学》等。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医骨伤科学》等。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药学、药物制剂。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针灸推拿学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中医基础类课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架构于实践实训的立体多维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临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教师成绩

2019年,学校共组织校内外比赛9场,参赛教师13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人、国家级二等奖1人、国家级三等奖2人、省级一等奖2人、省级二等奖3人、省级三等奖9人。

  • 学生成绩

2018-2019学年,学校学生立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共120项,其中获国家级40项,省级80项。

学校荣誉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获“全国文明单位”“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基础医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附属医院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7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国家级科研平台:中风病破血化瘀重点研究室、药用动物可持续利用重点研究室、中药药理实验室、中药分析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中药动物药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附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药用临床实验机构(GCP)、长白山道地药材产业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药有效成分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省级科研平台:现代化中药工程研究中心、北药产业化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中药生物转化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中药组学工程实验室、现代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生物大分子重点实验室、人参化学与药理重点实验室、中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药有效成分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韩传统医药研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医药中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长白山道地药材关键技术工程中心、中药有效成分重点实验室、药用动物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医药政策与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人参高端科技创新平台、长白山道地药材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73”项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46项;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459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十二五”期间,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重大药物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项目953项;各类科研经费达2.33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62项。其中,王之虹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腧穴配伍方案优选及效应影响因素研究”填补了吉林省省属高校的空白。

文化长廊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学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233.4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21.4万余册,电子图书66.8万余册;期刊2719种(含过刊);馆藏古籍2700种,近3万余册;购置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BSCO西文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超星读秀、超星电子图书、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百链、移动图书馆等40余种数字资源。

图书馆
  • 学术期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类科技期刊。设有理论研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证经验、临床报道、现代医学、方药研究、综述、文献研究等栏目。2007年8月,荣获首届吉林省高校科学研究促进奖;2009年10月,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同年,荣获吉林省一级期刊;同年,在中国医学期刊影响因子表(2009)中名列第8位。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单位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洲际

友好往来学校及机构

美洲

美国东洋医学研究院

美国Millikin大学

美国史蒂芬汉乃格大学

美国弗吉尼亚针灸中医学院

美国沃顿医学院

亚洲

韩国CL医院

中美日联合实验室

日本新泻药科大学

日本中医学协会

日本东京药科大学

菲律宾圣保罗大学

欧洲

荷兰中医药专业协会

西班牙拉丝帕尔马斯大学

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医学院

港澳台

台湾亚洲大学

台湾大仁科技大学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

台湾大仁科技大学

台湾万能科技大学

资料来源: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中间为包含“天鹅”、“橄榄枝”、“盾牌”、“蛇杖”、“1958”在内的五边形图案,外周为中英文校名。

新校徽主色调由红、黄、蓝三原色构成,取纯正、高洁、辉煌之意。中间主体部分为五边形图案,取传统哲学天地圆融、五行生克制化的思想,寓意事业圆满和师生员工团结;由“吉林”的汉语拼音字头组成的“天鹅”图案,表示地域、省份;“橄榄枝”、“盾牌”表示平安祥和之意,昭示卫生事业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护佑健康、生命的使命;“蛇杖”为世界卫生组织标识中的元素,寓意卫生行业,表示学校专业性质和人才培养方向;“1958”为建校时间。神来之笔是内部五边形为倒五边形,含“阴阳动态平衡”之意。

校徽

校训

启古纳今、厚德精术

“启古纳今、厚德精术”,凝结了学校长期办学实践成果,集中体现了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和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是对学校办学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高度抽象和战略思考的概括。

“启古纳今”,体现了中医药事业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发展思路。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强调在系统、完整、充分地继承中医药传统基础上,实现更好地发展,同时又要广纳现代科学技术并根据中医药学自身规律,客观认识、研究、丰富、发展,与时俱进,积极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扩大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厚德精术”,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的统一,体现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统一,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师德、医生的医德和学生的品德,达到相得益彰的思想境界。既要医德高尚,又要医术精湛,相互促进,不可偏废。

办学理念

多维、开放、经营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江凤艳

校长

冷向阳

党委副书记

潘正岩、高文义

副校长

陈长宝、邱智东

纪委书记

刘春雷

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副校长

高文义

参考资料

1.学校概况·长春中医药大学官网

2.学校标识·长春中医药大学官网

3.长春中医大学·招生信息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