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江苏省辖地级市)

2023-09-15 2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宿迁

江苏省辖地级市

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和"蚕茧之乡"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宿迁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也是人类起源中心之一,被誉为地球上的"生命圣地"。

宿迁市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和宿豫区、宿城区,有67个乡(镇)和28个街道办事处。

根据江苏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宿迁市常住人口为498.6192万人。

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2.37亿元,比上年增长4.5%,比全省增速快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40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367.35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553.62亿元,增长4.9%。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21元,比上年增长5.9%。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204元,比上年下降1.4%,恩格尔系数为33.2%。

8555

中文名 宿迁
外文名 Suqian
别名 水城、下相、宿豫、钟吾、从德、酒都、项王故里
行政区划代码 321300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华东地区-江苏省
地理位置 江苏省北部

骆马湖南岸

面积
下辖地区 2个区、3个县
政府驻地 宿城区河滨街道南湖路1号
邮政区码 223800
气候条件 暖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洪泽湖湿地公园、三台山森林公园、龙王庙行宫、项王故里、妈祖文化园
机场 宿迁通用机场(筹建中)
火车站 宿迁站、宿迁东站(规划中)、洋河站、泗阳站、泗洪站、沭阳站等
车牌代码 苏N
地区生产总值 3262.37亿元(2020年)
人口 498.62万(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电话区号 0527(+86)

建制沿革

春秋时为钟吾国,秦置下相等县。

汉元鼎四年(前113年),西汉泗水国在此建都,传五代六王,历时132年。

历经东汉、西晋,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改下相县为宿豫县。

南北朝、隋朝仍为宿豫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下邳郡为泗州,仍以宿豫为州府。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宿豫县城被沂蒙山水冲圯,泗州遂移治于临淮县,宿豫县移治于下相城故址。

唐宝应元年(762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

宋属河东路淮阴军邳州郡,后属京东东路淮阳军。

蒙元、明、满清时期宿迁县属淮安府。

清朝初年为江南省的一部分。

清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宿迁属江苏省淮安府。

清朝中后期,宿迁又改属徐州。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成立,废除州府制,宿迁先直属江苏省政府,后隶属淮阴行政督察区。

在人民革命斗争中,成立的泗宿县、宿迁县归华中军区六分区领导,属淮海区。

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运河以东为宿豫县,运河西一度属泗宿县,今晓店镇以北到今新沂市新安镇为宿北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设宿迁,属泗宿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宿迁县(包括运东和运西)同宿北县新沂河以南地区,合为宿迁县,属淮阴专区。

1970年,属淮阴地区。

1983年,属淮阴市。

1987年12月,撤销宿迁县,设立县级宿迁市。

1996年7月,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以原县级宿迁市以及泗阳县、沭阳县、泗洪县行政区域为地级宿迁市行政区域。

200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豫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3月,宿迁市下辖2个区,3个县,并有3个区级功能区,市人民政府驻宿城区河滨街道南湖路1号。

行政区划列表(截至2021年3月)

县(区)

下辖地区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

(万人)

宿城区

20个

双庄街道・河滨街道・幸福街道・古城街道・项里街道・支口街道・洋北街道・蔡集镇・王官集镇(托管)・耿车镇・埠子镇・龙河镇・陈集镇・中扬镇・屠园镇・洋河镇・黄河街道・古楚街道・三棵树街道・南蔡乡

941

89.3

宿豫区

14个

豫新街道・顺河街道・下相街道・陆集街道・晓店街道・井头街道・大兴镇・关庙镇・来龙镇・新庄镇・仰化镇・曹集乡・皂河镇・嶂山林场

1212

71.23

沭阳县

30个

沭城街道・梦溪街道・南湖街道・七雄街道・十字街道・章集街道・高墟镇・耿圩镇・韩山镇・胡集镇・华冲镇・李恒镇・刘集镇・龙庙镇・陇集镇・马厂镇・庙头镇・钱集镇・青伊湖镇・桑墟镇・塘沟镇・潼阳镇・吴集镇・贤官镇・新河镇・颜集镇・沂涛镇・悦来镇・扎下镇・西圩乡

