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上海市公立大学)

2023-09-20 2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上海大学

上海市公立大学

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位于上海市,是上海市属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大学。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而成。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30个学院和1个校管系;开设94个本科专业;有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专任教师3419人;有研究生18021人,全日制本科生19921人(含预科生63人),成人教育学生19912人。

中文名 上海大学
外文名 Shanghai University
简称 上大(SHU)
创办时间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211工程(1997年)、省部共建大学(2013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111计划(2016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联盟(2012年)
主管部门 上海市
专职院士数 6人
本科专业 91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一级学科未覆盖)
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4个
校训 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校歌 《上海大学校歌》
院校代码 10280
主要奖项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截至2020年5月)、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截至2020年5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截至2020年5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4项(截至2020年5月)
知名校友 杨雄里、孙晋良、林国强、王生洪、郭本瑜
现任校长 刘昌胜
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流动站19个
主要院系 文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
校址 宝山校区: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延长校区:上海市静安区延长路149号 嘉定校区: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20号
党委书记 成旦红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

上海大学(1922-1927)

1922年3月18日,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在上海闸北青岛路青云坊(今青云路298号附近)创办。学校的创办者是校长王理堂、校务长陈绩武、会计汤石菴,他们以提倡新文化为号召,设立了国文、英文、美术三科及附中,招收了以皖籍为主的160余名学生。为加速培养更多的共产党干部,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干部高等院校,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曾与李大钊等人多次酝酿筹划。此时,正值东南高师因王理堂、汤石庵、陈绩武等借学敛财、携款私逃而引发学潮。学生成立自治会要求改组校务,欲请陈独秀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校长。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中共认为请国民党出面办学较为有利,学生自治会接受了中共的意见。经学生代表两次恳请和邵力子、柏烈武、柳亚子、杨杏佛、叶楚伧等国民党要人的劝说,于右任同意接受邀请,建议把校名改为上海大学(英译为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并亲自题写了校牌。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1994年5月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而成。

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成立,《民国日报》刊登启事:“本校原名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因东南两字与国立东南大学相同,兹从改组会议议决变更学制,定名‘上海大学’。公举于右任先生为本大学校长。”邵力子(当时是中共党员)出任副校长。校舍为老式石库门2层楼房10余间。1923年,在李大钊推荐下,共产党人邓中夏任总务长(后改称校务长),瞿秋白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校务工作主要由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所主持。上海大学初设文学(分国文、英文两组)、美术(分图音、图工两组)两科,并设普通科;经过改制,设有社会科学院(含社会学系)、文艺院(含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和美术科,另外还附设中学部和俄文班。社会学系逐渐成为学校最大的系,该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主。

1923年8月8日,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员会议,议决组织上海大学评议会,决策全校重大事务。于右任为主席评议员,邓中夏、瞿秋白、陈望道、邵力子、陈德征等9人为评议员。8月11日,于右任在上大特设了董事会,孙中山任名誉校董,蔡元培、汪精卫、李石曾、章太炎、张继、马玉山、张静江、邵力子、马君武等为校董;设立校舍建筑委员会,邓中夏任委员长,张继、邵力子为顾问。

1923年期间,孙中山、李大钊、廖仲恺、汪精卫、刘仁静、胡汉民、戴季陶等曾来校演讲。孙中山希望上大办成“以贯彻吾党之主张,而尽言论之职责”的革命学校,他指示:“今后要按月给上大拨办学经费。”翌年定为国民党党办大学。上海大学从不张挂当时的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迥异于沪上诸校,所用的是由国民党党徽和蓝底白字组成的上海大学校旗,强调反对北京政府的反动统治。

