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律(汉语词语)

2023-09-09 2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忽律

汉语词语

忽律,汉语拼音hūlǜ,即忽雷。鳄鱼的别称。参见“忽雷”。

中文名 忽律
拼音 hūlǜ
注音 ㄏㄨㄌㄩˋ

引证解释

引《水浒传》第十回:“小人是王头领手下耳目,姓朱名贵,原是沂州沂水人氏,江湖上但叫小弟做‘旱地忽律’。”

象声词

水浒是按照北方语系写成,其中有很多北方的土语、地方用语,在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现在农村很多人还把下雨前的隆隆雷声叫做响“忽律”,这些区域也是梁山好汉聚集活动频繁之地。

“旱地忽律”来梁山投靠的英雄哪一个不是怀有血海深仇,为当时奸臣及世道所不容,每每都是穷途末路来投,到达梁山脚下,遇到朱贵,恰逢“久旱逢甘霖”,但是朱贵只是引路人而已,恰似久旱之后大雨来之前的雷声,给人与希望,甘霖即将来到。

“旱地忽律”的寓意是:大旱之地的下雨前隆隆雷声。

参考资料

1.忽律·千篇国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