2298

198.65

泗阳县

15个

众兴街道・城厢街道・来安街道・三庄镇・爱园镇・卢集镇・王集镇・穿城镇・临河镇・新袁镇・李口镇・裴圩镇・庄圩乡・泗阳棉花原种场・泗阳农场

1378

106.46

泗洪县

19个

大楼街道・青阳街道・重岗街道・双沟镇・上塘镇・魏营镇・临淮镇・半城镇・孙园镇・梅花镇・归仁镇・金锁镇・朱湖镇・界集镇・龙集镇・天岗湖乡・车门乡・瑶沟乡・石集乡・洪泽湖农场

2694

109.52

总计

98个

8473

592.36

功能区(园区)区划列表

功能区(园区)

下辖地区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

(万人)

湖滨新区

5个

晓店街道、井头街道、皂河镇、嶂山林场、祥和社区

448

16.08

洋河新区

1个

洋河镇

198.68

20.63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

4个

黄河街道、古楚街道、三棵树街道、南蔡乡

118.8

15.75

总计

10个

765.48

52.46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北纬33°12′17″—34°24′38″、东经117°6′19″—119°12′50″之间,南与淮安市毗连,东与连云港市接壤,北与徐州市相连,西与安徽省交界,处于徐、淮、连的中心地带,总面积855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77.6%,耕地面积4385平方千米,水面面积23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宿迁市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平原广阔,河网密布,为典型苏北水乡。整体地形西南、西北部为岗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米以下,最高海拔为71.2米,最低海拔为2.8米。

气候

宿迁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小时。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数2271小时。无霜期较长,平均为211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降雪初日一般在12月中旬初,活动积温5189℃,全年作物生长期为310.5天。年均降水量为892.3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年际间变化不大,但降水分布不均,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干天气。

水文

宿迁市地处淮河、沂沭泗流域中下游,南临洪泽湖,北接骆马湖,承接上游21万平方千米面积的来水,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宿迁市境内有两大水系—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全市总面积8555.0平方千米。其中淮河水系面积4225.6平方千米,沂沭泗水系面积4329.4平方千米;洪泽湖水面面积1248.0平方千米,骆马湖水面面积222.0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宿迁市市地表水资源量13.575亿立方米,相当于年径流量158.7毫米,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5.539亿立方米偏少12.6%。其中淮河水系8.306亿立方米,沂沭泗水系5.269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资源量10.153亿立方米,其中淮河水系3.789亿立方米,沂沭泗水系6.364亿立方米。依地貌划分,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9.828亿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量的96.8%;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325亿立方米,仅占3.2%。

矿产资源

宿迁市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藏储量较大,已经发现、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石英砂、蓝晶石、硅石、水晶、磷矿石以及黄砂等。有待探时和开发利用的矿种有云母、金刚石、铜、铁、石油、钾矿石等。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宿迁市户籍总户数153.66万户,户籍总人口592.36万人;常住人口为493.79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增长0.2%。分年龄结构看,少儿(0-14岁)105.87万人,占比21.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劳动力人口(15-64岁)330.69万人,占比67.0%,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57.23万人,占比11.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出生率12.5‰,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长率5.4‰。全市城镇化率61.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宿迁市常住人口为4986192人。

经济

综述

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2.37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40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367.35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553.63亿元,增长4.9%。

2019年,宿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38元,比上年增长8.8%。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13198元,增长8.6%;经营净收入6669元,增长8.1%;财产净收入1099元,增长11.2%;转移净收入3972元,增长10.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14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1元,增长8.9%。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413元,比上年增长7.4%,恩格尔系数为32.4%。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88.34亿元,现价增长6.0%,可比价增长2.0%。其中,农业产值336.18亿元、林业产值15.65亿元、牧业产值102.9亿元、渔业产值108.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91亿元,分别占57.1%、2.7%、17.5%、18.5%和4.2%。

2020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04.89万亩,比上年增长1.0%;亩均产量452.5公斤,比上年下降0.7%;总产量409.46万吨,比上年增长0.3%,连续五年保持在400万吨以上。其中,夏粮面积444.42万亩,增长1.8%;总产170.3万吨,增长2.0%。秋粮面积460.47万亩,增长0.3%;总产239.16万吨,下降1.2%。