1923年12月5日,校评议会通过《上海大学章程》,并根据章程制定了《上海大学章程细则》,对校务方面的重大事宜及各个方面工作作出详细规定。是月,评议会改为行政委员会,于右任亲自兼任行政委员会委员长,邓中夏、瞿秋白、叶楚伧、邵力子、何世桢、洪野、韩觉民、曾伯英任委员,以后学校行政委员会又多次改组  。陈望道后为代理校务主任。校务长先后为邓中夏、刘含初、韩觉民,教务长先后为瞿秋白、叶楚伦,学务长先后为何世桢、陈望道。美术科主任为洪野,中国文学系主任先后为张君谋、陈望道,英国文学系主任先后为何世桢、周越然,社会学系主任先后为瞿秋白、施存统、彭述之,附中主任先后为陈德征、杨明轩、侯绍裘、张作人。校长于右任放手起用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又先后聘请蔡和森、张太雷、李汉俊、恽代英、沈雁冰、郑超麟、任弼时、安体诚、李季、蒋光慈、杨贤江、萧楚女、田汉、萧朴生、郑振铎、高语罕、张秋人、胡朴安、周建人、俞平伯、赵景深、朱光潜、朱自清、刘大白、周越然、丰子恺、黄葆钺、章太炎、胡适、郭沫若、吴玉章、施存统、谢六逸、徐蔚南、李仲干、冯子恭、陈抱一、叶圣陶、曹聚仁、方光焘、蒋光慈等到校任职任教。

上海大学秉承“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和“求实创新”的校风,努力建设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兼容并蓄、和谐向上的大学文化,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建设目标,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922年10月,由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改组而成,于右任任校长。

1923年夏,邓中夏任校务长,主持学校工作。上大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设社会学系、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美术科和中学部,邓中夏、瞿秋白、施存统、陈望道、蔡和森、恽代英、沈雁冰等人先后在校任教。注重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开设特别讲座,开展社团活动,举办学习交流会。

1924年春,学生数量达400多人,最多时达600多人。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上海大学师生积极创办平民学校,到工厂区办工人补习学校或工人夜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1924年2月,由闸北青云路青云里迁至公共租界西摩路(今陕西北路)校舍;五卅运动后临时搬至老西门方斜路庆安里,不久搬至青云路师寿坊;1927年4月,搬迁至江湾镇自建的新校舍。

1940年5月,汪伪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成立“上海大学筹备委员会”,勘定上海真如前暨南大学校舍为校址。

1941年7月29日,汪伪行政院通过《筹办上海大学案》。同年,占用遭到严重破坏的江湾前复旦大学校舍另建上海大学,9月30日建校。坐落于原江湾复旦大学校址、成立于1939年由日伪维新政府梁鸿志政权所办的“维新学院”农科予以保留,单独设置为上海大学农学院。

1942年9月19日,汪精卫批准了伪《国立上海大学组织大纲》,并宣告伪“国立上海大学”成立。赵正平任校长。学校由日伪合办,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上海大学先后设农、法、文三个学院,农学、农艺化学、农业经济、农林、政治、经济、法律、国学(文哲)、日文、西文、史地十二个系及农商专修科。系日伪推行殖民地教育的重要基地。除了农学院,文、法两院设在真如原暨南大学校址上。

1945年5月9日,日本士兵闯进江湾校园修筑工事,上大师生被勒令限期离校疏散,学校的一切设施被日军征用。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学校停办,日本投降后被国民政府教育部派员接收。

注:上海大学(1941-1945)不是上海大学的前身。

前身四校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

1958年5月19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后改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负责筹建和主办,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5月23日,筹备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成立。9月,经上海市委批准、教育部同意,筹建中的科技大学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校”的名义对外招生,首届新生委托其他高校代培两年。

1959年5月,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5月19日,市委批复同意将欧阳路221号作为学校的临时校址(校舍暂与上海机电设计院共用),同时确定正式校址放在科学卫星城嘉定。7月1日启用校印。9月4日,市委任命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周仁为上海科技大学首任校长。9月14日,学校正式挂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是上海市地方院校,建校初期的原子能系、无线电电子学系、技术物理系、力学系、化学冶金及物理冶金系、元素有机化学系、硅酸盐化学及工学系、生物物理化学系等8个系科由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帮助创建,部分系主任曾由中科院在沪研究所所长或副所长兼任。

