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进》篇中的故事)

2023-09-14 5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先进》篇中的故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作品名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作者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创作年代 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00年
作品出处 《论语先进》
文学体裁 语录体散文

原文

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bǐ)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注释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凭这个原因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别人)不了解我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 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 ,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 天子的时候 ,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 ,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人的志向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 ?也不过是各自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回答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名少年,在沂水游泳后,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 :“我赞同曾皙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的事就不是国家大事呢?”

“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注释

1.侍:侍奉, 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2.以吾一日长乎尔:以, 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 ”的宾语,在否定句 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同“已”, 是“止”的意思。一说这里的 “以”是动;毋,不要

3.居则曰:(你们)平日说。 居,平日,平时

4.不吾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

5.则:连 词,那么 ,就

6.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7.率尔: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 相当于 “然”,……的样子

8.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 ,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9.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乎:于,在。

10.加之以师旅:有(别国的)军队来攻打它;加,加在上面;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11.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 又有饥荒。因,接续;饥馑,泛指饥荒

12.为之:治理这个国家。为,治

13.比及: 等到

14.且:连词,并且

15.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16.哂 (shěn):微笑 ,这里略带讥讽

17.方:见方,纵横。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

18.如 :连词,表选择,或者

19.足:使动用法,使……富足

20.如 :连词,或者。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

21.其:那

22.以:把。后边省宾语“之”

23.俟:等待

24.能:动词,能做到,胜任

25.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

26.如:连词,或者

27.会:诸侯会盟

28.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29.端:古代的一种礼服

30.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31.愿:愿意

32.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33.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

34.鼓:弹

35.瑟:古乐器

36.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37.舍:放下

38.作:立起来,站起身

39.撰:才具,才能

40.伤:妨害

41.乎:语气词,呢

4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43.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44.冠者 五六人,童六七人:几个成人 ,几个孩子;五 六,六七, 都是虚数

45.喟然:叹息的样子

46.与:赞成

47.后:动词,后出

48.夫子何哂由也:何,为什么

4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以:介词。靠, 用;让:礼让,谦逊

50.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如:(1)如或知尔(连词,如果)

(2)如五六十、如会同(连词,或者)

(3)如其礼乐(连词,表示另提一事,至于)

(4)沛公起如厕(动词,到……去,往)

(5)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动词,比得上)

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通“已”,停止)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5)以俟君子(连词,表目的,来)

(6)为国以礼(介词,用)

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道,指是非准则)

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4、毋吾以也(以,通“已”,停止)

词类活用

1、端章甫 (名词作动词,穿礼服、戴礼帽)

2、鼓瑟希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风乎舞雩(风:名→动 ,吹风、乘凉)

4、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

文言句式

1、宾语前置句

(1)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这一句还是省略句)

(2)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 )

(3)则何以哉 (即,则以何哉 )

(4)尔何如(即,尔如何)

(5)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状语后置句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3)浴乎沂,风乎舞雩

(4)异乎三子者之撰

(5)为国以礼

人物介绍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

曾皙(生卒年不详),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即文中的“点” ;

冉有(前522—?),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 ;

公西华 (前509—?),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即文中的“赤”。

人物性格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

曾晳: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相关资料

一、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二、关于“吾与点也”

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教材采用这种理解)。

另一种是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有下面一些理由。

⑴从孔子的思想看。纵观孔子的一生,应该说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但由于到处碰壁,有时也流露出消极情绪,特别是他晚年回鲁国后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论语·公冶长》中有孔子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的话;《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曰:“吾道穷矣……”,这些都是孔子思想中消极的一面。

《侍坐》中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因为四弟子中公西华最年幼,比孔子小42岁(据刘宝楠《论语正义》),孔子去鲁适卫时56岁,(据《史记·孔子世家》)时公西华年仅14岁,大概不可能随孔子出国;又公西华是鲁国人(据《辞海》),也不可能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投师孔子,所以公西华成为孔子弟子当在孔子返鲁后,即65岁以后。可见,孔子“与点”时不可能有积极从政的思想。

⑵从孔子对子路和曾皙的不同态度看。《侍坐》章记载,在子路言志之后,“夫子哂之”。一“哂”一“与”,态度截然不同。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因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讲自己能治“千乘之国”,是不谦虚的。如果曾点志在把国家治理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无事”的理想之国,不是更不谦虚吗?果真如此,孔子就不会“与点”,而只会“笑点”,甚至是“大笑”了。可见,孔子“与点”,并非因为曾点有济世之大志。

⑶从曾点与子路等人言志的不同内容看。子路志在治“千乘之国”,冉有志在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华志在为小相,参与“宗庙之事,如会同”。二三子之志虽有骄谦之分,却无本质之别,都志在为政。孔子也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而曾点自称“异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曾点志在为政,那么曾点之志何以“异乎三子者之撰”?可见,曾点是“不求为政”的。

⑷从《论语》中其他篇章有关记载看。《公冶长》记载:“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也。’子说。”(斯,指仕进之道,说,同“悦”)漆雕开“志于学道不欲仕进,……孔子见其不汲汲于荣禄,知其志道深,故喜悦也。”(邢昺:《论语正义》)既然孔子喜欢漆雕开的“不欲仕进”,那么赞成曾点的“不求为政”,也就并非偶然了。《公冶长》里这段记载,正是《侍坐》章里孔子“与点”原因的一个注脚。

三、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散论(朱宏达)

《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是《论语·先进篇》的一章,看起来文字不多,篇幅不长,但在语录体的《论语》中算得上是难得的长篇了。

