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翔(青年相声演员)

2023-09-26 2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马腾翔

青年相声演员

马腾翔绰号翔子,艺名马应立我国知名的青年相声演员,相声演员范振钰的徒弟。西安天禧苑相声会馆班主。长期在西安“天禧苑相声会馆”“福宝阁”茶楼演出,表演了一大批传统相声,他的相声包袱响,被观众誉西安最牛的相声演员。2014年第八届CCTV相声大赛全国五佳相声演员,原创作品第三名。2018年,参加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代表作品有《八大吉祥》等。

马腾翔除了说相声外,还喜欢玩越野车,喜欢玩户外,据他本人说小时候的梦想并不是当一名演员而是当一名天体物理学家,所以直到现在都很喜欢天文学方面的知识。马腾翔曾经获得过的奖项非常多,各种参赛的奖状摞起来有半米高,但是在这些奖项当中有两项是让我很以外的。

中国

中文名 马腾翔
别名 翔子,马应立
国籍
1980年月日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西安
出生日期
毕业院校 中央戏曲学院
职业 相声演员
代表作品 《乖乖的》《佛歌》《八大吉祥》《百威》《比赛》

个人概述

西安著名相声演员,天津相声名家范振钰的徒弟,马家门(相声泰斗马三立的相声流派)相声传人之一。“天下第二盟”相声联盟盟主。中国UFO协会会员,生存主义者,做过警察,当过兵,曾效力与陕西武警总队文工团,还干过一段保安。年轻时考过中央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马腾翔李小龙多才多艺,众多的头衔,繁多的称谓较之常人往往会有使人飘飘然的感觉,“这些称谓都是虚无的,很多人叫我老师,台下的观众,混迹于相声圈子里的那些老票都叫我——‘二球’。对,其实,我还是愿意大家叫我二球,这个世界本来就复杂多变,我靠相声这门艺术去演出,给观众,给喜欢我演出的人带来欢乐,是我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生活很累,城市生活的压力本来就大,甚至有时我们会面对社会以及政府的一些错误的抉择,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放下包袱呢?二球,怎么了?其实我们就应该用二球的一样的心态去生活,做个二球,但一定不是真二球。”

马腾翔曾经获得过的奖项非常多,各种参赛的奖状摞起来有半米高,但是在这些奖项当中有两项是让我很以外的。那就是“第二界全国形象大使电视大赛优秀形象大使称号”“第二界全国形象大使电视大赛陕西赛区十佳形象大使称号”没想到马腾翔还曾经代表陕西去参加过形象大使大赛。

马腾翔除了说相声外,还喜欢玩越野车,喜欢玩户外,据他本人说小时候的梦想并不是当一名演员而是当一名天体物理学家,所以直到现在都很喜欢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和他在一起时,他能够很准确的指出天上的星座并且说出星座的典故,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相声演员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去喜欢。

代表作品

《乖乖的》《佛歌》《八大吉祥》《百威》《比赛》《五星楼》《怪病》《绕口令》《看不惯》《挑战笑话王》《盗版猫》《白事会》《卖棺材》《戒奶》《铃铛谱》《金龟铁甲》《奥运梦》《养狗》等。

相关新闻

意外“结缘” 拜马三立的再传弟子为师

“其实我能走上相声演员这条路,也很幸运。”今年38岁的马腾翔是地地道道的西安人,当年他去北京参加电影学院的招生考试时,经父亲的朋友介绍,认识了他后来的老师——相声界泰斗马三立的再传弟子范振钰。

1999年,马腾翔第一次和范振钰见面时,范振钰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并不愿意收他为徒。第二次,他斗胆说了一段范振钰的相声作品,打动了范振钰,于是范振钰正式收他为徒弟。

能被老师认可接受,并不是一种偶然。马腾翔从小就爱说话、爱提问题,上初中的时候,他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模仿表演了一段相声《妈妈少爱我一次》,没想到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相声这门语言艺术,也梦想着未来一定要当一名相声演员。”马腾翔说,“起初,母亲不同意我从事这个行业,但在自己的坚持之下,母亲的态度也慢慢地由反对变成了支持。”

“师父曾告诉我,要学相声就要做好两个准备:一是能吃苦,二是能受气。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做到对相声艺术本分,对相声艺术忠诚。”马腾翔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体会到这几句话的深刻含义。”

从1999年至今,马腾翔学习相声已近20年。“我不会放弃,因为我站在舞台上就很有成就感,我的相声能给台下的观众带来快乐,或者说至少在我表演的这20多分钟里,可以让他们忘记一切不开心的事情。当然,把他们逗笑的同时我也是快乐的。”谈起自己热爱的相声事业,马腾翔态度坚定。

坚持原创 成为全国相声界的“黑马”

在对口相声表演中,马腾翔属于逗哏的角色。从最初只为逗乐观众而照猫画虎般地模仿,到改编经典相声作品,再到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并通过表演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传达给观众。

马腾翔说,例如过马路这种事,总有一些人急匆匆地闯红灯,他们就想通过讽刺这种现象,引导市民改掉不良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希望通过相声这种表演形式,传递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基于这样的观念,马腾翔开始着手创作有深度、有思考性的作品,诸如《百家讲坛》《西安交通》《钱该怎么花》《想唱就唱》《中国式教学》等。这些原创作品不仅富有陕西地域特色,而且往往通过小人物反映出大的社会环境。

“创作打磨相声作品,既需要具有‘工匠精神’,也需要大师般的高水平。”马腾翔说,“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是考虑出名与否,要老实本分地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传承发扬好这一传统文化。”

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水平,马腾翔和搭档李小龙带着原创作品《百家讲坛》参加了2014年第八届全国CCTV相声大赛,获得了全国五佳相声演员称号,作品获得了原创参赛作品第三名。

马腾翔说,那次参赛后,他被业界称为从西安杀出来的一匹“黑马”,他的原创能力也得到了认可,有些北京和天津的同行甚至会学习、模仿他的原创相声作品,这种“文化反超”大大增加了他的自信。

传承发扬 让陕西相声走得更远

“虽然陕西的相声发展起来了,但目前的主要市场还只停留在西安这个省会城市,其他地市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马腾翔遗憾地说,“目前陕西相声依然面临缺少原创作品、缺少本土相声演员等问题。”

如今,马腾翔用“仍是艺术界的小学生”的心态,一边坚持学习,一边教授徒弟。目前,马腾翔已正式和非正式地招收了12名徒弟,同时,他还免费培训了相声爱好者40多人。

“因为相声艺术接地气,可以给观众带来欢乐,所以许多人对相声艺术都有一定的追求和向往,可以说相声是有相当的群众基础的。”马腾翔说,“在2008年至2012年,相声表演广受欢迎的时候,茶馆楼梯上站的都是人。目前,我每年演出约400场次。”

“这只是在西安,在基层还有更大的需求。”马腾翔说,“我希望陕西相声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希望通过文化惠民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相声带来的快乐,也让陕西相声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

1.陕西:小茶馆里的大传承·中国文明网

目录[+]