1960年9月,上海科技大学全部迁入嘉定城中路20号新校址。1961年2月,经市有关部门同意,蔡万兴机器厂、长城电工仪器厂并入学校。

1966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市委教育卫生部,统一在安徽省歙县雄村、航埠、山湾3个自然村选址创办上海理工学院(对外称青年耕读学校),由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学院和上海师范学院3所地方院校负责筹建。翌年12月,上海市革委会命令停建。之后,大部分已建成的校舍连同部分固定资产均无偿赠送给当地人民公社。从上海抽调去的教职工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返回原校。 

1966年9月,生物物理化学系从天津师范学院和河北大学接收了学校第一批外国留学生,即5名越南来华留学生;因“文革”不能正常学习,经教育部安排,这批留学生11月离校回国。

1968年9月,学校从科技系统(时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科学技术组)划出,改为隶属文教系统(时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文教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脱离关系。

1973年1月,生物物理化学系调入上海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

1978年7月,学校与科技系统恢复联系。同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上海科技大学划归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管理,并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

1981年11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首个博士点学科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1988年,上海科技大学被国家教委列为用英语教学招收外国来华留学博士生的首批试点单位;翌年2月,受国家教委委托,招收巴基斯坦来华博士生7名。

至1993年12月,上海科大校园面积328.098亩。

上海工业大学

1960年3月,上海市开始筹建“上海工业师范学院”。7月,改设上海工学院筹备处。9月30日,上海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魏文伯题写了校名。院址设在闸北延长路149号。首任院长兼党委书记是李华。

1962年,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专科学校61级电真空器件专业新生全部转入上海工学院就读。

1972年4月,上海工学院并入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原工学院院址成为上海机械学院总部。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79年1月,恢复上海工学院原建制,成立上海工业大学。此后,工大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

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3年1月,钱伟长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2月,上海工业大学接收转学而来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钱伟长。

1984年,固体力学获得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1年,学校获批设立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固体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2年,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区(今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

至1993年12月,上海工大校园面积517.5亩。

上海大学

1959年3月5日,上海中国画院(筹)附设中等美术学校成立,同年5月改为上海市美术学校;1960年9月升格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本科建制,设中国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四个系,另设中专部,又招收预科班。1962年8月,大部分预科学生并入上海市轻工业学校和上海纺织工业学校。1963年至1965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市美术训练班、上海市美术学校三校并存。1965年7月,上海市美专唯一一届本科生毕业;同年8月,油画系、雕塑系全部教师调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今上海油画雕塑院),学校重新改为中专建制的上海市美术学校。

1978年11月,上海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1980年改称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技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建立。12月,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复旦大学分校建立。

1981年9月,上海市轻工业局将上海市美术学校(部分)并入新组成的上海市轻工业局职工大学。 

1983年5月10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增设海南大学等五所高等学校和筹建计量测试专科学校的通知》,其中包括批准上海市设立“上海大学”。5月28日,上海市教卫办党委决定成立上海大学筹备组;翌月,上海大学筹备组正式开始工作。6月10日,召开上海大学筹建大会,宣布学校由校部和五个学院组成,五个学院分别是,原复旦大学分校改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原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改为上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86年4月改为上海大学商学院);原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改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1985年6月改为上海大学国际商业学院);原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和上海科技大学分校以及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的机械、电子两个专业合并为上海大学工学院;原上海市美术学校改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政府教卫办关于筹建上海大学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9月1日,上海大学在凯旋路30号的校部正式挂牌(校部后迁至新闸路1220号);同月,各学院也正式挂牌。学校重大事情由校部决定;学院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些事情可以直接对外。

1984年4月,孟宪勤被任命为上海大学党委书记;同时,任命公布了上海大学所属各个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1987年,上海市教卫办主任王生洪兼任上海大学校长。