202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38.72万亩,比上年增长1.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06.49万吨,比上年增长3.6%。瓜果播种面积19.24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产48.66万吨,比上年下降1.2%。其中,西瓜种植面积14.93万亩,下降2.8%;草莓种植面积1.83万亩,增长5.4%。

2020年,全年生猪出栏量201.15万头,接近常年水平,比上年增长18.2%;年末生猪存栏量164.89万头,比上年增长1.8倍,为近五年最高水平。全年家禽出栏8492.21万只,比上年增长23.4%。

2020年,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52.16万亩,比上年增长0.9%;稻田养殖面积49.01万亩,比上年增长15.8%。全年水产品产量27.95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鱼类产量15.75万吨,占56.4%,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虾蟹等甲壳类产量11.72万吨,占41.9%,比上年提升3.8个百分点。

2020年,六大主导产业建设不断提质,稻米、果蔬、花木三大产业产值突破百亿级,花木种植面积、河蟹养殖面积、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规模进入全国前三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市共有8个省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三县两区全覆盖。深入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创建,全市绿色食品总数达439个,居全省第二位;地标农产品26个,居全省首位;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超70%,居全省第三位。“宿有千香”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9年,宿迁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6.84亿元,可比价增长2.7%。其中农业215.77亿元,林业8.46亿元,牧业27.87亿元,渔业72.4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2.25亿元,占比分别为64.1%、2.5%、8.3%、21.5%和3.6%。

  • 粮食产量

截至2019年末,宿迁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6.07万亩,比上年减少2.07万亩,下降0.2%;亩均产量455.53千克,比上年增产9.07千克,增长2.0%;总产量408.17万吨,比上年增产7.15万吨,增长1.8%。夏粮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提升。夏粮面积436.77万亩,亩产380.27千克,总产166.0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0.2%、1.7%和1.8%。秋粮种植面积下降,单产提升拉动总产增产。秋粮种植面积459.30万亩,比上年下降0.6%;亩产527.07千克,总产242.0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1.8%。在全年粮食面积和总产中,夏粮、秋粮的种植面积和总产的比例分别为48.7:51.3和40.7:59.3。

  • 蔬菜瓜果

截至2019年末,宿迁市蔬菜播种面积137.38万亩,比上年增加1.01万亩,增长0.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88.92万吨,比上年增加2.43万吨,增长0.5%。全年瓜果类播种面积19.25万亩,总产49.23万吨,比上年分别下降3.7%和3.0%。其中,西瓜种植面积15.36万亩,比上年减少0.99万亩,下降6.0%;草莓种植面积1.73万亩,比2018年增加0.11万亩,增长6.9%。

  • 畜牧业

2019年,宿迁市生猪出栏170.13万头,比上年下降25.5%;年末存栏59.08万头,比上年下降57.9%。全市家禽出栏6881.98万只,比上年增长15.6%;牛出栏5.28万头,比上年增长4.4%。

  • 生态渔业

2019年,宿迁市池塘标准化改造5.8万亩,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2.71万亩,创建休闲渔业基地1个,建设良种培育基地0.8万亩,建成生态标准化示范场5个,推广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面积近0.8万平方米,新发展特色水产养殖10.4万亩,全市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占比达80.9%。全年水产品产量27.12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养殖产量24.44万吨,比上年增长4.4%;捕捞产量2.68万吨,比上年下降2.2%。

  • 现代农业

2019年,沭阳县入围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产品供给质量逐步优化,“宿有千香”品牌初具影响,开设“宿有千香”品牌直营店3家;新增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超60%。全市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分别居全国第12位和第7位。

第二产业

2019年,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47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实现增加值769.3亿元,比上年增长7.7%。

  • 企业效益

2019年,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43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实现利润总额222.99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9.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 主导产业

2019年,宿迁市五大主导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28.10亿元,占全市产值的85.9%,增长10.3%。其中,绿色家居业增长最快,实现产值336.45亿元,增长21.3%,快于全市增速9.1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443.51亿元,增长16.2%;食品饮料实现产值469.9亿元,增长8.0%;新材料实现—8—产值297.65亿元,增长6.9%;机电装备实现产值580.59亿元,增长4.1%。

