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认知理论(情绪产生于对刺激情境或对事物的评价理论)

2023-09-16 26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情绪认知理论

情绪产生于对刺激情境或对事物的评价理论

情绪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况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中文名 情绪认知理论
外文名 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
包括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阿诺德的评定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R.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如果是“有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接近刺激物;如果是“有害”: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躲避刺激物;如果是“无关”:人们就予以忽视。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她提出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及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送到血管和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

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这就是“评定-兴奋学说”。

沙赫特和辛格

理论概述

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E.Singer)提出的情绪归因论(attribution theory of emotion)认为情绪产生决定于两个主要因素,生理唤醒和认知因素(故有人称之为"情绪的二因素理论"),认知因素又包括对生理唤醒的认知解释和对环境刺激的认识。这样一来,影响情绪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生理唤醒+对生理唤醒的归因+对环境刺激的认识,三方面的因素(故又有"情绪的三因素理论"之说)。在新修订的彭聃龄版《普通心理学》中只提沙赫特与辛格的情绪认知理论,不再使用两因素或三因素的提法。

实验过程

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Singer,1962)当时做的实验非常有名。他们给被试注射一种药物,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复合维生素,目的是测定这种新药对视力的影响。但实际上注射的是肾上腺素和食盐水。注射肾上腺素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发抖、脸发热等情绪生理反应。

被试分为三组:正确告知组、错误告知组和无告知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指示语。对于正确告知组,即告诉他们注射这种新药会出现心跳加快、手发抖、脸发热等反应。对于错误告知组,有意错误地告诉他们注射这种新药可能无感觉、会发麻、发痒、头痛等。对无告知组,主试什么也没有告诉他们。注射食盐水的所有被试都列为无告知组。

然后,人为地安排了两种实验情境;一种是欣快的环境,一种是愤怨的环境。所谓欣快的环境,是由主试的助手(这个助手是受过训练的,他和被试一起,被试以为他也接受同样的注射,在同样的情况下参加实验)同被试一起唱歌、玩耍和跳舞。所谓愤怒的环境,是主试的助手当着被试的面对主试要他填写的调查表表示极大的愤怒,不断咒骂、斥责并把调查表撕得粉碎。实验后,主试询问被试当时的内心体验。

结果错误告知组的反应最容易受助手的高兴所感染,正确告知组的反应不容易受环境气氛的影响,无告知组的反应则介于上述两组之间。同样,他们对愤怒的环境的反应也是一样的。该实验说明,注射肾上腺素虽然引起了典型的情绪唤醒状态,但它的单独作用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同样,环境因素也不能单独决定人的情绪。

在这里,认知对人的情绪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处于生理唤醒状态的错误告知组,因对其自身的生理状态不能作出恰当的说明,他一方面环视周围环境,以求得某些说明的线索,同时又认为自己之所以体验到这种生理反应,乃是由环境的气氛所致,于是就把自己的生理状态与环境线索相适应说成是欢乐或愤怒。正确告知组由于已经具有说明自己的生理反应的信息,便不去寻找环境中的线索。无告知组从主试那里什么信息也没有得到,完全按自己的评价作出反应。

于是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是认知因素和生理唤醒状态两者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理论又称情绪二因论(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实际上,在上述实验中,认知对情绪可能有三种作用,即对情绪刺激的评价和解释,对引起唤醒原因的认知分析,对情绪的命名以及对所命名情绪的再评价。不过,有人重复沙赫特和辛格的实验,但没有得到和他们相同的结果.

情绪认知理论

沙赫特和辛格的实验证明,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这个结论并不否定生理变化和环境因素对情绪产生的作用。

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事实上,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体验。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这个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通过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储存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间出现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时情绪就被唤醒了。

这个工作系统包括三个亚系统:第一个亚系统: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第二个亚系统: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包括过去、现在和对未来的期望;第三个亚系统:现实情景的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它带有庞大的生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激活机构,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

信息理论

西米诺夫(Siminov,P.V.)的信息理论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因缺乏信息而不能适当地组织自己,那么神经机制就会使消极情绪开始行动。西米诺夫主张,情绪(E)等于必要信息(In)与可得信息(Ia)之差与需要(N)的乘积,即:E=-N(In-Ia)

西米诺夫认为,情绪本身具有一种强烈的生理激活的力量,如果这个机制变活跃了,那么,一些习惯性反应必定受到破坏。当有机体需要的信息等于可得的信息时,有机体的需要得到预期满足,情绪便是沉寂的。如果信息过剩,超出了有机体预期的需要,便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都可以促进行为。

西米诺夫的情绪理论虽然比较简单、明了,但它为情绪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新的方向。遗憾的是,西米诺夫没有对信息、需要的性质和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的动力学分析。

不协调理论

情绪不协调理论情绪信息加工理论形成于20世纪40一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扬(Young,P.T.)和普里布拉姆(Pribram,K.)。把情绪定义为“感情性的激烈扰乱”,认为情绪是一种神经中枢在感情上的“紊乱”反应,即一种对平衡状态的破坏。强调情绪起源于对环境事件的知觉、记忆和经验。当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内部认知模式同当前输入的信息超越稳定的基线不一致时,就导致情绪的产生,这就是情绪不协调理论的含义。

普里布拉姆还提出了一个“监视器”的概念,他认为情绪是临视脑活动的一种机制,起着监视心理加工的作用;情绪过程就是当原来进行的加工程度受到阻断时产生的替代性执行程序,对这个阻断过程的意识觉知,就是情绪的体验或感受。

错误研究整合

沙赫特的情绪理论在很多方面是对詹姆士兰格理论和坎农的情绪应急理论的整合和完善。同詹姆士一兰格理论一样,沙赫特的理论提出,情绪体验中包括身体变化。与坎农相似,沙赫特也提出事件的解释对完全的情绪体验是很重要的。但是,沙赫特超越了这些早期的理论,提出了生理变化和认知标识对完整的情绪体验都是必要的。沙赫特的理论自1964年提出以来广为流行。除了最初用于解释情绪的自的之外,这一理论还引起了大量有关唤醒的错误归因的研究,尤其是与降低恐惧和焦虑有关的错误归因。

参考资料

1.情绪认知理论·心理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