1993年3月17日,杨德广出任上海大学校长。4月,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大学,与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合并成立上海大学法学院,该学院管理体制仍归上海市政法委领导。9月,随着占地144.645亩的梅陇校区(今上海戏剧学院莲花路校区)建成,上海大学商学院和上海大学国际商业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

至1994年5月,上海大学7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93.53亩。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

1959年2月,上海计算技术学校创建,是由原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中部改建而来的中专,临时校址设在复旦中学,同年10月改为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首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是马忆冰。

1960年2月,上海第二科技学校全部迁入嘉定东门新校址。1961年2月和7月,上海电子学校和上海计量学校先后并入。1968年4月,更名为上海科学技术学校。

1970年11月,与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半工半读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工业专科学校、上海无线电工业学校在嘉定东门校址合并成立上海电子专科学校。1975年5月,更名为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七·二一”工人大学。

1978年6月,复办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10月,市教卫办批复同意将学校改制为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部。

1981年12月,更名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1993年2月,更名为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

至1994年5月,上海科专校园面积127.5亩。

合并之后

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并举行成立大会,首任校长是钱伟长。四校合并时,江泽民为新上海大学题写校名。新上海大学成立后,原上海工大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原上海科大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原上海科专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原上海大学7个校区历经变迁,保留新闸路教学点。

1994年7月,学校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成立。

1996年12月,上海大学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翌年12月通过“211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论证,上海大学“211工程”建设由此全面启动。

1997年6月,经上海市教委研究同意,上海大学犹他科技学院变更为上海师范大学犹他科技学院。

1999年9月12日,举行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占地1500亩,不含待征地500亩)启用暨开学典礼。

2001年4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改建为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2003年10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2004年8月,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上海大学举办。9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原上海大学法学院改建为上海政法学院。

2006年,学校与法国技术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成立。

2009年,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签约,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50所“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6月,被教育部列入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2012年5月,上海大学与宝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翌年起双方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2月,学校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建上海大学的协议》。7月,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0月25日,上海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2014年6月15日,学校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举办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8月1日,原上海大学巴士汽车学院院址改建的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浦东校院正式启用。10月23日,学校举行溯园·上海大学(1922-1927)落成仪式。

2015年7月5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在原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9月,学校与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共建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协议。

2016年6月,被列为“十三五”期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8月,入选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12月11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在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12月13日,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上海研究培训基地落户上海大学。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终止上海大学与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入选。 

2019年1月,上海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上海大学与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就氢能源、环境技术等领域产学研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月,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揭牌成立。9月,上海大学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校区签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协议。12月,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0年3月,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揭牌成立。6月,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成立。10月16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0月29日,上海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成立。11月16日,上海大学全景智能影像研究院成立。 

2021年1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共认定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上海大学有5个项目名列其中  。12月,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2022年2月14日,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科技部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发改委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共建);国家教育部3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及1个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1个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国际禁毒政策中心等67个省部级及以上基地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复合与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海洋智能无人系统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

TFT-LCD关键材料及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学术研究基地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

”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

现代冶金与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集成计算材料与材料基因组创新引智基地

复杂网络化系统智能测控与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资源环境新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智能无人艇系统工程技术中心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有机光电显示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功能纳米材料中试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转型期长三角都市圈文化价值变迁研究

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上海大学中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中心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李友梅工作室

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研究基地

都市美术资源与公共文化研究基地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新材料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高校E-研究院

社会学E-研究院

现代力学E-研究院

上海高校智库建设项目

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

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影视与新媒体创意制作工作室

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

有机复合污染分析与控制

智能装备技术

材料微结构调控及能量转换

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能源动力重大装备关键材料

校级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

上海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上海市科委批准成立的研究机构

上海市电子物理研究所

上海射线应用研究所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上海机器人研究所

上海市上大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

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

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的研究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上海市高性能计算机与网格技术研发平台

上海市老龄委批准成立的研究机构

独立法人研究机构

上海大学老年社会学研究所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与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共建的校级研究机构