  • 主要产品产量

2019年,宿迁市列入统计的工业产品共162个,其中46.9%的产品产量增长,增幅在30%以上的有44个,占27.1%。

  • 建筑业

2019年,宿迁市列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9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77.53亿元,比上年下降0.8%;竣工产值488.22亿元,下降1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616.12万平方米,下降5.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14.61万平方米,下降26.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262.87万平方米,下降26.9%。

第三产业

2019年,宿迁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26亿元,比上年增长6.5%。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761.30亿元,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126.97亿元,增长5.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692.86亿元,增长6.0%;乡村实现195.41亿元,增长8.4%。

2019年,宿迁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6.8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5.5%,书报杂志类增长16.9%,中西药品类增长22.6%。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9.6%。

2019年,宿迁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4.2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9%。其中,出口28.88亿美元,增长6.3%;进口5.38亿美元,下降39.2%。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70个,比上年下降25.5%;完成协议注册外资14.80亿美元,增长40.1%。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46亿美元,增长18.2%。

2019年,宿迁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7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实现旅游总收入336亿元,增长14.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330.33万美元,下降4.2%。年末全市共有等级旅游景区47个,其中4A级景区数量达9家。4A级景区接待游客982.26万人次,增长4.6%。年末旅行社数量达到89家,比上年末增加2家。

交通运输

综述

2019年,宿迁市完成货运量6055万吨,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公路货运4586万吨,增长10.2%;水路货运1469万吨,增长10.5%。实现货物运输周转量197.15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54.03亿吨千米,增长10.1%;水路货物周转量43.12亿吨千米,增长10.4%。完成港口货物运输吞吐量1526万吨,比上年增长25.5%。完成客运量7796万人,比上年增长2.1%;实现旅客运输周转量52.53亿人千米,增长2.6%。

公路

截至2019年,途经宿迁境内高速公路有4条,分别是京沪高速、淮徐高速、新扬高速、盐洛高速;干线公路主要有205国道、235国道、343国道、245省道、250省道、324省道、325省道、326省道、330省道、344省道、347省道。

铁路

截至2019年,途经宿迁境内铁路主要有徐盐高速铁路、新长铁路、宿淮铁路,车站主要有宿迁站、泗阳站、沭阳站、泗洪站、洋河站。

航运

宿迁境内航运河流主要有中运河、徐洪河、成子湖航道等,港口主要有宿迁港、泗阳港、泗洪港。

⒈城乡公交

截至2017年末,宿迁市公交线路达93条,车辆1367辆,公交场站38个。

⒉镇村公交

截至2017年末,宿迁市镇村公交线路有210条、车辆303辆。

(详情参见:宿迁公交、沭阳公交、泗阳公交、泗洪公交)

公共单车

宿迁市市区公共单车项目系统于2014—2016年分三期建设,共投放6350辆单车,建设停车站点279个,覆盖宿豫区、宿城区、市经济开发区、湖滨新区近200平方千米区域,城区内居民小区、商业网点、公园广场、办公集中区、企业集中区和大部分公交站台已基本覆盖。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9年,宿迁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71万人,在校生2.49万人,毕业生0.45万人。普通高中教育招生3.14万人,在校生8.97万人,毕业生2.72万人。普通初中教育招生7.85万人,在校生20.59万人,毕业生5.24万人。小学教育招生9.58万人,在校生55.96万人,毕业生7.63万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5.4万人(不含技工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50人,在校生1100人。全市共有幼儿园478所,比上年增加16所;在园幼儿19.74万人,比上年减少1.2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8.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

普通高等院校名单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办学性质

主管部门

宿迁学院

普通本科

公办

江苏省人民政府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高专

民办

江苏省教育厅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高专

民办

江苏省教育厅

科学技术

2019年,宿迁市专利申请量12431件,专利授权量7890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量1567件,比上年增长27.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36家,增长36.0%,增幅居苏北第一。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93家,增长85.0%;落实科技政策减免税5.49亿元,增长56.4%。

