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定额(水资源学术语)

2023-09-20 2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灌溉定额

水资源学术语

灌溉定额,是指作物播种(水稻插秧)前及生育期内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中文名 灌溉定额
英文名 irrigation duty
定义 作物生育期内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所属 水资源学

简介

灌水定额是指某一次灌水时每亩田的灌水量(立方米/亩),也可以表示为水田某一次灌水的水层深度(毫米)。水层深度(mm)换算为灌水量(立方米/亩)需乘以换算系数0.667,即Q=M/0.667。

性质

由于作物的需水特性、土壤性质以及气象条件和灌溉用水方式的差异,不同种类作物的灌溉定额有很大的差别。水稻的灌溉定额比早作物的灌溉定额大,同一作物在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的灌溉定额大,强透水性土壤及干旱年份作物的灌溉定额大。

明确滴灌条件下日光温室茄子的最佳灌溉定额,可以为华北地区温室茄子节水高产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灌溉水量的分配,即灌水次数和每次的灌水定额随作物需水要求和灌溉方式、方法的不同而变化。

水稻和蔬菜灌水次数多,灌水定额较小:旱作物的灌水定额大,灌水次数少。采用喷灌、微灌等灌水方法,灌水定额小,次数多;采用地面灌水方法则灌水定额大,次数少。

在缺水地区对作物实行非充分灌溉时,其灌溉定额比常规定额要小。

参考资料

1.不同灌溉定额对日光温室茄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中国知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