与上海市委组织部共建的校级培训机构

上海政党研究中心

上海经济管理中心

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的校级研究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

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

上海大学上海会展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

上海大学公共人力资源研究所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5月31日,上海大学图书馆由宝山校区的校本部图书馆、钱伟长图书馆,延长校区的文荟图书馆和嘉定校区的联合图书馆四个分馆组成;馆藏图书403.8万余册;订购纸质报刊1491种;订购电子文献数据库80种,含电子刊6.4万种,电子书748.8万种;馆藏资源涵盖了学校的所有学科;提供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书、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平台等数据库。

校内图书馆

学术刊物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创刊,综合性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期刊,由1978年创刊的原《上海科技大学学报》和1979年创刊的原《上海工业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双月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12月创刊,综合性人文类社科类学术期刊,四校合并后改为1994年创刊,2012年更正卷数、总期数恢复为1984年创刊,双月刊。《自然杂志》,1978年5月创刊,学术性科普类刊物,双月刊。

《社会》,1981年10月创刊,原是大众普及型读物,2005年改版成社会学专业期刊,双月刊。

《秘书》,1983年8月创刊,国内创刊最早的秘书类专业期刊,双月刊。

《应用科学学报》,1983年创刊,2008年由综合性期刊转变为专业性期刊,内容范围收缩到与信息科学和工程有关的领域,双月刊。

《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English Edition)》,1980年创刊,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期刊,月刊。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1987年1月创刊,专业性期刊,从2012年起改为季刊。

《AdvancesinManufacturing》,前身是1997年6月创刊的《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2012年更为现名,并由综合性期刊改版成专业性期刊,涵盖冶金、机械制造、材料等先进制造领域,季刊。

科研成果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国际三大检索(SCI、EI、CPCI-S)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46、43、31位。2021年,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校新组建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1项,获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计178项(其中一等奖共计38项),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共计16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共计41项。2020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67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1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2项。 2019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66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5项,其中重大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9项。

办学条件

学科建设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学科门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设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交叉学科博士点, 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截至2022年1月,ESI综合排名中国大陆高校第47位。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电气工程、新闻传播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史、世界史、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力学、应用经济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药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食品科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体育、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药学

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  

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钢铁冶金  

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社会学、世界史、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影学、美术学、社会学  

上海市Ⅰ类高原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数学、设计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冶金工程、世界史  

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中国史、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评估

序号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评估结果

位次百分位

1

0303

社会学

A-

5%~10%

2

1304

美术学

A-

3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B+

10%~20%

4

0503

新闻传播学

B+

5

0701

数学

B+

6

0801

力学

B+

7

0802

机械工程

B+

8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9

1303

戏剧与影视学

B+

10

0202

应用经济学

B

20%~30%

11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B

12

0702

物理学

B

13

0806

冶金工程

B

14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B

15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B

16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

17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B

18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B

19

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B

20

1305

设计学

B

21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B-

30%~40%

22

0603

世界史

B-

23

0814

土木工程

B-

24

0835

软件工程

B-

25

1202

工商管理

B-

26

0301

法学

C+

40%~50%

27

0602

中国史

C+

28

0703

化学

C+

29

0808

电气工程

C+

30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C+

31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C+

32

0101

哲学

C

50%~60%

33

0710

生物学

C

34

0714

统计学

C

35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C

36

0201

理论经济学

C-

60%~70%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5月31日,学校有专任教师3173人,其中教授760人、副教授110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06人。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双聘院士10人,中科院外籍院士1人,海外院士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2人; “万人计划”入选者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3人。