文化事业

2019年,宿迁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2%。乡镇(街道)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均达100%。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书量782.16千册,书刊文献外借909.87千册次。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发射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

国家一级图书馆:宿迁市图书馆、宿城区图书馆、沭阳县图书馆、泗阳县图书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末,宿迁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424个。其中,医院23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6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9548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29154张。卫生技术人员36047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3929人,注册护士1726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260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30人。

2020年11月,入选国家医疗保障局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

社会保障

2019年,宿迁市全市城乡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39.89万人、36.09万人、51.84万人,比上年末同口径分别增加16.13万人、0.99万人、2.74万人。职工“五险”新增参保41.6万人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7.5%、98%。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20元,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城乡孤弃儿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保障标准稳步增长。

城市建设

2019年,宿迁市成功获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以全省第一名成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检。年内新改建公厕43座,70座机关单位公厕对外开放;新增新能源公交车80辆、公共停车泊位6139个,完成3000辆公共自行车更新升级、1.9万盏路灯节能改造。市区新建改造雨污管网50千米,改造易涝片区10个,疏浚河道8条;改造完成老旧小区6个、棚户区187万平方米,惠及群众5.1万人。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41.1%、43.5%和15.5平方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唐宝应元年(762年)因避唐代宗李豫之名、改宿豫县为宿迁县,即“宿预县城迁移”之意。

风俗民情

宿迁民间艺术繁荣,旱船、高跷、花挑、跑驴、舞龙、舞狮等艺术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长期以来形成的岁时、礼仪风俗也很多,如祭灶、过年、二月二、上巳日、六月六等,在婚丧嫁娶、生育寿庆上的仪式和席面也别有一番程式。

饮食习惯

生活上,因为宿迁在历史上曾为旱作物产区,居民以水稻、小麦、玉米、甘薯等为主食,可加工做成馒头、粉丝、曲酒等,但自“旱改水”后,改为以吃大米为主,居民多喜食葱、蒜、辣椒,冬季习惯腌制大白菜、雪里蕻、萝卜、大头菜等备冬。酒文化底蕴尤为深厚,洋河大曲、双沟大曲,均位居中国名酒之列。

地方特产

丁嘴金菜

丁嘴金菜(即黄花菜),最为出名的产地,属宿豫区丁嘴镇。因为这里水土适合金针菜生长,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且引进了优良品种,经过历代栽培。形成了独特的优良品系,其中花型大的大菜和大乌嘴良种,约占80%以上。

车轮饼

车轮饼是江苏省宿迁地区的特色传统名点之一,主要原料为面粉、白糖、青红丝、生猪板油、冰糖等,产于洋河、埠子镇一带。车轮饼为油炸食品,需热食,色泽金黄,口感细腻。车轮饼虽为美食,但糖份、脂肪较多,不建议作为主食食用,正常一次性食用1—2块。

五香大头菜

宿迁五香大头菜的加工工艺始传于民间作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它以宿迁当地的大头菜为原料,经过腌、晾、晒、调、搓、闷等几十道工序加工而成。因其具有五种香味而得名。相传清代乾隆南巡时品尝此菜,赞曰:“五味俱全,宿迁独有”五香大头菜名列宿迁“四大特产”之首。曾获得“巴拿马”金奖和商业部优质产品等荣誉。

骆马湖银鱼

骆马湖银鱼通体透明,色如琼脂。银鱼不仅是各大宾馆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菜,更作为高营养、低脂肪的佳肴摆上了普通百姓节假日的餐桌。金梅牌、太湖牌冻银鱼1998年被评名江苏省优质产品。

水晶山楂糕

水晶山楂糕产于支口街道探楚社区,探楚地处废黄河与古运河之间,与骆马湖隔(运)河相望,相距仅有三里左右。境内全部为黄河冲积土,土壤疏松,适合山楂树生长,故探楚为远近闻名的山楂村。水晶山楂糕色红晶莹,酸甜适中,吃起来很开味口,是宿迁招待贵宾的一道名菜。