《论语》全书共20篇,498章(按朱熹说),计约12700字。每章大都篇制短小,甚至只有片言只语。唯《侍坐》结构首尾完整,形象较为鲜明,通过对话表示了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读后耐人寻味。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当然,我们不必像宋儒那样去津津乐道本篇中的所谓“曾点气象”“圣贤气象”〔《四书集注》朱熹引程子曰:“孔子与(曾)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却不能不承认本篇是《论语》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章。尤其是本篇所记载的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和对于人物的不同神态的刻画,不仅体现了《论语》蕴藉含蓄、简淡不厌的语言特色,代表了全书的文学成就,而且可以说是魏晋时那种速写式的轶事体小说的滥觞。

背景故事

子路、曾晳、冉有(姓冉名求)、公西华和孔丘在凉亭里休息聊天,孔丘说:“我比你们年龄大,虽然出门在外的时候以师徒相称,但那是为了显得我们团结有核心,而且让国君认为我们尊贵又特别。平时我们还是兄弟,各自有长处,相互帮助。我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主张,你们平时还总是说,没人懂你们,如果我懂你们,你们说说你们都有什么本事,又要做些什么呢?”

一听到要说长处,子路马上来了精神。他只比孔丘小九岁,如果孔丘算是院长,那他就算教务主任。虽然出门的时候也要称孔丘为师父,但是他是弟子里面最不把孔丘当师父的人。这时候他就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处于大国之间,外围有敌国侵犯,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能够让它在三年内兵强马壮,外能御敌,内能懂礼。”

孔丘就笑他:“你充其量也就是能保国守土,离咱们正在做的事业还差十万八千里,在尧舜眼里有内部饥荒和外部敌人的概念吗?这就是出门在外我做师父你做弟子的原因。”

子路刚想反驳,你问的是能力,又不是说天下大计,这群人里我的特长就是保家卫国,这说错了吗?不过说出来也没必要,因为孔丘点拨的对,大家在说理,这样反驳就是狂,狂就是不识抬举。孔丘其实不讨厌子路这样的性格,因为贤人总是尽可能把自己的缺点亮出来,借助别人的力量去反省,只是要记得一定要改。不仅如此,自己心里更细微的矛盾还是要靠自己去挖掘和改正。孔丘马上又说:“冉有,你说说你的理想吧。”

冉有马上也想表现一下,他能做的就是一个大邦的总理,这是他的理想,不过有了子路的教训,他就谦虚地说:“一个方圆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去总理内部经济管理和外贸事务,等到三年,可以让百姓生活富足,至于说礼乐教化,还是等其他的贤人来做吧。”

“公西华,你怎么样呢?”孔丘问。

公西华就是管教化的,他是学院祭祀系的系长,这时候就说:“不能说我就能管教化之类的事,我只是愿意多学习,多长进,并且尝试着做一下这方面的事。宗庙祭祀之类的事情,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我愿意做一下这方面的行政工作,至于历史分析礼数推敲之类的高水准理论工作,还是你们强一些。”

公西华知道自己这套东西必须依托孔丘才行,也懒得和他们争,他倒是挺期待孔丘给他多一些点拨。不过孔丘没有多说,他又问:“曾晳,你呢?”

曾晳听着他们说话,手里还拨着琴弦,这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知道是真的说特长,还是说理念。于是手慢慢停下来,顿一下,下定决心,起身离座,说道:“我的理想和三位不同。”

孔丘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只不过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罢了,你的理想是什么?”

曾晳就说:“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孩童,在沂水里洗浴,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孔丘就叹气:“我的理想和曾晳一样呀!唉,可是圣人心系天下身百忙。‘百姓匆碌我匆碌,众人心忧我心忧。何得民乐映清心,连宵酒雨不带愁’呀。”

等到几个人出去的时候,曾晳跟在孔丘后面,想单独请教,他说:“他们三个说的话怎么样呢?有什么更具体的说法吗?”

孔丘说:“只不过是说说各自的志向而已。”

曾晳问:“那你为什么讥笑子路呢?”

孔丘说:“治国应当用礼乐教化,这是以民为本。他只说特长,却没有表露出以民为本的根本理念,即使他有那份心,也不应该如此不谦让的,所以要笑话他。智者化繁为简,大为而小治,仁者以小见大,小为而大治。仁者见人所不见,畏进如愚,行若无据。像他这样办事,最后不一定能成功的。”

“那冉有说的就不是建设国家的方法了吗?你为什么不多提点一些呢?”

“小邦就不算一个大国家了吗?他说的是对的。不过小国的治理寻求规制寻求辩解,其似无治。大国之治寻宗寻合,其似无为。圣人顺自然治无为,民可自治。冉有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说的他能办到,那还真的是治理小国的方法,智者修能,仁者修心,治理大国的时候总理还要有德,他说话的小心已经体现了德。虽说治理方法是小国之治,但总理有这样的职责就够了,没什么好说的,寻宗寻合的应该是国君。如果治理大国,就不是那种方法了,治理大国不仅需要更大的德,而且需要研究一些其他的理论,这些理论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善的,所以我就没说。”

“那公西华的教化理论就不能治国吗?”

“教化已经是最大最困难的工作了,作用巨大,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更好还是会无限难的。如果公西华做的是行政小事,那还有什么大事呢?古往今来,政教合一是传统,教化是起着看不见的作用的。仅仅从行政教化这个角度来说,最好的教化就是治世的时候百姓知道它的好,乱世的时候百姓即使骂它,也是看不见它的本来面目的。公西华即使有创造教化的能力,可是如今的世道,能让他发挥才能吗?”

说着孔丘就叹着气走了。

参考资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侍坐章·古诗文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