领军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宏嘉

刘昌胜

张统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匡迪

孙晋良

周邦新

吴明红

双聘院士

刘元方

周国治

周向宇

方岱宁

李三立

刘玠

刘人怀

金翔龙

李德毅

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罗宏杰

周邦新

董瀚

敖平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徐树公

张文红

罗均

曾军

张建华

谢少荣

陈立群

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

吴明红

钱晋武

施利毅

钱跃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陈立群

任忠鸣

罗宏杰

汪小帆

李根喜

吴明红

吉永华

张田忠

宋任涛

张建华

顾辉

赵景泰

高彦峰

张新鹏

罗均

谢少荣

周全

王刚

上海领军人才

汪敏

施利毅

李友梅

李春芳

翟启杰

罗宏杰

张文红

陈立群

吴明红

汪大伟

狄勤丰

敖平

王卿文

钱光人

郭长刚

费敏锐

罗均

王廷云

谢少荣

张建华

国家级、市级教学团队列表

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教学团队

叶志明

国家级/市级

社会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李友梅

国家级/市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陈新汉

市级

大学物理教学团队

辛子华

市级

工科专业基础力学教学团队

陈立群

市级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鞠鲁粤

市级

数控测量技术教学团队

张萍

市级

院系专业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设有30个学院和1个校管系,94个本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艺术设计学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实验艺术专业。 

学部、学院、校管系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

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上海大学文学院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大学理学院

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大学翔英学院)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专修学院)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上海大学人才学院

上海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

上海大学医学院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上海大学建有4个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课程,108门校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档案学导论

土木工程概论

省级精品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

社会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

电路

材料工程网络系列课程

材料及成形技术

运动控制系统

大学物理

计算机文化和应用技术

数学分析

汽车营销实务

通信原理

高等数学

影视美学

基础会计学

土力学

艺术概论

理论力学

广播新闻学

统计学

文学导论

网络营销

数字信号处理

人力资源管理

鲁迅精读

大学网球

羽毛球

精度设计、检测及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并行处理

钱伟长校长和黄菊市长共同为新的上海大学成立揭牌

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

上海大学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正在推进以按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培养为突破口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拥有国家试点学院(钱伟长学院),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上大学子先后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JA中国大学生全球商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比赛等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或冠军,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竞赛中获得佳绩。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5月31日,学校已与51个国家和地区的210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4532人,其中学历生1872人。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单位。

学校建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并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宝山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开展了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在内的全面合作。 

2021年6月21日,上海大学名誉教授聘任仪式在该校乐乎新楼学海厅举行,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的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教授受聘上海大学名誉教授,并在聘任仪式后举行了学术报告。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入围名单公布,上海大学在列。

社会评价

排名

年度

大陆

世界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020 

62

801-1000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2020 

36

563

CWUR世界大学排名

2019-2020 

41

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

2020 

44

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名

2019-2020 

65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2020

45 

301-400

“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

2020

69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1 

16

387

ABC中国大学排名

2022

56 

-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校风:求实创新 

上海大学校徽呈白玉兰(上海市花)的形状。花托为字母“U”形,是大学(University)的意思。右花瓣形如海鸥,又是字母“S”,是上海(Shanghai)的象征。左花瓣为数字“1”,表示学校要争创第一的决心。校徽由艺术家徐光夫先生设计。 

校歌

《上海大学校歌》诞生于1996年5月校庆之际,体现了学校地域、文化环境、学校特色、办学思想与时代特色;反映了时代精神和历史印记,具有个性与共性统一、历史与现实统一的特色。

上海大学校歌

吴仁援词

徐景新曲

一个共同的昨天,长江边我们奠基打桩;一个共同的明天,东海上我们托举朝阳。 只因为一个共同的今天: 自强、自强,我们锻造共和国的钢梁。 一个共同的寻觅,知识让我们张开翅膀;一个共同的目标,信念使我们步伐铿锵。 只因为一个共同的誓言: 自强、自强,我们奏出新时代的交响。 自强!自强!不息的自强!