泗洪空心挂面

泗洪空心挂面是江苏省著名的土特产品。其外表光滑圆润,内有银丝般的细孔。采取特殊配料,可制成鸡汤面、虾籽面、鸡蛋面、玉鳖面、蟹黄面等十多个精制品种。空心挂面细而不腻,不同品种风味各异,味道鲜美,易于消化,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

黄墩湖腊豆

黄墩湖腊豆又名纳豆、酱豆、盐豆,俗称水豆豉。这种小菜以咸、鲜、香著称,作为饭前开胃小菜。

八集小花生

八集小花生是泗阳名特产之一。因产于江苏省泗阳县八集乡(现来安街道),而得名。八集小花生壳薄,肉嫩,口感好,富含钙、铁、镁、锌等微量元素,含油量高达40%—43%。经过炒制,具有白、香、甜、脆的特点。1999年,“八集小花生”成为注册商标,产品畅销大江南北。2011年,八集小花生入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行列。

风景名胜

综述

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和美人虞姬的故乡,是知名的水乡、酒都、绿海和花城,被乾隆皇帝盛赞为“第一江山春好处”。宿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打造西楚文化之都、河湖体验之都、白酒品鉴之都、生态休闲之都“四大旅游名片”。

截至2017年末,宿迁市先后创成国家A级景区49家(其中AAAA级景区1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省级以上工业旅游示范点9家、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3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省级自驾游基地5家。

2021年1月,洪泽湖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 洪泽湖湿地公园

洪泽湖湿地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宿迁市泗洪县,位于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西北部、75万亩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景区面积5.2平方千米,区内文化底蕴深厚,湿地文化与古色文化、红色文化、渔家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季札挂剑诚信典故载入司马迁《史记》流芳千古,京杭古运河通济渠已有千年历史,刘少奇、陈毅、彭雪枫、张爱萍、刘瑞龙、邓子恢、张震曾在此战斗生活过,芦苇迷宫是新中国海军摇篮、人民军队首次大规模水战发生地。生态环境优良,植被覆盖率95%以上,森林覆盖率85%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体质量达到国家Ⅱ类标准。物种丰富多样,拥有动植物资源近千余种,有震旦雅雀、青头潜鸭、白天鹅等珍稀鸟类200余种十万余只,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中华鲟等淡水鱼类67种,荷花1008种3000余亩。

  • 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湖滨新区嶂山林场境内,总占地面积约12.7平方千米。景区以“那山、那水、衲田”为形象定位,创造性打造了八大最美景观系列:最美的林、最美的红叶、最美的建筑、最美的溪涧、最美的衲田、最美的路、最美的桥、最美的紫石,编织出意境优美、浪漫温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公园内“衲田花海”,总面积2220亩,由612块花田“缝补”拼接而成,融合了北方旱梯田的雄浑和南方水梯田的俊秀。栽植着50多种花卉,自南向北形成黄、红、紫三大色区。

  • 湖滨公园

湖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自驾游基地。位于骆马湖畔,地处省级骆马湖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曾为江苏省第七届园艺博览会的主会场。公园占地69.4公顷,从南到北,分别由园林文化体验园、中心水景区、动漫王国、湖滨浴场四部分组成。

  • 龙王庙行宫

龙王庙行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敕建安澜龙王庙”,坐落于宿迁市西北20千米处的古镇皂河。该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二十三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占地36亩,四院三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并建亭立碑,故又称为“乾隆行宫”。2014年,随着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龙王庙行宫作为大运河(宿迁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宿迁地区大运河上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点。

  • 湖滨公园

湖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自驾游基地。位于骆马湖畔,地处省级骆马湖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曾为江苏省第七届园艺博览会的主会场。公园占地69.4公顷,从南到北,分别由园林文化体验园、中心水景区、动漫王国、湖滨浴场四部分组成。

  • 龙王庙行宫

龙王庙行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敕建安澜龙王庙”,坐落于宿迁市西北20千米处的古镇皂河。该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二十三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占地36亩,四院三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并建亭立碑,故又称为“乾隆行宫”。2014年,随着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龙王庙行宫作为大运河(宿迁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宿迁地区大运河上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点。

  • 雪枫公园

雪枫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宿迁市规模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为纪念以彭雪枫将军为代表的抗日民族英雄而建设的一座集纪念瞻仰、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及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公园占地320亩,分为纪念瞻仰、水景游览、励志教育和配套服务等四大功能区,公园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现代生态的设计理念。彭雪枫纪念馆位于公园最高处,建筑造型大方,是整个公园的核心。

  • 洋河酒文化旅游区

洋河酒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宿迁市洋河镇。景区依托洋河酒厂这一全国知名白酒企业,在展现中国白酒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着力打造以白酒酿造、品鉴体验为核心的特色工业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4.5平方千米,有美人泉景观园、酿酒生产车间、百年地下酒窖、陶坛储酒基地、包装物流中心等景点,是一个融酿酒历史文化、科普教育、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景区。

  • 梨园湾

梨园湾,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规划面积1802亩,位于宿豫区,北至宿穿线,东至新扬高速,南至马河支流,西临扬舍路。园区打造花洲生态体验区、梨韵文化科普区、梨园观光体验区、滨河风情休憩区和亲子农耕拓展区,已建成西入口主游客服务中心、梨花洲、梨文化博览园、梨海风情园、观雪阁、亲子农耕体验园、梨海风情园等项目。

  • 中国杨树博物馆

中国杨树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62亩。景区包括博物馆主展馆、游客服务中心、组培室、温室、掬云亭、杨树品种园等,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杨树相关知识,完整记录了杨树产业的发展历程,为再现杨树历史、传播杨树知识、弘扬杨树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妈祖文化园

妈祖文化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泗阳县船闸西南侧的如意岛。景观结构为一轴、一环、两心、一片区。一尊高达32.3米的三面妈祖雕像坐落在岛的最西端,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三面妈祖雕像。妈祖文化园整体规划用地面积62亩,主体建筑有妈祖广场、妈祖圣像、山门、钟鼓楼、妈祖殿、观音殿、福禄寿三星殿。是集水利、生态、风光及佛、道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旅游景点。

  • 双沟酒文化旅游区

双沟酒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位于苏皖两省三县交汇处的洪泽湖畔、淮河岸边。景区占地面积约2.8平方千米,分为岁月双沟文化体验区和科技双沟旅游休闲区两大片区,由醴泉广场、醉猿洲、雅苑、酒海、珍宝洞、双沟老街、朱家槽坊、百年老窖池、淮上客栈、双沟1955纪念园、24连跨酿酒车间及现代化包装物流中心等18个景点组成,是一个融酿酒历史文化、科普教育、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景区。

  • 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沭阳县,公园占地总面积1193亩,园内设有南湖、中国·沭阳花木博物馆、三维立体画艺术馆、儿童游乐园、观景亭、崇孝苑等主要景点,其中南湖面积442亩,由中心湖泊和西侧景观河两大水体组成

著名人物

古代有著名中医张汉、蛇医季德胜、名医蔡克元,植物学家吴印禅,蚕种专家段佑云,著名骨科教授陆裕朴等,清代有著名桃源诗人房震亨、女诗人倪瑞璇、剧作家刘清韵、著名山水画家徐子容、芦雁画传人薛怀等。

近代和当代有改进纺织工艺的卢廷兰,地理学家陶懋立,中科院院士胡宁、陈颙、中国近代军乐创始人李映庚、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哲学家史学家叶蠖生、进步诗人谢仑仙、女诗人史忆芳、水墨梅花画家张德亭、画家张开元、摄影大师吴印咸、画家苏葆桢、著名作家白夜、朱西宁、剧作家宋项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等。“淮北刘胡兰”喻尊霞、女英雄王华、“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少年英雄”韩余娟、“中国首善”陈光标、“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裴昌彩、“中国骄傲”朱柱、京东CEO刘强东、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人朱瑞、英烈杨泗洪等。

城市荣誉

荣誉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93位

2019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中国经济活跃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第19

2015年全国首批信用示范创建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参考资料

1.基本情况·宿迁市人民政府

2.行政区划·宿迁市人民政府

3.江苏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江苏省统计局

4.经济发展·宿迁市人民政府

5.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

6.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