社团活动

团属学生组织有上海大学学生会、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上海大学社团联合会、上海大学团校等。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有130个学生社团  ,分为学术类、科技类、文学类、服务类、艺术类、体育类、就业创业类7大类。2006年整合成立的上海大学艺术总团,囊括大学生交响乐团、室内吹奏乐团、打击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团、钢琴协会、舞蹈团、风信子诗社、书画篆刻研究会等九大艺术社团。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成旦红

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昌胜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龚思怡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段勇

党委副书记

欧阳华

党委常委、副校长

龚思怡、吴明红、聂清

副校长

汪小帆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苟燕楠

杰出校友

政治界

政治界

王林鹤

周慕尧

尹弘

施小琳

薛潮

钟燕群

徐彬

高韵斐

景莹

学术界

学术界

学术界

杨雄里

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

林国强

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孙晋良

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现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袁勤生

酶工程专家、全国SOD产业联盟理事长,原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

郭本瑜

计算和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原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校长,上海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数学系

郭礼和

分子生物学家,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

龚振邦

机械电子工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上海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

胡金豪

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197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机材料专业

黄黔

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副校长,上海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家科委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司司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8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

李芸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6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环境监测专业

李世平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1986年至1987年在上海科技大学化学化工系在职进修研究生课程

吴明红

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无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曾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现任上海大学副校长,1989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谢宇

社会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冶金系

干勇

曾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硕士

胡传平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1982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机械制造专业

王生洪

教育家、科学家,曾任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原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等职,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

曹家麟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原上海电力大学院长,1977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电机系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专业

滕建勇

历任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系系副主任、上海大学团委书记、上海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等职,1991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系

周鸿刚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原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975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机械系

刘宇陆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1992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力学专业

曹树稳

南昌大学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硕士生导师,有机化学硕士生导师,1988年硕士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工商界

工商界

工商界

刘根元

曾任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理事长,1968年毕业上海科技大学理化系放射化学专业

张林俭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原会长,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196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线电专业

周忻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1990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系

周文波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上海大学力学系博士

张维华

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198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分校电信技术专业。

马新生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上海大学研究生学历

倪建达

上海城建集团原董事长,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董事局原主席,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原会长,199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刘培森

上海英达国际人才有限公司董事长,1984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系

胡逢康

纵领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198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杨士宁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198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

朱旭东

太德励拓集团董事长,1990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

何志明

新航星集团董事长,198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

高宏久

前景域集团副总裁,198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

彭宏陵

中国香港宏马集团董事长,198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

顾红蕾

恒源祥集团党委副书记,200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

顾备春

上海麦考林国际邮购有限公司CEO,199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新闻系

顾春林

上海港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本科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

施建祥

前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7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

黎根发

上置集团副总裁,1984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

何其华

英国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主席,英国上海商会主席,198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

龚少晖

三五互联(中国频道)CEO,198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廖建伟

上海兴安得力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1990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王文海

宝信软件公司董事长,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

王建明

三一重工集团副总裁,本科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

钱文明

上海博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9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自动化专业

龚其恩

美国鹏博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原副理事长,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江燕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开发部经理、研发中心主任,1987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

蔡国钧

全国劳动模范,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裁,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

林野

曾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主任、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1977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电机系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专业

余建国

上海维赛特网络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8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

司法界

司法界

翟建

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鲍培伦

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江宪

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宋学东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陶鑫良

知识产权律师,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1975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钢铁冶金专业

文艺界

文艺界

和晶

电视节目主持人、话剧导演,1998年在上海大学中国电影史专业研究生班毕业

白宾

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财经评论员,1981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精密机械专业

马红漫

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财经评论员,2002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

金冠军

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部主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

郭敬明

青年作家、导演,2002年考入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2005年休学,2007年复学,2008年本科肄业

许杰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秘书专业两年制大专

陈逸飞

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油画训练班

邱瑞敏

画家,原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油画系

施大畏

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198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王国平

电视艺术家,全球旅游视频网总裁,198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

沈乐平

动画导演、制片、编剧,199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广告专业

滕俊杰

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1999年入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杜佳磊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本科生,2022年代表中国队在第九届国际折纸奥林匹克(IOIO IX)中获得季军

参考资料

1.上大章程·上海大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